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书法课堂 | 朵云书翰

楷书《风林烟云》八言联   王国飞(浙江)


此件作品主要参考赵之谦魏碑用笔。赵之谦的魏碑书法,在诸多师法魏碑的书家中是独具特色的,其笔法充分地体现了北碑的雄风。此件作品作者以轻快的笔调模拟赵之谦魏碑的厚重与流畅,抓住了赵之谦用笔中把魏碑刚健的方笔与婉转的圆笔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的特点,以帖学的流转为主调,调和魏碑的生拙。不足之处有:赵之谦取魏碑横向扁平结构,作者显然没有很好地诠释这一特点;赵之谦楷书有着丰富的点画形态与结构特征,作品严谨而不失飘逸,劲健而不沾火气,而作者此件作品中“应”“变” “烟”三字点画与形态都略显随意和呆板。

隶书节录《林泉高致》条幅   李   欣(江苏)


此件作品取法汉代隶书经典《礼器碑》,作者用笔瘦劲刚健,收笔处多用方折而不失高古,雁尾粗壮且张力十足。不足之处主要是用笔略显单一,笔画厚度不够且变化不足;笔画的质感决定了作品质量的高低,故而将笔画处理到位显得尤为重要。《礼器碑》在用笔丰富性上也很有特色,此作在处理重复笔画时变化不够,如“素”“为”“诗”等字的长横、短横用笔雷同,姿态不够丰富,字势显得呆板。建议作者重新回归字帖,静心打磨,在加强笔画厚度的同时,丰富用笔,注意表现整体作品的气象。

楷书节录《孟子》条幅    段   芬(河南)


中国书法史上楷书有两座 高峰,“魏碑”和“唐楷”,魏碑书法笔画严谨、朴厚灵动,结体丰富,清末以来的“碑派”书法家对魏碑甚为推崇,临学者众多。此件作品,主要取法墓志铭类碑刻,凝神透劲,魏碑味道非常浓厚。但是不足之处有几点:一是过于追求碑刻效果而显得笔意不足,笔画和笔画之间的连续性不强。二是在墨色处理上还不够丰富,作品显得层次不强。三是有些字如“时”“置”“溢”“牲”的斜势在整篇章法中略显突兀。建议作者在临习魏碑字势时多下功夫,更好地抓住魏碑的神;同时,在用笔上也加强训练,将魏碑的精华在娴熟的技法基础上呈现出更为个性的书写风貌。

行书录颜真卿出守中原篇中堂(局部) 陆清杰(贵州)


此件作品主要取法苏轼尺牍。作者用笔得苏字笔法,用墨丰腴,结字扁平,笔画舒展,轻重错落,大小悬殊,抓住了苏字妩媚天真的神韵。可见作者有 很强的驾驭能力与丰富的艺术实践经验,尤其在浓淡、大小、轻重、开合等对立关系的协调上,做得恰到好处。同时,作者以四条屏拼接的 方式,避开了大幅篇章苏字的拖沓感。不足之处:学苏字易滑,面貌似可,但如果没有很深的自身修养和对帖学深入的体悟,也会把苏字写得偏“俗”。学苏若能从苏字根源出发,旁涉其他书家用笔,再逐步深入,避开苏字的束缚而有自身面貌,方得苏字神韵。苏轼言,“我书造 意本无法”,“自出新意,不践古人”。

楷书录《孝经》条幅(局部)刘鸿福(山东)


此件小楷作品用笔娴熟,沉稳内敛,结体宽博疏散,整篇气息散逸高古;作品上方加盖 印章和作品中用红笔画圈断句,使得作品在平稳的章法中更添生动。用笔轻快而布局合理有序,结构大小错落有致,可见作者有较为深厚的楷书基础和用笔能力。不足之处主要是笔画不够厚重与凝练,书写速度较快,使得一些用笔与结构略显随意,其中钩画、捺画尤为明显。建议作者多参考钟繇与王羲之等楷书名家名作,锤炼线条的浑厚质感,追求气息的高古深远。

书李白《菩萨蛮》条幅   邓正强(广东):


中国书法的目的是“畅寄幽情”,在书法各体创作中,草书创作是人气质的体现与表露。从技术 层面讲,草书创作要求作者功力深厚,点画、章法精巧。此件草书作品,作者主要取法张长史,运笔肯定、流畅,整篇章法飞龙舞凤,气韵生动;作品呈现出丰富的墨色变化。不足之处:用笔速度过于快速,笔锋在连绵不断的书写过程中使转处显得牵强。字形动态过于强烈,每个字都有动态显得负负得正,整篇看起来显得随意和杂乱。作品以枯 墨为主,几乎每个字都有出现枯墨处,使得单字的墨色处理简单且重 复,若作品的墨色能“带燥方润,将浓遂枯”就更加完美。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当代魏楷的创作和研究为什么要看孙伯翔和李松?
褚遂良这件作品,深得魏晋风范,这字百看不厌、窈窕多姿,颜真卿都学他!
楷书的分类及临摹
书法作品欣赏 2
与“二爨”齐名的碑,康南海列其为“神品”
【理论研究】当代楷书的继承与发展---关于楷书多元化融合问题的实践与思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