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薰风带暑来,纱线绕缱绻

水文·味道·女功织绣

清代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丰部》:“红,假借为功,实为工。”“女红”一词,最早见于《汉书·景帝纪》:“雕文刻镂,伤农事者也;锦绣纂组,害女红者也。”从此始,“女红”一直沿用专指女子所作纺染织绣等针线活之代称。

中国三千多年的农业社会,以农为本自然形成男耕女织的传统。自新石器晚期开始桑麻种植,养蚕织丝的发展在殷代甲骨文中就可观其端倪。不仅出现了蚕、桑、丝、帛等字,且有一些和蚕丝生产有关的完整卜辞,可见蚕桑在古代社会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生产事业,养蚕织丝是妇女的主要生产活动。《诗经·豳风·七月》:“春日载阳,有鸣仓庚。女执懿筐,遵彼微行,爱求柔桑。”生动地描绘了妇女采桑养蚕的劳动情景。汉唐家家户户大多种植桑麻,百姓皆能纺织。但因材料和制作工艺的复杂程度,分阶层使用各种织物。一般人的衣着多是葛麻织品,丝织品除供贵族外,还销往朝鲜、印度、蒙古、波斯、罗马等国。中国通向中亚、欧洲的“丝绸之路”,因此得名。

历代女子从小学习描花刺绣、纺纱织布、裁衣缝纫等女红活计,劳动阶层妇女参与蚕桑生产,构成中国古代社会中男主外女主内的,稳定的日常生活格局。纺纱织布、浆染印绘、缝纫编绣,与女红相关的工作细碎而繁复。每一朝每一代手工业都出现极富特色的技艺演变;此外各地因物貌差异,在材料选择上又形成地方性特色。宋代的缂丝、元代的棉纺、明代的织锦,清代刺绣等都成为非遗文化中鲜活灵动的实物样本。

女红从生活保障需要发展到精神需求,更是值得探究的社会学命题。随社会变迁,古代江南一带社会尤为重视女子修养,特别是明清时期,社会对于女性的要求更是提高到以“德、言、容、工”等衡量之。手工业高度发展,促使女红真正广泛的流行起来。

纺染织绣,是属女红不同的工作,技艺差异非常大。整体来看,织绣是用棉、麻、丝、毛等纺织材料进行织造、编结或绣制的工艺。其手法花样繁多:织锦、缂丝、抽纱、花边、刺绣、绒绣、机绣、珠绣、地毯、手工编结等。回望历史,从养蚕栽棉到纺纱织布,从穿针引线到缝衣制服。传承了上千年的中国女红不仅满足了日常生活的需要,也让生活变得绘声绘色。回到现代社会,虽然生活似乎不再依靠女红来维系,但是女红与生活的丝丝入扣其实早已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感觉渗透。第一次做针线活儿、妈妈亲手做的丝棉被、外婆出嫁时织的西南卡普、蓝印花布的裙子、羌绣抱枕、手工编制的草帽、还有缝纫机噔噔噔的转动声……女红,不仅是我们打开故乡温情的钥匙,更是慈母缝在我们记忆中的爱。

本期夏季主题,我们就在延绵一夏,疏影帘拢对绣屏的母亲节祝福里开场……

欲知春与夏,仲吕啟朱明。

蚯蚓谁教出,王瓜自合生。

帘蚕呈蠒样,林鸟哺雏声。

渐觉云峰好,徐徐带雨行。

刺绣起源于缘故人类的纹身,远古先民在身上刺青、用刀划,其实都是一种刺绣。在纺织业兴起之后,人们就开始在衣服上秀出各种的花纹,来进行身份的标识。大概到了战国时期左右,刺绣已经完全在平民中普及,成为了一种日常的手工制作方法。

古代称刺绣为“黹”。《尔雅·释言》黹,紩也。又名“针绣”,绣针引彩线(丝、绒、线),按设计的花样,在织物(丝绸、布帛)上刺缀运针,以绣迹构成纹样或文字。据《尚书》载,远在4000多年前的章服制度,就规定“衣画而裳绣”至周代,已有“绣缋共职”的记载。后经历朝更迭,且因绣花多为妇女所作,这一类疏影帘拢对绣屏,鸳鸯织就怕针停。长居深闺无个事,此中清味要君明。昔绣娘的针思线画把这种美好变成追忆往昔繁华最好的物证。

17世纪左右,日渐成熟的中国刺绣技术传入法国,极大的带动了当地刺绣业的发展。法式刺绣别致华丽,讲究凹凸的立体感,在素材使用上也更偏重于利用多材质来打造层次感,善于讲述更为抽象的精神和情绪。为了追求视觉的冲击感,一般会使用钩针来进行单面刺绣。注重用各种名贵材料构造出立体感,用不同的处理方法勾线、填充;偏重研究造型,亮片、珍珠、磨细的贝壳、宝石,管珠、米珠、织带、绣线等,甚至用缎带、链子,线(不拘泥于丝线,亚麻、棉线、毛线)等打造肌理。风格仿佛是雕塑,藤蔓和花朵更多的是先裁剪出花瓣或者制作出绣片,然后缝在衣服上,这样花朵就突出在平面之上,着重营造一种富丽堂皇的效果。这种刺绣技术也是一直在为王室服务,是高级定制的无冕王侯。

《花园中刺绣的女士》

Gervasius Fabricius 通讯簿封面

(1603-1637) @ British Library

与之相比,中式刺绣小而精,追求光泽度、平整度、线的细致度,刺绣所用到的针法都以藏住线头为主。构图的时候吸收了很多中国画的元素,既有写实的花鸟鱼虫,也有写意的湖光山色。在表达物体的立体感时,会更多的使用颜色的渐变渲染,细细雕琢。而且会根据丝线的颜色和光泽构造出层次丰富的图案,虽然整体上还是在一个平面上,但是却能超出平面,看出很多的变化,栩栩如生。中国刺绣除了四大名绣,还有京绣、鲁绣等等地方名绣,以及众多有民族特色的少数民族刺绣。

无论哪一种刺绣工艺,矜贵之处都在于手工制作。打个生动的比方,一幅刺绣灵韵横生就仿佛既拥有好看的皮囊,还富有有趣的灵魂,独一无二。

本期主题是从时尚的外来女红谈起。1930年代,当时装大师Elsa Schiaparelli的古董刺绣成为时装界的高定以来,保留昔日皇家华丽气派的刺绣就越来越接近时尚生活。高级订制服是一艘航向时尚之洋的巨船,她提供的首饰、金银饰花样、织品印花、羽毛、亮片、刺绣、帽子、鞋子等,成为当下研究西方物质生活的活生生的样本。著名的刺绣工艺坊Lesage拥有约50名刺绣师,一针一丝如为母公司Chanel出品讲究的高定作品,也为其他知名品牌的服饰服务大量的刺绣细节。这家家族企业,创业至今的4万个刺绣样本,有超过60吨供应品存货,其中不乏古董。

Lesage刺绣坊

考察Lesage绣坊的制作工序,可以用一丝不苟来概括。每季于开show前约1个月,Chanel就会将设计的草图和构图送到Lesage,然后由绣坊据此提供30-40个设计稿备选。设计师确认方案之后,绣工便需花上约300小时制作。制作过程由草图至人手一针一线缝绣绝不简单,直至完工前一刻,刺绣师与设计师依然会对刺绣作出修改。这种严格如科学实验的分工非常仔细,由草稿至真正落针刺绣都由不同的专业技术人员负责。因此,这一类刺绣虽说是由传统手工艺承袭而来,但它却十分与时俱进,它的制作没有对错,只关乎美。譬如,其中的抽纱技艺是刺绣的一种,亦称花边。相传起源于意大利、法国和葡萄牙等国,由中古世纪民间刺绣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然后结合其他镶嵌、装饰等技艺成为服饰上的点睛之作。因此,在材料选择上不拘泥于传统,大胆创新设计。

Lesage刺绣坊,刺绣过程

Lesage刺绣坊,刺绣作品

法式刺绣是从印度经丝绸之路传到法国,如今反哺刺绣匠人再次千里迢迢去法国学习。这很奥妙,像是历史的轮回!有一家在苏州小巷里的现代绣坊Lunéville,就是结合苏绣、日式手染、美国的金属叶子、日本的花结、英国的干花、法国的蕾丝、施华洛世奇水晶等综合材料的创新。匠人深入研习了隐藏式反面刺绣(Broderiede Lunéville),一种把刺绣面料正面朝下,用钩针将珠片、水晶等从背面固定。采用此法,将刺绣完美融合进作品里,伴随着穿针引线时的思考更多是现代设计的思维模式。这让小编联想到法国刺绣艺术家Noboru Hoareau的昆虫作品。匠人使用钩针、针和古董珠宝和材料刺绣昆虫,栩栩如生的创作实现了艺术和商业的融合。

Lesage刺绣坊,刺绣工具

法式刺绣同时也带动了印花布和丝线等辅料的生产和创意。Jean-Henri and Jean DOLLFUS两兄弟运营的D.M.C.公司,采用化学的丝光处理——把棉线穿过氢氧化钠从而增加棉线韧性,使其具有丝质质感的方法,成为科技融入传统工艺的创新。

全球化时代,工艺的国际化的视野决定了手艺的格局。工艺的学术思维和布局使手工艺的百科全书,成为传承技艺的载体,同时建构匠人匠艺的高质量和创造力。

From one fine thread a work art is born.

一切繁华皆是表象,刺绣背后的手艺的发展是是实在的、精确赋予日常生活的经验,一种朴素而正式的表达。仿佛爱德华·霍普的作品《城市的清晨》,一幅再平淡不过的生活场景,原本在人们眼中了无生趣的地方,恰恰因为霍普的实景化,一切的孤独就被放大成情绪的传递。

“Mademoiselle Privé”

《走进香奈儿》展览现场

《诗经·民劳》说:“无纵诡随,以谨缱绻。” 但凡和女红有关的事物都是千头万绪,说不清道不明立夏,就当宽纵万物任意生长,一切创作皆有可能吧!

[立夏]手艺学堂:刺绣

版权©廿四节气手艺学堂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Lesage刺绣坊 | “隐藏式刺绣”技法
匠人 · 刺绣的壮汉把法绣和苏绣做成独一无二,连杨幂都爱到不行
刺绣内容概述
奢侈品到底值不值?Chanel高定细节工艺的秘密都在这里!
“文化挪用这个词并不恰当”
湘绣像一轴画卷,浓渲淡染 品绣者湘绣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