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句容出土的良渚刻玉利器
   尖利的盆鱼牙有可能是良渚时期加工玉器的工具,尚未得到证实。而用硬度高的健石、黑暇石以及石英水晶等作为雕刻工具,有了实物的证明。在江苏句容的西北,有一处名为“丁沙地遗址”的地方,据有关专家考证,这里是几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玉石作坊的遗址。1998年进行发掘时,出土的玉器、玉料和加工工具格外引人注目。这些实物虽然默默无语,但突出的形状、明显的痕迹仿佛在向人们述说着那远古时期的琢玉故事。
    玉器的制作脱胎于石器加工业。玉器加工的大多数工艺手段均来自石器加工工艺。二随着技术的进步,玉、石加工业分离的趋势愈加明显。有考古证明,裕泽文化中晚期的磨盘墩玉器加工业已采用缝石钻头和雕刻器对玉器进行钻孔和雕刻。而良渚文化晚期的丁沙地玉石加工作坊遗址出土的玉器加工工具有:阴线雕刻工具、片切割工具和打磨砺石工具。

良渚文化遗址阴线雕刻工具

    其中用于阴线雕刻的器身较小,长、宽均在3厘米以内。令人注意的是,这些雕刻器形体虽小,但表面明显有经过多次打击修理的痕迹,锋利的尖部或弧状的刃部特别醒目,可明显看出,这是用于玉料表面浅阴直线或曲线的刻划的工具。我们可以想见,古人是把这些尖刃的工具头固定在一个柄上,在玉器的表面雕刻线条的。
    丁沙地遗址还出现了尚未完成的玉器和玉料78件。其中有留下管钻加工痕迹的玉料11件,这类切割以管状硬物为工具,辅以“解玉砂”进行,工艺有单面钻和双面钻之分。按照加工的器种不同,可以明显分为琮、镯类钻芯,璧、城类钻芯和柱形器类钻芯。留有片切割加工痕迹的玉料17件,明显的切割痕迹,表明是使用硬度较高的片状砂岩质石锯双面对切,最后是通过敲击分离,来完成切割工作的。还留有线切割加工痕迹玉料10件。可以看出此类切割是以柔性线状物体为工具,辅以“解玉砂”进行的切割,在同一切割面上为单一方向的切割。
    从遗址出土的玉料及相关工具,可以看出,线切割和片切割存在的差异:一是切割槽的形状不同,线切割为“u”形,片切割为“V”形。二是切割的对象不同。一般对较厚的玉料采用线切割,而对较薄的玉料采用片切割。三是在切割磨擦面上留下的痕迹不同。线切割留下深浅不一的弧状凹槽,片切割留下细密的横向擦痕。这两种痕迹的深浅粗细与工具质地,解玉砂的颗粒,用力的大小、方向、速度以及加工者的停顿有关。但是用什么样材质的“柔性线”、什么样材质的“管钻”,由于发掘中未发现线状切割、管钻和抛光工具,我们只能猜测和想象了。
    出土的这些实物证明,几千年前的丁沙地玉雕作坊,采用了更为复杂的工艺手段对玉器进行琢磨。有专用的玉器表面线条雕刻工具。管钻时采用“程钻”工艺。普遍使用线切割和片切割相结合的方式加工玉器坯料。对琮、镯等玉器内孔的打磨使用专门的柱状圆弧面砺石,对斧、钺等的内孔打磨使用实心的圆锥状磨石,并对磨石砂料的粗细有了严格区分。加工工艺的不断进步,标志着良渚文化玉器加工业进人成熟阶段。
    从地理位置上看,丁沙地遗址位于宁镇地区西部,明显地受到太湖区良渚文化的影响。丁沙地玉石加工作坊和磨盘墩遗址,分别处于宁镇地区的西端和东端。而且考古不断发现,两地之间尚有不少健石制品的出土点。这样我们可以推测,在裕泽一良洁文化时期,宁镇地区的沿江靠山之处,有可能存在一个玉器作坊群。此作坊群依靠独特的地理位置和矿藏优势,延续并发展了本地区发达的玉器制作工艺。由于紧邻以寺墩、高城墩为中心的良渚文化太湖西北区,该作坊群必然最先与此区发生密切联系,并逐渐成为良渚文化玉礼器的主要生产区。从远古的良渚文化,到今天的玉器“苏扬工”,都是当时的玉器加工之祥地,历史竟然是如此的重叠与巧合!
    来源:孙永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流传五千年,探究中国史前玉器的工艺高峰
作为我国古代一部科技百科全书,明代宋应星的《天工开物》对玉料产地及琢玉方法有比较详细的论述,并附录了4张采玉和3张琢玉图,是我国古代琢玉工具和设备的最早样式。
关于古代玉器的雕刻工具与方法
良渚玉器的制作工艺与艺术价值
斷代辨偽4 ——從雕工鑑識古玉
古玉阴线的加工工艺(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