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彻底破译股票走势密码
2015-08-12 22:24

一、基本概念

(一)什么是涨?什么是跌?什么是底?什么是顶?

很多人不屑一顾,这么小儿科的问题也要问。其实就是这些基本的问题是逻辑推理的起点。把这些基本问题寻根问底搞清楚,你将成为股市高手。

下面就从最简单的问题出发,开始我们的破译股价走势密码之旅。

我们说,股价不断创出新高叫涨,股价不断创出新低叫跌。上涨时一旦有一根价格线没创新高而是下破前一价格线的最低点,下跌的走势就开始了;同样,下跌时一旦有一根价格线没创新低而是超越前一价格线的最高点,就开始相反的一段走势。即只要一根价格线的两端出现左右两个高点,这根价格线就是底;只要一根价格线的两端出现左右两个低点,这根价格线就是顶。三根价格线就可以决定顶和底。

有两种特殊情况,一是穿头破脚的价格线,既创了新高,又创了新低,当然算一个底或顶;二是孕线,在前一价格线波动的范围里既不创新高,又不创新低,这种价格线可忽略。有人说,股价是忽上忽下的,刚创了新高,不久就创了新低,再后来又创了新高,这怎么算?其实这是级别的问题。底、顶都是有级别的,这是后话,下面会详述。

这最基本的东西有多少人掌握?散户总是自作聪明,总喜欢抄底和逃顶,明明股价还不断创新低,就主观猜测明天会涨,结果中途接飞刀;明明股价不断创出新高,就因为涨得多了,天天提心吊胆,老想着它会调整,抛掉落袋为安,结果好不容易骑上的一匹大黑马与你绝尘而去。原因就在于不知道什么是涨,什么是跌,什么是底,什么是顶。

(二)走势中枢

到目前为止,世界上只有一个人成功地预测了股市,他就是老摩根。当年有人问他后市如何,老摩根回答:“它将波动。”

他的狡黠回答道出了市场永恒的特征,股价走势是“上上下下的享受”,股价运动呈上下交替状态,因为股票不会永远上涨,也不会永远下跌,任何走势都由三段组成,上涨、调整、上涨,或下跌、反弹、再下跌,中间的调整和反弹重叠了三段走势,构成走势中枢。中枢是股价停留时间最多的地方,是多空双方激烈搏杀的区域。

(三)中枢的级别

反弹和调整的幅度是有级别的,因而中枢也是有级别的。中枢的级别即反弹和调整的级别,大体说来,可以这样定义:反弹和调整的幅度为2%—5%左右为微幅中枢;反弹和调整的幅度为5%—13%左右为小幅中枢;反弹和调整的幅度为20%左右为中幅中枢;反弹和调整的幅度为25%左右为大幅中枢;反弹和调整的幅度为30%左右为超大幅中枢。

(四)走势类型

中枢的级别决定了走势类型。如果中枢为微幅中枢,那走势类型就是微幅级别的走势类型,如果中枢为小幅中枢,那走势类型就是小幅级别的走势类型,依次类推。中枢的级别越低,走势越火爆,比如没有任何反弹的暴跌就是微幅级别以下级别的走势类型。反弹或调整的幅度越大,中枢级别越大,走势越温和。一波大牛市或熊市在级别上多为大幅级别、超大级别的走势类型。

(五)走势的生长

股价的走势有不同的级别的,大的级别是由小的级别逐渐生长出来的,小的走势类型可以合并为大级别的走势类型。比如,微幅级别的三段走势可以合并为小幅级别的一段走势,小幅级别的三段走势或五段走势可以合并为中幅级别的一段走势,依次类推。

构成中枢的反弹或调整有以下几种类型:陡直型、ABC三段型、ABCDE五段型。其中三段型有平坦型、之字型、奔走型。

(六)中枢移动、中枢扩张和中枢震荡(趋势和整理)

股价离开中枢,在其上方或下方形成新的中枢,且两个中枢不重合,使得中枢不断上移或下移叫做中枢移动;股价离开中枢后马上又返回并没有真正离开中枢构成中枢扩张。中枢扩张中由于高低点不断重合造成级别不断扩大。股价在中枢中来回折返,形成中枢震荡。中枢移动构成趋势驱动状态,中枢震荡和中枢扩张构成整理状态。

二、走势的分解

(一)走势的完结

走势分不同的级别,所有的走势都是由小级别的走势不断延伸、升级、扩张而来,一个级别的走势完结了,另一个级别的走势开始了,一个走势类型确立后,同时就确认了前一个走势类型的死,同时也开始了自己面向死亡的新生,走势,就在这生死之间不断轮回。

所有的走势,都要按照级别进行一个明确的分解,所有的分解,本质上只有两类,就是延续与转折,用残酷一点的词语,就是生和死。各级别的走势是怎样完结的呢?

1.小级别直接延伸,使得小级别的走势类型完结。

2.小级别扩张成为大级别,使得小级别的走势类型完结。

3.当股价突破离开中枢时,中枢扩张和中枢震荡就完结了。

所以,对于趋势(驱动)而言,只要中枢移动没有停止,不断产生新的走势中枢,股价高低点不重合,走势就没有完结;对于整理而言,只要没有离开中枢,整理就继续。了解到这一点,对于操作很有帮助。比如在大熊市中,不停有人抄底;在大牛市中不断有人猜顶,其实,只要中枢级别不升级,中枢移动就不会停止,不要整天自己吓自己。

(二)走势完结之后的新走势

一种走势类型的死,开始了新的走势类型的生,而生的形态是各式各样的,如同万事万物的个体差异,正是由于没有必然性的多样性存在,造就了股市无穷的魅力和无法预见性。

新的走势有以下几种类型:

1.形成更大级别的中枢移动 

2.形成中枢扩张

3.直接反向中枢延伸

4.反向进行更大级别的中枢移动

(三)新旧走势之间的模糊待定状态

旧的走势类型死亡后,后面的演化有多种可能性,在新旧走势之间存在这么一个模糊的待定状态。后面的新走势类型要等这个中阴时段明朗以后才能确定。把握好这个阶段,涉及操作的节奏。有很多人明明逃顶成功了,后来又觉得世界美好了,忍不住又冲了进来;或者是抄底成功了,后来又给震掉,都是由于这中间阶段的操作有问题。

一种走势类型的完结,是因为出现了更大级别的中枢;模糊状态的把握取决于出现的这个更大级别的中枢的变化,如果更大级别的中枢出现移动,就是趋势;如果形成中枢震荡或扩张,就是整理,整理后面的变化,要看中枢突破的情形,突破之后再形成中枢移动。

第二节 买卖点的提炼

一、三个买卖点

中枢用来研判走势类型的转折与中继。如果一段走势,中枢没有发生任何变化,既没有升级、也没有扩张,那么走势将中继;如果中枢升级了、扩张了,前面的走势就完成了,前面的走势转折了,死了,后面的走势就开始面向死亡的新生;以此循环往复。

所有的股学大法落脚点都是研判走势的转折与中继,对于做多来说,无非就是买到下跌尽头和上涨中继两种情况而已。

因此,我们从走势的客观出发,可以提炼出三个买卖点。第一个买卖点:转折点,即前一走势类型的完结点,新走势的起始点。第二买卖点:新走势类型的中继点,即走势经过第一段上涨后调整,回落不跌破第一段的起涨点,买入。第三买卖点:中枢震荡或扩张的突破点。

从中枢的角度讲,一买和二买都处于新中枢的构筑阶段,在三买没有出现之前,都属于打底区域,三买出现,走势就离开底部,开始中枢上移;中枢上移到一定空间,再展开大级别的中枢构筑,然后再看三买或三卖出现的情况,来决定走势的变化。因此,股价就在中枢构筑和中枢移动中展开,底和顶是中枢震荡或扩张,中间就是中枢移动。

二、三个买卖点的优劣

第一个买点的优点是能抄到底部,建仓成本最低,可以从容应对行情,撤退成本低,一旦买对了很有成就感,有先知先觉的陶醉;坏处也很明显,第一个买点是下跌完结点,是走势转折点,一旦买错了,转折点变成了下跌中继,中途接飞刀拦截行情就成了兵家大忌。

第二个买点是上涨中继,行情确定性较强,撤退成本也较低,从盈亏平衡比来看,是最佳买点。缺点是需要一定的耐心,要忍受前面第一段上涨的踏空行情。第二个买点的风险在于上涨中继变成了上涨转折。

第三个买点是中枢突破,优点是效率最高,不用在中枢震荡中浪费时间和金钱,坏处是一旦突破是假突破,股价重回中枢,就追在了浪尖上,撤退成本较高。

卖的情况正好和买相反,最好的卖点是一卖,但很难准确把握,很容易被轧空;二卖在受消息刺激急速下挫再返身上来的时候是最佳卖点,三卖是后知后觉的卖点,太晚了。

三、买错了怎么办市场中风险是绝对的,买错不要紧,关键是如何应对。

第三节 怎样操作

一、确定操作级别

(一)怎样确定级别要想炒好股票,首先必须要做的就是确定自己的操作级别。走势是有级别的,小的级别不断生长为大的级别。投资者要根据自己的风险偏好和资金量的大小确定级别。很显然,大的资金要操作大的级别,否则很难进出;小的资金可大可小,小级别效率高,买卖信号多,但出错率也高;大级别需要忍耐,买卖信号少,一旦出错,损失也较大。小级别适合风险厌恶型投资者,大级别适合风险承受力较大的投资者。小级别操作投资者处于主动地位,大级别操作投资者要忍受大级别的调整。牛市时,定的级别可大一些,熊市时操作级别要降低。一般来说,微幅和小幅级别的走势类型分解已经涵盖了股价走势的大部分时间,因此微幅和小幅级别的操作对于散户已经足够。最厉害的是进行大级别操作,中间碰到小级别的买卖点时来回做差价,理论上当然没问题,但在实战中,如果碰到牛市,有时跑掉了却接不回来;而追涨杀跌反而垫高了自己的成本。

(二)操作原则一旦确定了操作级别,就只能介入该级别的走势类型,该级别的走势类型完结了,必须先出来,不能擅自扩大级别,把自己陷入被动状态而无法自拔。大部分散户就常常犯此类错误。明明小级别进去,准备捞一把就跑,可是一旦套牢,就心存侥幸,步步退守,寻求支撑,本来是小亏,后来变成深度套牢;同样,本来是按大级别进去的,但是小级别的晃动调整,就搞得心惊肉跳、六神无主,肯定赚不到钱。

二、制定策略

知道了走势、级别这些构成市场的零部件对投资者来说还不够,当然,走势、级别综合起来也可以把握整体市场的结构,但为了相互佐证,建立一个立体思维股票操作模式,有必要借助均线系统这个最为常用的工具,对市场总体有个把握,对市场有一个系统的认识,能识别出市场发展的不同阶段,并相应施展不同的策略。

(一)均线的应用均线是股价平均价的连线,因为它过滤了每天的波动,比价格更具稳定性,因此可以用来反映趋势的变化。均线分为短期、中期、长期均线,短期一般指5、10、20,中期指30、60、90,长期指120、250、360等。根据中国股市的周期规律,笔者的均线设置为18、42、55、100、250。

18日均线是股价短期上升通道的生命线,小幅级别的操作可以18日均线作参考。股价站在18日均线之上可以买入或持股,股价有效跌破18日均线或乖离率太高则考虑卖出。必须要强调的是,成为微幅或小幅级别走势类型的强势股的必要条件一是股价站在18天线以上,二是18天线走平或向上。18天线方向向下或股价运行在18天线以下时,一般不会成为强势股,不可能是微幅或小幅级别走势类型。

42天或55天均线是中期均线,是中幅级别的走势类型对应的均线,牛市中的中级调整得到42、55天的支撑后可继续上涨。

100天均线是长期期均线,是大幅级别的走势类型对应的均线,牛市中的大级别调整得到100天线的支撑后可继续上涨。

250天均线(年线)是牛熊分界线,是研判股票长期趋势的一条重要均线。股价有效站稳在250天线上方是牛市;股价在250天线以下是熊市。一轮大牛市中级别最大的调整最后都在250天线附近获得支撑。股票要走牛,首先必须上穿250天线,但并不是所有情况下,股价上穿250天线都标志着一轮牛市的开始,在大熊市中股价会进行多次反弹,许多大级别的反弹会超过250天线,并可能多次上穿250天线,经过几次穿越后才能彻底摆脱它的压制,从而开始一波多头行情。一般来说,股价要是简洁明快、干净利落的上穿250天线,大多是一波新的行情;要是股价走势拖泥带水,很可能仅是一次反弹。多头行情在发展的初期往往被人们当作反弹来对待,等股价上涨了许多,回过头来才会发现牛市已经开始了。因此,研判多头行情是否已经展开,还要结合基本面的一些情况及整个市场氛围。

(二)市场所处的阶段及不同策略根据18、42、55、100、250天的均线系统,可以把市场分为几个发展阶段,在不同的发展阶段采取不同的策略。

1.空头市场:18、42、55、100、250天线空头排列,股价运行在下降通道之中。操作策略为空仓等待。

2.空头市场中的反弹:股价运行在下降通道之中,或运行在250、100天均线之下时股价短期上穿18、42、55、100、250天均线。操作策略为抢反弹,进行微幅或小幅级别的操作。

3.多头行情的初始段:股价经多次反弹之后,终于有一次有效上穿250天均线,并站稳在250天均线上方。操作策略为扩大级别,积极进取。

4.多头市场:18、42、55、100、250天线多头排列,股价运行在上升通道之中。操作策略为大胆持有。

5.多头市场中的调整:股价运行在上升通道之中,或运行在250、100天均线之上时股价短期回落至18、42、55、100、250天均线。操作策略为根据级别,回避大的调整,高抛低吸,滚动操作,提高资金效率。6.多空纠缠的阶段:股价经过反弹或调整,18、42、55、100天线逐渐聚拢,互相缠绕,市场处于多空转换期。操作策略为等待市场方向的选择。

三、抓主升浪

(一)不要轻易出手,出手就要赢股票市场上看起来机会很多,好像时时有,天天有,股评家每天都在推荐大黑马,散户投资者抱着短线投机和一夜暴富的流寇思想很容易陷入一种错觉当中,以为在股市中每天都能赚到钱。其实在股票市场上真正能够安全赚到钱的属于凡夫俗子的机会少之又少。

股票市场有两条规律:

1.牛短熊长。股票运行的交易日里,上涨的天数少,下跌和盘整的天数多,个股尤其如此。世界股市的历史都表明,指数是不断上涨的,由最初的几十、几百点上升到几千点、几万点,好像机会很多,其实这里面真正能大涨的时间只有中间的几个片断,这几个片断加起来的时间也不会超过几个月,其余大部分时间只不过是这最辉煌的几个月的陪衬。做股票就像钓鱼,长时间的无声无息与刹那间的兴奋。因此,整天幻想抓住每一次机会天天泡在市场里的投资人,大多数只是在做陪衬,来回倒腾,参加盘整;投资人应为中间最辉煌的这几个月积蓄能量,构筑形态,用自己的时间为大行情的展开换取空间。

2.慢牛快熊。股价上涨的时候节奏很慢,像蜗牛,像乌龟,并且在股价推高的过程中,股价上涨呈脉冲性特征,表现在分时走势图上就是股价都是在瞬间拉高的,主力这样做,既可以节省拉高成本,又可以逼迫投资者追到高位;而股价下跌的时候却像兔子,盘中小小的卖单就可以把股价轻而易举的打下三五个点,买方则一溃千里,消失得无影无踪,往往几周的胜利果实,几个交易日就揩光,因为股票遵循万有引力定律,它本身是有重量的。

因此,投资者头脑要清醒,要找到适当的时机再出手。散户投资者如果一年365天天天满仓,那么有时行情来了,或自己发现了明显的投资机会,手里也没钱。其实股票不是天天可以做的,也没有必要天天做,要耐心等待重大的投资机会出现,要学会捕捉大机会、打大胜仗,因为操作的质量远远重于操作的数量,操作次数越多,出错的概率越大,要以坚强的意志淡定、安然的面对市场波动的诱惑,做到不是机会不出手、一般的机会不出手,不是必赢的机会不出手,十盘不开和,一和得天下,真正做到出手就赢!正如孙子兵法所言:“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

(二)飙升行情容易在哪出现

飙升行情最精确的定义就是微幅或小幅级别的趋势走势类型。飙升行情较易出现在以下三种情形。

1.较大级别的二买:多头市场中经过中幅、大幅级别调整后的上涨中继。股价经过一轮趋势上升后,均线系统由空头、互相缠绕转化为多头排列,这时要进行一次大级别的调整,均线系统再次互相缠绕,调整结束后如果能够延续上涨态势,基本确立了牛市的状态。牛市期间一般要经过几次大级别调整,调整结束后,都有望进入飙升行情。飙升的起点,借助于均线系统,有以下机会:

(1)蛟龙出海:均线系统互相缠绕后,股价重新站在所有均线之上,所有均线指的是18、42、55、100天线。

(2)天人合一:均线系统互相缠绕后,短、中、长期均线粘合在一起。

(3)百步穿杨:均线系统互相缠绕后,短、中、长期均线排列较近,股价放量上穿短、中、长期均线。

2.空头市场中的大级别反弹。这种飙升行情,把握的难度相当大。因为行情出现的时候,市场正处空头时期,一开始的上涨,投资者总把它当作小级别反弹来对待,一般不会大规模介入。要介入,也要等二买出现。但是,股价却没有回落,而是顽强的以微幅级别的走势类型不停的上升,预期中的回落并没有实现,在等待回落和怀疑中,股价却走出了飙升行情,等你发现它的时候,它已经绝尘而去,不敢再追了。

这种飙升股,一般与消息面、热点板块密切相关,单纯看走势,恐怕要踏空。3.牛市第一段上涨。

牛市第一段上涨与空头市场中的大级别反弹没什么两样,只不过牛市第一段上涨后经过调整,还会有第二段、第三段上涨,而空头市场中的大级别反弹后继续下跌,在实战中区分的难度颇大。同样,牛市第一段上涨的时候,整个市场的态势是在极度空头主导中。如果这时出现微幅级别的走势类型,连小幅的回落都没有,稳健的投资者很容易失之交臂。

因此,最好操作的只有一种,大级别的二买,即牛市的上涨中继。

(文字摘自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股票买卖定式》,曾巍  著,不代表本刊观点。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走势新分解
确定操作级别及制定策略
走势类型分解实战技巧
[转载]4.16股市提款机操作实例1
一些常规规律总结
缠中说禅技术总结汇总——(五)缠论操作程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