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毛主席两次题词刘胡兰,为何拒绝给董存瑞题词?事后才知伟人高明
文章篇幅较长,内容比较干。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点击右上方的“关注”。感谢您的支持和鼓励,希望能给您带来舒适的阅读体验。
“我写不合适啊!”
这是1956年,面对隆化人民的请愿时,毛主席说出的婉拒之语。
当时毛主席已经为刘胡兰题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并在1957年再次题词,但面对隆化人民请求为董存瑞烈士题词的愿望,毛主席却拒绝了。
那么,为什么毛主席会拒绝为董存瑞题词呢?难道是因为他觉得董存瑞的贡献不如刘胡兰大吗?
当然不是。接下来,我们就来讲讲给董存瑞的题词是怎么诞生的,以及毛主席拒绝给董存瑞题词背后的考量。
董存瑞是张家口怀来人,出身于贫苦农民家庭。从小嫉恶如仇,勇敢无畏。抗战时他曾当过儿童团长,后来又加入了八路军。
解放战争爆发后,已经成为一名解放军战士的董存瑞在解放河北隆化的战斗中冲锋在前,担任爆破组组长。
他带队炸毁了4座炮楼、5座碉堡,本来已经完成了既定任务,但在发现敌人一座隐蔽的桥型暗堡对部队前进造成了很大阻力后,董存瑞主动请战,得到了批准。但这座碉堡的位置实在太刁钻,距地面的高度超过了身高,两边的桥台上又无法放置炸药包。
眼看战事紧急,董存瑞一拉导火索,大喊:“为了新中国,冲啊!”最终敌人的碉堡被炸毁,董存瑞也牺牲了,这就是“董存瑞舍身炸碉堡”的故事。
考虑到董存瑞为解放隆化作出了这么大的贡献,尽管隆化并非董存瑞的家乡,但隆化人民还是为董存瑞修建了董存瑞烈士陵园以及董存瑞纪念碑。
1956年,隆化县又对烈士陵园和纪念碑进行了重修,并决定邀请一位重要领导来为纪念碑题词。那么问题来了,请谁来题词呢?
许多人第一时间就想到了毛主席:“可以请毛主席来题词!”
这当然是个很合理的建议,毕竟毛主席在众人心目中的地位非常高,而且之前就给不少烈士题过词,并且毛主席的书法、文采都很好,他的题词必然很适合用于董存瑞纪念碑。
但是,想让毛主席题词的人太多了,毛主席平常工作又十分繁忙。日理万机的毛主席真的会关注到他们小小的隆化县,有时间为他们题词么?县委众人一时间有些犹豫。
此时在隆化县人民委员会民政科工作的冀兴坡自信地说:
“试试看嘛,毛主席是亲民的好领导,董存瑞烈士又做出了这么大贡献,相信毛主席会帮我们的。”
于是,冀兴坡就在隆化县政委的委派下出发了,他带着全县人民的希望前往北京,向毛主席提出请求。
当时去北京可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得先拿着县里的介绍信到承德专区,再请承德专区开介绍信,接着来到河北保定的省委组织部,再请省委组织部开出省里的介绍信,这才能到北京。
在经过了这一系列复杂的流程后,冀兴坡终于来到了北京中南海。他先是来到中央办公厅,请办公厅工作人员开了一封说明信,之后就回旅馆等待了。
直到下周三,冀兴坡终于拿到了说明信,按照指示前往内务部,在内务部长谢觉哉的安排下,得到了内务部优抚司邹司长的接待。
冀兴坡再次汇报了董存瑞烈士的光辉事迹,并表明了隆化县人民的殷切期待:
“大家都很尊重董存瑞烈士,因此希望毛主席能够题词,肯定能让纪念碑更加有光辉!”
邹司长表示事情已经汇报上去了,但是还不能马上决定下来,请冀兴坡等一等。
冀兴坡很兴奋,但回到旅馆等了几天,还是没有消息。此时县里的烈士陵园和纪念碑建设工作已经开始,冀兴坡作为民政科的工作人员还得回去安排建设事项。
眼看一直没有消息,冀兴坡有些焦急,只得回到优抚司询问领导究竟有没有明确答复,邹司长不好意思地回答:
“最近工作太繁杂,目前还没有消息,你先回去等吧。”
冀兴坡对此也能理解,毕竟中央领导工作繁忙,又有那么多人想找他们题词,因此不能马上答复也是很正常的。因此冀兴坡先回到县里安排工程去了,等待北京方面的新消息。
但直到1957年4月,好几个月过去了,烈士陵园已经基本完工,马上就要建设纪念碑了,北京这边还是没有消息,冀兴坡便决定回去问问,毕竟题词马上就要用上了。
正好为了建设纪念碑,县里也需要采购一批大理石,这种商品在县里是买不到的。因此冀兴坡再次来到北京,负责筹备纪念碑题词和大理石购买事宜。
于是冀兴坡又来到优抚司,询问题词的事情是否有结果了。这次优抚司终于给出了明确的答复,说领导已经同意,请他一周后再过来。
冀兴坡很兴奋,能得到毛主席的题词,全县人民想必都十分兴奋,自己的任务也就算圆满完成了,接着他便抱着喜悦的心情采购大理石去了。
好事成双,当时人民英雄纪念碑也正在建设当中。冀兴坡就专门找到负责工程建设的李琛,询问他对于纪念碑修建有什么建议。李琛得知他们是在为董存瑞修建纪念碑后,详细询问了董存瑞的事迹,十分感动:
“这么好的英雄,当然应该纪念!这样,你们不用买了,我们这里正好有一批多出来的大理石,就送给你们了!”
冀兴坡连连感谢,也感到十分自豪:自己这次来不但办成了事,还给县里省了一笔经费!并且既然是李琛赠送的石料,想必质量也不会差。不久后他又收到消息,说纪念碑的题词已经写好了,便更是激动不已。
然而到内务部拿到题词后,冀兴坡却傻了眼,只见题词上写着“舍身为国,永垂不朽”八个大字。字体苍劲有力,这八个字也很适合形容董存瑞烈士。但题词下面的落款上却并不是毛主席的名字,而是写着“朱德,一九五七年五月廿九日”。
冀兴坡有些犹豫,朱德朱老总当然也是德高望重,在人民心目中地位很高的了,由他来为董存瑞烈士纪念碑题词当然也很正常。
但问题是之前县里大家讨论的结果是请毛主席来题词,自己也已经表决心要把这事办好了。但现在却变成了朱老总的题词,这让他如何向隆化人民交待?在面对大家的疑问时该如何回答?
但是,冀兴坡又感觉,朱老总毕竟也是重要的中央领导,人家已经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来题词了,再去问为什么是他题词而不是毛主席题词,似乎有种“忘恩负义”的感觉,好像是看不起朱老总的题词一样。
但是如果不问出个所以然来,又没法向隆化人民解释,冀兴坡顿时左右为难。
想来想去,冀兴坡还是决定“打破砂锅问到底”,一探究竟。他找到邹司长,硬着头皮问道:
“朱老总能给我们题词,当然也是我们的荣幸。但是我们县当初不是请毛主席来题词的吗,为什么变成朱老总了呢?”
邹司长耐心解释道,原来,当初优抚司上报上去之后,确实是请毛主席题词的。毛主席收到请愿之后也十分感动,还专门去了解了董存瑞烈士的事迹,并对董存瑞的贡献十分赞赏。但是,在大家请求他题词时,毛主席却说:“我写不合适啊!”之后便把信件交给了旁边的人:“去请朱老总题词吧!”
为什么毛主席觉得不合适呢?原来,虽然刘胡兰和董存瑞都是烈士。但刘胡兰是群众,而董存瑞是军人,并且是在战斗中牺牲的,当然应该请管理军队系统的朱老总来题词更合适。
并且,全国各地来请毛主席题词的人太多了,除了纪念碑之外,各种各样的建筑和设施的负责人都总是会来找毛主席题词,大家一有题词的需求,就会马上想到毛主席。
这对于毛主席而言虽然是一种荣耀,但是一方面毛主席日理万机,也实在没有那么多空闲来满足所有人的题词需求。
另一方面毛主席也感觉这样一来自己似乎成了“唯我独尊”了,气势把其他人都压倒了,这并不是毛主席希望见到的。因此他转而将董存瑞烈士纪念碑交给朱老总题词,也是尊重朱老总,顾全大局的体现。
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则是毛主席跟朱老总之间的私人关系也确实非常好,情谊深厚,因此让给朱老总题词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朱德和毛主席早在井冈山时期就开始合作了,当时人们就称之为“朱毛”。两人紧密配合,从国内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一路走来,一直到新中国成立。这种历久弥坚的感情,是常人所无法体会的。
因此,纪念碑的题词最终就交给朱老总来写了。
而冀兴坡了解了前因后果之后也恍然大悟,十分感动,他明白毛主席不给纪念碑写题词不是出于什么偏见,反而正是因为毛主席有着高风亮节的精神,他也就知道回去之后该如何向大家解释了。
1957年10月18日,董存瑞纪念碑最终落成。纪念碑碑体正面正是朱德的题词:“舍身为国,永垂不朽”。
8个镏金大字,既彰显着董存瑞的伟大精神,也显示着两位伟人之间的深厚情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董存瑞纪念碑建造后,毛主席为何拒绝了题词的请求?
主席2次为刘胡兰题词,却不给董存瑞题词,为何?真相让人感动
舍身为国炸碉堡的董存瑞,毛主席为什么拒绝给他题词
1956年,22万百姓请愿毛主席给董存瑞题词,主席:我不适合
舍身炸碉堡的董存瑞,毛主席为何没有给他题词?背后还有这段故事
毛主席为何拒绝给董存瑞题词?得知真实原因后,才知伟人高明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