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孝與順

曾子耘瓜,誤斬其根,曾皙怒建大杖以擊其背,曾子僕地而不知人,久之有頃,乃蘇,欣然而起,進於曾皙曰: 「嚮也參得罪於大人,大人用力教,參得無疾乎?」 退而就房,援琴而歌,欲令曾皙而聞之,知其體康也。孔子聞之而怒,告門弟子曰:「參來勿內。」曾參自以為無罪,使人請於孔子。子曰:「汝不聞乎,昔瞽瞍有子曰舜,舜之事瞽 瞍,欲使之未嘗不在於側,索而殺之,未嘗可得,小棰則待過,大杖則逃走,故瞽瞍不犯不父之罪,而舜不失烝烝之孝, 今參事父委身以待暴怒,殪而不避,殪死既身死而陷父於不義,其不孝孰大焉?汝非天子之民也,殺天子之民,其罪奚若?」曾參聞之曰:「參罪大矣。」 遂造孔子而謝過。

《孔子家語》 卷 第 四  六 本 第 十 五

讀後感  現代人一提到「孝」,便視同洪水猛獸,把中國人向來的優點說成封建制度下的毒藥。

這也難怪,原因是現代人提到「孝」,必然加上一個「順」。其實,最初,孝順二字是並不連用的。把孝順並提的是宋朝的事,因為宋皇室太厚待文人,文人無以為報,才提出「順」以作報答。

現代錯解「孝」的人也實在不少。一般以為「孝」便是西方人的LOVE,這便是太美麗的誤會了,西方人的LOVE可以對任何人說,「孝」卻只可對自己的父母說。因此,可以這樣說:「孝」是有別於對其他人的愛。

《孟子 離婁篇》:「不孝有三,無後為大!」 趙岐注:「於禮有不孝者三事:謂阿意曲從,陷親不義,一不孝也;家窮親老,不為祿仕,二不孝也;不娶無子,絕先祖祀,三不孝也。」

因此,曾子耘瓜,誤斬其根,曾皙怒擊其背,受傷差點死亡。孔子便責怪他身 死而陷父於不義。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三八就是二十三--- 值得看看
“君子九思”——当代人不可不读的孔子之言
不迁怒,不二过
孔子生平事蹟
孔子云:子欲为事,先为人圣
善之是善、非善、偏正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