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支气管扩张(秘方数:6)

支气管扩张(秘方数:6)

支气管扩张是一种感染性疾病,为支气管及其周围组织慢性炎症损坏管壁而造成的支气管扩张和变形,简称“支扩”。起病缓慢,病程较长,慢性核嗽。咳吐大量脓性痰,反复咯血是其主要临床症状。继发感染时,则发热、胸闷或轻微疼痛,盗汗,消瘦,贫血,食欲减退,或有腺样腥味痰。分层痰为本病所特有,上层泡沫,下悬脓性,中层为混浊粘液,下层为坏死组织沉淀物。有的病人因周围肺组织有化脓性炎症蔓延,或纤维化,或阻塞性肺气肿的趋向,出现气促、紫绀、胸膜炎、脓胸、心包炎和肺脓肿的变化。也有部分病人在病程发展过程中,可见肺原性心脏病和右心衰竭,且有杵状指、趾,营养不良,体力衰弱。
    现代医学认为本病发病的主要因素为支气管一肺部感染和支气管阻塞。常与细菌,病毒,肿瘤,异物吸入,刺激性气体或卡塔格内综合征等因素有关。
    本病诊断主要依据慢性咳嗽,咳脓痰,反复咯血。肺功能测定表明吸入气体不均匀分布,时间肺活量和最大通气量降低,残气占肺总量百分比增高。还可引起动脉氧分压和动脉血氧饱和度下降。X线胸片检查初期或仅有病变部位肺纹增深。后期X线可见不规则环状透光阴影,或呈蜂窝状,甚至有液平面,肺不张。分层摄片可看到肺不张内的支气管扩张及变形。支气管造影术可以确诊,并对部位、性质、范围有着重要的分析意义。  
    现代医学对本病的治疗,主要采用抗菌消炎和对症治疗等方法,也可根据病变的不同位置,采取不同姿势的自动体位进行引流,有助于促进浓痰的排出。对于病史较长,经常反复发作,内科治疗无效,又具有手术指征的病例,可考虑施行外科手术切除治疗。
    本病在中医临床中多属“咳嗽”、“痰饮”、“咯血’的范畴。祖国医学认为肺为娇脏,不耐邪侵,今肺被邪热熏灼,血络被淫,肉腐血败,瘀结成脓,以致气失宣畅,出入升降失调,故咳嗽,反复咯血,吐大量脏性痰,腥臭难闻;邪热炽盛,邪正相争,逼津外泄,则发热汗出;阳气不充,痰热壅塞上焦,故胸闷气促或疼痛、紫绀;脾为气血生化之源,主四肢,脾虚则水谷精微无以运化,故食欲减退,消意,软弱无力,指趾变形。(姜光华)                                       

 

方     名

姜氏支扩方

单味白芨方

三黄花蕊石汤

三七参贝百合汤

肺形草方

泻白化血汤

方名:姜氏支扩方

【功能主治】
    (1)方功能滋阴润肺,生津止血。主治支气管扩张各期。(2)方功能补虚泻实,清热止血。主治支气管扩张伴各种类型出血者,尤宜于病大出血者。(3)方功能凉血止血,祛痰生新。主治支气管扩张咯血痰者,尤宜于新病轻症出血量不多者。
【处方组成】
    (1)野百合9克、蛤粉9克(包)、百部9克、麦门冬9克、天门冬9克、白芨15克,水煎服。(2)鲜小蓟草(干品15-30克)60克、白芨15克、生蒲黄15克、参三七9克、蛤粉9克(包)、阿胶(烊)9克,水煎服。(3)煅花蕊石9克、蒲黄炭9克、人中白3克、花粉3克、血余炭6克,水煎服。
【辨证加减】
    无
【临床疗效】
    本系列方应用多例,皆有效。轻症一般服l-3剂即可止血,中度3-7剂即可止血,重症7-14剂可见效。
【处方来源】
    上海医科大学姜春华。
【按 语】
    本方为名老中医姜氏之验方。1956年起在华山医院等应用至今已30余载,治疗病例逾万。(1)方的特点是发作时可用于治疗,休止时能改善和防止肺局部的病理变化,并对肺结核也有良效。本方名由编者所拟。(姜光华)

方名:单味白芨方

【功能主治】
    功能生肌补肺,止血抑菌。主治支气管扩张。
【处方组成】
    白芨,研成粉末,每次2-4克,每日3次,内服。3个月为1疗程。
【辨证加减】
    无
【临床疗效】
    21例经X线证实患有囊状、柱状、囊柱状支气管扩张患者,经本方3-6个月治疗后,咳嗽皆不同程度地减轻,吐痰量大为减少,除1例因感冒后引起咯血外,其余在9-10个月随访中无咯血现象。
【处方来源】
    山东省烟台地区人民医院徐子平等。
【按 语】
    白芨味苦,入肺经。扩张的支气管粘膜常出现溃疡、感染和粘膜下层的静脉曲张破裂,所以伴有咳嗽、咳痰、咯血等症。白芨生长肌肉,止血补肺,抑制细菌之作用,促使了损害不严重的支气管粘膜再度生长修补愈合。本方名由编者所拟.(姜光华)

方名:三黄花蕊石汤

【功能主治】
    功能清热化痰,降气止血。主治支气管扩张咯血
【处方组成】
    大黄(后下)10克、黄连10克、黄芪10克、降香12克、花蕊石12克,水煎服。
【辨证加减】
    出血多而病情危重者,先服云南白药后再服上方,并加三七粉、白芨,日服2剂;咳甚痰多色白合二陈汤;痰黄者合麻杏石甘汤加竹茹;脓痰者合千金苇茎汤;阴虚者加麦冬百合玄参花粉芦根;气阴两虚者合生脉散;兼表症者加解表药或先以解表为主。
【临床疗效】
    应用8例,男女各4例;最小年龄19岁,最大为53岁;病程在半年至12年间,均经X线诊断确诊。治疗后全部有效,咳痰、咯血消失,X线平片复查示炎性改变完全吸收。随访1年均未复发。止血最快1日即见效,慢者也仅2日即见效。疗程最短7天,最长18天。
【处方来源】
    湖北省襄樊市中医院包高文。
【按 语】
    本方对有热象的患者效果尤为显敦。本方名由编者所拟。(姜光华)

方名:三七参贝百合汤

【功能主治】
    功能祛瘀止血,润肺止咳,健脾化痰。主治支气管扩张咯血兼有咳嗽,咳痰者。
【处方组成】
    参三七15克、蒲黄炭15克、甜杏仁15克、款冬花15克、贝母15克、橘白15克、桔络15克、阿胶(烊)15克、党参15克、海蛤粉30克、南天竺20克、百合30克、生白术30克、牡蛎30克、糯米60克、白芨120克,上药研末成散剂或制成片剂。贝壳类如牡蛎等以浸膏入药。粉剂:每日15克,分2次服。片剂:咯血时每次15片(含生药5克),每日3次;未咯血时10-15片,每日1-2次。1个月为1疗程。发病前或发病时均可服用。
【辨证加减】
    无
【临床疗效】
    应用30例经X线检查确诊的支气管扩张患者,止血显效18例,有效11例,无效1例。54例疑似支气管扩张患者,止血显效38例,有效13例,无效3例。同时咳嗽咳嗽的症状也有明显的改善。
【处方来源】
    上海市第一结核病防治院费赞臣等。
【按 语】
    本方配伍宗旨在于益气止血,润肺止咳,健脾化痰。对支气管扩张的治疗应慎用香燥伤阴之品,以免动血耗血。牡蛎有平肝潜阳作用,本方使用牡蛎,意在排除木火刑金之虑。本方名由编者所拟。(姜光华)

方名:肺形草方

【功能主治】
    功能清热凉血,祛痰止咳。主治支气管扩张咯血
【处方组成】
    肺形草30克,水煎,日服2次,每次300毫升,连服1个月,症状缓解后,可用开水冲泡作茶饮服。
【辨证加减】
    无
【临床疗效】
    应用10例,1个月后均不再咯血咳嗽缓解,半年后X线摄片检查报告正常。
【处方来源】
    浙江省淳安县中医院何观涛。
【按 语】
    肺形草味辛、甘,性寒,对支气管扩张由痰热留阻肺经,伤及肺络而致的咯血有良好效果。一般使用1月可控制症状,半年可获痊愈。临床上也有肺形草治疗支气管炎症以及肺结核咯血者,既可单味服用,也可与其他药物配伍应用。(姜光华)

方名:泻白化血汤

【功能主治】
    功能清肺泻火,止血生新。主治支气管扩张咯血
【处方组成】
    桑白皮15-20克、地骨皮10克、甘草5克、粳米5克、花蕊石15克、三七粉(吞服)3克、血余炭10克,水煎服。
【辨证加减】
    伴发热、头痛、咽痛等风热症者,去地骨皮,加桑叶10克、菊花10克、牛蒡子10克;见鼻干、咳呛、舌红少津、脉细数等燥火症,加炒参10克、麦冬10克、花粉10克;有发热、痰多黄稠的痰热重症,加鱼腥草15-30克、炒黄芩10克、大贝母10克;若烦躁易怒,胸胁引痛,脉弦数,为肝火犯肺,加黛蛤散(包煎)15-20克,炒山栀10克;大便秘结者,加生大黄(后下)5-10克。
【临床疗效】
    应用53例经胸片证实的支气管扩张咯血患者,经5-18剂治疗后,51例症状消失,随访1-2年,效果均较满意。
【处方来源】
    江苏省扬州市苏北人民医院任达然等。
【按 语】
    方中三七花蕊石既能止血,又能化瘀;血余炭在止血的同时又有凉血长肉的功效;而清肺泻火的桑白皮地骨皮意在防治热伤血络,肺失清润。待症状改善后,还可应用补养肺肾之阴的方法加以巩固。(姜光华)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十三,支气管扩张.十四、阻塞性肺气肿
治肺气肿、支气管扩张(气喘)秘方
处方
支气管哮喘治疗方
BTV Yst 痰多可能会要命
支气管扩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