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一支由我党领导的云南游击队,为策动卢汉起义起了特殊作用
userphoto

2023.03.20 云南

关注

三大战役结束后,卢汉通过各种渠道,秘密与中共进行联系。

当然,这种联系,开始完全是一种政治上的“刺拳”,旨在试探中共方面对云南政局的看法,以及中共方面对待卢汉本人的态度。

卢汉曾派人数度到香港寻找共产党。1949年三四月间,卢汉又命令特务团长朱家修与中共“边纵”负责人朱家璧建立联系,继而派龙泽汇与朱家璧联系。

几经周折,龙泽汇派出吴树桐,在弥勒县西山根据地找到朱家璧,双方建立了联系。

卢汉的行为,引起了国民党各方势力的注意。

毛人凤派特务如影子般地暗中监视着卢汉的行动,并在靖园新村51号沈醉的住处,设置了一部与台湾直接联系的电台,把监视到的卢汉的言行向台湾方面报告。

1949年5月30日,昆明远郊导甸磨盘寺,到处是结满青里泛红的果实的石榴树,火红的攀枝花在明媚的阳光下更加鲜艳,小鸟在清幽的林子里“喳喳”欢叫,似乎是热忱欢迎着每一个路人。

走在盘山泥路上的云南保安部队第3旅旅长龙泽汇、保安10团团长夏际昌一行4人,身着便服,虽然心情紧张、兴奋,但一旦融入到大自然的怀抱,他们又不禁心旷神怡。

龙泽汇是受卢汉的派遣,为避人耳目,以“检查工作”为名,突然秘密驱车到寻甸羊街保安10团所在地,步行上山与朱家璧举行密谈。

再往前行,他们发现了“边纵”游击队战士。战士们以礼相待,带领他们爬上磨盘寺。

磨盘寺是一幢在云南农村少有的青砖建筑,是伊斯兰教的传播地,后来成为当地彝族土司的法寺。

西山根据地建立后,游击队把它当作一个会址,进行了修补、打扫。

当龙泽汇一行到达磨盘寺时,“边纵”副司令朱家璧、政治部主任张子斋以及杨守焉、许南波等十几人均已等候在那里。

朱家璧热情地迎上前说:“龙旅长,夏团长,你们能前来参加会谈,我们表示欢迎。龙旅长和我是老同学、老同事,我们能在这里讨论联合反蒋的事,我感到很高兴。”

朱家璧和龙泽汇相识极早。朱家璧是20年代滇军第5军军长龙云手下第3

师师长朱旭东的侄儿。龙泽汇是当时任第2师师长兼省内混战5军前敌总指挥的卢汉的内弟。

得益于两位前辈的资助,1929年,朱、龙二人相携去南京投考军校,在南京文化学校补习一年后,第二年,两人双双考入了黄埔第八期,也就是当时的中央军校武汉分校。

1932年,两人毕业后都分配回云南,双双在滇军训练团任教。后来,又都在滇军中供职。

朱家璧思想活跃,酷爱阅读进步书籍。1935年,红军长征经过云南时,对朱家璧震动很大。

自那以后,渐渐接受了革命思想。由于滇军的陈腐沉闷,以及蒋介石对地方势力的歧视,使胸怀大志的朱家璧对延安的八路军无限神往。

1938年,朱家璧乘工作调动之机,化名陶隐潜,脱离滇军,绕道前往延安,并在那儿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朱家璧到延安后,先在“抗大”学习,后留任组织干事。

1939年,他和其他一些关心云南家乡形势的同乡联名写了《我们对于将来回云南及滇军中工作意见的报告》,呈送当时任中央组织部长的陈云同志,表达了回云南在滇军中做一番抗日伟大事业的志向。

1940年9月,陈云找朱家璧谈话,鼓励他回云南工作,并介绍他到中共南方局重庆八路军办事处。在那里,周恩来与他在卧室里促膝长谈。

最后说:“你回云南,最好以进步面貌出现,不要装落后。你去过延安,进过'抗大’,大家都知道,所以装落后人家不相信。”

1941年初,朱家璧回到了云南。5月,他去昆明找了龙泽汇,毫不隐瞒地对他说:“我是从延安回来探亲的。”

龙泽汇与朱家璧关系密切,两人经常在一起谈政治,谈时事,朱家璧乘机向他作团结、进步、抗战的宣传,揭露蒋介石投降、内战、消极抗战、排斥异己的惯用伎俩,使龙泽汇受到很深的感染。

龙泽汇视朱家璧为知己和良师,并坚持挽留,带他去见当时任旅长的卢浚泉。卢一见朱家璧是个人才,忙将他留下,任命朱家璧为滇军第1旅第2团3营营长。

朱家璧以八路军的治军方法管理三营,使其部队面貌一新,很得卢浚泉赏识。

后来,卢汉出任国民党第一方面军司令,任命朱家璧为他的特务团团长。在团长任上,朱因反蒋倾向,险遭蒋的迫害。

卢汉滇军被抽调去东北打内战,朱家璧按党组织要求,脱离滇军,在弥勒西山创立了人民武装游击队,后归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滇桂黔边区纵队。朱家璧任副司令员。

1949年,全国形势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蒋介石的失败已成为不可逆转的事实。

卢汉的思想也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他承认:“共产党是肯定成功了,应逐步摆脱蒋介石的控制。”

在这场艰难的控制与反控制的斗争中,卢汉已意识到必须依靠共产党的力量。

他迫切想了解共产党对他的态度,于是到处去寻找共产党。在昆明寻找地下党的过程中,两次遇到政治骗子。他对龙泽汇说:“到边纵去找朱家璧总不会错了吧?”

龙泽汇找到已弃甲经商的黄埔时期的同学吴树桐,要吴以做生意为名,前往游击队活动的地方与朱家璧接头。

吴树桐找到朱家璧,转告了卢汉希望朱家璧到昆明联系的邀请。

经过商定,朱家璧不便到昆明,双方约定再选地址联络。朱家璧与龙泽汇的联络由住在昆明晓东街的朱旭东担任。

1949年4月28日,滇桂黔边区党组织在向中共华南局的工作请示中提出:“卢汉派人携亲笔函找朱家璧等接洽,庄(庄田,'边纵’司令)、郑(郑敦,'边纵’副政委)已同意策动卢汉起义。”

5月11日,中共中央向华南局下达了“关于联络卢汉起义问题给滇桂黔边区党委的指示”,在卢汉决心反蒋起义时,以一部分武装队伍配合卢汉的军队,消灭国民党,并明示卢汉派全权代表到北京,与人民解放军总部谈判。

通过朱旭东的联络,朱家璧约定龙泽汇于5月30日到寻甸磨盘寺会谈。因为那里是游击区,“边纵”部队好控制,并且离保安10团很近,便于龙泽汇行动。

同时,“边纵”的共产党员何云谷经龙泽汇安排到保安10团任政治处副主任,更便于双方交流。

会谈双方落座后,由于当地盛产核桃,朱家璧以核桃、石榴等招待进山的客人。会谈气氛极为融洽,龙泽汇显得很有诚意。

会谈中,双方交换了对形势的看法后,龙泽汇提出:“卢主席的意思是准备早点起义,请考虑。你们需要的武器已准备好了。”

朱家璧没有直接答复龙泽汇的要求,走上前去亲自为龙泽汇倒了一杯茶。

山中泥土的气息扑鼻而来,使朱家璧这位“边纵”的领导人振奋了许多。在滇的地下斗争和根据地的武装斗争,已使这条硬汉成熟了许多。

他明白:自己的话既要让龙泽汇感到共产党对卢汉起义的真诚态度,又要使他们在条件不成熟的情况下不致操之过急。

把刚才热情、鼓动的语调换成了一种亲切、冷静的劝导:“上级指示我们,对卢主席起义,我'边纵’将从政治、军事上给予大力的支持,我们热情期待着卢主席为避免云南1000多万人民遭受内战之苦而选择一条通向光明和平的道路,但从目前军事力量对比来看,在解放军还未接近云南之时,不要过早举旗,免得起义部队遭到太大的损失,请龙旅长转达我们的意见,并希望在以后的工作中加强联络。”

山中传来了阵阵游击队战士操练的口令声,使一向自信、果断的龙泽汇产生了一种超前的想象:滇军及游击队将士并肩作战,为保卫云南的和平而并肩作战。

他一直解释不清:那支13年前穿着草鞋、戴着斗笠,曾经从云南经过的“农民军”似的红军,竟然打败了兵多粮足的国民党军。

而这支战无不胜的部队的领导者都认为起义条件还不成熟,自有其道理,目前更不可能依靠滇军自己的力量在国民党势力的夹缝中起义。

龙泽汇呷了一口茶,说声:“卢主席早就有举旗反蒋之意,正因为国民党'中央军’的力量目前在云南还较强,所以一直不露声色。我会向他转告你们的意思,起义之事以后再谈。”

最后,朱家璧说:“武器交换问题,就请夏团长和何云谷同志办理好了。另外,我们还需要服装、军毯、电台等物资,请转告卢主席。”

会谈时间不长,双方达成的协议也不多。但这次会谈,是以卢汉为首的云南地方势力第一次与共产党的正面握手,是云南省保安部队与“边纵”的第一次化敌为友的合作,为以后的“昆明保卫战”埋下了伏笔。

为了不引起国民党特务的怀疑,龙泽汇在会谈结束后即下山返回昆明。

几天后,即派汽车将1500多枝步枪,12挺重机枪,100余挺轻机枪和一些弹药送到寻甸保安10团。

由夏际昌与何云谷商量后,深夜里先将武器送到离营区1公里地的飞机场上,通知“边纵”的人来取。

同时还给了一部电台,电码本是夏际昌亲自到昆明向龙泽汇取回交给何云谷的。之后,龙泽汇与朱旭东联系,还用保安第3旅的名义,在昆明云瑞北路显明服装公司订做了1万套军服交给了边纵,并又送了一批武器。

先后共计给边纵步枪300余枝,轻机枪100余挺,子弹几十万发,还有一批手榴弹等。

8月2日,天气格外晴朗,虽然国民党在内战前线不断打败仗,但退到昆明的官僚、太太们,仍然过着灯红酒绿、醉生梦死的生活。

一大早,在昆明经宣良、路南前往石林的路上,不断行驶着这些幕僚、太太们乘坐的小车,他们当中也不乏抱着一种绝望的心态往石林最后一览者。

一辆黑色敞蓬吉普车上,坐着一位身穿保安部队的上校军装的军官和他的太太以及两个随从。

这位精神焕发的军官写意的脸上流露出与众不同的兴奋。他就是云南省保安部队13旅旅长龙泽汇和他那任西南联大教师的太太,龙旅长以陪太太到石林渡假为名,前往石林与中共“边纵”领导人朱家璧等进行第二次密谈。

车行至阿诗玛的故乡——路南地段,从百姓的精神面貌上看,虽然这里离弥勒县城还有几十公里的路程,但明显感到一种来自“山那边”的蓬勃气息和彝乡人民对新生活的追求。

路两边对称的桉树和直立的石林向车后移去。离石林越来越近,龙泽汇深深地吸了一口气,整了整军服,他从心里感到即将行使一项庄严、神圣的使命。

车行至石林,没有直接到旅游区,而是驶进了阿诗玛饭店。

龙泽汇等径直朝301房间走去,随行的普参谋敲了三下门,有人过来开门。普参谋说了声“西山”,那人答复“锡都”,按朱旭东安排的暗号对上了,那人连声说:“我们等候多时了,请进。”

普参谋朝服务台的龙泽汇等人招了一下手,4人鱼贯而入。

朱家璧、张子斋等人早已按二十几天前砚山会谈的安排等候在宾馆里。

一阵寒暄之后,朱家璧的夫人何氏与龙泽汇的夫人相携去石林观光。双方坐定后,即直接进行了会谈。

龙泽汇对早点起义的要求显得很迫切。一进门,他就单刀直入说起起义的事:“卢主席认为,我们应在蒋介石的主力来到昆明以前举行起义。否则,有可能前功尽弃,使起义流产。”

会谈的房子很小,挤了七八个人,朱家璧明显感到龙泽汇说话时声音激动得发颤。

他接过张子斋递过来的香烟,在手里摆弄了两下,镇定地说:“卢主席的顾虑很有道理。我们也曾认真仔细地研究过这个问题。我们认为:蒋介石的中央军对昆明威胁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难题,如果我们过早举旗起义,势必引起蒋介石的恐慌,蒋介石一定会倾尽全力反扑,企图把起义部队扼杀于襁褓之中,夺回云南作为他们的反共基地。而解放军还远在中南,无法及时救援。”

“冒险起义,将给滇军和云南人民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至于他们退守昆明,卢主席可以用营房缺乏,训练场地拥挤,粮草供应困难,部队与地方摩擦加剧等实际性问题加以阻挠,尽量使他们屯于省外、城外……为慎重起见,我党认为:卢汉起义应在解放军接近云南之际!”

朱家璧一番中肯的分析,使龙泽汇心悦诚服,这条彝族汉子摸了摸脑门,笑着说:“我明白了,回昆明后,我一定做好卢主席的思想工作。”

接着,双方又磋商了云南保安部队的行动,以及向边纵提供情报等问题。

张子斋拉开了掩着的窗户,窗外的和风款款吹进,拥挤的房间仿佛突然之间大了许多。

由于基本立场问题取得一致,消除了隔阂,在余下的两个议题中,仿佛成了自家人的协调与安排。

朱家璧恢谐地说:“既然你们诚心起义,那么我们就是自家人了。俗话说:'大水不冲龙王庙’,我们决不能同室操戈,以后卢主席的保安部队可得调转枪口,不向'边纵’进攻罗!”

龙泽汇听后连声说:“当然!当然!”

经双方仔细商定,签订了如下声明:(1)从现在起到起义以前,云南保安部队不得进攻“边纵”。

(2)如保安部队被迫配合国民党中央军进攻“边纵”;则应向“边纵”通知保安部队的路线,并及时给“边纵”提供国民党中央军的有关情报。

(3)继续加强联系,卢汉方面经常向“边纵”反映起义的准备情况,“边纵”负责把内战前线的真实情报通报给卢汉方面。

会谈结束后,龙泽汇的夫人与朱家璧的夫人也游览回来了。双方告别后,为避人耳目,龙泽汇等先退出去。等龙泽汇绝尘而去后,朱家璧等才离开阿诗玛饭店。

通过龙、朱两次密谈,使卢汉在选择光明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边纵”这支长期在云南坚持斗争的游击武装,为策动卢汉起义起了特殊作用。

以卢汉为首的云南地方势力第一次公开与共产党对话,使我党对卢汉的争取工作更加直接了当,双方确定了起义最恰当时机,为起义的成功打下了必要的基础;作出了军事合作和互通情报的成文声明,为日后的反镇压斗争创造了条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沈醉回忆录:(30)被迫起义(中)
朱家璧少将的故事(二)
云南起义
1949年,卢汉拒绝在一份名单上签字,使得数百共产党人免遭杀害
卢汉为何“闭门戒烟”?起义前设宴搜身,将云南大员一锅端
1949年12月9日下午,张群、余程万、李弥等人乘坐的飞机先后飞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