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大红9”毛瑟手枪欣赏

驳壳枪是对毛瑟C96手枪的俗称。毛瑟C96手枪的口径是7.63毫米,发射7.63X25毫米毛瑟手枪弹,即如下图这个枪这个弹:

众所周知,该枪并未被德国军方采用,其所使用的7.63X25毫米毛瑟手枪弹亦不是德国的制式手枪弹。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德国陆军手枪不敷使用,才不得不向毛瑟厂紧急订购一批毛瑟C96手枪,但仍然不要7.63毫米,而要求使用9X9毫米手枪弹。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9毫米C96手枪得以批量生产。

从外观看去,9毫米的毛瑟C96手枪与原型枪相比,除了口径不同没有任何差别,这便导致了经常有当兵的将7.63毫米手枪弹误装。针对这个问题,毛瑟厂采用了一招最原始也最有效的办法,在手枪的握把上刻上一个阿拉伯数字“9”,就像今天有些小车油箱处注明柴油二字的效用一样,这才避免了子弹的误装。

上图即在握柄处刻了“9”字的毛瑟9毫米C96手枪。

请看,这个握柄处的刻字“9”并没有像后期常见的那样涂上颜色,字也小,不醒目,容易被人忽视。下图是右视图:

大概因为这个字太小不醒目的原因,后来又加了字号,并涂以鲜艳的红色。

请看上图,这个字是不是就清晰多了?

这个大大的“9”字,不是一面有,而是两面都有,请看左视图:

上图的“9”字本是涂以鲜艳的红色的,但年代久远,有些掉色了。再看这个:

这个“9”字够鲜艳吧?不过这更像是今天的某个人新涂上的颜色。不管是新涂的颜色还是原本的颜色,总之当年的该枪是有很鲜艳的大大的“9”字的。也就因为这个,该枪在德国便有了“大红9”的俗称。

有资料显示,一战时的德军共向毛瑟厂订购了150000支9毫米毛瑟C96手枪,定货是1915年,首次交货是1916年。但直到德军在一战中战败,这个数字并未完全兑现,而只是交付了137000余支。

德国战败后,因为凡尔赛条约的限制,毛瑟9毫米手枪属于禁品。无奈,只好将其中的一部分销毁,一部分卖给中国,还有一部分则进行了枪管改短,于是就出现了警用型的毛瑟9毫米手枪。如图:

这便是经过了局部改造的“大红9”。因为条约限制德国的手枪枪管长度不能超过100毫米,遂只好将枪管由原来的140毫米改短为99毫米。

不知出于什么原因,这款所谓的毛瑟9毫米警用手枪到了后期,又将移动的表尺去掉,改成了固定缺口照门的形式,如图:

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局部的改造,是一些小型兵工厂所为,毛瑟厂并没有过这样的操作。

还需要说清楚的是,“大红9”是外来的俗称,是改开以后从外刊外网翻译得来。旧中国没有“大红9”的俗称,那时的国人将其称作一号驳壳枪,或“头把盒子”。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旁开门盒子炮是怎样的一支手枪
德国毛瑟家族的14种手枪
德国“古董级”的5支手枪,距离现在有100多年,不过依旧经典
驳壳枪也分大小,闲聊头把、二把、三把盒子
德国毛瑟HSc 7.65mm手枪
二战时期, 德军佩这枪, 都是狙击手的主要目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