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关于主升浪战法的有效性问题

第299篇?关于主升浪战法的有效性问题(1)

——兼论股票投资的道与术

谷为陵

 

     有位“空中加油”网友问我:“谷老师,有没有什么方法可以预测什么股票是未来的牛股,因为牛股都是走出来以后大家才知道这是牛股,给人的感觉都是事后诸葛亮,主升浪能解决这一问题吗?怎么解决?每个人买入股票都是希望它能走出主升浪,但希望跟现实相差太大了,以为能走主升浪的结果下跌了,以为不能走主升浪的结果走成了大牛股,有什么方法可以避免或减少这种走势吗?”

    这位网友提出的问题是一个很根本性的,也是很尖锐的问题。如果换一个角度看,这个问题实际上是在问主升浪战法的有效性。要回答主升浪战法是否有效,就要再换一个角度问问,股票投资是否存在必然的逻辑?如果存在必然的逻辑,那么,就能够找出正确的应对方法,假若不存在必然的逻辑,则没有正确的方法应对。

    我以前谈到过,经过我多年的股票实战和理论探索,我逐渐认识到,股票投资是存在一定的逻辑关系的,循着这个逻辑关系,能够提炼出应对市场的有效方法。股票投资最重要的逻辑,就是股价存在定价体系。定价体系是揭示价格是否合理的系统,但价格是否合理,跟谁去比较呢?只有跟价值去比。所以,定价体系界定了价格与价值的关系,它只包含两个变量,一个是价值,另一个是价格,其中,价值是基础,价格是围绕价值波动的。

    依据定价体系,就可以发现股价的定价是否合理,是被高估了,还是被低估了,从而可以从中发现投资机会。现在有一个重要问题,那就是价格围绕价值波动,其依据是什么,或者说,价值对于价格的作用,是通过什么实现的呢?就像地球围绕太阳运动,一定是有某种力量或者媒介在起作用的,我们现在知道这个力量或者媒介就是万有引力。那么,价值影响价格的力量或者媒介是什么呢?就是信息!价值是通过信息影响价格的,或者说,价格波动是完全受信息影响的结果。我所说的信息,不是仅指基本面信息,而是基本面、市场面和技术面信息的总和。这是一个极为重要的结论,它是股票投资与投机的基础。

    根据价格对于信息的不同的反应程度,可以将市场分为有效市场和无效市场,这两类市场将决定投资者最终的命运。

    所谓有效市场,是指能够对于信息做出迅速的反应的市场,股价包含了一切信息,它是一个正确定价的市场,投资者无法根据信息获得额外收益,没有人能够战胜市场。其中的强式有效市场,投资者甚至无法根据内幕信息获得额外收益,通过主动投资去战胜市场是不可能的,于是,有效市场理论的倡导者们就发展出了指数化投资的方法。《漫步华尔街》作者马尔·基尔就是指数化投资的拥趸。但长期的市场运行证明,强式有效市场在整体上上是不存在的(但局部存在),因为人们可以利用内幕信息与其它信息获得额外收益,另外,巴菲特、索罗斯、彼得林奇等许多大师们,能够在长期获得超出市场平均水平的收益,也是对于强式有效市场的否定。

    与强式有效市场相反,无效市场是指对于信息不能做出迅速的反应的市场,股价不包含信息,它是一个错误定价的市场,具有非凡洞察力的投资者通过主动投资去战胜市场是可能的。巴菲特的老师格雷厄姆笑称股市为“市场先生”,他认为“市场先生”是一个间歇性神经病的患者,在情绪低迷时,就把市场搞熊,而情绪高涨时,就将市场搞牛,至于他什么时候高兴,什么时候不高兴,没有人能知道。但格雷厄姆认为,聪明的投资者可以利用“市场先生”的这种病态反应获利——每当“市场先生”不高兴,打折甩卖股票的时候,你就买进,可以抄到令人难以置信的地板价;而在 “市场先生”亢奋,高价收购股票的时候,你就卖出,可以卖到令人血脉喷张的天花板价。事实上,所有的价值投资者就是利用市场的错误定价获利的,假若市场真的有效,那么,就不存在股价低估的机会,也不存在股价高估的可能,超额收益就不存在。当然,无效市场提供的只是原料——错误定价,无效市场并不一定意味着所有参与者都会是赢家。如果价格可能出现严重错误,那就意味着有发现便宜货或价格过高的股票的可能。相对于买得划算的人来说,一定有其他人卖得太便宜了;而相对于卖的称心的人来说,一定有其他人买的太贵了。至于谁是赢家,谁是输家,取决于他们所掌握的技术的不同,掌握技术好的,就能够战胜市场,当大赢家,技术不好的,就只能被市场剪羊毛,成为输家。

    什么是市场的本质?价格与价值的关系,价格与信息的关系就是市场的本质。当然,市场的实际情况要比简单的有效和无效划分更复杂一些,市场一般会在无效市场和强式有效市场之间波动。若将无效市场的有效性设为0,强式有效市场的有效性设为1,则市场的有效性是在0与1之间波动的。即,根据市场的不同有效性,可将市场细分为无效市场(0)、弱有效市场(0.25)、半强式有效市场(0.5),强式有效市场(1)等。股市的复杂性在于,一是同一个市场,在不同的时期,会分别表现为不同有效性的市场;二是在一个特定时期,市场虽然从整体上会体现为某一种有效性的市场,但其内部结构却不均衡,某些板块或者股票会体现出与市场不一致的有效性,此所谓相对于市场的分化,利用这种分化,投资者可以获得战胜市场的机会。

    根据市场的不同有效性,就发展出了两种基本的操作方法:一是长期价值投资,二是短中期操作。这两种方法,不管是从理论上,还是从方法上,都是截然不同的。

    价值投资有三个显著的特征:一是长期性,所有的价值投资都是长期的,没有中期的,更没有短期的,假若某些人自诩为价值投资者,但实际上在市场中搏短线,那他们就一定不是价值投资者。二是只重企业价值,不重股票价格。巴菲特在选股时,是先看股票的财报,不让人告诉他股票价格。在根据财报选中某些股票后,他会亲自给这些股票估值与定价,假若这些股票的实际股价要比他的定价高,那么,他会再等等;假若实际的股价要比他的定价低,那么,他会考虑买入。三是在买入时,会考虑充裕的安全边际。这个安全边际的最低标准,就是股票未来的长期年均分红回报率不低于长期国债收益率。价值投资的这些特征,实际上就隐含了一个标准的选股原则,那就是要选现在股价合理,且在今后5~10年以上能够稳定或者高速增长的股票。

    我以前说过,这类价值股应该是那些市盈率低于10倍,且今后5~10年以上的年均净利润增长率高于10%的股票,它们在牛市中是没有的,因为在牛市里股票股价都会有高估的现象,它们只能存在于大熊市的末期。所以,从选股的原则和方法,就自然推导出长期价值投资方法,就是在大熊市里选择那些股价随着大盘暴跌的价值股。这类价值股的基本面并没有任何变化,但随着股价的下跌,其估值却大幅下降,这就是绝好的投资机会。于是,我们总是看到巴菲特趁股市大跌、价值股股价大跌的时候重拳出击,大肆抄底,其经典案例包括1974年在美国熊市抄底,1987年10月在美国股市崩盘时抄底可口可乐,在2004年以1.4港元抄底中国石油,在2008年底以50亿美元抄底高盛等。与其说巴菲特是投资大师,还不如说他是一个抄底大师。在全球范围来看,敢于连续半个世纪在股市崩盘、股价暴跌时动用巨资抄底的,全球恐怕就是只有巴菲特一人而已。

    巴菲特为什么会成功?而有些抄底者为什么会死掉?这又是一个很深刻的问题。我认为巴菲特能够长期成功有两个关键因素:

    一是他始终如一地选择那些有足够安全边际的、有长期成长价值的企业,这使得他的选股风险极小。很多抄底者的失败,就是在于选股不严格,有很强的投机心理。我以前谈到过米勒的Legg Mason基金的成败,该基金自1990年至2005年,连续15年战胜标准普尔,超越了彼得?林奇连续13年战胜大盘的记录,年均收益约30%!在美国所有大盘基金中排名第一。米勒的投资模式,就是价值投资。彼得·林奇说:“购买股票的最佳阶段是在股市崩溃或股价出现暴跌时”。米勒一直就是这样做的,他特别善于在那些“好股票”暴跌时抄底,屡试不爽,他的钱就是这样赚的。但至2008年底,米勒却遭遇了滑铁卢,Legg Mason基金因惨败而最终清盘。米勒为什么失败?我们看看他在2008年抄底了那些股票就知道了:

   贝尔斯登:从30美元跌至2美元

   房地美:从30美元跌至2美元

   花旗集团:从60美元跌至2美元

   AIG:最终几乎破产

   美林:最终破产清盘

    米勒基本上都是在上述股票股价暴跌50%之时开始抄底的,最终结果可想而知。

    我们现在要问一个问题:为什么巴菲特没有买入以上的股票?更让人迷惑不解的是,在金融股的一片哀鸿遍野之中,为什么巴菲特独独选中了高盛,而没有买入美林?要知道,美林曾管理着2万亿美元的资产,其实力和名气并不比高盛差。这是因为巴菲特要比米勒运气好吗?我不这样看,我认为巴菲特要比米勒更稳重。事实说明一切。巴菲特买入高盛时,选择的是优先股,不仅高盛承诺给予巴菲特每年10%的固定回报,还承诺在买入5年后,只要股价低于巴菲特的买入价,高盛可以按买入价格进行回购;而假若股价上涨到巴菲特的买入价之上,则巴菲特有权选择将优先股转成流通股而获得溢价收益。这就是说,巴菲特买入高盛股票后,除非高盛破产,否则,巴菲特没有任何风险。但高盛会破产吗?在巴菲特没有借给它50亿美元之前,有这种可能性,但在巴菲特借给它50亿美元,解了燃眉之急后,就再无破产的可能性。这是一种互惠互利的关系,这就是巴菲特的厉害之处。显然,与巴菲特的老辣相比,米勒对于价值投资的理解层次还是嫩了很多。

    二是美国股市长期走牛。这个问题也很重要。当“市场先生”情绪低落,甩卖股票时,巴菲特捡到了便宜货,这个“便宜货”本质上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一是相对于以前的高价而言,它现在是“便宜货”;一是相对于未来的高价而言,它现在是“便宜货”。但问题是,未来有无高价,是谁决定的呢?主要还是那个“市场先生”。只有当那个“市场先生”再次情绪高涨,开始高价收购股票的时候,“便宜货”就身价倍增了,巴菲特就能够卖个好价格。而假若“市场先生”长期情绪不高,就像日本股市一直熊个20多年,那巴菲特恐怕捂上10年8年也赚不到什么钱。有人说,以10倍市盈率买到的增长股,还怕股价不涨?还真的怕。我们的银行股的净利润这几年一直持续增长,你若在它们10倍市盈率的时候买进,最终它们的市盈率能够跌到3~4倍,让你赔掉60%~70%,你不害怕吗?既然是股票,就不能不看“市场先生”的脸色。巴菲特敢于抄底,他是有底气的,其底气就来自于美国股市长期处于牛市,或者说大多数时间是处于半强式有效市场状态,能够对于信息做出大致正确的反应,那些好股票的价格最终能够反映出价值的情况。巴菲特抄底,是利用了美国股市不多见的定价错误的时机,但美国股市会很快自我纠错,这个纠错的过程,就是价值回归的过程,也是巴菲特的获利过程。所以,即使在美国股市这样成熟、规范的市场,“市场先生”也会偶尔出现定价错误,这给巴菲特提供了极好的机会。

(未完待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错过了暴涨的中国太保,怎么办? 先看百万实盘,从10月26日开始公布百万实盘至今,收益8.3%。运气...
巴菲特抄底被套,网友:他炒股不行了
怎样才算投资?
抄底有多危险?
13日线战法
全线飘红红红: 基本面和技术面,哪个更重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