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禅思维:人生的核心问题永远只有一个
userphoto

2024.04.16 湖北

关注

01

禅者的智慧

索达吉堪布说:“人生是一个不断遇到问题并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我们到这个人间只是一个过程,要记住,只要你活着,问题永远不会解决,也永远不会断,只有用智慧才能解决问题,才会得到快乐。”

人生永远有解决不完的问题。

只要生命存在,每个人就会被各种大大小小的问题缠绕和折磨。生存问题、就业问题、婚姻问题、子女问题、健康问题,问题就像病菌一样不断滋生且难以根除。我们永远有解决不完的问题,且一生会被各种问题所折磨。

问题是生活的主旋律,人生其实就是在解决各种问题的过程。我们永远在解决问题的路途之中,活在一大推问题之中。因此,我们如何解决问题,将决定我们的生命质量。

  • 面对问题时,普通人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遇到任何问题,只要掌握了正确的方法,就都可以解决。
  • 面对问题时,高手则深究本质、以道驭术、整合资源。他们站在更高的格局之上,对问题进行降维打击。

然而在禅者看来,他们解决问题的方式并不算高明。原因十分简单,问题是源源不断的,根本解决不完。一个人即便再聪明,他也会才智枯竭、力不从心,不可能解决完所有问题。最终,由解决问题者变成被成被问题所束缚的奴役者,让生命被各种问题一点点吞噬。

所以,禅者选择了一种更纯粹的智慧:与其被问题纠缠,不如让问题消失。当众生还在忧虑问题该如何解决时,禅者却从问题的旋涡中跳脱出来,超然事外,对问题淡然一笑。解决问题本身,只会活在问题之中,被问题不断束缚,是一种被动的人生;相反,让问题消失,不与问题纠缠,将掌握人生的主动权。这便是禅者的智慧,飘然尘世之外,以出世之心打破了常人大脑中的固定思维,找回了人生应该有的生活态度。

02

察觉生命的迷暗势力

禅者之所以可以让问题消失,是因为他敏锐地洞察到所有的问题根源:“我”才是一切问题的根源。所有问题的根源在“我”,“我”才是一切问题发生的真正原因。不清除自身根源,问题只会绵绵不断。只有当“我”获得解脱后,问题才会自动消失。

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在禅者看来,人生大多数问题并不是由外界引起的,而是源于自我的贪、嗔、痴:

  • 贪,就是热衷于获得更多的财富、权力和名望,是一种无休止的求取,永不满足。
  • 嗔,就是毫无理性的抱怨、愤怒,经常与外界无法和谐相处,个人心神永远得不到安宁。
  • 痴,就是执着于事物,沉迷其中,如痴如醉。

贪嗔痴是一个人痛苦的根源,也是所有问题发生的真正原因。一旦染上贪嗔痴之毒,贪念、傲慢和偏执就会冲昏我们的头脑,滋生一个又一个问题。在贪嗔痴的影响之下,我们很容易心神不宁、贪求无度、情绪化思考,对问题丧失了客观和理性的思考。比如,不少人会受到资本家的广告诱惑,生起贪念,大量购买自己根本不需要的东西。

贪嗔痴是生命的迷暗势力,它会让人失去自我,丧失本性,轻易地被外界的浮华所诱惑。你的思维若被贪嗔痴所蒙蔽,那么你的生命就是虚假不真的,容易被生活中的种种幻象所迷惑。“菩提本自性,起心即是妄”,一念起而生百种事端,大多数问题只是我们心中的贪嗔痴在作祟。

只要你的心中有贪嗔痴之念,你就永远有解决不完的问题,你的生命便会陷入无明的黑暗。

03 

人生永远只有一个问题

众生解决各种问题,总是向外寻求解脱之法。然而,在禅者看来,我们所求之法根本不在别处,而在我们的内心。

释万行禅师:“识心见性,自我佛道”。

每一个人天生就已具备无上智慧,佛性自足。只要回归本心,便能顿悟成佛,获得大自在。之所以如此,是因为禅者发现了生命的迷暗势力,洞察到了生命的真谛。每一个人都拥有无限的大智慧,只是太多的欲望和妄念掩埋了内心,让我们的智慧被隐藏。任何人只要明心见性,一切问题都可迎刃而解。

尽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遍陇头云。

归来笑拈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

禅的智慧便是见性成佛,将自身作为解决所有问题的终极之道。世事纷繁复杂,我们总是向外寻找问题的答案,来满足自己的内心需要。禅却告诉我们,一切答案皆在于心。当你明心之时,所有的答案都会自然涌现。与其千辛万苦去寻求智慧,不如多观照内心,发现自己的智慧。

因此,在禅者的眼中,人生永远只有一个核心问题:那就是心的问题。万法唯心造,心清则一切明,心浊则一切暗。天堂还是地狱,只在一念之间。心若空灵清静,所有的问题都会自然消失。

04

禅思维:解决问题的终极之道

显然,禅为我们提供了解决问题的另一种方式:向内求。人生很多问题的答案并不外面,而在我们的内心。向内求就是在遇到问题时,需要反向观照和思考自己的内心。它并不聚焦于问题本身,而是挣脱问题的束缚,内观修心,反诸求己。禅认为,一旦心自由无碍,那么解决问题就会轻而易举。

那么,什么是禅思维呢?

禅思维是以空悟之心去感知、思考和修行。

禅思维是生命的高级思维形式,它返观内照自身,以洞察生命的真相,实现心灵的自由空静。禅从生命自身之中获取智慧,完成自我的超越。每一个人自身都蕴藏着佛性,一旦觉悟便可成佛。与西方的科学思维不同,禅是一种直觉思维,属于东方的智慧。它拥有独特的看待问题方式,不需要复杂的分析,也不需要严谨的逻辑推理。相反,它是通过自我的觉知,来认识自己的本性,发现生命的奥秘,获得心灵的自由。

禅思维是生命的重建,它将帮助重新理解生命、体验生命,赋予你看待世界的全新方式。在禅中,你会体悟到生命的真谛,获得新生,发现所有问题背后的根本。

05

禅思维的核心是心

青原禅师说:禅就是我们的“心”。禅非常神秘,因为它是不言之言,不可说,不能说,一说就落于言诠。同时禅也十分简单易懂,它就是我们的心。当你懂得自己的心,你就便理解了禅。隔绝外界的影响,认真聆听心的声音,你才会发现,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么。如果你了解自己的内心,你便会明白生命之中很多的问题只是你妄念所引起的幻想,根本不需要解决。心是禅思维的核心,一切起于心,一切灭于心。

禅思维是对心的关怀,是心的修炼。

生命之所以高贵,是因为心的自由豁达。一个人的心若处处受到羁绊,他的生命必定被自我不断折磨,疲惫不堪。悲观、怨恨、固执,那些隐藏在心底的情绪会无形之中滋生出各种问题,影响我们的思维和决策。心若受伤,我们的思维将会被束缚,变得缓慢迟钝、拘谨狭隘。关怀内心、修炼内心,是每个人走向强大的开始。

禅是对心的关怀

不是你不理解世界,而是你从未理解过自己的内心

禅思维是对心的关怀,让心从各种妄念和幻想中解脱出来,回归本原。

行走于尘世间,我们的心会遭受各种蒙蔽和污染。我们会逐渐忘记自己的初心和理想,会贪图享受而舍本逐末,也会承受过多的痛苦而心变得麻木。然而,我们只想用外界的物质来填安慰它、填补它,却从未真正关怀过它。它早已被各种邪念浸染,处于桎梏之中,让我们再也找不到生命的安适和归属。

禅思维就是为了净化心灵,清除妄念,找到发现你自己,理解你自己,成为你自己。

界万物皆是因缘和合而成,变幻无常、稍纵即逝。它们只是虚假不真的幻象,沉溺其中只会给我们带来无穷无尽的痛苦,使我们对生活越来越麻木。人只有活在真实之中,他才能真正拥有自己的生命,体验到生命的喜悦。破除幻想,净化心灵,寻找真实的人生是生命的重新开始。

洪应明在《菜根谭》中说:“人能看得破,认得真,才可以任天下之负担,亦可脱世间之缰锁。”

关怀本心 ,觉悟本心。禅思维是本心的觉醒,是生命的返本归源。一个人只有觉悟本心,他才能看破尘世之中种种幻想,不被俗世种种问题所束缚。禅思维的关键就是悟得本心,不使其被污染,从而看到自己的真如本性。它是一个人生命的重新开始,你将会禅中发现人生的真实意义,获得一份自在洒脱之心。

禅思维是心的修炼

心之所向,所向披靡。成就一番伟大的事业,需要强大的内心。人生终极较量是心的较量,它是一个人的力量源泉。

面对危难时,有人镇定自若,有人六神无主;

面对美色时,有人坐怀不乱,有人迷失心性;

面对失败时,有人发愤图强,有人一蹶不振。

是否拥有一颗强大的内心,决定了我们的人生选择,也决定了我们的未来。一个人的命运,全部在他的心中。

心若强大,一切问题都不是问题;心若软弱,任何小问题都会寝食难安。所有问题归根结底都是心的问题,心安则万事无忧。

不需要忽视心灵的力量,它拥有强大的能量。当你具备了强大的内心,你将会无惧人生中的风风雨雨。无论面临任何困境,它都会让你充满斗志, 赋予你强大的勇气。修炼内心,是一个人成长的必修之课。

修禅即修心,禅思维即是内观修心。不取境亦不舍境,不为境所转。在红尘俗世中,始终保持一份宠辱不惊、随缘任运之心,才能驾驭万物。

06

禅思维的关键是空悟

打破冥顽须悟空

生真正的智慧不是来源于外部,而是来源于内心。内心的智慧是生命的冲创,自由而奔放。它是一个人生命的自我超越,拥有穿透现实的力量。只有当你识得本心之后,你的思维才能流畅清晰,洞察万物本质。

的是,大多数人一生很难获得它们。不是因为有多么困难,而是因为他们心境不空,心中塞满了各种杂念,隔断了自己的心源。在没有开悟之前,他们的心是一颗妄心,遭受着各种污染和折磨,得不到片刻的宁静。

一个人只有保持心境的空悟,他才能头脑清澈,体悟真道。理解禅思维,就是要参透空悟二字凡俗生命是无明的,只有经过空悟的洗涤,才能够自我觉悟。空悟是禅对心灵桎梏的解除,也是禅对生命的肯定。空掉一切,开悟一切,你会对生命有全新的理解。

禅思维是建立般若空观

净慧法师:要在修行上不断地克服贪欲心、嗔恨心、愚痴心,不断地克服认知上的局限性,就必须修般若空观。只有在空的基础上,才能够真正有所建立,才能够真正有所获得;在有所建立、有所获得的同时,又不要执着。

禅门博大精深,蕴含着无穷的奥妙。然而,很多凡夫俗子进入其中,往往会一无所得,大骂其故弄玄虚。窥其原因,无非就是没有领悟“空”之要义。

禅思维是一种观念,学禅、修禅就是建立般若空观。领悟了般若空观,便是生命的开悟。正如六祖慧能在听闻“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后,便开悟了。

何为“空”?

“空”不是没有,而是“缘起而自性空”。

世间万物虽然千姿百态,但一切因缘而生,一切因缘而灭。任何事物之所以存在,都是因为无数因缘交织的结果。它们不能独立存在,没有固定不变的自性。

般若空观是缘起性空,它是我们洞察世界本质、体悟生命的另一种方式。当你领会到般若空观,你便不会被虚无的名利所困,也不会去解决一些无关紧要的问题。深入理解缘起性空,人生很多问题就会自动消失,个人的思想也会进入空阔之境,

净慧法师:之所以要空,就是要我们时时刻刻要突破自我的局限,时时刻刻要否定自己。

“空”不是一无所有,而是一种自我否定、自我超越。只有放下过去有的成就、过去的思维境界,才能不断去创造新的局面。不被过去所累,也不为未来所惧,人生就会充满蓬勃生机。万法无住,“空”不是消极的人生,而是积极的创造。

禅思维是自我的顿悟

释万行法师:人人皆有佛性,自悟者可成佛

吾性自足,不必外求。强者立世力不外求,他们只关注于自己的内心。内心是他们获取力量的源泉,安身立命的根本他们坚信,只要内心顿悟,就可以超越一切。人生的迷茫、生命的痛苦,全在内心不能顿悟。

禅思维的根本在于自悟自心,自证般若。禅认为,心一旦开悟,便可看到生命的真相,洞察自由的真谛。那么,一切虚妄的问题都会随风飘散。人也会在开悟中找到生命的永恒意义,发现自己最重要的事情。

然而,禅的开悟不是依靠他人的教导,而是源于自我的顿悟。所有的一切言行都只能是启发和引导,真正的强大需要自己的顿悟。它是对自我深度认知后的觉醒,也是一个人生命的重新开始。

禅悟是以心入物,心物合一,在忘我中实现自我的超越。超越名利、超越理性,它是自我内心的觉醒。拨开迷雾,挣脱束缚,不断打破疑情,寻找本心。

心净自悟,即心即佛。修禅的根本不是模仿他人良言善行,而是悟得本心。崇拜任何偶像权威只会束缚你的思想,成为你修行的障碍。相反,你要从平常之事中,返本归源,觉悟本心。只有如此,你才能体悟到人生的意义,实现自我的解脱。

07

禅在实践之中

释万行法师:禅是无声之教,重在落实于日常生活中,若言顿悟,或言慧升,未能生用,皆非悟开。修在事物中,悟在事物中,用在事物中,体现在事物中,乃佛法之精髓也

正修禅不是读书,也不是冥想打坐,而是要把禅用于日常生活之中。

在大多数人的眼中,禅只是念经打坐。其实,禅是极其注重实践修行的,它从未离开世间生活。妙华法师曾言:禅不仅是一套理论,更需要去实修 。每一位学禅之人如果不在红尘之中实践,那么他始终是难以开悟的。

一日不作,一日不食

作为禅林清规的创立者,百丈怀海禅师曾为佛门树立法规:一日不作,一日不食。有一次,大家见他年事已高还在干粗重的农活,便把他的工具藏起来了。令大家没有想到的是,他当天就直接不饮不食。最后,大家无奈只好把工具还给了他。

在百丈怀海禅师看来,人只有在劳作之中,才能完善自己、超越自己。刻意修禅,只会离心越来越远。只有将禅融入工作中,在现实中感受禅、运用禅,才能领会禅之要义。

工作即修行,百丈怀海禅师的“一日不作,一日不食”,或许是现在的工作禅的源头吧。他们都把劳作当禅修的主要方式,从而实现自己生命的圆满。

生活即是禅

净慧法师:只有融入生活的佛法,才是真正的佛法。

禅是一种生活方式,一种生活艺术。禅不是清规戒律,而是充满人间气息的生活。净慧法师突破传统的修行方式,大胆地将禅融入生活之中,让人人皆可修禅,体验体验禅之美、禅之真、禅之善。禅不在生活之外,而在生活之中。生活即是禅,任何学禅之人应该认真生活,在生活修行,在生活中参禅。

他在《生活禅开题》中为我们重新定义了禅:

从自然现象来说,满目青山是禅,茫茫大地是禅;浩浩长江是禅,潺潺流水是禅;青青翠竹是禅,郁郁黄花是禅;满天星斗是禅,皓月当空是禅;骄阳似火是禅,好风徐来是禅;皑皑白雪是禅,细雨无声是禅。

从社会生活来说,信任是禅,关怀是禅,平衡是禅,适度是禅。

从心理状态来说,安详是禅,睿智是禅,无求是禅,无伪是禅。

从做人来说,善意的微笑是禅,热情的帮助是禅,无私的奉献是禅,诚实的劳动是禅,正确的进取是禅,正当的追求是禅。

从审美意识来说,空灵是禅,含蓄是禅,淡雅是禅,向上是禅,向善是禅,超越是禅。

“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只有“行”,修禅才不会落空。禅之智慧不能仅靠学与悟,还需要在“行”中获得。只有将禅与自己的问题结合起来,你才能突破生命的局限、思维的局限,体会到般若的空义。

08

总结

人生所有问题皆由心而起,大多数问题只是我们的妄念而已,并不值得解决。我们只需要明心见性,它们自然会消失。

人生的核心问题其实只有一个,那就是心的问题。你若心性空静、明悟,将会体验到真实自在的人生。无论学禅还是修禅,都是为了心净不受污染。

了解禅、走进禅,将是你生命的重新开始。把禅融入工作和生活,你的烦恼和问题将会减少很多。学习禅、修炼禅,它能够帮助我们超脱我们生死、提升我们的思想境界,获得圆融真实的生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张翼远:心是一切的根源
一个人最顶级的智慧,就是懂得修炼人生
人生智慧:世间万事难以如意,万法唯心,心能转境!
人开悟后的八大能力之一:赚钱就像喝凉水!
每日一禅:识自本心,见自本性。
人生三不的境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