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吴茱萸

《本经》

为芸香科落叶灌木或小乔木植物吴茱萸 Evodia rutaecarpa (Juss.) Benth、石虎 E.rutaecarpa (Juss.) Benth. var. officinalis (Dode) Huang 或疏毛吴茱萸 E. rutaecarpa (Juss.) Benth. var. bodinieri (Dode) Huang 接近成熟的果实。主产于贵州、广西、四川等地。8~11月果实尚未开裂时采收。晒干或低温烘干,生用或制用。

中药吴茱萸的性味归经

辛、苦,热。有小毒。归肝、脾、胃、肾经。

中药吴茱萸的功效

散寒止痛,温中止呕,燥湿止泻。

1.散寒止痛,包括温中,也包括温经,用于经脉受寒的头痛、腹痛、痛经,温肝经经脉;温中凡胃寒或脾胃有寒的均可广泛使用。用于寒滞肝脉诸痛证。本品辛散苦泄,性热祛寒,既散肝经之寒邪,又解肝经之郁滞,为治肝寒气滞诸痛的要药。治寒疝腹痛,常与小茴香川楝子木香等配伍,如导气汤。治厥阴头痛,常与人参生姜等同用,如吴茱萸汤。治冲任虚寒、瘀血阻滞之痛经,可与桂枝当归川芎等同用,如温经汤。若寒湿脚气肿痛,或上冲入腹,常与木瓜、苏叶、槟榔等同用,如鸡鸣散。略有行气作用,但偏于止痛。

2.止呕,用于胃寒呕吐证。本品有温中散寒、降逆止呕之功。治中焦虚寒的脘腹冷痛,呕吐泛酸,常与人参生姜等同用,如吴茱萸汤。治外寒内侵、胃失和降的呕吐,可与半夏生姜等同用。它常和清胃热的黄连等配伍,治疗胃热呕吐或肝郁化火而引起的呕吐。

3.助阳止泻,它苦燥,能燥湿,用于泄泻、腹泻,虚寒泄泻证。本品能温脾益肾、助阳止泻,为治脾肾阳虚,五更泄泻之常用药,多与补骨脂肉豆蔻五味子等同用,如四神丸。阳虚、有寒的泄泻,它补阳、散寒止痛、燥湿,最合适。

4.以本品为末醋调敷足心(涌泉穴),可治口疮、高血压病等。

中药吴茱萸的作用(药理)

本品含挥发油,油中主要成分为吴茱萸烯、罗勒烯、吴茱萸内酯等。此外尚含吴茱萸胺、吴茱萸碱等多种生物碱。具有抗溃疡、保肝、镇痛、抗缺氧、抗菌、抗凝和抗血栓形成等作用。

1.本品含挥发油,油中主要成分为吴茱萸烯、罗勒烯、吴茱萸内酯、吴茱萸内酯醇等;又含柠檬苦素、吴茱萸苦素、吴茱萸碱、吴茱萸次碱、脱氢吴茱萸次碱、去甲基乌药碱、黄柏酮及吴茱萸卡品碱等多种生物碱。此外尚含有对羟福林,N,N-二甲基-5-甲氧基色胺、环磷鸟苷、花色苷、异戊烯黄酮等。本品有镇痛作用。能升高体温,大量时能兴奋中枢并引起视力障碍、错觉。其煎剂口服有止呕及抗盐酸性溃疡、消炎痛加乙醇性胃溃疡的作用;对水浸大鼠应激性和结扎幽门性胃溃疡有抑制形成的倾向。其煎剂给犬灌胃,有明显的降压作用,但当与甘草配伍时,其降压作用消失,其降压作用主要是扩张外周血管所致,且与组织胺释放有关。其煎剂对家兔小肠活动有双向作用,低浓度时兴奋,高浓度时抑制。本品能抑制血小板聚集,抑制血小板血栓及纤维蛋白血栓形成。本品煎剂、吴茱萸次碱和脱氢吴茱萸碱对家兔离体及在体子宫有兴奋作用。其煎剂内服有利尿作用,水煎及醇、乙醚提取物在体外都能杀灭猪蛔虫、蚯蚓及水蛭。其煎剂对霍乱弧菌及堇色毛癣菌、同心性毛癣菌等多种皮肤真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2.本品有小毒,较大量服用可引起腹痛、腹泻,并可引起视力障碍及错觉等。

中药吴茱萸的应用

1.用于寒凝疼痛证。本品辛散苦泄,性热祛寒,善入肝经,既散肝经之寒邪,又解肝经之郁滞,且有良好的止痛作用,故为治肝寒气滞诸痛之要药。治中焦虚寒,肝气上逆的厥阴头痛,本品能散寒降逆止痛,常与生姜等温中降逆药配伍。治肝郁胃寒,或中焦虚寒,脘腹冷痛,本品能疏肝暖胃,散寒止痛,常与高良姜砂仁丁香等药配伍。治寒凝肝经,疝气疼痛,本品则能开郁化滞,散寒止痛,常与小茴香川楝子木香等温经散寒、行气止痛药配伍。若治寒凝肝经,肝气不舒,冲任不利,血行不畅,经产腹痛,本品既能温散肝经寒邪,又解肝经之郁滞,且能止痛,常与温经散寒、和血养血药配伍,如《金匮要略》温经汤 ,以之与桂枝当归川芎等药同用。对于寒湿外侵,脚气肿痛,本品有散寒燥湿、止痛之功,常与槟榔木瓜、紫苏等行气、除湿药配伍。

2.用于胃寒呕吐证。本品具有温中止呕之功,适用于胃寒呕吐、呃逆之证。常与半夏生姜等温胃止呕药同用。若治肝郁化火,肝火犯胃,或胃中有热,胃失和降,呕吐吞酸,本品可疏肝、止呕,亦可与黄连竹茹等清胃、止呕药配伍,共收解郁和中、清胃止呕之效。

3.用于虚寒泄泻。本品苦热,性热散寒,味苦燥湿,能散寒燥湿以止泻。治寒湿泄泻,可以单用,或与其他温中燥湿药同用;治脾肾虚寒的五更泄泻,常与温补脾肾、涩肠止泻药配伍,如《内科摘要》四神丸,以之与补骨脂肉豆蔻五味子等药同用。 此外,用于湿疹,湿疮。本品外用有燥湿止痒作用。治湿疹,湿疮,可单用本品,或与敛湿止痒药配伍。煎洗或干粉撒布患处。若以本品研末用米醋调敷足心(涌泉穴),还可治口疮及治高血压。

中药吴茱萸的用法用量

煎服,1~4.5g。外用适量。

中药吴茱萸的使用注意

本品辛热燥烈,易耗气动火,故不宜多用、久服。有毒,多了头晕、视觉障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草药 温里药 :吴茱萸
中医中药,吴茱萸的功效及应用
吴茱萸的功效作用与禁忌
吴茱萸的功效与作用
吴茱萸(附图片)
苦“黄连”的炮制种类有哪些?为何不宜单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