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曹忠胜自选诗歌20首

华 语 诗 典 藏

总第 . NO . 381 期

作者简介:

曹忠胜教师,安徽太湖人,中国诗歌学会会员。钟情文字,尤喜诗歌,至今发表诗歌200余首,散布于各平台及纸刊,其中《季节深处,走出穿紧身裤的女人》入选美国《常青藤》杂志荣誉出品诗集《季节之上》(国际发行),另有九首收录于2016《当代诗歌精品荟萃》(中广出版社)。一直不能确定什么是诗人,也许安心看云,内心宁静......渴望一生的朴素、纯粹、执着,能在诗歌中养活!

Kenny G - M 萨克斯版纯音乐

-

0

《陈冲小学,我一生的闪烁》

那一年,我把一支山歌

唱成烟火,为了更多的孩子

守住自己的水土

最后一块黄砖,终于垒起学校的高度

鼓乐齐鸣中

一只乌鸦穿一件黑礼服,装扮智者

牵着喜鹊屹立楼顶

其间的悲喜,终于握手言和

一条闪光的苦水

从万众瞩目的源头

流经我大半生的光阴,继续着

向往的远方

春秋的花事,总是无限盛大

而我更愿意放映寂静,让灵魂

在草木的日子里

一次次收获孩子的微笑

还有世俗中隐藏的佛性与禅音

也许一生的光阴,不曾內聚

也许多少时光被失眠覆盖

把我握成一截村庄旧事

我仍然选择卑微,为孩子们

牵引出一方洞开的山门

去参拜三生日月

我,继续躬耕于山野风物之中

草虫,古树

以及头顶触手可及的天空

时光在清凉的秋水中愈加明亮

云朵,青瓷,扑面的风

还有陈冲小学的影

都重现一种闪烁的姿态

我已经,无法拒绝这些闪烁

多少深沉的爱,像一条水草

被命运牵扯着

隐忍着

曹家畈

我很庆幸,众山簇拥的缝隙里

还拥有一席之地,一席铺开

太阳、月亮,都在

我的前世今生,未曾离开

无法逃脱阡陌成网

几朵白云

像是漏网之鱼

这儿的人,将希望种在地里

用一座座蔬菜大棚,鼓胀起来

他们从不昂首挺胸

习惯了弯腰,弯腰听懂一颗草木

这儿的鸟雀,也习惯方言交谈

习惯了,一条河流懂得

穿过繁华,最终

走向洁白

这儿,没有一个人姓王

也没有一个人姓侯

老辈人说,曹家畈的历史

比《史记》还长

《我想站成西风禅寺一株树》

上山的路,像一条藤蔓缠绕树上

一棵树,断了前世

选择今生与佛为伍

停止所有疲惫不堪的叶子

放下奔跑的思想,化作

殿前池中一朵青莲

澄明,仁厚,祥和

在明澈的光影里

静候众生

每一片叶子

都写满经文

看淡日月,也看淡了枝繁叶茂

云淡风轻的时光里

像一位俗家弟子

打坐,诵经,摇头晃脑

不再仰望,用光阴

剪短每一寸苦痛,花光

所有的辽阔,让心

更柔软,更纤细

抽出一根丝来,穿过

尘世逼仄的针孔

紧系一句梵音

伫立溪边,內心

开始盛满月光

盛满灯火,与树隔岸凝望

犹如一块青石,在暮鼓晨钟里

集中精神

拼命淡忘

尘世的耳根开始清静

《一把战刀放弃了坚硬》

一把战刀,放弃一种坚硬

抵达另一种坚硬

选择锈迹斑斑

也不愿意彻骨的痛,惊醒

石缝里一朵花的春天

那些曾经的战地黄花

靠近尘泥的卑微

以及刀刃的荒凉

安静、祥和地拥有彼此的江山

一条河,连着黄河长江的源头

在战刀的身体里

流淌着痛,就是山洪

爱,就是血脉

强盗的木剑,总以为

可以斩断江河的水波,挺立的战刀

让山石断裂,草木凋零

世间大悲中

有赴死之心

当黑暗吞噬最后的星空

天空终将露出白花花的骨头

万物失血,只有逝者的言辞

在灰烬中诉说

枯瘦的土地

无法将血液流向枝头

多少青枝绿叶,从火焰走向落日

美人空守迟暮

用一个孩子的睫毛

升起一道栅栏,栅栏很远

圈出一个尘世的远方

一尊佛反剪双手,荷月远行

留下的肉身

与一把战刀

殿前推杯换盏

《一个人行走在虚拟的暮色》

与鸿雁相比,我更愿意

怀抱青山,可是秋天

到处都是植物的葬礼

一个人,还在路上

不知成为哪里的根系

像一棵入冬的柳树

等待冰雪消融

枯枝伸向繁盛

所有的光亮,流淌在一条河里

内心草木,遍布众生广袤的苦涩

还有郁结的愤怒

事物之外,冷漠之中

听到更多更深的怜爱

那些眸中逐渐繁衍的青苔

攀附路径,询问草窠的虫鸣

光明与黑暗,更爱谁

无尽地付出时间

屈服于某种诱惑的力量

最终都换成另一种方式

化作灰烬

青春,一个葱茏的字眼

需要如何努力

才可以一挥水袖

让风,拨弄琴弦

水面,舞出四季

《夏天,那些土中刨食的人》

汗水中浸泡的人,才会懂得

在夏天,所有的感情坚固

没有一次人走茶凉

如同我永远崇敬

那些火热里,依然坚守土中刨食的人

夏天从来不属于江南烟雨

一位西北汉子,吼一声秦腔

胸膛便长出一株火红的高粱

火焰焚毁所有阴暗

焚毁所有谎骗的誓言

我看到真理的荣耀,散发着

木棉树高举的芬芳

夏天是一个雄性的季节,叱咤风云

将所有的血管尽情裸露,尽情脉动

禾苗被阳光绑架着,窜着生长

每一株禾苗,最好的养分

属于'汗滴禾下土”

所有的粮食都闪烁着汗水的光芒

火热的春秋里

生长悲歌也长出了悲悯

一只长满老茧的手

指引粮食颗粒归仓的道路

一路的汗水,凝固成一路碎石

深入大地

构成了生活的踏实

父亲熟悉每一株禾苗到土壤的距离

心里装满蔬菜,还有大豆、芝麻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步履匆匆

汗水浸渍的盐味

让黄昏的薄影,愈加沉重

在黄昏

司马庙暮钟猛然响起

一段经文空中飘落

土中刨食的人在佛光笼罩中穿行

还有许多成群的蚂蚁,匆匆赶路

他们都一样,开始了苦渡人生

在墙角

一些夏虫与蝉互致暗语

它们用一具空壳

趁着残阳兑换了生死

天与地,一向彼此倾斜

在远方,开始慢慢

重合

《我在内心安置余生》

这么多年,我们看到的,我们

念念不忘的

不过是一截枯木,埋葬在春天

我的房龄69年生,应该一场拆迁

拆除所有芬芳的情节

拆除悲喜,拆除

我的爱与恨

与余生契约,选择草木之间

让我一日为叶,两日为枝

三日为树

还需要一方山,一方水

再用一方田亩养活这些山水

可以斜风细雨,宛立水中

直钩垂钓起八百年的江山

然后,等一条鱼甩我上岸

尘埃深处,再种着一个小小的花园

我小心伺候

不让一场花事死于非命

听一日的鸟鸣

见最少的人

用草木煮一日的粥食

体会到才是最好的人间

余生需要这样朴素地活着

守住根,守住

眼前的万千儿女

有一天,风静雨止,尘埃落定

老了,我把自己埋进一只古老的藤椅

面对一株葵花

静看光阴

一天天消瘦

……

《洪灾之后我记住一株葵花》

洪灾之后我记住了葵花

这是唯一没在洪水中倒下的植物

在水落石出的黄昏

它们把夕照当作一件薄衫

而呼吸静谧

带给我们温暖和慈悲

太阳落下山去

葵花没有低头

那些太阳的形状

以及花瓣像光芒一样四射

总是告诫我们黑暗无法掩埋希望

日子不因洪灾

依然东升西落

也许抱紧手臂就能抱紧命运

盯住一朵葵花

仿佛看清生活的方向

允许沿途的灯火点亮一路黄昏

只要今生与黄土

栖息在一株葵花里

安居乐业

《每个孩子,都有佛的微笑》

神赐予我们最初的动作

用来转动经轮,敲打木鱼

你看,扬起的嘴角

一大片经文倾泻

如水的光亮中,孩子拥有了

阳光的柔美,鸟羽的轻盈

在我们心头,坐地成佛

世界,轻轻一抱

融化在怀里

一个人慢慢成长

跟随的影子也不断拉长

一生的飘零,在雨滴

与一盏灯火之间

始终找不到完整的自己

一边追寻远方

一边用辽阔的想象

缝补身边的幸福与忧伤

那个虔诚叩拜的人

在离岸的时候,终于交出日月

还有内心幽处的寺庙

也许初心需要忽略

一些山岭,一些河流

一些陈词滥调甚至多余的季节

每一个孩子,都笑靥如花

所有的花儿,成为一根青藤

在沸腾,耗尽所有柔情

在疲惫的炊烟里

努力慈眉善目

一生闪烁清澈的眺望

《开洗脚店的女人》

在深秋,那些低矮的巷子

拼命打开活着的缝隙

纷沓的脚印,它们更接近我的寒冷

一双纤纤素手

却有负于琴棋书画

有负于煮茶调墨,或者在西厢里

与张生秉烛夜读红袖添香

只因这双手

生于民间生于沼泽

三丈开外尽是喧嚣

洗脚桶内,双手却如鱼得水

朔红柳而上与武陵渔人

同享世外桃源

带着骨头依然坚硬

心不再柔软

俗世已经不能唤醒

一粒疲惫的鸟鸣

端坐悬崖的人

依然安静如山妩媚如烟

把流水当做亲人,桃花已成旧爱

然后新欢

只是那些山间飘荡的白云

生活原来

还可以这样去爱

《冬天,别让一条河死心》

成熟的葵花,未曾垂怜过一条河

即使季节的腰肢,舞出透明如水

谁也不能真正读懂

一本滩涂的书

白色的封面上,你的长发盘起

却总与水中的倒影

一步之遥

一条河的内心生长涟漪

也生长阔大的悲伤

岸边,一截枯木倒下

击碎一条河水,空旷的背景里

一条青蛇睡在瓦棱

世道已经双鬓斑白

数九的日子接近

每一步,都如履薄冰

也许,一条河

需要一把木梳面对铜镜

或者一把古琴

倚靠残月

然后,一枚

草根下,读懂

一本《心经》

《我想把诗歌养大成人》

浸泡在岁月如水中

往事,都有孔子曰的模样

一个人从黄昏到黎明,如此熟悉

立春到大雪,如此迷惘

掬一捧绿叶,最终走向细密冰凉的雪

沉寂是一处陷阱,孤独的人

在别人的目光里梳妆

活在一滴露珠里

仍然一步一个脚印

一步一步尘世的土

夜幕降临,一个窗户

捻亮灯火,通向远方的书页

一只手提着灯,把黑暗照进身体

喂养大地的饥饿

尽管一路厮守,如同干草

覆盖大雪,盖住人间烟火

割草的镰,斜卧壁上

还在熠熠生辉

茅屋里的火焰,已经

燃烧到眉骨,孤独的人

牵着诗歌,端坐门槛

等待着村庄迎娶红花

井水里放养高歌

《我在寒冷的冬天认真地活》

茅屋为北风所破

我用一片雪花,堵住窟窿

季节总是拔出蹄印又陷入盲目地走

每个人都踩着自己的影子

习惯用歌声翻阅记忆

然后水面找到眼睛

冬天,让所有梦境酣睡

山坡晒满萝卜还有薯片

生活不死心的人,早已

备足过冬的食材,放下雄壮

翻开一块冻土,生命处

尽是爬行的软体

络绎不绝

钟声扶起一截枯木,一朵云

在山顶打坐,一定有一颗冬阳

掉进泪水,人间与来时一样

所有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一枝一叶再次舞动

一缕春风,紧紧相拥

《也许乌托邦在黑暗深处》

布衣卿相的人世,打马而过

只有牡丹之爱宜乎众生

就连一棵草,一朵野花

也要爬上山坡,粉墨登场

除了寒鸦偶尔一声苍凉,喊出

一场雪,来自秋的缺口

一群墓碑,成为静静的看客

枯枝败叶后,那些

冬天还能立身的事物,早已

在史书中自立为王,我的案头

乱石铺街,脚下全都是短命的朝代

一声钟鸣,来自烟雨中南朝寺庙

空旷,幽远,不朽

这些散落民间的烟火

谁也不能奈何季节绑架岁月

一刀两断的狠,然后掏空一颗心

试图跨过栅栏的人,即使三千青丝

也无法挽起留恋,犹如坦然

接受一颗死去的魂魄

收起余生,藏进没月的夜晚

乌托邦,也许就在黑暗深处

《我从一首诗里为你伐薪烧炭》

——致好友陆山

那时,一棵树留在春天

一棵树去了远方

大地,从此阔大的缺口

长满思念的荒凉

你钟情南方一朵浪花

我更愿意为一片雪,守身如玉

生活有时南辕,有时北辙

多么庆幸,没有一贫如洗

我们还拥有洁白,仍然

枝叶缠绕,枯萎而新鲜

我一直想象你骑着返回故乡的马

鬃毛下系着马蹄的叮当

不用担心,一群老鼠在搬动冬天

生活一直惯着粗茶淡饭

也不用担心世态炎凉

我从一首诗里为你伐薪烧炭

取自南山

十里长亭,迎接的酒已经温热

我点燃一支烟,相比一炷香

更能怀念岁月

《立春》

一条青藤宁愿放弃大好的白雪

告别一树寒梅,像一条任性的鞭子

一路抽打岩石,抽打

人世间喧嚣后的忧伤: 不经过春种

谁能一脚踏进秋天的果园

沿一条春天的小路

一路方向,铺满火焰

一路的芳香,那些火焰的光芒

一只鸟儿飞起,抬头成诗

也有低头悲悯

一条根在春天行走黑暗

一滴寒露,坐在草尖的弹性上

月光,比秀才的肩膀更削瘦

一曲箫声,月色

牵引更远

《尘世中,择树为镜》

一棵树,只要一方山体

成为背景,目光

略高于花草,又立身

草根之下,让太阳站在肩头

看温暖驱赶万物

从春天繁花似锦中奔跑

那些没有完成的白天,总在夜晚

被月光点燃,生活的碎片

撒落,成为脖子里的雪

被体温慢慢融化

每一根枝条,都能深入光阴

不经意碰响一朵小花,便顺应了

整个世界的呐喊

处在方寸之地,更加紧缩

世道的荒凉,选择伫立暗光

岁月总能找到复活的借口

从中,我们也学会了安身立命

原来世间一切,都可以

无罪释放

《伸出一条腿的纯洁,世间表白》

月光纯棉的,几朵花钉成纽扣

一定要二十四条旗袍

颜色一半是隐喻,一半是抒情

然后告别绿舞红歌的窗

弯腰扶起一株草,成为

一把称心的竖琴,人间事

间隔一首曲子的距离,与几根琴弦

藕断丝连

不再活在深宅,活成水袖

挥舞唱腔,也不再模仿一朵花开

零落成泥空有香如故

伸出一条腿的纯洁,世间表白

琴声里,炊烟都还原成前世

原来山川多么谦逊,一条河

用春心做源头,沿着

旗袍的叉口

静静流淌

“唇吻着世间风雨

牙齿咬伤闪电

唇齿之间,春暖花开”

这个时候,忽略果实

果实都挂在飞鸟的翅膀

只要天还暖,树儿绿

土地的心肠很软

伸出一双手

掌心向上

《一条河将春天深入》

紧缩内心的潮水,只为春天深入

河滩,布满鱼鳞

却不能扶上浪的脊背

隔世的痛,已经不能惊醒

一条酣睡的鱼

一条河,为此

掏尽悲凉

河岸把阳光,搬运到

浅草成茵,那些根须河床生发

布张得无怨无悔

几根枝桠,手臂伸向天空

风中传来骨骼的响声

一种坍塌,更像是

一种建立

所有的鸟鸣,都会发光

光芒连成一片,给我乡村的部分

也唱出了淤积的河床

正徐徐上升的温暖

水中的云朵,都张开蝴蝶的翅膀

她们眼神丰满,让人恍悟

岸上看过来的

灼热,叫做春天

《草在石缝摁住苦难》

走进几株草

便跌落空山悠扬的长调

心如溪涧,也扯不出群山的回声

漫山的滋润,总是那么遥远

一个摇橹的人

干涸季节里

只能取出内心的潮湿

一边捏造更多暮色

一边万劫不复里

聆听灵应寺的暮鼓晨钟

当一段经文空中飘起

每一株草,都活成一位苦行僧

石缝里抠出一条命来

把日子放置南

只要脊背隆起

就足以高出浮生,然后

端坐悬崖,阅尽了

人间气色

《我读曹忠胜老师的诗歌》

郭全华

读曹忠胜的诗歌,泥土、草木、河流、石头、寺庙、村庄、洗脚店、土房子、禾苗、洪水、粮食、孩子、春天……这是曹忠胜老师诗歌中俯拾即是的诗歌意象。这些词语的共同指向,就是生命的常态,也是生命的核心要素。由此我可以推想,曹忠胜老师的写作,是一种追求本色的写作,也是一种负责的呈现。在我所读到的他有限的作品中,我能鲜明地感受到他对他所处的地域,不管是精神的还是物质的,都投注着足够的执着与本真,都力求把自己内心的张扬与希冀呈现出来。因此,他的抒写,既是向下的内敛的,同时又是张扬的奔涌的;行文风格,有朴素的一面,又有用语奢华的一面,我很惊异他怎么就能把二者有机融合在一起却不损害诗意!

我以为,用《陈冲小学,我一生的闪烁》来检测他的诗歌写作和生命状态,是完全可以的。一个人,不管以什么形式呈现于这个世界,都会给这个世界一些东西,曹忠胜把自己放置在一所简陋而朴素的小学里,为一群孩子收集日月之光,文化之芒;打开窗户,开启心灵,奉献自己,闪烁世界。不管这闪烁的地界宽广与否,他把自己交付于此,并努力把文化的力量和自己身体里储蓄的爱都献给这个叫陈冲的地方,我认为就足够了。这样的诗歌,不管形式如何,因为抒写的是生命的本真和挚爱,都是值得激赏的。

《曹家畈》——曹家畈,是诗人另一个无法绕开的生命重地。作者用近乎生命本色的叙述调子,把这个毫不起眼却承载着一个家族世世代代的生命之力的希望娓娓道来。谦卑,作者的姿态本身就是一种生存智慧。曹家畈,不仅是曹家畈,我们还能读到更多无需言传的东西。

《我想站成西风禅寺一株树》——曹老师的精神世界里,一直有一种禅意,这也许与他的家乡是禅宗福地,出过大佛学家赵朴初有关联。佛学博大精深,尤其在奢华浮躁的当下,禅是一种上佳的过滤器。西风禅寺,就是这样被曹老师相中并进入他被俗世侵扰的内心的。站成寺旁一棵树,这是需要勇气的,在我看来,做一棵树比做一个人难多了,而一座寺庙应对一棵树比应对一个香客轻省多了。由此,我似乎感觉到了曹老师内心的某些端倪。一边爱着生养自己又承载自己生命意义的尘世,一边又能让禅意擦洗自己的身心,这是对干净人生境界的更高追求。

《开洗脚店的女人》——关注底层人的生活,你首先得放低姿态,融入其中。开洗脚店的女人,辛苦可想而知,以此为题,足可以看出诗人的取向。'把流水当做亲人”,这是一种态度。我们可以赞颂那些轰轰烈烈的生命张扬之力,也不应该忽略那些深巷里虽疲惫却坚守的平凡之爱。

浅读曹老师的诗,我能感觉到他诗思的律动,他是一个有思想有温度的诗人。但愿能读到他更多褪尽词语浮华删尽世俗纷扰的纯粹之作。

(注:郭全华,安徽作协会员,太湖县作协主席。作家,诗人。)

《写在阅读曹忠胜的诗歌之后》

陈绿山

诗人曹忠胜,是一名教师,对诗歌的热爱生发于一场失败的恋情,从情诗出发写到诗情泛滥。其间,也有诗歌搁笔几年。也许蛰伏太久,也许生活沉淀到厚重,今又重出江湖,让我惊叹的是:他的诗风面目一新,给人心灵深处的冲击,波涌动着绵延不断的活力。

叔本华说:抒情诗,少年之作也,叙事诗,壮年之作也。曹忠胜的诗比之青年时期趋于稳成,有一种成熟的美。近来多家微信平台推送了曹忠胜的诗歌,取得非常好的点击量和一致的好评。读他的诗歌,如同吃炒熟的蚕豆,必须要有板牙,经一番咀嚼,方能品尝得到蚕豆的香味。

人到中年的曹忠胜回归到内心素洁而淡泊安宁的世界,像一位山中隐者,平静地叙说着他的世界。如《陈冲小学,我一生的闪烁》,他讲叙他在山区一所小学任教的生活经历,以及对学校和学生的爱,“我把一支山歌/唱成烟火,为了更多的孩子” 烟火二字,妙!山歌,是工作生活的愿景,烟火,正是残酷的现实。开篇就营造了一个有深度和广度的意象,烟火,暗喻了诗人以校为家。烟火,是人间得以生生不息的象征!'山歌”到'烟火'之间落差很大,理想总是面对现实的坚硬!诗人回归现实,脚踏实地面对山区小学落后的环境。“我仍然选择卑微,为孩子们/牵引出一方洞开的山门/去参拜三生日月”他接着很低调地讲叙他是为了孩子们,选择了坚守,做一个山区小学的守望者。为孩子们牵引出一方洞开的山门。最后呈现内心“我已经,无法拒绝这些闪烁/多少深沉的爱,像一条水草/被命运牵扯着/隐忍着”是因为对学生深沉的爱。

曹忠胜的诗歌创作是多元的。从生活情感向度来说,他是在场写作,立在大地之上,扎根在民间,写村庄、学校,写在土中刨食的人,写父亲,也写内心的乌托邦。譬如他写《开洗脚店的女人》:“端坐悬崖的人/依然安静如山妩媚如烟”。“要言诗之所不能言,而不能尽言诗之所能言。”王国维言之凿凿,洗脚店有社会隐性的一面,有悬崖必有堕落的危险,他在《开洗脚店的女人》用他冷峻的笔墨勾勒了一幅一个开洗脚店女人的素描,有些话隐忍不发,恰到好处地拿捏了语言的尺度,将生活的镜头,社会的镜像,人生的艰辛和无奈,一一刻画出来,丰富而饱满,又留有无限的想象空间,把意犹未尽让读者去二度创作。

曹忠胜写诗是持一种严谨的态度和对诗歌敬畏的心理。他重视诗歌意象的营造,重视词语的提炼以及运用诗歌写作技巧。比如,他运用超现实的手法,达到诗歌意向的张力无限。“风中传来骨骼的响声/一种坍塌,更像是/一种建立”(《一条河将春天深入》)。“ 一只手提着灯,把黑暗照进身体/喂养大地的饥饿”(《我想把诗歌养大成人》)。 其二,偶尔运用古典,镶嵌在诗行里,如:“父亲熟悉每一株禾苗到土壤的距离/心里装满蔬菜,还有大豆、芝麻/'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步履匆匆”,古典与现代构成时空上的撞击以及给读者一种阅读上的突兀,读者读着忽然一下子掉进了古诗词的苍远,又迅速跳跃到现代语境,今古交错,耳目一新。从宏观到微观,诗人擅于从细小处着笔,勾勒出更庞大的镜像:“一些夏虫与蝉互致暗语/它们用一具空壳/趁着残阳兑换了生死/天与地,一向彼此倾斜/在远方,开始慢慢/重合”(《夏天,那些土中刨食的人》),人生与禅悟,从兑换生死到回归天与地,从微小的生物到天地之轮回(一向彼此倾斜)意象的开合,浓缩和放大,在诗歌中表现得轻松而释然。

孙绍振说,'每一个诗人都追求为物作一次命名”。每一个人都有创新欲望,能否为物命名,大概要经岁月的淘洗,大浪淘沙。当然,能否成为一个成功的命名者,并不影响诗人作为一个命名者的尝试。曹忠胜在诗歌创作中有很多创新,词汇独特的运用,给人形成一种打破世俗的冲击。例如,《我从一首诗歌里为你伐薪烧炭》,将友情表达藏在隐喻之中,而不是“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那种直白。伐薪烧炭是否可以作为一种友情的指代呢,好比临别折柳,红豆相思等等物象,且不谈多少破与立,至少,友情在诗歌的传递中一度温暖了彼此。

读曹忠胜的诗歌,让人有许多感慨生发,也会顿悟许多纠结的东西。穆顿说,'好诗让人进来是一个人,出去是另一个人。”他的诗歌大概亦如此吧。 诗人叶逢平曾经鼓励我说:诗歌创作是上天的恩赐。诗人郭全华老师写给我的箴言是“适从自己就好”。能写诗是上天的恩惠,写什么样的诗歌,那就适从自我吧。从曹忠胜的诗歌里走出来,萌生一股写诗的冲动,写诗真好,给自己带来愉悦,也能给读者送去快乐,那就努力去写吧!

(注:陈绿山,现为福建泉州市作协会员,丰泽区作协常务理事)

《浅析曹忠胜诗歌的语言艺术》

黄勇英

最早是在微信平台的投稿中,读到曹忠胜的诗歌。他的诗歌有着厚重和淳朴的东西,感觉很有分量,就像老式家具,泛着难以读懂的岁月的沧桑。后来我加了他的微信,慢慢地两个人开始聊一些诗歌的话题,于是成了诗友。

在这里我想谈谈我对曹忠胜诗歌语言的解读。诗歌是语言的艺术,每个人的语言风格不同,而能够最直接吸引我们眼球的也是诗歌的语言。曹忠胜的诗歌语言优美、生动,富有内涵,让你不知不觉走进去。通过对他的诗歌语言的品味,去走进一首诗歌的灵魂和思想。有些诗人的语言很直白,平铺直叙,他的语言细致而形象化,同时善于“陌生化表达”,这里的陌生化指的是不人云亦云,有自己的思维方式,打破常规化写实化表达。他的诗歌《我在寒冷的冬天认真地活》中写道——'茅屋为北风所破/我用一片雪花,堵住窟窿/季节总是拔出蹄印又陷入盲目地走/每个人都踩着自己的影子/习惯用歌声翻阅记忆/然后水面找到眼睛。”雪花,不可能堵住窟窿,可是他却反常规去写,这是无奈中的挣扎。“每个人都踩着自己的影子/习惯用歌声翻阅记忆/然后水面找到眼睛”,每个人懂无法逃离内心的束缚,无法逃离尘世的牵绊,但是,人们在挣扎中又心怀希望。曹忠胜的诗歌语言并不是直白的叙述,他富于采用隐喻和象征的手法,将诗歌的语言的美和现实拉开距离。同样在这首诗歌中,他写道:'钟声扶起一截枯木,一朵云/在山顶打坐,一定有一颗冬阳/掉进泪水。”在这里,诗人将“钟声”这个抽象的诗歌意象具象化,仿佛它是一种有力量的实物,可以扶起“一截枯木,一朵云”,“一定有一颗冬阳/掉进泪水。”在这里,无论是冬阳还是泪水都是那么的美,两个绝美的意象放在一起,更有一种致命的震慑力!生命需要救赎,也需要温暖和爱,无论我们是怎样的刀枪不入,都有一个人或一句话击中我们柔软的内心。

在他的另一首诗歌《我从一首诗里为你伐薪烧炭》有这样的句子'那时,一棵树留在春天/一棵树去了远方大地/从此阔大的缺口/长满思念的荒凉。'这里的两棵树是一个比喻,把人比作树,树是有根系的,不是轻飘飘的事物,这表示诗人和朋友都是有丰富故事的人,有深厚阅历的人同时后面的“枝叶缠绕而新鲜”又写出了两个人之间不可分割的关系,这不禁让人想起舒婷的《致橡树》:根,紧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里。两颗树的关系就是如此,紧紧缠绕,难以分割。用比喻的手法是曹忠胜所喜欢的,比喻比直接描写更富有表现力。

此外,曹忠胜的诗歌中经常可以读到生动的动词,这些动词富有鲜明的个性,让人过目难忘。如还是上面这首《我从一首诗里为你伐薪烧炭》写道:不用担心,一群老鼠在搬动冬天。这个“搬动”使用很巧妙,冬天仿佛化为某个可以移动的东西可以被移动和带走。他的诗歌《立春》写道:一条根在春天行走黑暗/一滴寒露,坐在草尖的弹性上/月光,比秀才的肩膀更削瘦/一曲箫声,月色/牵引更远。这里的“行走黑暗”、“坐在弹性上”、“牵引更远”都用了很生动的动词,将土壤下的根和草尖上的露珠写得生动有情味,他的另一首诗《尘世中,择树为镜》中写道'那些没有完成的白天,总在夜晚/被月光点燃,生活的碎片/撒落,成为脖子里的雪/被体温慢慢融化'你看看,他不走常规路,“白天”可以被月光“点燃”,“生活的碎片撒落,成为脖子里的雪”撒落的碎片,成为脖子里的雪,这个“撒落”也用得多么生动,让人感觉生活有时带给我们彻骨的冷!

总之,读曹忠胜的诗歌,需要仔细品味他的语言,他的诗歌语言有嚼头,有余味。

(注:黄英勇,福建省作协会员,作家,诗人。)

中外散文诗学会理事、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著名女诗人云子

第四部个人专著《就在这里爱你》隆重问世

著名青年女诗人云子的诗集《就在这里爱你》于20173月由团结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作者继《素色的风多彩的云》(曾再版)、《这都是你的》、《云子诗选》出版后的又一部力作。该书为大32开,11个印张(352页),和12页彩页(诗行剪影)。该书共分14辑:女人魂、情魂、泥土情、山里情、那份爱、那份相思、一片深情、苦爱之情、生活情、乐曲情、红色诗歌、序诗·配诗、6行内的微诗、遗落的爱情(片语)。版本大方,设计考究,印刷精美,整部书大气、高雅,每本定价48元。

该书,收录了作者近年来创作发表的抒情诗精品近300首。中国著名作家诗人孙建军、海梦为这部诗集撰写了热情洋溢的序评序诗和题有大气蓬勃的书法赠词,还有中国著名作家诗人杨牧那独具特色的赠词,更有中国著名书画家作家邓代昆那狂彪墨宝赠之为此书大为增色,再有中国著名武林禅画艺术家吴勇那风采如诗的赠画点缀了此书的风景。这些老师语重心长的寄语,对于作者的艺术成就予以充分的肯定和赞赏。3部出版的诗集,曾有中国著名作家诗人叶延滨、孙静轩等老师的作序赞美:云子是一位很有天赋很有诗才与文采的女诗人。

云子是近几年来中国诗坛涌现出的有代表性的女诗人之一,她的诗作以真情感人,并追求想像的奇丽和唯美的境界及语言的灵秀,颇受广大读者的喜爱和文艺界前辈的好评及众多粉丝的追捧(早在云子出第1部诗集再版之后,就拥有了一大批青年读者,一度受关注与热捧)。特别是,这本书中写人性美的篇章成为亮点,作者从人性美的高度,把人之根本描写得十分生动活泼、健康、优美、可爱,展示出了作者的艺术天才和大胆、睿智、骁勇的真诗人风格。这本独具特色的诗集,称得上古今中外用现代诗描写人性美之冠。需要购买者请与云子微信13693478984联系,作者会签名寄书。

云子新书《就在这里爱你》,诗人们朋友们读者们亲们,欢迎邮购,需要书的签名的(含云子6枚章印),请博客中发纸条或微信告知,每本48元,快递邮寄,但特殊地区:黑龙江、吉林、辽宁、甘肃、宁夏的朋友快递需补加8元,青海、海南的朋友快递需补加10元,新疆、西藏、内蒙的朋友快递需补加15元,因中转费高哟。

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欢迎分享到朋友圈?

华语诗典藏》团队:

《华语诗典藏》 顾问委员会:

成都 环球博纳传媒 创作 总监:孙建军

“中 外 散 文 诗” 学会 主席: 海 梦

中法文化传播交流基金会会长:孙山山

总 编 : 浮 城 月

(向上滑动启阅)

《华语诗典藏》诗社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李明月谈诗:借诗修行,把生命引向光明面|转《诗网络》
一辆时代的干草车满载着倔强和卑微:刘春
中国诗歌报教师作品专栏(14)本期荐读诗人李星、水香怡、小景和宗海
你葵花向阳的创作蓬勃九天——诗写天津诗人徐江(郭兴军)
包尘║2018诗歌·全录(50)
《现代禅诗探索》选刊(总第57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