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史记·郦生陆贾列传》全文与翻译
userphoto

2023.07.06 河南

关注

郦生陆贾列传

高阳酒徒

郦食其是陈留县高阳乡人。他从小喜爱读书,家里很穷,年龄已经很大了,仍然没有着落,也没有什么产业,只好当了个看门的小吏。郦食其非常狂傲,县里有名望有权势的人都不敢指使他,大家都称他为狂生。郦食其平常喜欢喝酒,没事的时候常常找几个人聚在一起开怀畅饮,一醉方休。人们因此又送给他一个绰号叫“酒徒”。

陈胜、项梁等人起兵反秦之后,各部将领攻城夺地,经过高阳的有几十个人。郦食其本来也想趁这个机会建点功业,但听说这些将领不仅心胸狭窄,过于注重细节,而且还自以为是,不善于采纳别人的意见,他感到很失望,就躲在家里不出来。后来,沛公刘邦率兵打到了陈留郊外,并且在那里驻扎下来。刘邦部下有一个骑兵,恰好是郦食其的同乡,刘邦经常问他县里的贤士豪杰,想增加几个有能力的人壮大自己的兵力。当这个骑兵回乡时,郦食其找到他,对他说:“我听说虽然沛公高傲自大,但是目光长远,深谋远虑,我郦食其想交这样的人!只是不知道怎样才能认识他,你要是见到沛公,就对他这样说:'我的家乡有个叫郦食其的,60多岁了,身高八尺,人们都管他叫狂生,可郦食其自己说他不是狂生。’”骑兵说:“沛公不喜欢儒学,也讨厌读书人。要是有人戴着儒生的帽子来拜见他,沛公总是摘掉人家的帽子取笑他,就是有的儒生有机会跟沛公谈话,沛公的态度也不是很恭敬,常常对人家破口大骂。你可不要以儒生的身份去跟他说话。”郦食其说:“没有关系,你就照我的话说。”骑兵见到了沛公,就把郦食其说的话原原本本地告诉了他。

沛公住在高阳驿馆,派人召见郦食其。沛公正叉着腿坐在床上,有两个女子正在为他洗脚,郦食其看见后,只行了一个大拱手礼,并没有跪拜,之后高声粗气地问沛公:“您是想帮助秦朝攻打诸侯呢,还是要帮助诸侯灭亡秦朝?”沛公听了大骂道:“你真是个书呆子!全天下人民都受尽了秦朝的折磨,苦不堪言,所以诸侯才联合起来攻打秦朝,怎么能说我帮助秦朝攻打诸侯呢?”郦食其说:“好!既然这样,要聚集群众,要建立一支正义的军队,一起去攻打秦朝,就不应该用这种傲慢无礼的态度来接待别人!”沛公听了,立刻改变了对郦食其的看法,并请郦食其坐上位,向他道歉。随后,两人谈论天下形势。郦食其谈到六国合纵连横的形势,分析得十分清楚,沛公很高兴。在吃饭的时候,沛公问郦食其:“您看我现在应该怎样制定大计,又该采取什么行动呢?”郦食其回答说:“您现在虽说有了一定的声势,但军队却是用一些散兵组成的,一共也不足一万人。要是单靠这些人去攻打强大的秦朝,那可是以卵击石啊!陈留县是一个交通要道,四通八达,地理位置很重要,而且这个县还很富裕,贮藏着很多粮食。要是您能把陈留县归为自己所有,那对您可是大有好处啊!我跟陈留县令关系很好,请您派我去一趟,让他向您投降。要是他不听,您再攻打。”沛公觉得很有道理,就派郦食其去陈留,然后自己带兵跟随。

郦食其连夜赶到陈留,说服县令,让县令顺从沛公,可是陈留县令不听。郦食其觉得县令难以顺应,就在半夜时杀了县令。随后回来报告沛公。沛公带兵攻城,把县令的头高高地挂起来向县里人示威说:“你们县令的头在这儿,你们还不赶快投降!不然的话,下场也和他一样!”陈留县的人很害怕,就都跟着投降了。沛公进城,驻军陈留县南城,利用那里库存的兵器打仗,吃那里贮存的粮食,一直留在那儿3个月,聚集的士兵数以万计。

沛公赞赏郦食其的才智与能力,就封他为广野君。

郦食其不仅自己跟随沛公,还劝弟弟郦商随从沛公带兵掠夺土地,而郦食其自己常常作为说客,出使诸侯各国。

郦生说齐

汉王三年(公元前204年)秋,项羽率兵攻打汉军,攻下了荥阳,汉军退到巩县、洛阳一带。当时韩信正在进攻齐国,汉王刘邦兵力薄弱,多次被围困在荥阳和成皋一带,就想放弃成皋以东地区,然后屯兵驻守巩县和洛阳,抵抗楚军的进攻。

郦食其不同意汉王的计划,就劝汉王说:“俗话说,顺应天道,才能成就帝王大业;违反天道,帝王大业就不可能实现。国君把人民当作天,而人民把粮食当作天,所以,能够认识到粮食的重要性才是英明的君主。敖仓一直都是国家出产粮食最多的地方,现在那里还储藏着很多粮食。楚军攻下荥阳,却不固守敖仓,而要带兵东进,分守成皋,这说明楚军根本不明白什么才是最重要的。然而对于我们汉军来说,真是天助我也呀!楚军虽声势浩大,但容易攻打,要是汉军在这个时候准备撤兵,放弃有利时机,那可真是大错啊!”

“再说,楚汉争霸,相持了很多年,百姓生活不安宁,农夫放下了农具无心干活,织女走下布机也不再织布,可以说天下民心不知所向哪一方。这个时候,汉王要是占据敖仓的粮食,夺得有利的地形,向诸侯显示自己的力量,那么,天下民心就都归向您了。如今燕国和赵国已经平定,只有齐国没被攻下。现在田广占据着辽阔的齐国,田间率领20万大军驻扎在历城,其他各路田氏宗族势力也十分强大,靠着大海,隔着黄河、济水,南面挨着楚国。而齐国人又十分狡猾善变,即使派数十万军队,也不可能很快就打败。所以请汉王派我去说服齐王,让他投降您。”汉王同意了,占据了敖仓,派郦食其出使齐国。

郦食其拜见了齐王,说道:“大王知道当今天下人心的归向吗?”

齐王说:“不知道。”

郦食其说:“大王要是知道天下人心的归向,齐国还有可能保住,如果您还不明白,那齐国的命运可就难说了。”

齐王有些紧张,连忙问道:“那您认为天下人心归向谁呢?”

郦食其说:“归向汉王。”

齐王不理解,说:“为什么这样说呢?”

郦食其回答说:“汉王跟项王联合攻打秦朝,并说好谁先进入咸阳,谁就在那里称王。结果汉王先进入了咸阳,项王违背了盟约,不把咸阳让给汉王,又把汉王赶到了汉中。项羽杀了义帝,汉王知道后就进军打出函谷关,追问义帝的下落。况且,汉王收集天下军队,扶植诸侯后代,一向赏罚严明,对待将士很公平。正因为汉王能够跟天下人同甘共苦,所以赢得民心,全天下的英雄豪杰都愿意为他效劳。”

“可是项羽却不是这样的人,他不仅违背盟约,杀害义帝,而且不讲道义。看不到别人的功劳,可是谁要有罪他可记得清清楚楚;打了胜仗,得不到奖赏,攻下了城邑,也休想得到封地;只要不姓项,无论谁有多大的功劳也别想执政;攻城获得的财物,都堆积如山了也舍不得分给手下的士兵。因为项羽是这样的人,所以使得天下人都背叛他,贤人才士都怨恨他,没有人肯为他效劳。”

“因此,天下人心归向汉王。汉王得到人心,力量势不可挡,就像战神蚩尤的军队,靠的不是人的力量,而是天降洪福啊!如今汉王已经拥有了敖仓,占领了有利地形,天下诸侯争着归附。大王您如果尽快归附汉王,那么齐国的江山就可以保住,否则就危险了!”

齐王觉得郦食其说得有理,就撤除了驻军和战备,准备投降汉王。

就在这个时候,淮阴侯韩信听到了这个消息,他觉得郦食其光凭自己一张嘴就降服了齐国,心里很是不平,就在夜里带兵突袭齐国。齐王听说汉军要来攻打,就以为郦食其出卖了自己,非常生气,就拿刀对着郦食其说:“你要是能制止住汉军,不让他们攻打齐国,我就放了你,不然,你休想活命!”郦食其看到事情已经发展到这样,也不顾生死了,干脆地说道:“我活得也不算短了,别指望我再帮你说什么!”齐王一怒之下就杀了郦食其,然后带兵向东逃跑了。

汉十二年(公元前195年),天下平定已久。郦食其的弟弟郦商以丞相的身份带兵攻打黥布,立下了汗马功劳,汉高祖看到他就想起了郦食其当年的样子。

说服南越王

陆贾是楚国人,以门客的身份跟随高祖平定天下。陆贾能言善辩,口才相当厉害,经常替高祖出使各诸侯国,每次都能顺利地完成任务,经常得到高祖的称赞。

高祖在位的时候,天下刚刚安定,赵佗平定了南越,随后就在那里称王,故意和汉朝对抗。高祖派陆贾出使南越,想赐给赵佗印章,封赵佗为南越王。

陆贾到了南越,看见赵佗就像南越土著一样,头上梳着一个椎形的发髻,叉着两腿坐在席子上正准备接见陆贾。陆贾走上前对赵佗说:“大王是中原人,如今却是这副打扮!偏要违反天性,抛弃戴帽子、系带子的习俗,凭着小小的越地就敢跟皇上对抗,这简直就是死路一条!当初,秦朝政治混乱,有势力的人纷纷起义,汉王首先进入了关中,占据咸阳。项羽违背了盟约,自立为西楚霸王,诸侯都归属他,当时可以说最强大了。可是汉王从巴、蜀起兵,征服了诸侯,打败了项羽。汉王只用了5年的时间就平定了天下,这不是人的力量所能比的,这是上天赐给了汉王天下!大王如今在南越称王,满朝文武百官都要出兵讨伐大王,可是汉王不同意,因为汉王同情百姓,想到百姓刚刚经历了战争的苦,不忍心再发动战争了。所以,汉王派我来授给您王印,让您称王,以后还可以互相往来。这是多么仁慈的君主啊!可是大王您却想凭着刚建立起来的小小越国来对抗强大的汉朝!皇上假如生气,就会诛灭您的宗族,然后再派十万大军来越国。实际上用不着他们攻打,越国人自己就会杀了您而投降汉朝的。这对于强大的汉朝来说,简直不费吹灰之力呀!”

赵佗听到这里,就再也坐不住了,慌忙起身向陆贾道歉说:“我在少数民族地区生活久了,就忘了中原的礼节。实属罪过!”

然后,他们坐下来认真谈话。赵佗问陆贾说:“依您看,我跟萧何曹参还有韩信相比,谁更贤能?”

陆贾回答:“大王更贤能。”

赵佗又问:“我跟皇上比,谁贤能?”

陆贾说:“皇上从沛县丰邑起兵,攻打残暴的秦国,诛灭强大的楚国,为天下兴利除害,继承了三皇五帝的功业,统治了全天下。全国的人口数以亿(古代一亿等于十万)计,而且分布集中,土地辽阔,万物丰盛,政令统一,这些都是以前所没有过的。可是大王统治的越地,人口不过几十万,而且多数都是少数民族人,住的地方也都是很偏僻很崎岖的山边海角,就跟汉朝的一个郡差不多,大王怎么能与汉朝皇帝相比呢!”

赵佗大笑说:“我当初没在中原起兵,所以在这里称王。假如我生活在中原,难道也不如汉帝吗?”

陆贾说:“那大王就搬到中原来住喽!”随即两人大笑。

后来两人又聊了很久。赵佗很喜欢陆贾,认为他聪明机智,又直爽干脆,就热情地挽留他。他们俩在一起喝酒玩乐,足足有好几个月。赵佗总是跟陆贾说:“整个越地,没有人能值得我和他交谈。直到先生您来,我才听到了以前从来没有听到过的事情。真是相见恨晚呀!”陆贾带来了高祖的印玺,赐封赵佗为南越王,让他对汉称臣。赵佗很感激陆贾,赏赐给他很多珍宝和礼物,价值几千

陆贾在赵佗那里住了很长时间,觉得该回去了,可赵佗仍然不让他走,极力要求他再住些日子。后来陆贾回到了朝廷向高祖报告说南越已经归附汉朝。高祖看陆贾事情办得如此顺利,大为赞赏,就任命陆贾为太中大夫。

陆贾的高见

陆贾是个读书人,常常在高祖面前谈《诗》、《书》等著作。有一次,高祖实在不耐烦了,就冲他大喊道:“我是骑马打天下的,要《诗》、《书》有什么用!你以后别再读那些东西给我听了!”陆贾不服气地说:“在马上取得天下,就要在马上治理天下吗?当初,商汤周武王依靠武力取得了天下,然后就顺应形势,以文治固守天下,文武并用,才是使国家长治久安的最好办法。吴王夫差和智伯穷兵黩武,最后只得灭亡;秦朝严刑苛政,终于没有好下场。但假如秦朝统一天下之后,能够施行仁义,皇上您又怎么会有机会取得天下呢?”

高祖尽管心里不太高兴,但还是对陆贾说:“那好吧,你替我写本书,谈论一下秦朝为什么失去天下,然后再说一下我取得天下的原因是什么,顺便再说说古代各国的大事。”陆贾于是就开始写书,论述国家存亡的道理和原因,一共12篇。陆贾每向高祖奏一篇,高祖都很满意,赞叹不已,其他左右大臣等人也都说好。陆贾的书被称作《新语》。

惠帝时期,国家大权掌握在了吕后手里,吕后想封吕氏家族的人为王,可是又担心大臣们议论,只好暗地里想办法。陆贾不同意吕后的想法,却又感到自己无能为力,无法阻止他们,上朝也不敢说出自己的意见,就称病回家休息了。

陆贾著《新语》书影

陆贾找到了一个土地肥沃的地方,然后就在那里安了家。陆贾有5个儿子,他拿出自己曾经出使南越时所得到的宝物,把它们换成了一千斤黄金,分给儿子们,每人两百斤,让他们用这些钱去从事生产。平常,陆贾常常佩带着价值一百斤黄金的宝剑,乘坐套着4匹马的大车,带着10个能歌善舞又会弹琴奏乐的随从,在5个儿子当中来往。陆贾对儿子们说:“我跟你们做个约定:我到了你们谁家,谁家就得供给我酒食,包括马的饲料,尽量满足我的要求。每10天我就换一家,我最后死在谁家,谁家就可以得到宝剑车马还有随从。但在一年当中,我还会到其他地方交游、做客,所以有很多时间并不在你们家里。这样的话,我每年到你们家里的次数一般都不会超过3次,常常见面就不觉得新鲜了,因此你们也用不着因为时间长了而讨厌我。”

吕后当政一段时间后,就开始分封吕氏家族的人为王,吕氏家族的人独揽了国家大权,就想把刘家天下占为己有,而少主此时已经名存实亡。右丞相陈平听说了这件事很忧虑,但自己的力量又太小,不可能对抗得了吕氏家族的人,又害怕招惹是非,于是就对吕氏的行为装作视而不见。可是陈平心里却放不下这件事,经常表面上看来是在闲居养生,实际上却是在琢磨和商量对策。陆贾去看望陈平,因为他们俩关系很熟,所以陆贾就没有事先通知陈平说自己要来。陆贾直接找到陈平的住处,走了进去,找了个位置坐了下来。当时陈平正在专注地想着那件事情,对陆贾的到来一点都没察觉到,过了很长时间,陈平才发现陆贾。陆贾很奇怪,问陈平:“您怎么了?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您在想什么?”陈平说:“您想会有什么事呢?”陆贾想了想,说道:“您位居上相,享受高贵的侯位,衣食富足,可以说是荣华富贵,应该别无所求了。难道说是吕后、少主他们让您整日忧虑?”陈平点了点头,回答道:“是啊!我是担忧吕氏家族的那些人,我该怎么办呢?”陆贾说:“俗话说,天下安定,要看丞相;天下危急,要看武将。将相如果能够和睦相处,士大夫就会亲附,如果士大夫亲附,那么即使天下发生变乱,大权也不会分散。现在整个汉朝的命运都掌握在您和太尉手中。您担忧的问题我也考虑过,也对太尉说过这件事,可他和我开玩笑,根本没把我的话当回事。您为什么不去找太尉呢?您和他团结起来,问题也许就能解决了。”随后,陆贾帮着陈平策划几个方案,准备对付吕氏。陆贾说:“依我看,您拿出五百斤黄金作为礼物献给太尉周勃,并且置办一些盛大的歌舞和酒宴来招待他。太尉一看自己受到了这样高的待遇,必定会用同样的方式来回报您。这样,你们两个人以前的矛盾就会化解了,变得更加团结。这样一来,问题就好办了。”陈平就采纳了陆贾的计策。最后吕氏的阴谋彻底被粉碎,国家又恢复了太平。

陆贾因为给陈平出谋划策,削弱了吕氏家族的力量,功劳很大,陈平于是就赐给他100名奴婢、50辆车马、500万钱财作为奖赏。陆贾得到了这些财物,在汉朝公卿大臣中间往来,名声大振。

平原君朱建

平原君朱建是楚国人。原先他是淮南王黥布的丞相,后来因为犯罪就被罢了官,但还留在黥布的身边服侍黥布。黥布想要反叛,就向平原君征求意见。平原君觉得不可,劝他不要反叛,可是黥布不听,而是相信了梁父侯,最终还是发动了叛乱。结果黥布很快就被汉军打败了,汉军杀掉了黥布,平定了叛乱。随后那些曾参与叛乱的臣子们也都遭到了处罚,平原君没有参与谋反,自然也没有受到处罚。

平原君能言善辩,为人清廉正直,很有主见,从来不人云亦云,也不阿谀奉承,因此大家都很尊重他。辟阳侯是个行为不端的人,可是吕后很喜欢他。辟阳侯想和平原君交朋友,可平原君并不愿意与他交往。这让辟阳侯很生气。后来,平原君的母亲突然去世了,陆贾一直跟平原君很要好,前去吊唁。平原君因为家里十分贫穷,拿不出钱来出葬,一些用品还都是借来的。陆贾看见这样的情景,心里难受,很同情平原君,就想了一个办法,随后让平原君迅速出葬。在此期间,陆贾偷偷跑到辟阳侯那里,装作很高兴的样子对辟阳侯说:“平原君的母亲死了!你知道吗?”辟阳侯感到很纳闷,说:“平原君的母亲死了,跟我有什么关系!你为什么这么高兴?”陆贾说:“你忘了吗?前些日子,你想和平原君交朋友,可平原君没同意,其实是因为他母亲的缘故啊!现在平原君的母亲死了,你如果能送去丰厚的丧礼,那平原君肯定会感动至极,以后一定会替你卖命的!”辟阳侯觉得有理,就带着一百斤黄金去送丧。其他一些达官贵人看见辟阳侯亲自参加平原君母亲的葬礼,也都跟着去参加并送了很多礼品,一共有500斤黄金。

辟阳侯因为很受吕后宠爱,就任意干坏事,得罪了不少人。于是有人就跑到孝惠帝那里告辟阳侯的状,孝惠帝十分生气,想杀掉他,把他交给法官处置。吕后知道后,觉得自己不好上前说话,心里非常着急却又想不出其他办法。而大臣们大多也都痛恨辟阳侯,这个时候听说皇上要把他杀了,更是暗自庆幸。辟阳侯害怕极了,就派人说他想见平原君。平原君这时却推辞道:“现在事情都已经成这样了,我不敢见你呀!”然后,平原君暗中去求见孝惠帝很宠幸的大臣闳籍孺。平原君见到闳籍孺说:“所有的臣子中皇上就偏爱你,这谁都知道。而辟阳侯是太后最宠爱的臣子,现在却被交给了法官,大家都说是你告的状,想杀掉他。要是辟阳侯真被杀了,那么日后太后心怀愤恨,也会找借口把你杀掉。这对你可是不利啊!你为什么不去替辟阳侯向皇上求求情,让皇上手下留情,放了辟阳侯呢?皇上如果听从了你的话,放了辟阳侯,那么太后也会高兴的。到时候两位主子都偏爱你,那你可就有享不尽的荣华富贵呀!”闳籍孺听了,开始感到很害怕,后来仔细想了想,觉得有道理,就听从了他的意见。闳籍孺进宫对皇帝进行了一番劝说,孝惠帝果真放了辟阳侯。

辟阳侯被关押的时候,很想见平原君,而平原君却躲避不见。辟阳侯以为他背叛了自己,很生气。后来等到自己被放出来后,知道是平原君救了自己,辟阳侯又吃惊又感动。

吕后去世以后,大臣们开始诛杀吕氏家族。辟阳侯跟吕氏关系很密切,本来也在被诛杀的行列中,最终竟没有被杀掉,因为有陆贾和平原君为他出谋划策。

淮南王刘长是高祖的小儿子,他的母亲原是赵王的妃子,后来高祖从东垣县经过赵国,赵王把她献给了高祖。妃子与高祖同房有了身孕。当时赶上贯高等人谋反一事,赵王等人都被抓了起来治罪,妃子也受了牵连。后来妃子派自己的弟弟去找辟阳侯向吕后说情,但是辟阳侯见吕后不管也就没再强求。妃子生下刘长后,心怀怨恨一气之下自杀了。等高祖知道后为时已晚。刘长被吕后抚养,跟吕后关系很好,后来刘长知道自己的身世以后,开始痛恨吕后,一心要为母报仇。他把仇恨转到辟阳侯身上,终于找了个机会把他给杀了。

文帝初登位时,偏爱淮南王。他听说平原君曾经为辟阳侯出谋划策,就派狱吏去逮捕平原君,准备治他的罪。狱吏来到了平原君这里,还没进门,平原君正准备自杀。平原君的儿子还有手下人都说:“现在事情还没有查清楚,你为什么早早就要自杀?”平原君回答说:“这件事早晚也躲不过去,我一死,灾祸就断了,也不会连累到你们。”说完,平原君就割断了脖子。文帝听说平原君已自杀,心里有些不安,遗憾地说:“唉!我哪里是要杀他呀!”后来孝文帝为了表示歉意,就任命平原君的儿子为中大夫。

更多信息: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七十列传之郦生陆贾列传第三十七
【“借书读史”随笔】不拘一格降人才(上)
郦生陆贾列传
班马异同卷十三 -- 卷十四
史记·郦生陆贾列传(陆贾)
品读史记(卷97-1):郦生陆贾列传第三十七 【1】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