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欧拉公式是怎么发现的?

欧拉公式指的是近代数学的伟大先驱之一莱昂哈德·欧拉(1707-1783)所发明的一系列公式。这些公式分布在数学这颗大树的众多分支领域中,比如复变函数中的欧拉幅角公式、初等数论中的欧拉函数公式、拓扑学中的欧拉多面体公式、分式公式等等。

我们在学习中,最先接触到的欧拉公式就是著名的欧拉多面体公式:

V-E+F=2。

下面简单介绍下这个公式的发现过程。

早在1639年,法国著名数学家笛卡尔(解析几何学的创始人)就发现了一个规律:不管由多边形围成的凸多面体的外形如何变化,其顶点数(V),棱数(E)和面数(F)都满足一个简单的公式——V-E+F=2。但在当时这个规律并未广泛流传。

过了一百多年后,欧拉在1750年又重新独立地发现了这个规律,于是这个广为流传的公式被命名为欧拉多面体公式。

欧拉的思路大致是这样的:任意三角形的内角和一定是180°,用弧度表示就是π,这个角度是和三角形的形状和大小无关的。进而就能发现,任何一个凸n边形的内角和为(n-2)π,这说明凸多边形的内角和是由边数的多少决定的,也和形状、大小等因素无关。把这个理论推广到空间中若干个多边形围成的凸多面体,又有怎样的性质呢?

欧拉首先选择了几个形状简单的多面体进行推理,并将观察所得进行了归纳总结,他发现这些多面体的面角和是由多面体的顶点数决定的。欧拉又把这个猜想进一步推广,就得到了V-E+F=2的最终结论。

事实上,欧拉多面体公式的证明方法有很多种,比如数学归纳法,球面几何法等。

欧拉是一位不折不扣的数学天才。但是他的非凡成就也和他对数学的热爱有关。在欧拉人生的最后7年,他双目完全失明,但是仍然留下了大量数学遗产。这或许更能说明,为什么数学史上能留下那么多经典的欧拉公式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多面体欧拉公式的神秘面纱,谈谈高中数学的学习模式。
一文看懂拓扑学发展史
综观数学史前两名最漂亮公式都出自他手,晚年却在失明中度过
扒一扒那些叫欧拉的定理们(二)——简单多面体欧拉定理的证明
八岁小孩的数学:少儿图论
世界上最完美的公式 完全看不懂的欧拉公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