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2014年三伏天:贴敷穴位、注意事项
2014年三伏天:
 
预贴:      7月8日--7月17日
一伏:      7月18日--7月27日 
二伏:      7月28日-- 8月6日
三伏:      8月7日-- 8月16日
加强贴:   8月17日--8月26日

 
 

三九天:

 

一九:2013年12月23日--2013年12月31日

二九:2014年01月01日--2014年01月09日

三九:2014年01月10日--2014年01月18日

加强贴:2014年01月19日--2014年01月27日

 
 
 
 
品名三伏贴 三九贴 天灸粉50g/包(每包送50个空穴位贴)
 
 
 
使用方法:用生姜汁兑入药粉,调成膏状,用时揭开三伏贴的无纺布,取适量抹在三伏贴圈内,贴上穴位即可。(小孩子或者刚开始第一次用的可以先用清水或者蛋清代替生姜汁,适应没有任何不适之后再慢慢调回生姜汁)
 
 
 
 
具体机能调节的敷贴穴位:
三伏贴基础穴位:大椎、天突、肺俞、风门、膏肓(共8个穴位)。

保健贴(体虚者、冬天四肢冰凉、畏寒喜暖、无精打彩,抵抗力低下,容易感冒咳嗽发烧等.

选用穴位:大椎、 足三里、 脾俞、 肾俞、 关元、命门等

具体辩证:疏肝经的可加太冲,补肾的加太溪,健脾胃的加胃俞,化痰的加丰隆、健肺系统的加肺俞,膏肓,驱风寒的加风门等。

上呼吸道呼吸系统及肺系系统: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哮喘咳嗽、慢性咽炎、肺气肿、慢性及过敏性鼻炎、体虚易感冒者;

选用穴位:大椎、肺俞、风门、膏盲、檀中、心腧、定喘、天突、膈腧、丰隆、脾俞、肾俞、足三里、中脘等。

具体辩证:以咳嗽为例,风寒的可用肺俞、风门等穴。有痰的咳嗽可用丰隆。膻中。天突,积食咳嗽可用脾俞、肾俞、足三里、中脘等。 

 

消化系统:脾胃虚寒、胃痛,胃胀,消化性溃疡,中焦虚寒、胃肠功能紊乱、慢性结肠炎、虚寒腹泻等;

选用穴位: 足三里、关元、肾腧、脾腧、胃腧、肝腧、大肠腧、中脘等。

妇产科:下焦虚寒、宫寒、痛经、带下量多等;

选用穴位:关元、命门(补肾阳)、肾俞(补肾阴)、天枢、外陵、足三里、三阴交、膈腧、肝俞、血海等。

风湿骨痛:关节痛、骨质增生、关节炎、类风湿、风湿引起的各种颈、肩、腰、腿痛等。

选用穴位:大椎、曲池、外关、命门、肾腧、足三里,阳陵泉、血海、大杼等。

一般来说。一次可以选择5-8个穴位进行贴敷,不能同时贴过多的穴位。一天内若分不同时间贴,应先后背再前面,因后背为阳。前面属阴;先上再下,有内热的人最后加贴三阴交或涌泉,引火下行。(我们会给每个客户附送一份穴位图可供参考)

 
适用人群:成人及2周岁以上小孩子(2周岁以下小孩不建议敷贴)
 
 
敷贴时间:

 敷贴次数可根据自己实际情况选择每一伏的头一天各贴1次;或者每一伏的头三天每天贴一次;或者每周1-2次;最少要坚持连续三年的时间。

敷贴时间为成人为2~4小时,小儿为0.5~2小时,根据个人体质差异也可适当延长或减少时间,如果敷贴部位出现痒、痛,可适当减少敷贴时间。                   
 
 

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它是根据《黄帝内经》中“春夏养阳”的原则,利用夏季气温高,机体阳气充沛,人的体表经络中的气血最旺盛的有利时机,此时通过穴位贴敷贴最易刺激穴位,激发经气,通过皮肤渗透吸收,促使经络畅通,气血调和。所以在夏季尤其是三伏天时敷贴,可更好的发挥扶阳祛寒、扶助正气、扶正固本的作用,并可为秋冬储存阳气,阳气充足则冬季不易被严寒所伤,自然就可减少冬季一些症状的发生。

 
 
三九天是全年气温最低的时候,此时人体阳气敛藏,气血不畅,以穴位贴敷贴在特定穴位,益肺理气,从而宣肺豁痰,健脾温肾,驱散寒邪。
 
 
有的人会问:这种穴位贴一定要在三伏天和三九天用吗?季节敷有着适应天时的基础,在这两个季节效果是比其他时段会好一些。但是其他时段也是可以用的,不一定局限在这两个时段。
 
 
注意事项:
 
1,根据个人体质和皮肤的耐受程度,部分人敷贴后会出现轻微麻木、温热、痒、针刺、疼痛等感觉,也有部分无明显感觉,这些均属于贴敷吸收的正常反应。如果感觉特别剧烈,达到难以忍受的程度,请及时取下,用清水冲洗局部,切不要搓、抓、挠,也不要用洗浴用品及其它止痒产品,防止对局部的皮肤的进一步刺激。
 
2,敷贴期间,应减少运动,避免出汗,尽量避免电扇、空调直吹,以利于更好的吸收;注意防止污损衣物;应尽量避免食用寒凉、过咸等食物;应尽量避免烟酒、油腻、海味、辛辣、牛羊肉等发物,以免出现发疱现象自己处理不好。敷贴当天不能洗冷水澡,并且注意刚贴过的穴位不能马上洗冷水或受凉。
 
3,因个人皮肤耐受程度不同,如背部有轻微的红、肿、刺、痒等情况,或背部敷贴处出现针尖至小米大小的水泡,属正常反应,仅需保持背部干燥即可,一般可自行消失,注意最好等水泡消掉后再进行第二次的敷贴。若出现大的水泡,可就诊消毒处理,以防感染。其实三伏贴也有人叫发泡贴,意思是贴到皮肤起泡效果更好,但是这里提醒下为避免出现大水泡自己不懂的处理,贴敷时间就要少一些,贴到微红即可取下。
4,肺炎及多种感染性症状和急性发热发烧期、对贴敷药物极度敏感、特殊体质及接触性皮炎等皮肤症状、女性月经期间以及贴敷穴位局部皮肤有破溃者不能贴敷;关节部位不宜敷贴;妊娠期妇女、有肿瘤、糖尿病等慎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经络养生】9套调理全身系统的艾灸解决方案
冬病夏治--三伏敷贴_谭婕
感冒艾灸灸哪里
咳嗽怎么艾灸?咳嗽的艾灸治疗方法,记得收藏和分享给朋友家人哦
【望安山文学】王金山|​|​又是一年“夏治”时(大特写)
取穴视频指导上篇 | 入伏啦,找准穴位,效果加倍,建议收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