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茯苓与薏苡仁的功效异同

(1)共同性

薏苡仁与茯苓均味甘淡薄,甘能补脾,淡能渗泄,二者既可祛邪,又能扶正,补而不峻,利而不猛,二药实为利水消肿之要药。均适宜于用治脾虚湿盛之证,如水肿脚气、小便不利、泄泻以及风湿痹痛、带下淋浊等证。

(2)个异性

薏苡仁性凉,归经于肺及脾胃,微寒清热,具有健脾补中、利水渗湿之功效,故临床常用治水湿滞留或湿热内蕴之水肿脚气、小便不利等证,又治脾虚湿盛之食少泄泻。此外,本品能上清肺金之热,下利肠胃之湿,对于咳吐脓痰之肺痈、脓成之肠痈,尤为适宜。且又擅长祛筋骨肌肉之湿邪,用治于风湿痹痛。本品健脾止泻宜炒用,清利湿热宜生用。

茯苓性平,归经于心、肺、脾胃、肾经,功除能补脾渗泄外,本品既能益心脾而宁心,又能交通心肾而安神,对于心脾两虚、气血不足之心悸怔忡、健忘失眠之证尤效。 

============

茯苓与薏苡仁功效异同?  

共同点:  

均能利水渗湿、健脾,同治水肿、小便不利及脾虚诸证。

然茯苓性平,药力较强,凡水湿停滞及脾虚诸证无论寒热咸宜。

薏苡仁则生用微寒,利水力虽不及茯苓,但兼清热,凡水湿停滞轻证或兼热者宜用;炒用寒性减而长于健脾止泻,治脾虚泄泻多用。  

不同点:  

茯苓又能宁心安神,治心脾两虚或水气凌心之心悸、失眠;

薏苡仁生用又能清热除痹、排脓,治湿热痹痛或湿痹拘挛、肺痈、肠痈。 

==============

薏苡仁

性味归经:甘、淡、凉,归脾、胃、肺经。

功 能:利水渗湿,健脾止泻,除痹,排脓,解毒散结的作用。

主 治:用于水肿,脚气,小便不利,脾虚泄泻,湿痹拘挛,肺痈,肠痈;赘疣,癌肿。 

应用:

第一、薏苡仁能利水消肿、健脾补中,所以对于脾虚湿盛之水肿腹胀、小便不利,可以联合黄芪、白术、茯苓同用。

第二、薏苡仁可以渗湿除痹,所以在风湿痹症中,如果出现经脉拘急疼痛,可以使用薏苡仁。当然,一般也可以与独活、防风、苍术等同用。

第三、薏苡仁有比较好的清热排脓的作用,主要用于肠痈、肺痈等疾病。在治疗肠痈、肺痈时,可以联合大黄、牡丹一块使用。

经典描述: 

1、《本草纲目》:薏苡仁阳明药也,能健脾,益胃。虚则补其母,故肺痿肺痈用之。筋骨之病,以治阳明为本,故拘挛筋急,风痹者用之。土能生水除湿,故泄痢水肿用之。 

2、《本草经疏》:性燥能除湿,味甘能入脾补脾,兼淡能渗湿,故主筋急拘挛不可屈伸及风湿痹,除筋骨邪气不仁,利肠胃,消水肿令人能食。

3、《本草新编》:最善利水,不至损耗真阴之气,凡湿盛在下身者,最适用之。 

话说回来,即使没有“康莱特”,没有隋唐名医甄权“(薏苡仁)治肺痿”的远见卓识,如今看到《本草新编》“薏仁最善利水,不致损耗真阴之气”的见解符合我提出的“燥湿相混治癌论”,我也会义无反顾地重用薏苡仁抗癌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这样学中药,想忘都难——茯苓、薏苡仁、泽泻(利水消肿药)
每日一味学中药——薏苡仁
薏米仁的功效与作用
一味薏苡仁,10种病症可治疗
利水消肿药的简单归纳
薏苡仁(附图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