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国学者耳鸣研究最新成果】: 长期注射水杨酸盐致耳鸣大鼠中枢超微结构及代谢功能改变研究

来源:Scientific Reports 2016 Apr 12;6:24428.DOI:10.1038/srep24428;www.nature.com/scientificreports/,作者: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黄治物教授研究团队


摘 要

目的:耳鸣是一种发病机制不明的临床常见疾病,与中枢神经系统的过度兴奋有一定关系。本研究通过长期注射水杨酸钠建立大鼠耳鸣模型,对耳鸣大鼠中枢神经元代谢功能及相关区域超微结构进行研究,以探讨中枢可塑性在耳鸣产生机制中的作用。


方法: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急性注射组、长期注射(耳鸣)组及恢复组4组。通过听性惊跳反射间隔前刺激抑制实验(GPIAS)及前脉冲抑制实验(PPI)检测各组大鼠耳鸣样行为以筛选耳鸣动物。采用micro-PET观察下丘、听皮层、海马、杏仁核及小脑的18F-FDG标准摄取值(SUV),以测定该脑区的神经元功能活动情况;同时利用透射电镜观察这五个脑区的突触超微结构。


结果: 1)长期注射组大鼠均检测出耳鸣样行为,视为耳鸣动物,其余三组大鼠未检测出耳鸣样行为。2)长期注射组的大鼠下丘、听皮层、海马及杏仁核脑区与对照组相比,平均SUV值显著上升(P<0.05),急性注射组出现全脑平均SUV值上升(P<0.01)。3)长期注射组的大鼠下丘、听皮层突触出现囊泡数量上升(P<0.01)、突触后致密区增厚(下丘P<0.01,听皮层P<0.05)、突触曲率增加(P<0.05)以及突触活性区增长(P<0.01)。海马(HP)出现了囊泡数量上升(P<0.01)以及突触曲率增加(P<0.05)。杏仁核(AMY)出现了囊泡数量上升(P<0.01)。小脑(CRB)脑区未见明显结构改变。急性注射组各脑区仅出现囊泡数量的显著上升(P<0.01)。对照组和恢复组相比较超微结构无显著改变。


结论:通过长期注射水杨酸钠可成功建立耳鸣动物模型,并且耳鸣在停止注射14天后消失,提示耳鸣为可逆性;而急性注射组大鼠未出现耳鸣样行为。然而,急性注射组大鼠出现全脑代谢活跃状态及大量的神经递质释放,提示可能为急性反应状态。长期注射组的大鼠下丘、听皮层、海马及杏仁核脑区的神经元出现代谢活跃状态,这些脑区的突触出现传递效能增加及神经递质释放增加的改变,表明在水杨酸盐的反复作用下,中枢可塑性使这些脑区的神经元结构和功能都出现变化,并和耳鸣的产生和发展有一定的关系。


关键词】: 耳鸣,水杨酸盐,microPET,听皮层,下丘,海马,中枢可塑性,突触,超微结构。

英文全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最强大脑?BAs突触后蛋白质组图谱绘制与分析
第二章 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
生理心理学串讲笔记
【节选】三、疼痛整合中枢《疼痛解剖与生理基础》
思想思维;化学能与电能的转换及平衡?电动势又在哪里?
课件 大脑皮层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