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虫咬皮炎(秘方数:5)

虫咬皮炎(秘方数:5)

本病系虫类叮咬,接触其分泌液或粉尘等而引起的皮炎。皮疹往往以水肿性丘疹、风团或瘀点多见。皮损顶部常有一丘疱疹(虫咬痕迹),偶有水疱,甚至血疱,亦可见到伪足。皮损多见于暴露部位,但根据害虫习性不同又各有异,如虱病又分头虱、衣虱和阴虱三种,分别寄生在人的头发、内衣和阴毛上。主观有剧痒或刺痛感,由于搔抓可发生继发性感染。本病除局部反应外,严重者可发生全身性荨麻疹,甚至过敏性休克等。
    较为常见的虫类有蚊、跳蚤、虱、蠓、臭虫、蜂、蜈蚣等。引起虫咬皮炎的机理一般分为:(1)叮咬的机械损伤:如蚊、蠓、臭虫等;(2)毒性刺激:如蜈蚣等虫类的分泌物、排泄物、鳞片、刺毛等引起局部或全身反应;(3)变态反应:有些昆虫的毒腺浸出液和唾液内,含有多种抗原,引起变态反应;(4)异物反应:昆虫的口器或肢体留在组织内,可引起肉芽肿性丘疹或结节性反应。
    根据各类昆虫活动季节,有虫类叮咬史、皮损形态等,本病较易诊断,但要明确致病昆虫种类有时就较困难。治疗主要是止痒,可外搽1%薄荷或樟脑炉甘石洗剂、清凉油等物。皮损严重者可给予抗组织胺制剂。蜂或蜈蚣螫伤后可用肥皂水、3%氨水或5%碳酸氢钠液涂擦或湿敷。
    祖国医学关于本病的记载颇多,如隋《诸病源侯论》有“蜂螫”、“蜈蚣螫”、“蚝虫螫”、“湿疥”等论述。人禀性畏虫毒、触诸毒虫便中其毒,风邪乘虚而入与毒相搏客于皮肤;或禀性不耐之体,每食鱼腥辛辣之品,脾胃运化失司,生热助湿,蕴发肌肤而发病。(徐菱)

方名:蜈蚣樟酊方

【功能主治】
    功能攻毒祛风。主治蠓咬皮炎。
【处方组成】
    蜈蚣3-4条,浸于75%酒精500毫升中,2-3周后滤出蜈蚣,加雄黄粉30克、樟脑20克、冰片5克、人造牛黄5克即可。用前振摇。轻者用棉球蘸上药外搽,1日3-4次,重者以药液棉球敷患处,1日2次。
【辨证加减】
    无
【临床疗效】
    治疗50例蠓咬皮炎,其中搽3次而愈者31例,搽药6次而愈者13例,敷药3天而愈者6例。有2例因淋巴结炎而加用抗菌素。搽药越早,效果越好。
【处方来源】
    湘柿竹园工程井巷指挥部卫生所王绍明。
【按 语】
    本方含有剧毒之药,不可内服及误入眼内。孕妇忌用。蜈蚣本为有毒,在此以毒攻毒,而雄黄樟脑冰片均有祛虫止痒作用。(徐菱)

方名:七叶一枝花方

【功能主治】
    功能清热解毒。主治毛虫皮炎、蜂螫。
【处方组成】
    将七叶一枝花2000克研成粉末,用50%酒精1000毫升浸泡3天,取出浸液,再用50%酒精1000毫升,浸泡药渣3天,取出2次浸液合并,过滤,加适量50%酒精,制成10%及20%七叶一枝花酒精溶液,pH值为7.0。
【辨证加减】
    无
【临床疗效】
    治疗毛虫皮炎21例,蜂螫皮炎16例,取得较好疗效。
【处方来源】
    上海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郑茂荣。
【按 语】
    郑氏曾将外用10%七叶一枝花酊实验治疗兔和豚鼠的中国绿刺毛蛾虫皮炎,取得显著疗效。其作用机理可能是中和毒素作用。(徐菱)

方名:驱疫香囊

【功能主治】
    功能芳香化浊,驱疫避虫。主治虫咬。
【处方组成】
    松香、百部艾叶雄黄葫芦巴、木香菖蒲冰片适量,碾成细末后过80目筛,每20克装1布袋。
    每患者用2袋,1袋挂于颈前(或装在内衣口袋内),另1袋置于床上,经常松动内药面,使其香味充分播散,2个月左右换药1次。
【辨证加减】
    无      
【临床疗效】
    经30例临床观察,其中2周内痊愈者11例,有效者14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83%。
【处方来源】
    北京中医学院附属医院李秀敏。
【按 语】
    本香囊有抑菌、杀虫和驱蚊作用,既可预防,又可用于治疗。(徐菱)

方名:毛牵牛叶方

【功能主治】
    功能杀虫止痒.主治虫咬皮炎
【处方组成】
    采用新鲜毛牵牛之叶,用手揉烂,轻轻涂于被虫咬红肿之处,搽后症状自行消失。
【辨证加减】
    无
【临床疗效】
    应用100例均有显效,一般用药4-5分钟后痒止,2天后红肿消退。
【处方来源】
    陕西省兴平县人民医院张民安。
【按 语】
    毛牵牛叶又名紫花牵牛、圆叶牵牛。多生于路旁、田间、墙角下。全国大部分地区有分布。昆虫活动时期正值可摘取毛牵牛叶时期,故可推广应用。(徐菱)

方名:苍百防虫袋

【功能主治】
    功能杀虫。主治预防螨类虫咬。
【处方组成】
    苍术3份、百部3份、辣蓼3份、蛇床子3份、雄黄1份,将药混合研碎,粗细以不漏出药袋为准。每20克装入2层细网纱布小袋内,挂在患儿腰间,发疹多时可在腰前后各挂1个,亦可放置床上。
【辨证加减】
    无
【临床疗效】
    应用50例,35例4个月内未发疹;10例偶发1-2个丘疹;3例虽有复发,但发疹不超过5个,且间隔时间长;2例无效。显效率为70%;临床有效率96%。
【处方来源】
    广西桂林医学专科学校雷兆楠。
【按 语】
    因药袋中药物的耗损和挥发,2个月后药效下降,复发率高,须更换新药。本方诸药均具有特异气味,特别是辣蓼、百部雄黄有直接杀螨作用。(徐菱)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虫咬皮炎』毛牵牛叶方
二十三、疥疮二十四、虫咬皮炎二十五、银屑病
薛氏祖传秘方(虫病)
尿布皮炎秘方
毛牵牛叶方治疗虫咬皮炎
[皮肤科偏方]神经性皮炎的治疗偏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