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入夏了,这样做可以把你身上的寒湿之气一扫而光!
艾学堂 2023-05-30 08:00 发表于江苏

夏天出汗是正常代谢反应,但现在好多人发现自己再也不出汗了,就算炎热的夏天也很少出汗,而且身体越来越寒,怕冷,容易痛经,总是腹泻,动不动就生病......

不出汗,真的这么可怕吗?今天我们就详细地了解一下。

01

夏季出汗祛寒湿

夏天一定要出汗,可以排掉你的寒和湿!

夏天不光是炎热的季节,还是一个排寒排湿的季节。其它季节受的寒邪湿邪,在夏天可以得到很好的释放。出汗就是释放寒湿的一个重要手段,因此夏天不要只顾着贪凉,一定要出汗,尤其是女性。

出汗的好处,一方面散热,解暑;另一方面可以将体内的寒湿带出去,保持体内清洁

夏天如果不出汗,那等于白白浪费了夏天改善体质的好时机,会给身体留下许多隐患。

中医养生的理念是:顺应天时。夏天天气炎热,就是为了帮我们出出汗。汗为心之液,可泻过旺之心火,也可将侵入皮肤的寒邪及时排出,所以出汗是排除体内寒邪的好方法

02

怎么健康出汗呢?

🔸运动出汗 

中医讲究“动汗可贵”,是说运动过程中出的汗才叫好,因为这是深层次出汗。我们平常“蒸桑拿”,或是因温度过高而出的汗,都是浅层出汗。深层出汗相对于浅层出汗来说,更利于体内毒素的排出和阳气的舒展,所以夏天不妨参加一些运动,让身体适量出些汗。

🔸巧用生姜促出汗

生姜在夏季是个好东西,既散湿暖脾胃,又可以促进毛孔打开。不得不在空调环境上班的人,可以坚持喝点生姜水。比如茶叶加生姜片泡水、生姜红枣水等,可促进排汗。

出汗有助于排掉体内的寒,还有一定疏通淤堵的作用。但当寒邪积累到一定程度,就变得十分顽固。出汗有助于排掉体表的寒,但对这种深层的寒,作用就不会那么显著,不容易被排出来。

比如现在很多人,吹了十几年的空调冷气,喝了十几年的冰镇冷饮。导致常年体寒宫寒,寒气早已深入肌腑,那些器官组织,都受到寒气的缠绕。

这个时候,光靠出汗将会力不从心,需要借助外力的干预,才能把体内顽固的老寒气一点点连根拔起。

03

艾灸,排掉更深层的寒!

夏季,是人们体表阳气相对充沛的时机。此时进行艾灸,更能起到温养经络、祛湿散寒、补虚助阳的作用因为人体阳气输布于体表,皮肤腠理开泄;夏季自然阳气旺盛,再加上艾灸补元阳,故而三阳相加,湿寒无处遁形。就算平时不艾灸的人,夏天也要灸一灸,因为不灸会错过一个改善体质的好机会。夏季艾灸祛湿寒取穴如下:

① 大椎穴

大椎穴属督脉经穴,又名“百劳穴“,为手、足三阳,督脉之会,大椎穴是人体三阳经和督脉交会的大穴,又称督脉之海,有总督诸阳之义,能主宰全身。艾灸大椎,有助于驱散肩颈部位的寒邪

② 命门穴

此穴出自《针灸甲乙经》,属督脉。中医认为艾灸命门可推动生命之火,有助于驱散腰部寒邪

③ 神阙穴

此穴为任脉上部经脉气血的重要来源,在中焦部位起到沟通上下的作用。

中医有“一灸神阙暖全身”的说法,艾灸时搭配中脘穴,有助于驱散脾胃寒气。温补脾肾、健脾益胃、宁心安神、祛风除湿、调和气血,还能够为肝提供持久的动力。

④ 关元穴

此穴有培元固本、补益下焦的作用,凡元气亏损均可使用。艾灸此穴,可温中补阳,有助于驱散小腹部寒气。

⑤ 足三里

足三里,是“足阳明胃经”的主要穴位之一,是一个强壮身心的大穴。传统中医认为,足三里有调节机体免疫力、增强体质、调理脾胃、补中益气、通经活络、疏风化湿、扶正祛邪的作用,艾灸足三里还有助于驱散膝盖腿部寒邪

最后提醒大家,艾灸后或出汗后,一定要注意多喝水,来补充失去的水分。同时一定不要马上吹空调、风扇或洗凉水澡,要耐心等汗消退。愿我们在炎热的夏季都能收获健康!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肾虚?宫寒?可能是空调吹错了!
出汗对健康有什么好处?
秋天最后20天,这样做,化开你身体里囤积的风寒湿,还可暖脾胃、疏气机
艾灸这里,暖脾胃、祛寒气、阳气十足冬不病!
夏天养护脾胃一定要做的4件事,补充阳气,增强孩子体质
夏季,从现在到三伏用2个方法,祛湿排寒!排出身体湿气!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