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果洛藏族风土人情
  一、衣食住行
  (一)居住
  朱拉加的祖先,居住巴尔喀木(中康)南部农区,筑石碉房而居。中康南部一带,恰是《北史》附国羌地,附国“无城栅,近川谷,傍山险,俗好复仇,故垒石为  ,以避其患,其  高至十余丈,下至五、七丈,每级以木隔之,基方三、五步,上方二、三步,状似浮图,于下级开门,从内上通,夜必关闭,以防贼盗”。迁移到古科龙哇后所居碉房,形状完全与附国石碉房相同。到朱拉加、朱安本父子时代,朱氏家族来到玛柯河流域,建碉房时,选择地形仍采取附国人“近川谷,旁山险”的办法,碉房形状吸取近邻阿坝,甘孜一带建筑风格,把浮图状改造成二层或三层石碉楼房,房基比附国人建造的碉房扩大了,一般在十步左右,上下层相差不大。楼底圈马牛牲畜和储备草料,上层住人。不少人家在碉房周围设栅栏,建筑技艺有了改进,居住宽畅了,安全性也有了较大的提高,历史上由于交通闭塞,生产力落后,人民生活贫困,与外界的文化交流受到限制,玛柯河谷流域藏族人民住房,始终保留着古代碉房建筑模式。玛柯河谷地采石极为方便,加之森林资源丰富,民居建筑就地取材,建筑风格变化不大,至今班玛县农业区藏族人民,仍居住在这种碉楼中。
  走出玛柯河谷的果洛诸部,迁移到黄河上游牧区,过上游牧生活后,居住牛毛帐房。牛毛帐房,是古代游牧羌人流传下来的适应游牧生活的活动住房。历史上游牧在这里的宕昌羌“织牛尾及羊毛覆之”,党项人亦“织牛尾及山羊毛为屋”。由於游牧生活环境的需要,居住牛毛帐房的习俗,持续了千百年,沿用至今,除将古代羌人用山羊和牛毛混合织帐,改变为纯牛毛织制,形状仍保留着古代风貌。
  在近代,棉布进入果洛后,出现了棉布帐篷,方便了牧民生活。
  1、帐房的制做与种类
  现在果洛牧民的帐房,有牛毛帐房和棉布帐篷两类。牛毛帐房制做过程中,最艰巨的是捻线和织褐子,这两道工序都由妇女完成。妇女们在做完每天的挤奶、清理牛圈粪便和烧茶做饭等家务活计后,便捻线,织褐子(俗称“帐片”藏语谓“热”),捻线工具,是牧民们用牛羊角或木料自制的简单纺车,一手匀毛一手搅车,线要捻的细紧均匀,每天抽空捻 一点,逐渐积累,直到够织一卷褐子,到夏天睛朗温暖的日子,便开始织褐子;织褐子的方法亦很简单,在帐外选择一块平坦空地,根据帐片长度间隔,钉两根木桩,把线缠绕在桩上,拉平捋齐,取下一端套在一根棍子上,用牛皮绳拴牢棍子两头,复绑在桩上,用一块五寸宽木板, 把线上下分均撑开,拿一绕在短棍上的线柱做梭子,织女骑跨线上弯腰躬身织做,每穿梭一来回,拿档板向内推压一次,一个较熟练的织女,一天只能织二、三尺,一般一个夏天只能织出一卷褐子,一般劳动牧民,要凑起一顶帐房的褐子,要花费几年甚至十几年功夫。因此,居住在一个帐圈的妇女 们,常常采取“变工”的办法,互相帮工,织好的褐子,看谁家居住困难最大,就先凑给这一家缝制帐房。缝帐由男人们一齐动手,一天就可以缝就。
  棉布帐房,要请有技艺的裁缝缝制。
  果洛藏族把牛毛帐房称为“纳合仓”,玛沁县拉加一带人称为“瓦纳合,意即黑帐房或牛毛帐房”。
  “纳合仓”是古老的帐幕,用纯牛毛褐子缝制而成,底大顶小,呈四方形,用一横杆当梁,两竖杆作柱,从内撑起,四角和门两旁用牛皮绳拉紧,用帐房杆子把绳顶起,四面亦用绳拉紧钉在地上,再用草皮(冬天用牛粪)从帐内四周砌起短墙挡风,帐房便扎好了。
  帐顶中央开有天窗,阳光从天窗照射下来,帐内从早到晚保持着充足的光线,天窗还起到 流通空气和排除烟雾的作用。
  藏族牧民以占有牲畜数量区分贫富,以帐房规模大小和新旧程度以及帐内陈设显示其财富和实力。过去贡麻仓头人旦增尖木措、康赛头人康万庆和红科头人曲姜宫等人家的帐房,大的可容纳三百多人。搬迁时,拆开来要用八至十头牛才能驮走。
  “纳合仓”是牧民固定住所,亦称“家”,四季搬迁草场时才搬动。牧民外出驮运或受灾时走动放牧,用布帐房“革日”或“查角”。
  “查角”,即花帐,中间用褐子帐片,两头用白布缝制的屋脊形帐房中间留有天窗,可在帐内生火做饭,大的可容纳十数人,小的可供五、六人居住,搬迁时分为两半,一头驮牛可驮运,扎帐或搬迁都很方便。
  还有一种叫做“多什达”的小帐房,“多什达”意即单身汉或流浪人之帐。全用牛毛帐片缝制,四方形,用四横和四竖杆从帐内撑起,四角用绳子拉紧固定于地,底边四周用小木橛钉住即可。
  这种小型牛毛帐房,在过去是四处流浪的贫苦游民居住和僧人静坐时用,后来有条件人家都备有这样的小帐,供家中老人或过往僧侣住宿。
  “革日”,即白布帐房,用单层或双层的白布缝制,屋脊形,用两杆撑起,大可容纳八至十人,小的只供两三人过夜。还有一种大型白布加兰黑边的帐房,扎帐方法与“纳合仓”相同。据说这种花布帐房是仿清军和蒙古军帐幕缝制的,一般可供十多人居住,大的可容几十人。过去只有头人牧主和寺院活佛才用,一般牧民家无力缝制。头人和寺院活佛在部落举行集会或大型法会时用,有时牧主头人夏季乘凉或外出经商时也使用这种帐房。
  2、帐内陈设和起居习惯
  牧民的所有财物,都陈设在“纳合仓”中,面对帐房的一面为上方,陈列着装有青稞、茶叶、酥油、曲拉和米面等食物的牛皮袋子,盛有衣物和珍贵物品的包有牛皮的木箱垒在上面,富有人家的东西直垒到帐顶。
  镶有红、绿牛皮花饰皮袋底部朝向帐内露出,垒的十分整齐,上面用牛羊毛褐单盖罩防尘,物品其前供奉佛像,点有长明灯,与帐外经布经幡相映衬,显示出牧民对藏传佛教的虔诚和藏族牧区的特色。有枪的人家把枪竖靠在物品上,显示出游牧民族尚武精神。
  帐中央两竖杆之间,与天窗垂直处砌有炉灶,藏语谓“吉布”(大武、拉加一带人叫“塔卜卡”)形状两头上翘,放壶和小锅,中间下凹处放大锅。“吉布”把帐分为左右两边,左边为妇女烧茶做饭打酥油的地方,左帐边靠门处帐角放储牛粪燃料,帐边处放置锅盆桶等灶具,左上方放置平时食用的酥油、糌粑、茶叶和米面等。右边靠帐角放置名贵鞍具,右下角靠门处放卧具。
  客人来家,男客坐右边,女客与家庭主妇坐左边,男主人在右下方陪坐。晚上睡觉的地方也有严格区分,在两口人的家庭,无客人来家时,夫妻两人睡右下角靠门处,家有老人时,老人睡右下角,夫妻两人睡左上角,形成对角。来了客人,客人睡右上方,夫妻两人睡左下方,如果有女客来家,亦睡左边。
  女主人给客人倒茶,要绕过炉灶从右下方倒茶 或把茶壶转交给男主人倒茶,以表示对客人的尊敬,如果是喇嘛或尊贵的客人到来,主人要拿出最好的毡垫或毯子铺地给客人坐。
  3、燃料
  牧区主要以干牛粪为燃料,妇女们每天清早起来挤完牛奶就清理牛圈,把牛粪涂到圈旁草滩晒干。夏天,果洛天气变化无常,有时一天里阴睛变换两次以上,雨随云走,云飘来就有雨,妇女们把稀牛粪用手抹在草地上,抹的很薄,只要太阳照射一、二日即干,便收进帐中备烧。冬天风刮日晒,牛粪整块晒干,搬出冬窝子之前,把干牛粪堆积起来,上面抹一层湿牛粪,干固后防雨淋湿,以备搬到夏窝子后,遇有连绵阴雨时,驮去烧用。在生长灌木和有森林的地方,牧民打一些柴,拣一些断枝枯木作燃料。
  (二)、交通工具
  果洛境内山多水多,山岭起伏,河流沟壑交错,较平缓的草滩多有沼泽,夏季积水,冬季结冰,行走不便。过去只有人畜行走自然踏成 的羊肠小道,较有名的自然路线有到哈姜盐池驮盐的“茶兰木”(盐路);有到西藏朝佛 的“卫兰木”(卫藏路)。还有果洛各部互相往来的路线 ,从果洛去阿坝、甘孜和临潭等地的路线,均无专门名称。
  果洛夏天多雨,常有暴雨,河水猛长,道路受阻,冬季风雪大,道路常被一、二尺厚的冰雪覆盖。遇到这种恶劣气候,要出门上路或外出驮运,不骑牛乘马是寸步难行的,因此,牦牛和马是牧民的主要交通工具。
  牦牛虽行走缓慢,但爬山涉水,过沼泽走冰滩如履平地,牦牛又有极好的耐力,驮二百斤东西,翻山越岭毫不费力,果洛牧民骑牛上山放牧,用牛驮运羊毛粮食,马匹只在走亲访友和部落里有统一行动时才骑。
  牧民们涉水过河,也完全借助畜力。夏天雨季之前,河水小而流速缓慢时,一般骑马牛随处可渡,到了雨季,河水上涨,要找河面宽平,水浅流缓处作为渡口。黄河沿岸的甘德、玛沁、久治等地牧民,有急事要过黄河时,除拉加渡口有皮伐摆渡外,其它各处,用一只小牛皮带或羊皮带,将衣物装在里面吹足气,扎紧袋口抹上酥油防止漏气,再把皮袋绑在身上,一头栓在牛或马尾上,驱敢牛马,拖人渡河,犏牛水性为畜中之冠,有犏牛的人家,用犏牛渡河,万无一失。
  传说在果洛境内的黄河里,有一种藏语叫“紫尔”的动物,形如轮胎,周边有利齿,能将人畜拖入水中包起来消化掉,十分可怕。因此牧民们渡河时,一面拍打水面,一面喊“格哧哧”!以驱走“紫尔”防止被它伤害。
  (三)、饮食及灶具和餐具
  1、饮食:果洛 除玛柯河下游和拉加河谷有少量 耕地外,大部分地区为纯牧业区,人们的饮食习惯各地区基本相同,糌粑和肉类是牧民的主要食品。
  千百年来,生活在这的藏族牧民,远离产粮区,以畜产品换取少量粮食,是很久以来采取的解决粮食的办法。每年秋后,较有条件的人家联合在一起,到阿坝、甘孜、同德等农业区换取青稞,有势力的头人和富有人家,组成商队,到松潘、阿坝、临潭、夏河等地,出售畜产品和药材,购回青稞、大米和面粉,除留自己家吃用,把剩余的部分卖给无力外出购粮的牧民。因此,一些贫苦牧民的“糌粑”是极珍贵的食物,夏天多用曲拉、酸奶等辅助食品,秋冬多吃野牲和牛羊肉,只有在春季青黄不接时,才用糌粑、曲拉、蕨麻等食物。
  “糌粑”(即青稞炒面),是把青稞拣净炒熟,用小手磨(藏语叫“秋”或“力果日”)磨成粉即成糌粑。吃法是先往碗里放一块酥油,加少许热茶溶化,上面放上糌粑,再加一撮曲拉,用手拌匀吃。妇女们一次只磨够吃二、三天的,吃完再磨,保持新鲜。牧民家里都备有一个小磨。
  酥油和曲拉(奶渣)是吃糌粑必不可少的辅助食品。牧民们清晨起来先喝放有“碟哇”(喝茶时碗里放少许糌粑 、酥油和曲拉,倒上茶,喝起来有特殊香味)的茶,晚上有肉时煮手抓或煮肉稀饭吃。
  肉食是游牧民族主要食物之一,牧民们每次宰杀牛羊必先灌肠,血肠又是其中佳肴,煮血肠和手抓时,开锅稍煮即吃,肠 和肉中带血,吃起来又鲜又嫩,一般不喜欢把肉煮老或煮烂吃。
  果洛 地区地广人稀,有黄羊、野驴、野牛、盘羊、旱獭等丰富的野生动物资源,虽然佛教严禁猎杀野牲,但过去许多贫苦牧民没有牲畜,很难吃到肉,就常以猎狗扑捉等办法,猎杀黄羊和旱獭等动物吃,有的  人专以猎取旱獭为生,被称作“雪达”,(即打旱獭的人)。上层富有人家也吃野牲肉,但他们一般不吃旱獭肉。
  牧民有吃生肉的习惯,一般是冬季吃冻肉,或风干后吃。认为,这样即鲜美又能开胃活血,能增加身体热量,抵御寒冷。
  米和面粉,在过去只有上层人家吃到,一般牧民不敢问津。建政后,由政府供应粮食,牧民们除有足够的青稞,还普遍吃上了上好的面粉和米。
  米,多以碎肉煮成肉稀饭  ,或煮熟浇上溶化的酥油,有条件的人家再加上白糖吃;面粉多以酥油炸饼,还有的人家把面和好做成小饼,放入开水中煮熟,捞在碗里浇上酥油撒上白糖吃,叫做水煮饼,还做肉包子和面片吃。
  蕨麻,有“人参果”之称,果洛各地都有生长,春秋两季,在低洼、平坦向阳的沟口就能挖到。每年这时侯,妇女小孩都出去挖,边挖边晒,晒干后储存起来当付食调济生活。蕨麻的吃法,一般煮烂捣碎,与糌粑、酥油、曲拉和红、白糖混合,盛于盘中,等酥油凝固后取出用刀切削吃,十分甜美,藏族谓“信木”(即点心或香甜之意,俗称藏民点心),是过年过节必备食物,赠送亲朋的佳品。平时牧民们把蕨麻煮烂,浇上酥油吃或与酸奶拌在一起吃。或蕨麻米饭混合起来吃。
  茯茶,是牧民不可缺少的饮料。早在宋代以前,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就已经有了饮茶水的习惯,宋王朝在我国游牧民族地区,设置“茶马市”中原的茶换取游牧民族的马。到了明代,这种由官方经理的茶马交易,进一步扩大,发展成以内陆的茯茶和日用品换取边疆少数民族的马牛羊和畜产品、药材等。从而茶在牧民中的需求量不断增加,高寒气侯,饮食结构和习惯,使牧民不可缺茶。茯茶性热,有活血化瘀,帮助消化,抵抗寒冷的作用。
  茯茶日常烧成清茶或奶茶喝,家里来客人,寺院斋戒,部落里举行念经等法事活动,牧民常烧“甲汤”给客人喝或送给僧人喝。“甲汤”是在烧好的茶里加入适量糌粑、酥油、花椒粉、干姜粉和盐等调料而烧成的茶。这种“甲汤”和康藏的酥油茶烧法不同,味道有区别。喝了“甲汤”即解渴又能充饥,是富有果洛地方特色的饮品。
  调味品及付食品:果洛牧民常用的调味品有盐、花椒、干姜、草果和野葱花,煮稀饭、煮肉,烧“甲汤”必放这些调料。干姜谓”甲尕”意即调茶好,牧民有肠胃不适时把花椒和姜放入茶里煮开喝,有驱寒解热,开窍顺气的效能。
  野葱藏语谓“古花”,果洛各地都生长有这种野生植物,开兰黄花茎粗叶绿,与家葱无异,到六、七月份挖出,白根有五寸长,味香色美,胜过家葱,用来炒菜,包饺子灌肠都是极好的调味品。牧民们在葱花盛开时,摘下晒干,储备起来做调料,尤其在冬天,做饭灌肠,加野葱花,其味美无比。
  碗儿糖,俗称藏糖,藏语谓“吾仁木”,形似小碗,土黄色圆糖块,吃起来酥软,甜而不腻。这种糖最先是从康藏、阿坝等地带到果洛,是果洛过去唯一的食糖,牧民们吃酥油米饭和酸奶时偶尔用来调味或给小孩吃,平时很少吃。
  园根干(芜青干)藏语谓“里十干”,在阿坝、马尔康和玛柯河流域均有种植,历史悠久。农牧民每年收获的园根,主要做为饲料,将一部分洗净煮熟,再用牛毛线绳串起,挂在屋里或帐内阴干后吃。由于含糖较高,有一种特殊的香甜味,玛柯河一带农牧民每年普遍制做“里十干”,以为代糖食品,且拿去赠送给牧业区的亲友,牧民们把“里十干”称作是果洛老家的土特产。
  过去部分地区中老年人有吸鼻烟的习惯,很少吸香烟,普遍不嗜酒,只有少数较富有的人家,在节日喜庆时,才饮从西康、阿坝、夏河等地购买的土法酿造的“阿热”(青稞酒)。
  2、灶具和餐具:铜锅、铜壶、铜勺,经久耐用,不生锈,搬迁时经得起碰撞。铜灶具擦拭后光泽夺目,为牧民们喜爱之物。铜锅烧牛奶不糊,煮肉味美,最适于游牧民族用来烧茶做饭。铜灶具是从四川、甘肃等地购进的。
  挤牛奶、做酸奶和背水的木桶,也是富有地方色彩的灶具之一。挤奶和做酸奶的木桶,大小和形状相同,背水用的木桶较高,根据背负的特点制成。牧民逐水草而居,在牲畜草场附近,选择向阳干燥背风的地方扎帐,有时离水较远,就要背水,妇女把盛满水的木桶抱到一个高坎上,用绳抖住桶腰,桶底放在后腰部皮袄隆起处,绳子缆在肩上背起,缓缓而行,滴水不洒。
  木碗和龙碗。精制的木碗和龙碗,也是藏族牧民喜爱的餐具。木碗以紫檀根制成的最为名贵,用金、银镶嵌更是无价之宝,这样的木碗只有极少数头人和活佛才有。牧民常用的木碗是核桃木、梨木制成。用木碗喝茶吃饭保暖又不烫手,轻便而不易摔破,是牧人的一件宝。
  细瓷碗,有龙图案的叫“龙碗”,藏语称“周格尔”,还有一些绘有各种宗教法器和佛像的花瓷茶碗。牧民们很珍惜“龙碗”,除自己用,还常以“龙碗”相互赠送,表示如意吉祥的祝福。许多人给自己心爱的“龙碗”镶上银边,再做一碗套,每次吃喝完,擦净装在碗套里。出门揣在怀里,到别人家做客串们,也拿出自己的碗喝茶吃饭。
  “糌口”(藏语音译 ,意为装炒面的口袋),是细羊毛线织成的小褡连,每家每户必备的干粮袋。“糌口”一头装糌粑,一头装曲拉和酥油盒,没有酥油盒的,就把酥油和糌粑装在一起,可防融化变质。长期过游牧生活的牧人,养成“晴不忘带毡衣,饱不忘带糌口”的习惯。
  (四)、服饰及穿戴习俗
  1、服装:果洛藏族的服装,主要有羊皮袄和羊羔皮袄两种。
  牧民们在初秋时节剪毛后不久,毛长出一寸左右长时,宰杀了羊将皮子凑积起来,叫做“秋板皮 ”是缝皮袄最好的时侯。加工羊皮,先要洗净撕去粘连在皮子上的肉,拉开风干后抹一层酸奶,毛向外折叠后放七天发酵,才开始揉。揉前先把皮子板朝下铺放在湿地上让皮子受潮变软后,先用脚踩踏,后用一根锯齿形椎木板刮,刮到皮子柔软后,用脚蹬住一头,用力拉扯,直到皮板纤维松开为止。经这样工序揉成的皮子,经久不变形,雨水淋湿后凉干用手轻揉几下便能恢复原样。揉制羔皮的 方法较简单,洗净后凉干抹上酸奶或泡在煮过曲拉的水中发酵,然后凉干就揉,一气揉成。
  皮子揉好后开始缝制。缝皮袄要专门的裁缝,一般中等身高的男女,缝一件皮袄,羊皮七张,羔皮40张左右,皮袄式样男女基本相同,只在边饰上有区别。羊皮袄缝好后穿一些日子,使皮袄定型,再镶边饰;男皮袄用一掌宽黑布或黑缎缝边,再用一寸宽白布紧压在边上,领子用紫红氆氇或条绒布做面,有条件的人家领子放上羔皮,领背面镶豹皮。揉制的特别好的羊皮袄,也有用一掌宽水獭皮镶边,更显的富丽有特色。妇女的羊皮袄用彩绸镶两三道边,大襟下摆用同样色彩的布镶成旗角,就和男皮袄截然不同。
  羔皮袄以寸毛纯白为上等,揉成布一样棉软,选用红、黄、蓝、绿、黑各色花缎中,所喜爱的色彩面料做面,镶五寸甚至一尺宽水獭皮边,再缝一件毛料罩衫,便被认为是价值千金的名贵藏服,大部分地区的羔皮藏服,只在面料颜色上男女有别。这样名贵的羔皮藏服只在节庆集会或有婚姻等喜事时穿,平时穿羊皮或二毛羔皮皮袄。
  在封建部落统治时期,这样的藏服只有头人和富有牧户才穿,广大劳动牧民只能穿羊皮袄,不少赤贫户连一件完整的羊皮袄都没有,他们有的用牛犊皮,有的用黄羊等野牲皮做成皮袄遮体挡寒。牧民们的皮袄一般都是自揉自缝,制做工艺远比不上专们裁缝缝制的皮袄精细美观。
  衬衫,男以 白、黄棉布或绸缎,女以紫红、白、绿平布或绸缎缝制,衬衣式样,男女都喜欢穿大襟的,袖长过手,身腰短宽,女衬衫身腰长短一般到肚脐。富有人家一般做绸缎衬衫,还镶上彩色衣边。
  果洛藏靴不分男女,以红牛皮做靴筒,黑牛皮做脚面,红牛皮里面填毡做成“鼻梁”,尖部翘起,紫红氆氇或石羊皮做靴统,薄毡做里,生揉牛皮做底缝制。这种藏靴叫做“罕木”牧民冬夏就此一靴,冬天靴内填牛毛,夏天取出牛毛填草靴底破了可更新。缝制 “罕木”的红、黑牛皮要从川康、临潭、湟源等地购进,路途遥远艰险,运到果洛价格自然昂贵,缝一双新靴不易,因此牧民们很爱惜,下雨天或走潮湿地时,脱了靴光脚走路,一双靴要穿几年,过去许多贫苦牧民买不起红黑牛皮,就用生牛皮自揉自缝,有人甚至还穿“全剥牛脚皮为靴”的古羌人之靴。
  皮帽有狐皮帽和羔皮帽两种,用红、绿、黄、兰彩缎或锦缎做面,帽顶用红、黄、绿、兰各色麦尔登尼做成层次分明的圆顶,叫做“特木克”,成为果洛地方特有的帽顶,从戴这种式样皮帽的人,可以看出他是果洛藏族。
  夏季戴藏语谓“甲夏”的藏礼帽。这种礼帽边宽大,既可遮日晒,又可防风雨,美观大方,深受藏族人民喜爱。
  氆氇褐衫和毡衣是牧民们人人必备的防雨御寒服装。氆氇是民间用羊毛绒土法纺织的细褐子,染成紫红色,缝成宽大藏服,可以罩皮袄穿,雨天穿此衣可将人马和所携带物品全部盖住不被淋湿,氆氇因与袈裟色同,僧人也都穿。
  买不起氆氇的人,就用毛毡缝成抖蓬,防雨御寒。牧民放牧或外出,不论路途远近,随身携带。
  2、穿衣习惯:果洛各地藏族穿衣习惯,各有特点,从一个人穿戴式样和衣服边饰就可分别出所在地区。班玛、久治和达日的莫坝、德昂两地区,牧民的羊皮皮袄,从边饰到穿法,与甘南和阿坝地区人相似,多以黑布边,豹皮领做装饰,穿法也基本一样,长穿拖过小腿;玛沁县的大武麦仓和拉加一带穿法,又以毗邻河南县的作毛、宁木塔、托叶玛一带人相似;玛多县的查科、垮科牧民穿法近似兴海县的温泉一带牧民,而和科则与甘德和玛沁的当项、当洛等原然洛部落人的穿法基本一样,被认为是果洛牧民的穿法,而达日的红科、桑日麻、特合土人穿法受近邻色达、石渠人的影响,男人们把皮袄高绉到 膝盖以上,背后形成一个大囊,可以揣进不少随身携带小物品。
  全州各地妇女穿法基本相同,皮袄长穿盖过脚面,由于不方便而一般不穿裤子,或蹲或坐腿不外露,马鞍蹬系很短,骑车骑马踩在蹬上,保持曲膝姿势,皮袄将腿包住不冷。果洛建政以来,牧民生活不断改善,受外来人生活影响,年轻妇女夏天也穿汉族服装,养成了穿裤习惯。
  3、男女装饰:果洛地区妇女的头饰,除大武麦仓和拉加一带外,大部分基本相同,将头发梳成细发辫,用辫套套住系在背后腰带上,辫套上只系琥珀之类首饰,而大武麦仓和拉加地区妇女与海南州各地藏族妇女一样,在辫套上系两排“银碗”、银元和琥珀、珊瑚等做装饰。
  果洛妇女的主要首饰是红珊瑚和玛瑙项链,以红珊瑚、玛瑙、松耳石之类穿连起来。珊瑚以个大色鲜红靓则为名贵。牧民家有盈余时,便购买名贵珊瑚项链给妇女戴,一有喜庆集会,妇女们穿上水獭皮镶边的名贵藏服,戴上所有的珊瑚发饰项链,富有人家的妇女所戴饰物价值上百万。
  还有一条叫“恰玛”的腰带,也是具有果洛地方特色的妇女装饰品之一“恰玛”用红牛皮缝制,中间宽一掌两头宽三指的皮带,饰有几颗花银泡,富有人家还在每颗银泡中间嵌上红珊瑚,用银子打成皮带扣,这是经济条件较好的妇女“恰玛”。一般牧民家庭,无条件镶嵌银泡珊瑚,只用红牛皮或中间放花氆氇,大红或绿色尼子,用红牛皮图案花镶边,也别具特色。这种腰带在果洛的近邻阿坝、色达、石渠均很流行。“恰玛”不只起装饰作用,劳动时用以勒紧皮袄,防下滑,或系住袖子,干活方便利落。
  腰刀,是男女都佩带的一件即是器械,又是装饰品。腰刀有白骨把,沙鱼皮镶银刀鞘,是最受牧民喜爱的藏刀。妇女的藏刀小巧玲珑,加红牛皮镶银和红珊瑚刀链,系在前襟腰带上,青壮年男子腰刀一般为七寸长,也有一尺刀,系右侧腰带上,在前襟一般系一做工精制的火镰,腰系一条与“恰 玛”一样精制的子弹带,背上叉子枪,别有一派藏 族青年的阳刚豪气。
  银镯、象牙镯和嵌玛瑙银戒,青年男女都戴,胸前还有一尊“尕吾”(或称“桑科尔”)银制方形的精美护身符,符内盛有经文,盒正面有的还装有佛像,避邪保平安。
  过去果洛流行男留长发的风气。对男留长发习俗的由来,一说清军进入果洛 ,亦强迫牧民留长发,梳成发辫,民间有“甲尼热哇坚,甲十达唐花坚”之说,“即汉人留长发,汉马烙官印”之意。自此以后留长发渐成习惯;一说男留长发是流传很久的古老习俗,尊循佛的旨意以自己支配自己肉体和命运,发为父母所生人身一器,不可灭的教导,保留头发不剃。无论原由为何种说法,在果洛男留长法也是一种装饰,显示男子汉犷悍威武气概。

交际礼仪
  果洛人民,以文明礼貌,热情好客而著称。人们见面,无论曾否相识,必打招呼问候,都以“夏聂”(同胞或兄弟)相称。
  在家庭里,子女亲切地称父为“帕”或“阿巴”,爱称“帕罗”,称母亲为“妈”或“阿妈”,爱称“妈罗”;伯父和叔父均称“阿客”;伯母、叔母及舅母均称“阿聂”(姨);舅父称“阿祥”;岳父母多随妻称“帕”“妈”;夫妻在家互相称其名,在外人面前则称“尕毛”(爱人或女人),“尕保”(男人或丈夫);父母对儿女,在家呼其名,对外人,男孩幼年称“依里”,年长则称“吾”(儿子);女儿不分年龄大小,均称“依毛”或“吾毛”(女儿);兄弟之间,在家中幼称长为“阿吾”(哥哥),长称幼其名,对着外人则称“吾本”、“本达”或“夏聂”(都是兄弟的意思);姐妹之间,在家互称“阿切”,姐呼妹“阿戚”是爱称(意为姐的好妹妹),对着外人,互称“本雅玛”(同胞姐妹);对儿媳,在家呼其名,对着外人称“纳玛或拾毛”(儿媳 或媳妇);祖父母和外祖父母,均称“阿木尼”(爷爷),“阿叶”(奶奶)。
  对同乡和同一部落的人互称其名,或将其姓氏与名同称,或是将姓氏的第一个字和名的第一个字联合起来简称,又是表示亲密的爱称,如,把郎 ·索日尖木简称郎索,将哇赛罗桑旦增简称为“哇罗”等。
  过去部落里来了喇嘛高僧,友好部落的头人等被看作是全部落的贵客,外乡人来到 部落谋求生活出路得到头人允许后,部落群众热情帮助安置,并给于物资方面的资助,使其很快安定生活。远离家乡的外人或其他民族的人在部里招赘为婿,被看做众人的女婿。
  牧民之间有了婚丧二事都要互相帮助办理,一户有丧,众人悲伤,一人有喜,皆大欢喜,一家有难四邻齐帮,大家出人出马齐心相帮毫不吝惜。
  盟誓是果洛藏族社会,自古以来人与人之间和部落之间交际仪式之一。过去部落里有大的征战等行动,举行“煨桑”盟誓,以保证全部落齐心协力,统一行动,争取胜利。部落之间的联合行动,各部落头人要举行会盟,宣誓共守盟约,服从推选出的统领的指挥。在调节纠纷,解除冤仇或商定了婚约后,无论部落之间或牧民之间,都要以誓约保证信守不悔。果洛社会对败誓或背誓者,要给以严历谴责和打击。
  果洛藏族人民,把洁白的哈达做为表达内心纯净的神圣礼物,视哈达为连结心意和誓言的金线索链,常以哈达献给活佛、寺院神佛塑象和尊贵的客人,表示崇高的敬仰之情。在盟誓和蒂结婚约之后,互相交换哈达作为守约和建立亲密关系的象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藏族习俗——雪域高原上的那一抹绿
黑帐篷:驮在牦牛背上的家园 | 藏人文化网
洁白的牛奶是怎样变成黄色酥油的?
1941年,他的影展,20万人前去参观
实拍:藏族人传统制作酥油、奶渣的神奇过程,实拍:藏族人传统制作酥油、奶渣的神奇过程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追寻果洛和平解放的那些往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