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上海有哪些二战时期的犹太人遗迹?

二战中的上海,曾被誉为犹太人在远东的诺亚方舟,他们所聚居的虹口区提篮桥舟山路、霍山路、长阳路一带,也因此被叫做沪上“小维也纳”。对于远离故土的犹太难民来讲,位于“小维也纳”核心地带的摩西会堂,就是他们漂泊上海最重要的精神支柱——在这里,他们祈祷、聚会,他们接受教育、研习经典,低调的传承着本民族的文化。

建成于1907年的摩西会堂最初是一座私宅,后来在俄罗斯的资金帮助下转变用途,成为一所供俄罗斯和中欧犹太人使用的会堂。战后由于犹太难民或陆续回国,或移民他地,摩西会堂失去了宗教功能,长期为虹口区政府机关所占用。2007年,虹口区政府根据档案馆中发现的原始建筑图纸对其进行了全面修缮,并作为犹太难民纪念馆对外开放。

摩西会堂是上海仅存的两座犹太会堂旧址之一,建筑为巴洛克风格,上下三层,斜坡屋顶,立面采用青砖,辅以水平向红砖作为装饰。首层为拱券门廊,居中的拱券顶部装饰有犹太教的标志“大卫之星”。东侧外墙设有木质楼梯,可达建筑二层。如今内部已还原为1928年时的风貌和布局。

2008年,虹口区政府在对这一区域进行旧城改造时,意外发现了隐藏在当代装修下的旧店招,并把它们迁建在纪念馆院中。当年来沪避难的犹太人为提篮桥带来了咖啡馆、餐馆、酒吧和面包房,而这一切又渐渐湮没于历史,直到七十年后,这座“小维也纳”的街头一角,终于在摩西会堂前得以重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上海,你的名字叫“拯救”
拍摄上海百年优秀历史建筑照片-7
【申城漫步】方舟之路
生命的记忆,犹太人在上海
永远要感恩,才会幸福
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上海】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