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国学共读 | 宋词:一缕素心,别样情怀

 

文学,一条美丽的河,诗词歌赋,一直是文学河流中最为缤纷绚丽的风景。 


唐诗与宋词,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两座并肩而立的高峰,一座交汇着现实和浪漫,一座辉映着婉约与豪放。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李清照《一剪梅》

 

年少时最爱读宋词,一首首的抄录下来,只是多是些伤感婉约的,“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等,觉得只有这样的语言才能诠释自己青春的心绪,也常常为赋新辞强说愁,写下“不思量,自难忘,长夜望穿松江水,别意与之谁短长”的句子……



年长时再读,才晓得个中滋味,再写来,则有“何事仍苦淹留?十年梦,指尖纷飞”“不忍顾,天涯倦客,此际也销魂”之感慨了。

 

世间万般情皆可在宋词里找到答案,那素笺小字,字字记录心情,说尽平生心事。


亲爱的书友们,你喜欢宋词吗?今天早读我们一起走进宋词的世界,共读钱穆先生《中国文学史》一书的第二十五章到第二十六章,从第197页到210页。请大家思考两个问题:

 

一、诗是文学的大宗,词是小宗,诗分演出词,词又分演出曲,宋词与唐诗的区别在哪里?


二、词是视觉性非常高的文学形式。对现代人来说,读词有什么意义呢?


01

 

追溯词的起源,应该是在盛唐、中唐之间。文人们尝试将原本整齐的句法打破,使它变成长短句,其实就是词的产生了。词的出现,是继诗的发展而来。一个不懂做诗的人,是绝不会作词的。二者是这样渐进关系。词是诗的细化和延伸。


有记载,第一位写出词的人是晚唐的李存勖,他写道:“长记别伊时,和泪出门相送,如梦,如梦,残月落花烟重。”


最大的词家是南唐李后主李煜,最有名的词句:“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把词的水平,推向高潮。《花间集》是第一部词选,收录了温庭筠、王衍、孟昶等的人的词。

 

词在宋代极盛,已经超过了唐,因此成了宋代文学的代表。

 

唐诗之美,多在于言志;宋词之美,多在于抒情。言志多追求气度,则豁达;抒情多讲究韵味,需细腻。词的题材与对象,与诗和散文不同,是一些细腻的小题目,要低声婉唱,与诗含有阳性的美不同,词是柔性的。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词是可以唱的,通过唱来传播。


宋词之美,飞扬着轻灵,蹁跹着缠绵,是梧桐上的细雨,是小楼上的东风,是明月光下闪过的鹊影,是稻花香里流淌的蛙鸣,如秦观的《鹊桥仙》、朱淑真的《减字木兰花》、柳永的《雨霖铃》;


宋词之美,也在于它的兼容并包,既有含蓄温柔,也有大气磅礴,有壮志豪情,也有可歌可泣,有国仇家恨的慷慨豪迈,也有历代兴亡的沉郁悲凉,如苏东坡的《念奴娇 赤壁怀古》和《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岳飞的《满江红》、范仲淹的《渔家傲》、辛弃疾《破阵子》……


现代人的生活紧张而忙碌,更需要人文作为调剂,文学是最好的选择,优美动人的诗词更是其中的精品。 人生的追求,除了物质,更在精神。物质的需求,只是最初的层次,还有理想的渴望和自我实现。尤其,是在面对人生困顿的时刻,好书成了避风港,诗词是人生的良药,它是你的知己。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他是最风流却又最坎坷的柳永。他一生落拓潦倒,于是常出入歌台舞榭,暮宴朝欢”的日子。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成就了千古恋人送别之佳作。面对自己挚爱的人,“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情感之浓烈,表白之决绝,王国维称之为“求之古今人词中,曾不多见”。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他是最豪放洒脱的苏轼。他仕途失意,屡次被贬,有志报国却壮怀难酬,发出了“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的感叹。面对中秋之月,他写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美好祝福。


出行遇雨,他从容泰然,“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人世浮沉荣辱,俱已不在词人的心灵范围内了。“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是对发妻王弗的深情思念,其情之深,其伤之痛,堪称千古悼亡词之魁。

 

词如人生,人生如词。月有阴晴圆缺,人有聚散离合,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02

 

悠游于宋词的海洋,且向花间留晚照,安得情怀似往时。

 

当我们回望一下千年前的风雨时,总能看到那个站在世纪的高阁之上,俯视众生的孤单寂寞的灵魂,那个傲然屹立于词之帝国的奇女子。

 

“何须浅碧轻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悠悠青史上,能以才情和勇气博得“千古第一才女”的美名、成为婉约一派之宗的,唯有此一人,她就是李清照。

 


自古以来,女子无才便是德,许多优秀的女性,受此思想之限制、环境的束缚,无法尽情发挥她们的才赋,汉代人才辈出,女作家却只有两位:一是班昭,另一位是蔡文姬;西晋期间只出现一位卫夫人;唐代诗人共两千多家,较为出色的女诗人也只有薛涛及鱼玄机;直到宋朝,李清照的诗、词、文、赋皆有成就,虽然流传下来的仅有五十首,可其格律、内容、修辞和当时的大词人柳永、苏轼、秦观,不分伯仲,巍然屹立于词坛而毫无逊色。

 

读李清照,是在读一个红颜的生命史诗。那是世人称之为'婉约'的,清朝的王士祯更是推崇备至,言“婉约以易安为宗”,而有谁知道,在这些早已融入生命的文字里,有她对生活的无可名状的孤独、寂寞和忧愁,也有深深的温婉,缠绵,伤感与梦幻……

 

赌书泼茶,辞赋唱和,生活如此情趣而美好,幸福变成了浓浓淡淡的墨香,那是她与丈夫赵明诚最美好的一段时光。款款深情,脉脉思语,他们携手春游,“卖花担上,买得一枝春欲放。泪染轻匀,犹带彤霞晓露痕”;小别痴念,相思无度,兰笺传情,“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家族遭难,社稷危亡,她感时忧国,愤世嫉俗,“千古风流八咏楼,江山留与后人愁。水通南国三千里,气压江城十四州。”女子何尝不英雄?但是一个国家跌跌撞撞走到了需要一个女子站在风口浪尖之上呼喊的时候,又是一种怎样的悲哀?还有那首千古绝唱: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这是何等的情怀!人,活着,要有骨气!死,要死得壮烈!这样的崇高气节让多少男子都为之汗颜,更另苟且偷安的统治者心惊!

 

时逢国破,又奈家亡,历史是一把双刃剑,给了她旷古未有的才华、琴瑟和谐的婚姻,也给了她无尽的磨难,丈夫的死对她来说无疑是一个重大的打击,在诗《偶成》中她表达了对亡夫的思恋哀悼之情:


十五年前花月夜,相从曾赋赏花诗。

今看花月混相似,安得情怀似往时。


从此后,她上无父母可依,下无子女可靠,颠沛流离,孤苦伶仃,直至客死他乡。这一时期,她写了一些反映时代痛苦和社会动乱的诗词,寄托故国黍离之悲,丧夫悼亡之痛,辗转逃亡之苦,光复洗耻之思,如著名的《武陵春》: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

只恐双溪蚱蜢舟,载不动许多愁。

 

这是怎样的愁啊!此刻她像一叶孤舟在风浪中无助地飘摇,细雨纷飞在她那如黄花般瘦弱的身子上。渐入暮年,她守着孤清的院落,写出著名的《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它,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半生漂泊,饱经忧患,愁苦无处倾诉,青灯黄卷,踽踽孤影,梧桐更兼细雨,又还秋色,又还寂寞——她的一生,以平民之身,思公卿之责,念国家大事;以女人之身,执阳刚之气,逐高洁之品!以笔代言,虽为说愁,实写真情大志。今夕何夕,西风吹衬梧桐落,千古才女立于千年风雨中,不问生前身后事,依然一身傲骨,无需辩驳。

 

“画栏开处轻红紫,拣尽寒枝傲春秋。何须青史留芳迹,自是花中第一流!”写给你,我最爱的李清照。

 

如果可以,偷得浮生闲时,捧卷,吟诗,赏花,微笑;在小楼,或凭栏,或立于卷帘下,诗词在手,静静品读。一缕素心,别样情怀。

 

读书,本就是安安静静的事。愉快地读,静静地品,心才会安定。人类文明的传承与发扬,人类智慧的沉淀与丰富都需要通过阅读去实现。在喧嚣与快节奏的今天,是不是我们已经走得太快太远,以至于忘了当初为了什么出发。迷茫时,我们总是要用读书来寻回初心。

 

让心灵沉淀下来,与自己对话。人生要学会沉淀,我们无法延长生命的长度,但是我们可以增加生命的厚度。沉淀心灵,稳稳地立于天地之间。淡泊名利,宠辱不惊。内心的沉静,来自超然从容。

 

沉淀自己,到书里去……人生需要成长的历练和阅读的滋养,和身份、地位、金钱无关,此生走过的路,读过的书,遇到的人,都镌刻在人生的留言板上,如何书写,则是自己的事。不悲不喜,不嗔不痴,闹中取静,方能得始终。


作者:沉默,有书智库拆书达人,专栏作者,国学教师,马拉松爱好者,身体和灵魂一直都在路上。愿做一株有思想的芦苇,诗意地栖居在这片土地上。个人微信号:Jsz2889860831公众号:沉墨国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令人叹服的绝对不仅仅是她的诗词
【转】女词人李清照说了什么,竟让男子羞愧不已?
酒酿佳句芳千古 独领风骚数百年
转:人间有味是宋词
李清照全词赏析
抱庸硬笔行书:千古才女李易安十二美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