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刺之要,气至而有效;灸之要,是什么呢?
 2018-01-31 脉脉艾灸

    《灵枢·九针十二原》篇:“刺之要,气至而有效”,即激发感传,气至病所。古代医家已把激发感传、促进气至病所作为提高针灸疗效的一种积极手段。

    《三国志》在描述东汉名医华佗行针治病时说“下针言,当引某许,若至,语人,病者言,已到,应便拔针,病亦行差”,这就是对感传与针刺疗效关系的生动描述。

    《针灸大成》中所说的“有病道远者必先使气直到病所”就是一个尽人皆知的著名论断。强调行针治病时务必使气直到病所。

针刺疗效与感传显著程度密切相关,感传愈显著,针刺疗效也愈好。但长期以来,灸疗学仅强调要求施灸过程中的腧穴产生局部的热感和皮肤的红晕,并不强调艾灸治疗过程中产生感传活动。

那么,灸之要,是什么?

艾灸穴位能不能像针刺一样发动感传,气至病所?艾灸是否必须发动感传,才能提高疗效?乃至得到特效、高效、速效和长效?

江西中医院的陈日新教授带领的团队研究发现:人体在疾病状态下,相关腧穴对艾热异常敏感,产生一个非局部和/或表面的热感,甚至非热感(其他非相关腧穴对艾热仅产生局部和表面的热感)。陈日新教授称这种现象为腧穴热敏化现象,这些已热敏化的腧穴称为热敏化腧穴

热敏化腧穴对艾热的反应表现为透热、扩热、传热和非热觉,平均出现概率为70%,这说明上述现象的出现不是偶然的,有其内在的必然性。

普查健康人群的结果显示,腧穴热敏化出现率约10%,而对——风湿性关节炎、骨性关节炎、软组织损伤、肌筋膜疼痛综合征、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感冒、面瘫、面肌痉挛、三叉神经痛、胃动力障碍、肠激惹综合征、男性性功能障碍、月经不调、痛经、盆腔炎、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中风、过敏性鼻炎等20种疾病,进行艾灸腧穴观察,腧穴热敏化的出现率平均可达70%左右。寒证、湿证、瘀证、虚证中居多,急性病和慢性病均可出现。疾病痊愈后,腧穴热敏化出现率下降至10%左右。

施灸部位不热(微热),远端或病所处热(酸胀)

陈日新团队对540例患者艾灸热敏化腧穴激发灸性感传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艾灸热敏化腧穴极易发动经脉感传,出现率达94.0%;而压痛点的灸性感传激发率为23.5%。由此可知,艾灸确能像针刺一样发动感传,气至病所。

小编为大家列举陈日新团队近年来的实验数据,分享下面两种疾病的临床疗效。

1、腰椎间盘突出症

选取符合条件的7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样本,随机分配到腧穴热敏化艾灸组36例,辨证取穴艾灸对照组34例,2组均20天为一疗程(包括不足20天痊愈者),共治疗1个疗程。

结果:腧穴热敏化艾灸组和对照组愈显率分别为80.6%(29例)、20.6%(7例)。

2、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选取符合条件的9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为样本,随机分配到腧穴热敏化艾灸组、辨证取穴艾灸对照组、西药对照组,每组各30例。腧穴热敏化艾灸组、辨证取穴艾灸组均加用西医常规基础治疗(抗炎、平喘、化痰止咳治疗),西药组仅采用西医常规基础治疗。3组均30天为一疗程,共治疗1个疗程。

结果:腧穴热敏化艾灸组的显效率和有效率分别为33.7%(11例)和56.7%(17例);辨证取穴艾灸组的显效率和有效率分别为23.3%(7例)和66.7%(20例);西药组的显效率和有效率分别为10.0%(3例)和73.3%(22例)。

由此,陈日新认为热敏化腧穴是灸疗的最佳选穴,艾灸热敏化腧穴极易激发经脉感传,乃至气至病所,临床灸疗疗效大幅度提高。因此,艾灸确能像针刺一样发动经脉感传,甚至气至病所;也必须发动经脉感传,才能提高灸疗疗效。

灸之要,仍然是气至而有效


声明:本文部分内容摘自《中国针灸》原作者陈日新的平台重在交流分享,非商用,若有侵权请联系小编删除。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灸之要,气至而有效
2015国家科技奖|“艾”有“新”意:热敏灸技术让普通艾条有了神奇疗效
热敏灸基本要点汇集
热敏化穴艾灸疗法治疗急性脑梗塞2例临床报道
经之堂热导扶阳灸
导引灸的秘法:凭什么挑战热敏灸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