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麝鹿在遇到猎人的追击过程中为何要咬掉自己的香囊

麝香,药名。出《神农本草经》。又名寸香、元寸、当门子、臭子、香脐子。为鹿科动物林麝、马麝或原麝雄体香囊中的干燥分泌物。辛温。入心、脾、肝经。开窍,活血,散结,止痛。两岁的雄麝鹿开始分泌麝香,10岁左右为最佳分泌期,每只麝鹿可分泌50g左右。麝香有破血化淤功效,孕妇不宜食用。麝香是世界最昂贵的天然产品之一,每公斤价值45000美元。由于过度偷猎,西伯利亚麝鹿的数目在过去10年减少了一半。

麝香来自成年雄性麝鹿的香囊,在很多文学作品中有关于麝鹿被猎人追击咬破自己的香囊的故事。这是真的么?质量最高的麝香产于青藏高原和四川阿坝草原。麝香来之不易。过去采取麝香,是猎人将雄麝击死后,立即割取腺囊,这种“杀鸡取卵”之法,使麝香的产量有减无增。现在全国已有不少地方建立了养麝场,设法从活麝的腺囊内挖取麝香,而不伤害雄麝生命,称为“手术取香”。

成语噬脐莫及出自唐·高彦休《唐阙史·卢相国指挥镇州事》:“一失其机,噬脐无及。”成语“噬脐莫及”字面义是咬自己肚脐够不着,比喻后悔莫及。那么后悔为何要咬肚脐?原来该成语是以麝喻人。猎人常捕麝取麝香,麝为求自保,逃跑中会把脐下香囊咬破,这样猎人就对它失去兴趣。一旦被捉住关进牢笼,再“噬脐”就无济于事了,此即该成语由来。文学作品中经常描写猎人打麝鹿的时候,一定要“稳准狠”,做到一枪毙命。原因就是弱不这样,一但被麝鹿发现猎人的举枪瞄准或者麝鹿受伤,会忍者剧痛咬掉自己的香囊。

其实并不是每只麝鹿都会死前咬断自己的腺体,这种情况较少发生,一般发生这种情况多处于:麝鹿是处于发情期(泌香期)的雄鹿,并且过至少一次发情期(泌香期),目睹过猎人狩猎同类后割取尸体的行为或族群中有多个雄鹿被杀取香的案例。而猎人射杀麝鹿取香时一枪未中,没有给此种野生雄鹿造成致命伤,使雄鹿仍有活动能力,此时的雄鹿往往会咬破自己的香囊,告知猎人已经没有麝香可取了,请求一条活命。


现在麝鹿采取大规模人工养殖,可以人工“手术取香”,不必要直接射杀雄鹿,另外麝鹿已被评定为国家级保护动物,人类不要为了自己的利益而胡作非为,猎杀麝鹿。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动物的“尊严”
【百草药园】林麝香(297)
麝香(中药典故)
男子狩猎时意外猎杀一“双头鹿” ,其中一颗鹿头已腐烂发黑
鹿和狐狸的悲哀(寓言)
中药故事(亖)——麝香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