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名校情报】这所九年一贯制普通校的中考成绩竟闯进海淀前10名!原来它这样实现学生“二次发育”


导读


正如业内资深专家所说,一所学校一旦成为名校,就意味着它的师资、生源、硬件等办学的基本条件以及在家长中的口碑都是一流的;于是,好的生源、好的师资、好的升学率决定了这些名校的良性循环,其他学校要想超越这些学校、改变社会已经形成的固有看法绝非易事。而育英学校这几年的发展,特别是她强大的教育加工能力,在改变着海淀中学教育格局的同时,也在悄然改写我们的一些固有观念。


普通校中招录取线超过部分市级优质高中

 

这所九年一贯制、十二年一体化的学校,初中生源全部来自于就近入学的本校小学生,没有选拔、没有淘汰,2016年,参加中考考生315人,文化课平均分488.62分,优秀率85.71%,在海淀区所有公立学校中排名第10位,成绩优异。

 

据介绍,育英学校高中从学生的进口出口成绩增长率来看,实现跨越式增长,2016届高三学生入学分数486分,海淀区排名7020名,他们的高考成绩理科一本率达到91.7﹪,文科一本率达到80%;理科最高分695分(含加分),位列北京市第24名;除刘静嘉、纪兆延两位同学因奥赛成绩优异被提前保送北京大学外,还有两位同学也分别被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录取。

 

出色的成绩和良好口碑吸引了众多学生和家长的目光,育英学校近几年高中录取分数线逐年大幅攀升,超过部分市级优质高中。2014年511分,海淀排名6895名;2015年526分,海淀排名6106名;2016年542分,海淀排名5169名。

 

众所周知,学生经过九年小学、初中的学习,他们的责任意识、学习内驱力、自主发展的品质等方面已经基本成型,基于这样的学生实际,育英学校到底如何实现了学生在高中阶段更优质的发展?或者说,如何实现学生成长中的“二次发育”?背后的原因值得我们深入挖掘和探索。


育校这样来实现学生成长中的“二次发育”


 

在特级教师、教育部中小学校长国家级培训专家于会祥校长的带领下,育英学校通过组织重构、制度重构、课程重构等学校治理结构变革手段,极大地激活了每一名教师的教育潜能和每一名学生的学习潜能,也激活了整个学校的发展潜能,以环境一流、师资一流、课程资源一流,实现了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学校发展的目标。

 

据介绍,育英的校园已经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为“国际生态学校”,被誉为京城“最美校园”,是孩子们心中“公园中的校园”。现有特级教师21人,毕业于知名院校的博士、硕士学历教师163人。五个全国领先的理、化、生、经济学大学先修实验室,包括编程机器人、单片机、苹果创意工作室、网络攻防体验室等在内含25间教室的科技创意中心,培养学生综合素养为目的、以自主学习方式为主要形式的高中“静嘉实验班“综合专业教室等等,教学资源水平居于北京市前列。

 

学校重建治理结构,在扁平化—矩阵管理的基础上组建了超越矩阵横纵边界的“课程研究院”,校长任课程研究院院长。这一组织变革试图积极体现学校以课程建设为中心的学校治理重心;积极体现学校管理用学术影响力超越行政影响力引领学校发展的新型治理文化;有效解决了学校课程体系建设所面临的问题,为学校课程建设注入了组织结构和制度文化的动力。


学校构建了以“基础课程、修身课程、发展力课程”为三大支柱的,满足全校1-12年级学生综合发展为宗旨的“育·英课程”体系,用以引领学校的整体课程建设与实施。基础课程指向国家课程校本化,强调双基的落实,重在夯实基础,提升内涵;修身课程指向学生人格品性的培养,着眼于塑造学生阳光、高雅的内在气质与规范的外在行为,实现知、情、意、行的和谐统一;发展力课程指向学生动手、创造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基于现实问题学会抉择、学会判断、学会问题的解决。


修身课程为学生成长注入精神之钙

 

育英学校的修身课程指向学生的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为学生注入“二次发育”的精神之钙。凸显红色文化、优秀传统文化对学生的浸润、熏染,让精神之钙成为学生成长的动力之源。


“问道路”由六十六条名人名言组成,分为修身篇、励志篇、学习篇,是学生入学第一课。

 

楼宇以孔子“九思”命名:思明,思聪,思温,思恭,思忠,思敬,思问,思难,思义,学生从中体会做人做事的道理。


“江山社稷石”是育英学校的标志性文化符号,寓意“师生关心社稷,勇于担当,始终坚持国家的利益高于一切”。

 

学生遴选的英雄建成“英雄路”,教育学生走英雄之路,树英雄之志,育英学子肩负信仰,担当责任。

 

冯骥才先生说:文化似乎不直接关系国计民生,但却直接关联民族的性格、精神、意识、思想、言语和气质。抽出文化这根神经,一个民族将成为“植物人”。学校也是, 强调修身课程,更是在强调学校文化的教育力量!

 

“站在讲台上,踩在责任的肩膀上,却不想和他们说再见”

 

学校的发展力课程指向学生主动发展、思维优化、实践创造,是实现学生“二次发育”的强固之本。学校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采取符合学生特点的选课走班课程、小学段课程、文化选修、数、理、化、生竞赛等课程,都是为学生量身定制,为学生的成长注入了“二次发育”的力量,学生获得全面发展!

 

例如“小学段”无边界课程是指每个学期期中考试后二周在高中开设的课程,这一课程旨在让学生充分体验学习的选择性、自主性、广泛性和深入性,包括研究性学习课程、外出参观-考察-交流课程、游学课程、志愿教师课程、创新竞赛课程、拓展课程和援助课程等,以此课程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及能力,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这是小学段中高中孩子到小学做志愿教师,备课、上课、辅导、答疑,做班主任。高二年级的王子一谈到:“这几天的志愿教师活动中,我深深地感受到了责任的重要性,以及耐心和坚持。小学生不同于初高中生,他们有着一份还未逝去的童心和纯真,而我们需要保护他们、爱护他们,不让他们有任何的不安,就像爱护自己的弟弟妹妹一样。当你教会他们时,你的心里流露出的不只是胜利的感觉,更多的是一种值得,付出的值得。当他们对我说‘大哥哥,你不要走。’‘大哥哥,你会记住我吗?’我整个人的心理防线几近崩溃了,从没有意识到自己在另一个人心中如此重要。站在讲台上,踩在责任的肩膀上,却不想和他们说再见。”

 

“学校是学生的学校。学校是学生走向社会前的实践基地。每一个育英学校的学子都应该充分运用学校的教育教学资源,在学校这个平台学习不同的知识,展现别样的风采,发展个人的潜能,在老师与同学的帮助和关心下健康快乐的成长,最终实现心中的梦想。”基于这样的思考与学校的办学理念,学校创建了“育英大讲堂”课程,向全校学生提出“一样的讲台,不一样的精彩”的口号。此课程在学生之间搭建了一个互相学习、互相交流的舞台,让有梦想、爱拼搏的同学分享他们在自己所热爱的领域、所经历的故事与取得的个人经验,一方面为学生提供了展示风采与提升能力的机会,另一方面也在校园中掀起一股“人人为师,互相求学”的新校风,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与个人潜能,更早地接触与学会人生规划。

育英学校的崛起,正如育英校风“静静挂在枝头的桃子” 所阐释,教师以身示范、为人师表;学生知规矩、有爱心、守礼仪;校长和学校心无旁骛、静心办学,帮助每一位学生追寻属于未来的自己,鲜活的教育充盈在教育的每一个环节和空间里,极大的促进了学生的生命成长。


文 | 江文

来源 | 京城教育圈,本文经首发平台授权转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北京育英学校校长于会祥:因为我们来了这所学校才是好学校|育英学校|于会祥
北京海淀进行学校布局调整 3所中小学并入名校
一等中考直升!二等中考签约!三等分班考!(海淀篇)
新学年,海淀北部大变脸!
十一学校、北大附中等公办高中国际部首招国内学生
要不要选择国际学校,何时选择?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