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游光福玄墓山圣恩寺小记
作者:wulitu



“天下名山僧占九”,是言名山中寺院亦多也。苏州西南多丘陵,苏州人向来自豪地称之为山的。这些山有名气否?“僧占”了否?我说然!灵岩山在春秋时吴王建馆娃宫,遗址后来成了灵岩山寺;天平山为北宋名臣范仲淹先祖归葬之地,在唐代时就有了天平寺;苏州最高的两座山,穹窿山有始建于梁代的宁邦寺,大阳山有始建于东晋的文殊寺;就连只有36米高的虎丘山,从六朝起,亦由“帝王寝陵”渐变为“佛教名山”和游览胜地……

 

近些年来,我在走游周边这些山时,常也顺带将那些寺院道观一并看了。积少成多,竟也游过了十之七八。最近到光福,将光福景区我没到过的最后一个景点看了,那就是玄墓山圣恩寺。据原《光福志》记载:东晋时期,有青州刺史名郁泰玄的,晚年隐居于此,死后葬在该处,于是山得“玄墓”之名。而坐落在玄墓山腰的圣恩寺则始建于唐。 

 

老苏州可能都知道这么几件事:光福有个军用机场,玄墓山驻有部队的;文革行将结束时,在玄墓山办过学习班,参加那个学习班是被“关起来”的;圣恩寺的庙会在每年的正月初九“天生日”那天。我之前对玄墓山与圣恩寺的了解也不过这些,至多还知道沈三白在《浮生六记》里写到过,他以为玄墓山是“邓尉山之一名”;而《红楼梦》里的妙玉,曾在“玄墓蟠香寺”居身过,由此也引来不少红学爱好者来考证曹雪芹是否到过圣恩寺,那个蟠香寺是否是化了名……

 

圣恩寺一听就是有来头的,它一定是沐浴着皇恩或受朝廷赐敇的,不像现在许多小菜场里,做饼的卖盐水鹅的都可自诩为“双塔王氏烧饼”与“南京小闵盐水鹅”的。圣恩寺的全名是“天寿圣恩寺”。史载,唐玄宗天宝年间(734~756)始建天寿寺,南宋理宗宝祐年间(1253~1258)又建圣恩寺,此后两寺合并,时称上下道场。而朝廷赐封为“圣恩禅寺”的记载,最早为元代天顺元年(1328)。圣恩寺最显赫的时光是清代,康熙与乾隆两帝都多次幸临,赐予甚丰。

 

圣恩寺最盛时,《光福志》载“有殿宇房屋五千零四十八间,画栋飞檐,煞是壮观。寺僧三百余人,僧田三百余亩,以及竹林,茶园等地,为全国五大名刹之一,并成为佛教禅宗‘临济宗’三峰派的中心”。与其它的寺院一样,圣恩寺在历史上也毁于过火灾,也有重建重修史。文革时,因寺院被部队占用着,所受冲击尚不致命。上世纪九十年代后,寺院的修复工作加快了进展,越后,据说每年的庙会时期前往者达上万之众。

 

圣恩寺现大门外有新建的门楼一座,门楼后有花岗石与青石混建的牌坊,是明代的遣物。牌坊后上台阶是天王殿,殿之外墙嵌古碑三块,其与众不同之处还在有四角有龙柱。出天王殿递上,是同样面阔五间的大雄宝殿,殿前之圆柏,西一株树龄1500年,东一株为1800年,老态龙钟,皆由制成树干状的物所支撑着,实为一“活宝”。大雄宝殿之东,为钟楼毗庐殿,更东有僧寮,其路边一侧见挂着“五观堂”之匾。大雄宝殿之西有小院,从“波罗蜜门”入,有念佛堂等偏殿。新建的观音殿在最高处,在殿前的平台上南眺,则见青山如黛,太湖若镜,烟气氲氤,天宽地阔。

 

观音殿之西北,见一牌坊,后有一石幢,不见所题,疑为寺中高僧圆寂之处。史载:当年天寿寺遭受火灾后,在元至正九年(1349),江南名僧千岩和尚的高足万峰和尚,从杭州入吴,卓锡玄墓山,重兴佛寺,并创建万峰道场,使之终成为江南名刹。后人为了纪念万峰和尚,曾将玄墓山叫作万峰山,将寺也叫作万峰寺。几百年来,寺中主持一定传承了许多人,但最配在寺院中立坊纪念的,我想也非他莫属。当然,这并无考证,只是我一厢情愿的想法。

 

寺院之最西北是天圣塔院,在一小峰之巅。其正门被一缕黄墙所簇拥,绿树丛中现一砖雕门楼。院内有香炉,正门后有一碑,其上谓“禅祖名释”,下有四张表,分别为:“禅宗南岳初祖承传表”、“禅宗临济正宗承传表”、“邓尉山圣恩寺临济宗万峰道场初祖承传表”和“邓尉圣恩寺继创临济宗三峰派中兴列祖承嗣表”;虽是新立的,颇有史料价值。其侧门朝西,有曲廊连接,而其下,又有偏殿与附房,黄墙衬映在绿林中,有幽幽之气沓来,禅意昭若,怎奈余不聪不勤,故而不能尽计也。

 

之前,尝听闻到圣恩寺也不易,有兵哥哥把守,得抵押身份证方能进入。那天我恰巧忘了带,一路忐忑。还好,在岗哨前,我说有市民卡、有头像的,内有与身份证一样的信息;哨兵便叫我填写了身份证号码与电话号码后放行了。此行圣恩寺游,还有四人同游。那四人是原驻在兵营里的部队家属子女,齿序稍小于我,现已天各四方,此番是相约前往要重温儿时在庙里、在山上的记忆。于是,我额外得知大雄宝殿早先曾作过部队的仓库,得知那几株古柏曾上过邮票的,得知山崖边有个洞,是他们儿时捉迷藏的好地方,竟也傻傻地跟着去端详了一番。他们的梦境感染了我。我突然感悟,一个人很难抓住的或许会是机遇,而注定抓不住的却是这或平淡或峥嵘的岁月。岁月无形,是什么时候、从哪里溜走了的呢?

 

 


从陈家坞的山路上去,道旁经白云观音庙

 


圣恩寺在望

 


这个门不常开,门左有指示牌:“天寿圣恩寺游客向前”,一个箭头朝左

 


真的有岗哨的。身穿迷彩服的卫兵检查证件,登记完毕后那阻拦杆才容升起。我进去后阻拦杆又马上落下锁了,一丝不苟。图中正在接受检查的,就是那日在寺中同游的小时候在兵营中长大的四人

 


门楼,看样子是新的,但横梁上也用了些旧料,也许是依旧貌复建的。正面题“三吴古刹”

 


门楼背面题“邓尉胜迹”

 


门楼后有一座五间三门的石牌坊,花岗石与青石混建。看样子青石的构件有些是老的。中间一栏的柱联为:天寿无疆万里山河宏寿域;圣恩普及众生今古沐恩光。两边两栏间原应该有碑记或图案之的,已看不清。最外边的两栏,东边的门额题“真空妙有”,柱联为:禅净双修如虎添翼生极乐;时外教行本是一家归寂光。西边门额题“三谛皆空”,柱联为:点星之火可以燎原续慧命;不磨古刹常转法度群迷。柱帽皆有龙纹。前有一对石狮子镇守

 


进牌坊东北眺,是寺中的钟楼与僧寮。在这个角度看,其影子正好落在莲花状的放生池中

 


通往天王殿的甬道是用青砖竖砌成的人字形,喻“步步高升”。砖上依稀覆有青苔

 


天王殿面阔五间。正中悬“敇建天寿圣恩禅寺”之匾,蓝底白字外有金色的龙纹围绕,颇有几分皇家气度

 


而最与众不同的是,殿之四角有四根石柱皆为蟠龙云纹雕饰。据我所知,除了皇宫,可用龙柱的,大约只有孔庙与这类“敇建”的庙宇了

 


天王殿的正面墙上,镶嵌着三块古碑,一块是崇祯七年(1634)苏州吴县知县杨云鹤所立《天寿圣恩禅寺常住田免役碑》

 


一块是顺治十八年(1661)的《奉宪永免徭役坐扣军储碑》,也是当时苏州府吴县地方政府所立。再有一块是康熙三十三年(1694)的《奉抚都院立石永禁一应寺产不许贴赎碑文》;因篇幅有限再加上此碑的下半部已残损,不贴图了

 


天王殿正门不开。我等平头百姓只能绕道从后门进入一睹殿内情形。其“风调雨顺”四大天王有若早时苏州玄妙观正山门中的旧忆。天王殿后上台阶即为大雄宝殿

 


殿前的香炉锈迹斑斑,其基石是老的,亦有云龙纹 

 


香炉的础石前还有一方青石,花纹若现,四角内有四个圆孔,不知是不是当年还元阁中的宝鼎周邾公牼钟之载物。因我曾看到过《题周邾公牼钟拓本立轴 水墨纸本》这本书的介绍,有“……题识:周邾公牼钟。钟藏吾邑邓尉玄墓山圣恩寺。庚申三月与陈子清兄同游玄墓,子清手拓此帧以赠。亚伟研兄属,吴湖帆题……”之语

 


殿前有学名为圆柏的古树三株,高度都有20来米,据说是上过邮票的

 


阶旁的这一株。猜猜看,那人字形的两根,哪一根才是树的干呢?左边斜的那根!支撑的杆制得也花了点功夫的

 


殿前西侧的一株树龄为1500

 


殿前东侧的一株树龄为1800年,树周径有5.2米。这里看得清楚些了,前面那颜色淡些的是假树干,呵呵,还生有三个树瘤呢,真是结葛罗垛

 


大雄宝殿之东,有一平台,上有三层高的钟楼,钟楼匾下还挂“毗庐殿”横匾。更东是僧寮,见其一侧挂“五观堂”之匾。那建筑感觉与寺院不协调,故在图片中裁去了

 


平台之西南角有亭,我猜一定得叫望湖亭之类的,因为在此已能眺见太湖了。不过,进寺之前,卫兵再三关照,拍照不得往南拍,那个方向是兵营。这个亭的南与西两个方向,从平地砌起一堵墙,大约可以藉此略微遮拦些视线的。这个平台,就是第三张图片门未开的里边。换言之,如果那扇门常开,进寺就不用过卫兵这一关了

 


在亭子中西南俯眺圣恩寺进来的地方。红色的房顶就是兵营了,其实也看不到什么

 


大雄宝殿之西有“波罗蜜门”,内有念佛堂等一些偏殿附房。这里有道到寺院的最高处观音殿

 


另一条到山上观音殿的道在钟楼边上,这条道更宽些

 


走完石阶,在坡顶上首先见这一基础。曾读到过一篇写圣恩寺的文,说是原寺中最高层的建筑是还元阁,阁中原有众多珍贵文物、典籍,现已散佚;阁自然已无存了。不知是不是此阁之础

 


西行,见一焕发着古铜色光泽的香炉,不知出自何典,香炉底的台础上伏着三只狮子

 


且借一张网上搜到的一驴友在2013126日拍的照片,此图上的观音殿已落成,但香炉还未竖起来。左边的石础上有三只狮子,正是我所见的香炉下之物。(谢谢驴友传上照片)

 


西眺,新建的观音殿雄伫在彼。草儿青青,环境也整好了

 


那四位早先在兵营中长大的孩子现在早已人过中年,他们兴致勃勃地到山坡边去寻找当年捉迷藏的那个小山洞。坡地上盛开着白色的野花,他们的旧忆传染给了我,我也感觉仿佛被浸润在梦里

 


那句歌词不请自到:“千万里我追寻着你,可是你却并不在意,你不象是在我梦里,在梦里你是我的唯一……”好像是刘欢唱的吧

 


平台是寺院中的最高处,南眺所见的风光

 


观音殿前的香炉也很别致,龙盘着的造型,底下也有狮子

 


观音殿的西北,有石牌坊与经幢,没看到字迹,一定是某位高僧的墓地

 


更西,还有建筑

 


这处建筑有曲廊与山下的建筑相连

 


曲廊的最高处有贝叶亭

 


过亭,有边门进天圣塔院

 


塔院中我认为虽新却很有史料价值的那块碑

 


天圣塔院的正门,是个砖雕门楼,不开

 


曲廊起伏,风景蜿蜒

 


从曲廊下,那一带又有许多建筑。“黄墙衬映在绿林中,有幽幽之气沓来,禅意昭若,怎奈余不聪不勤,故而不能尽计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原创】越中佛国香炉峰
建庙定址(2012年9月风水指导之三)
绍兴炉峰禅寺
闽地四大古刹之一
北京密云:大云峰寺
小记大年初九天生日圣恩寺庙会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