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中国慢病监测项目简介

 

随着全球范围人口老龄化和城市化程度不断加深以及生活方式的逐步改变,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以下简称“慢性病”)广泛流行,已对人民健康和社会经济发展构成严重威胁。无论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慢性病都已成为世界各国的主要死亡原因和重要公共卫生问题。

据估计,2005年全球大约有5800万人死亡,其中3500万(约占60%)死于慢性病。根据我国第三次死因回顾抽样调查结果,2004-2005年我国居民死亡率为608.78/10万,慢性病占总死亡的82.4%。大量事实证明,吸烟、过量饮酒、不合理膳食、身体活动缺乏及负面的心理因素等是慢性病的主要危险因素,而且这些因素是可防可控的,大约80%的心血管疾病、脑卒中和2型糖尿病以及三分之一的恶性肿瘤都可以通过消除共同的危险因素来预防。因此,通过开展以人群为基础的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可以了解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的流行状况和发展趋势,为国家制定慢性病防治规划、相关政策和干预策略及评估慢性病预防控制效果提供科学依据。

2004年,在卫生部的领导下,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简称“中国疾控中心慢病中心”)在全国疾病监测系统上开展了慢性病及危险因素监测第一次现场调查,该监测覆盖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79个监测点,调查了3万余名18-69岁城乡居民,内容涉及吸烟、饮酒、饮食、身体活动、超重和肥胖及血压等慢性病相关危险因素,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以及相关的卫生保健状况等。2007年,慢性病及危险因素监测在全国疾病监测系统的160个监测点上开展,共调查5万余名15-69岁的全国城乡居民。

2010年,卫生部将慢性病及危险因素监测项目纳入中央补助地方项目,每年提供经费支持。当年,中国疾控中心慢病中心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联合开展了第三次慢性病及危险因素监测现场调查,在全国疾病监测系统的161个监测点和的农二师开展了现场调查,共调查近10万名18岁及以上城乡居民,除问卷调查和身体测量内容外,还采集了空腹和服葡萄糖后2小时血液标本,并进行血糖、血脂、胰岛素等指标的检测。

三次监测收集了主要慢性病患病及相关危险因素方面大量有价值的数据,出版了20042007年《中国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分析报告》,2010年监测报告也已交付出版。

2011年,对2010年监测对象进行随访,内容包括:健康状况、失能情况、生存质量和死亡情况,高血压、糖尿病、脑卒中、心肌梗死等主要慢病发病、患病及控制情况,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的社区管理情况;主要慢病的经济负担和短期失能;50岁以上人群主要健康问题、帕金森病和老年痴呆相关症状筛查、治疗情况及护理需求等。

2012年将开展流动人口慢性病及危险因素监测,主要了解主要慢性病及其相关危险因素在流动人口中的分布状况。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关于在全市启动慢性病及死因监测网络直报系统的通知
必须重视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近30年我国疾病谱发生重大变化
吃动平衡,走向健康
慢性病的一般定义
老年人防跌倒,记住这7件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