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棕叶编成恐龙沿街叫卖

棕叶编成恐龙沿街叫卖

2011年07月25日 08:09    

谭冬成的得意之作——恐龙棕编。图 胡晓晖 李浩

一根伞骨针、一把剪刀,几片棕叶在手指间上下翻转,时而穿插、时而打结,就像被赋予了生命般跳跃着。不一会儿,蚱蜢的身形就在他手上形成了,再配上细铁丝弯成的脚和两颗绿眼珠,一只棕编蚱蜢“诞生”了。

这位棕编师傅名叫谭冬成,住在湘潭河西南盘岭社区,他们一家人都是“棕编高手”。妻子会编织十二生肖,母亲擅长制作蚂蚁、蟋蟀等昆虫,自己则对大型恐龙情有独钟。

看上棕编 河南师傅教他手艺

谭冬成告诉我们,他是株洲茶陵人,8年前和家人搬来湘潭,在南盘岭蔬菜批发市场发豆芽。一年半前,他和河南老人宋元增成了邻居。

宋元增是河南驻马店人,74岁高龄了,从事棕编已有30多年。棕编原料最初是竹篾,后来换成了棕叶,因为棕叶更结实、精巧、耐用。编织各种飞禽走兽、中国龙、十二生肖、恐龙系列、仙鹤、孔雀等都是宋师傅的“拿手好戏”。

“我在宋家看到老人做的棕编,又好玩又好看,就缠着拜老人为师,后来就迷上了这门手艺。” 如今,谭冬成只需要十多分钟就可用棕叶编织成各种小昆虫。稍微复杂的东西,他也能结合图片摸索着编织成型。在谭冬成家中,他特意向我们展示了他们制作的各种飞禽走兽、虫草花木,如鹰蛇大战、梅花鹿、中国龙、蚂蚱、蝉等,样样惟妙惟肖,令人惊叹不已。

挑担叫卖 走南闯北看世界

“很多人都觉得棕编放不了多久就会变色、变形,其实这是一种误解。”经过实践,谭先生形成了一套不让棕编变形的工艺。将采摘回来的棕叶晒干、扎成一把,然后加入明矾煮沸、晾干;作品成型后,再浸入桐油、涂上清漆。“经过这样处理后,无论是存放十年还是二十年,作品都不会坏掉。”

“湘潭的棕叶很充足,周一到周五,我和家人就在家中做棕编,周末就挑着做好的棕编去基建营、建设路口、湘钢等地叫卖。”

谭师傅的恐龙系列做得尤为吸引人,有梁龙、蛇颈龙、霸王龙等等,每个品种都有35厘米高、40厘米长。“做恐龙是最辛苦的,比方说霸王龙,先编各个身体部件,要花一天时间,等缝合起来,浸油、上漆、晾干又要两天。”

“纯手工制作,耗时又劳心,工艺复杂,一个恐龙至少卖50元,十二生肖系列是30到45元。价位较高,在湘潭很难卖,但棕编收入是一家人的生活来源,日子过得有点艰辛。”即使在和我们交谈时,谭冬成也没停下手中的活。

满怀希望 把棕编手艺传承下去

“师傅以前带过五六个徒弟,但师兄们都觉得耗时、不挣钱,现在都改行了。师傅年纪大了,今年也回了河南。整个湘潭,目前只有我一家人扎扎实实在做棕编。现在,人们渐渐淡忘了棕编这门手艺。”谭师傅表示,不管怎么样,他这一辈子保证会把棕编继续做下去。

“棕编是一种古老文化,是祖祖辈辈传下来的一种手艺,很能锻炼人的耐性和毅力。只要有人真心喜欢,肯下功夫学,我愿意收徒。”谭冬成希望越来越多的人能加入到棕编队伍,让制作理念、工艺和技术都跟上时代的发展变化,将这一濒临失传的手艺永远传承下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微信只清空聊天记录和没删一样,教你用正确方法,瞬间清理几个G
2024,幸福老年人有十个标准,看看您达标了几个?
什么是顶级认知?这就是!建议收藏
译制片国语……海宫艳盗
图文:不为人知的中医处方配伍法则,收藏起来学习吧
摄影:2023年的这场暴雪(24)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