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早期中国-中华文明起源”展(一)

 

我们从哪里来?

我们为什么称为龙的传人?

我们的家园为什么叫做中国?

我们怎样走进了同一个家园?

        展览通过210余组件重要文物,展示公元前3500年至公元前1400年中华文明起源与发展的历程,以及早期中国国家从萌芽到初创的发展脉络,进而揭示早期文明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深远影响,弘扬中华民族悠久灿烂、兼容并包的文化传统。

 

前    言 / Preface

        中华文明是中华民族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创造的辉煌灿烂文化成果的结晶,在经历了漫长而又波澜壮阔的历史过程中孕育和诞生,并成为世界上历史悠久的古代文明之一。中华文明绵绵不断,生生不息,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宝贵精神财富。早在先秦时期,伟大诗人屈原就发出了“遂古之初,谁传道之”的《天问》;“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的司马迁在《史记》中描绘了三皇五帝时期的历史传说;1899年发现了殷墟甲骨文,中华文明起源遂成为中外学术界历久弥新的重大学术命题。进入新世纪之初,国家启动实施了“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拉开了跨学科、跨领域、跨行业、跨部门系统研究的序幕。多元中有统一,统一中有多元,是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的内在规律,更是中华文明的生命力与魅力所在。“早期中国-中华文明起源展”既是我国学者孜孜求索的有力见证,也是对“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阶段性成果的系统总结,更是中华民族悠久灿烂、多元并蓄的文化传统的真实写照。谨以此展览,向创造了不朽文明的中华民族先辈,向为探求真理而奉献的科学工作者致以崇高的敬意,并向新中国60周年华诞献礼。

During the course of the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Chinese Nation, the brilliant Chinese civilization came into being and became one of the greatest ancient civilizations with a long and magnificent history in the world. As early as the Pre-Qin Period, Qu Yuan, a great poet, created the famous work "Inquiring the Heaven". Sima Qian described the legend of the three sage kings and five virtuous emperors in his "Historical Records". Since the discovery of the oracle bone scripts in 1899, the origin of the Chinese civilization has become an enduring and important issue in the academic circle at home and abroad. The Project of Tracing the Source of Chinese Civilization is officially launched in the 21st century. The unity and multi-factors were involved in each other in the formative period of the Chinese civilization. This rule is not only an inherent regularity of the origin and development of Chinese civilization, but also the vital force and charming character of our civilization. The exhibition "Early China - The Formative Period of Chinese Civilization" is a comprehensive summary of the initial results of the Project of Tracing the Source of Chinese Civilization. We would like to take this opportunity to pay our great devoirs to our ancestors, the creators of the brilliant civilization and the scientists who devoted themselves to inquire the truth. We would also like to try our best to give this precious present to the 60th anniversary of the founding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第一单元

家园 / Homestead

        本单元以“时间走廊”场景概括公元前10000年至公元前3500年史前社会的发展脉络,内容围绕陶器、磨制技术、定居农业这三大要素展开,重点介绍定居农业。之后以中国地形地貌为背景介绍公元前3500年至公元前1800年考古学文化的地理分布,解释地理环境、气候变迁对我国文明进程产生的重要影响。

 

陶罐 / Pottery Jar

约公元前10,000年

江西省万年仙人洞出土

象牙鸟形器 / Ivory Bird-shape Articraft

约公元前6,000年

浙江省余姚河姆渡出土

骨笛 / Crane Bone Flute

约公元前6,000年

河南省舞阳贾湖出土

鹳鸟石斧纹彩陶缸 / Painted Pottery Urn

约公元前3,500年

河南省临汝阎村出土

人面鱼纹彩陶盆 / Painted Pottery Basin with Human Face and Fish Pattern

约公元前3,500年

陕西省西安半坡出土

陶鹰鼎 / Pottery Tripod (Ding) in the Shape of an Eagle

约公元前3,500年

陕西省华县太平庄出土

船形彩陶壶 / Painted Pottery Pot in the Shape of a Boat

约公元前3,500年

陕西省宝鸡北首岭出土

 

磨制石器的普及 / The Popularization of Polished Stone Implements

        生产力的发展首先是从生产工具的发展开始的。约公元前一万年左右,古老的打制石器逐渐被更先进的磨制石器取代,人类进入了新石器时代。磨制工具大大提高了劳动效率,使人类从延续了上百万年的“食物采集时期”进入了“食物生产时期”,推动了人类社会的飞跃发展。因此,磨制石器的普及在人类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石磨盘、石磨棒、有齿石镰 / Stone Roller, Quern and Toothed Stone Sickle

新石器时期裴李岗文化(约公元前6000年)

河南省新郑裴李岗遗址出土

        河南省新郑裴李岗遗址出土了石磨盘与石棒、石铲、有齿石镰等磨制石器工具。石铲用于松土、播种,石镰用于收割,石磨盘和石磨棒用来加工农作物与采集的植物食物,形成了一套配套农具。这一时期农业还不发达,采集、渔猎经济仍是重要的食物来源。

Polished stone implements such as stone roller and quern, stone spade, toothed stone sickle, and so on, unearthed from Peiligang Site, Xinzheng, Henan Province (Ca. 6,000 BC), which are known as one of the earliest farm tools in China.

 

陶器的发明 / Invention of Pottery

        随着定居生活对容器的迫切需要,史前(即石器时代)人类发明了陶器。把粘土加水混合制成器物,干燥后经高温焙烧,柔软的泥土便变成了坚硬的陶器。陶器的发明揭开了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新篇章。

泥条盘筑制陶示意图 / Schematic Diagram of Rolling Mud Slips to Make Pottery

陶釜 / Clay Cauldron (Fu)

不晚于公元前18,000年

湖南省道县玉蟾岩遗址出土

        这是中国已知最早的陶器之一,用于炊煮食物。

Clay cauldron (fu) unearthed from Yuchanyan Site, Daoxian, Hunan Province, one of the earliest potteries known in China, used for boiling food (no later than 18,000 BC).

 

定居农业 / Agricultural Settlement

        史前人类掌握了某些植物的生长规律后,开始有意识地撒播植物种子进行人工培育。农业由此产生。农业起源在人类历史上具有革命性的意义。农业使人类的生存方式从依赖自然赏赐进入到生产经济阶段,使人们定居下来并形成众多互相交流的聚落,人类的行为方式和社会组织愈加复杂,为人类由蒙昧走向文明,从原始社会走向国家奠定了基础。

农业起源--公元前2,000年前后农作物种类分布示意图 / Beginning of Agriculture - Distribution of Different Crops around 2,000 BC

        新石器时代早期,我国先民从野生稻培育出稻米,从狗尾草培育出黍和粟,使我国成为稻、黍、粟的发源地。由于南北方气候气候与地理条件的差异,“南稻北粟”的农业种植格局逐渐形成,并一直延续到近代。随着稻谷种植技术的对外传播,目前稻谷承担着养育世界近一半人口的重任,这是我国对世界文明做出的突出贡献之一。

古稻田田埂 / Old Rice Field Balk

不晚于公元前4,000年

湖南省澧县城头山

        湖南省澧县城头山发现了目前最早的稻田遗址(不晚于公元前4000年,照片上为古稻田田埂)。河北省武安磁山遗址发现的储存黍和粟的密集窖穴,表明旱作农业已较发达(约公元前6000年)。

稻谷 / Rice

浙江省余姚田螺山遗址出土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藏

陶盆上的水稻刻划纹饰 / Rice Designs Engraved on the Pottery Basin

约公元前5,000年

浙江省余姚河姆渡遗址出土

黍、粟 / Broomcorn

陕西省西安鱼化寨遗址出土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藏

 

饲养业 / Livestock Raising

        猪、狗是我国新石器时代较早饲养的家畜。饲养业的发展极大地补充了人类生活资料的来源,也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猪骨 / Pig Bones

安徽省蒙城尉迟寺出土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藏

野猪、家猪体型比例示意图 / Comparison between Wild Boar and Domestic Pig

野猪、家猪头骨对比示意图 / Comparison of Skulls of Wild Boar and Domestic Pig

陶猪 / Pottery Pig

约公元前5000年

浙江省余姚河姆渡遗址出土

犬骨 / Dog Bones

山西省襄汾陶寺出土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藏

殉犬墓葬 / The Tombs of Sacrificial Dogs

新石器时代晚期

        犬是人类最早驯化的动物,也是最早的家畜。史前时期屡见墓葬殉犬的现象,体现了犬与人类的亲密关系由来已久。

犬牲坑 / The Pit for Sacrificial Dog

陕西省临潼白家村遗址出土

        史前时代的犬、猪等家畜也常作为祭祀的牺牲而单独埋葬。

 

纺织业 / Textile Technology

麻布 / Gunny

约公元前4000年

湖南省澧县城头山遗址出土

        这是迄今发现最早的麻布。纺织业的出现是和农业生产密切相关的。麻是我国先民最早利用、也是我国古代最常用的纺织材料,元明时期才逐步被棉布取代。

蚕纹图案骨器 / Bone Artifact with Silkworm Pattern

约公元前5000年

浙江省余姚河姆渡遗址出土

陶纺轮、木、骨质织机构件与缝纫工具

约公元前5000年

浙江省余姚河姆渡遗址出土

原始织机示意图 / Picture of Primary Weaving Machine

        丝织技术是我国先民的伟大发明。从浙江省余姚河姆渡遗址出土骨器上的蚕纹图案来看,这里已认识到蚕和蚕丝的功能。浙江省余姚河姆渡遗址出土的一些木、骨器颇似后世的织机构件,很可能是原始织机的孑遗。

 

定居生活 / Life of Settlement

榫卯木构件 / Tenon

约公元前5000年

浙江省余姚河姆渡遗址出土

        史前时期我国的建筑形式先后经历了地穴与半地穴建筑→地面建筑两个阶段,住房的防潮性、坚固性、美观性、复杂性不断提高。我国古代土木混合建筑技术与传统,在新石器时代后期已初具雏形。长江下游地区的史前先民于约公元前5000年发明了干栏式建筑,以木桩将房屋抬升,使居室远离地面湿气和虫兽,成为我国木构榫卯技术与干栏式建筑历史的开端。古文献中记载的“有巢氏”、“构木为巢”等传说即反映了史前先民建造干栏式建筑的史实。

长江下游地区的史前干栏式建筑和栽培稻场景

窑洞居址 / Cave for Dwelling

约公元前3000年

陕西省高陵杨官寨遗址出土

        黄土高原的土质紧密,直立性好,适于挖筑冬暖夏凉的窑洞。这是我国目前发现最早的窑洞居址。

陕西省临潼姜寨聚落遗址复原想像图 / Picture of Jiangzhai Site Reconstruction, Lintong, Shaanxi Province

约公元前4,500年

        农业的发展促使农业聚落诞生。约公元前6000年我国已出现了原始村落。姜寨聚落遗址代表着较为成熟的原始农业村落,其突出特点是有明确的规划,大体分为居住区、制陶区、墓葬区三部分。制陶区集中在河边便于取水,墓葬区则在壕沟外以利卫生。聚落内的房子分为五组,每组均由十多座中小房子和一座大房子环列组成,门均朝着中心广场。这一布局说明姜寨聚落存在着5个氏族,每个氏族由若干家庭组成,各氏族中心的大房子是公共活动场所。

湖南省澧县城头山城址 / Walled Site at Chengtoushan, Lixian, Hunan Province

约公元前3500年

        已发现最早的古城。史前聚落之间的关系最初是平等的。随着社会分化,有的聚落发展为中心聚落,并演化为具有权力中心意义的城,承担起保护、控制、管理领地内社会资源的功能。目前我国已发现史前古城超过50座,分布于黄河中下游、长江中下游、四川盆地和北方地区。各地区地理环境、发展水平不同,筑城技术和城的形态因此也多彩多样,进一步丰富了中华文明起源的多元面貌。

水井 / Well

约公元前3700年

浙江省余姚河姆渡遗址

        目前已知最早的水井。水井是随着定居农业的发展而发明的,使人类的活动范围不再局限于河畔水际,从而推动了部族之间、文化之间的交流和联系。

井亭复原建筑

早期中国示意图 / Layout of the Early China

        中国地理环境的特点是具有内聚性,周边均为海洋或高山所阻断,为中华文明起源提供了一个地域广袤而又相对隔绝,气候环境多样而又总体相似,内部交流便利、生产生活方式趋同的大环境。因此,中华文明在萌芽之初便具有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结合的基本特征。中原地区位于这一大环境中心的黄河中游地区,地处南北气候带、南北文化、农业区与牧业区、旱作区与稻作区的交界地带,既利于吸收周边文化的精华,又具有很强的应变与适应能力。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为中原地区在多元文化的竞赛中奠定了领先的基础。

新石器时代晚期黄河流域发现异常洪水灾害的主要遗址 / Table of the Major Sites in Yellow River Valley Which Had Unusual Floods in the Late Neolithic Period

“诺亚方舟”与“大禹治水” / "Ark of Noah" and "Da Yu Curbing the Floods"

        中外学者的研究表明,在公元前2000年前后,全球范围内发生了突发性的气候变冷,并在全球多处伴发了异常洪水灾害。这或许就是西方“诺亚方舟”与中国“大禹治水”传说的历史背景。一种观点认为,持续的气候变冷与洪水灾害对我国文明起源进程与格局产生了重要影响,导致一些地区的史前文化日趋没落,但中原地区由于区位优势而受灾相对较轻,最终促成了“多元并进,中原领先”的发展格局。考古发掘表明,新石器时代晚期我国一些地区的确发生了洪水、地震等自然灾害,但自然灾害对我国文明起源进程究竟产生了多大影响,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人像彩陶壶 / Painted Pottery Pot with a Figure Design

约公元前2,300年

青海省乐都柳湾出土

国家博物馆藏

        在笃信“万物皆有灵”的史前社会,人体造型是带有神秘色彩的艺术主题。此壶一面以浮雕加彩绘的手法堆塑了一个正面全裸站立人像,面部粗犷,身体魁梧,在小肢肘关节还以墨渲染以示强健有力。两腿外侧分别绘有带爪指的折肢。人像两侧绘有圆圈纹,背面绘蹲踞式蛙形人纹。最为奇特的是,裸体人像的生殖器兼有男阳与女阴的特征。这件彩陶壶是迄今为止我国发现的最早的浮雕人物,其用途可能是用于祭祀通灵、祈求谷物丰收或人口繁殖的神器,反映了原始先民对自然世界的理解。

蜥蜴纹彩陶盆 / Painted Pottery Basin with Lizard Design

约公元前3,500 ~ 前3,000年

陕西省高陵杨官寨出土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藏

        此盆外壁以黑彩对称绘有两条蜥蜴图案,十分罕见。此盆可能是用于祭祀等宗教活动的法器,还有学者认为蜥蜴纹是一种原始龙纹。

石雕女神像 / Stone Goddess Figurine

约公元前4,000 ~ 前3,000年

河北省承德滦平金沟屯镇后台子出土

河北省滦平县博物馆藏

        石像凸乳鼓腹,双臂抱腹,如同蹲踞临产的孕妇,是史前人类模拟巫术用以催生或使不孕妇女怀胎生子的生育女神像。类似的孕妇状女神像在辽宁省喀左东山嘴祭坛遗址出土了两件残缺的陶像。这件石雕女神像是迄今我国发现最完整的史前生育女神像。

 

 

第二单元

邦国之路 / Road to Chiefdom

        这是一个纷争频仍的时代,是权力兴起、财富集中的竞争时代。这也是一个智慧之光大放异彩的时代,是邦国并起,群雄辈出的英雄时代。公元前3500年左右,我国的文明进程进入了加速期。生产力的不断提高加速了人口的增殖,促进了文化之间的交流,同时也加剧了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资源之间的冲突。财富和权力逐渐集中在少数人手中,形成了少数人统治多数人的社会秩序和管理制度,出现了国家机器的雏形。约公元前3000年,一些发展较快的地区相继进入初期国家阶段,中国开始了邦国时代,林立的城址群是这时期战争频繁、竞争激烈的集中体现。由于各地区的发展水平与发展速度并不平衡,在密切频繁的文化交流与融合中,我国的文明进程逐渐呈现出“多元并进,中原领先”的发展格局,体现了我国几千年来“多元中有统一,统一中有多元”的历史规律。

It is a chaotic age with frequent wars, rising powers and concentrating wealth. It is also a heroic age when the light of intelligence was yielding unusually brilliant results, the chiefdoms were rising one after another and many heroes were doing great events. Around 3500 BC, the Chinese Civilization started to develop with acceleration. The continuous increase of productive force speeded up population, stimulated cultural communication and aggravated the conflicts between humans and between human and natural resources. Gradually, wealth and power were controlled by the minority, so that the social system that the majority is ruled by the minority was formed. Thus, the embryo of the state machines appeared. After 3000 BC, some areas that developed more quickly stepped into the stage of the primary states. The Age of Chiefdom started in China. The walled sites in great numbers are the reflection of the frequent wars as well as drastic competitions of the time. Because of the imbalance of the development level and speed in different areas, the development pattern of the Chinese Civilization, with the frequent cultural communication and integration, gradually shows that "multi areas developed together, while the Central Plain was in the lead", which embodies the Chinese historical rule of thousand years that "multi-polarity and integration are coexisting and involved in each other".

 

北方地区 / The North Region

        北方地区城址群的时间约在公元前2800~公元前2300年,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中南部,面积在数千至两三万平方米不等。由于都坐落在起伏的山坡台地上,因而城址平面形状都不规整。城址成群分布,目前已发现了3个城址群(老虎山石城址、西白玉石城址、寨子上石城址)。每个城址群均由几座城与若干遗址组成,有的群内有一座规模明显较大的城,可能是该城址群的统治中心。同一群内城址和遗址均成串分布并连成一线,彼此之间的距离大都为5公里左右。这些分布规律突出体现了“城邦林立”的特点,均匀的间距则反映了资源控制范围。

石城墙 / Stone Walls

        北方地区的城址都坐落在山坡或河岸陡峭的高台地上,一般都占据着险要地形,墙宽1米~5米不等,有的地段还建有两条平行城墙以增强防御力。建城技术的主要特点是均为“石城”,或以石块垒砌石墙,或以石块包砌在土墙外,体现了因地制宜的地域特色,也提高了城的防御能力。

岱海地区史前城址群分布示意图 / Distribution of Walled Sites in Daihai Lake Area

大青山南麓史前城址群分布示意图 / Distribution of Walled Sites in the South Side of Daqingshan Mountain

辽宁省建平牛河梁坛、庙、冢遗址群 / Altar, Temple and Tomb of Niuheliang, Jianping, Liaoning Province

        公元前3000年左右,辽西地区的先民已创造了高度发达的文化,最引人注目的是以坛、庙、冢为核心载体的巫术文化。在辽宁省建平县牛河梁一带发现的密集的坛、庙、冢遗迹,表现出高度的规划性和组织性,呈现出一个具有相同信仰的大范围的社会共同体,可能已出现了高于氏族部落的政治实体。

辽宁省建平牛河梁“女神庙”遗址 / The "Goddess Temple" at Niuheliang, Jianping, Liaoning Province

约公元前3000年

        该遗址是平面呈“亚”字形的半地穴式建筑,长约22米,宽2~9米,由圆形主室和几个侧室组成,结构已初具中国传统宫室、庙宇的雏形。庙内发现了从多供奉的人像、动物神像,并以仿木装饰、壁画为衬托,辅以彩陶等各类祭器,俨然是一座艺术神殿。

“女神庙”遗址出土的泥塑女神头像 / Head of Clay Goddess Sculpture at the "Goddess Temple" Site

        由于发现了这尊女神头像,女神庙因而得名。女神头像与真人相仿,高22.5cm,五官比例适当,形象略有夸张,眼眶内镶嵌的黑色玉石眼球进一步烘托了她的神性。这尊女神可能是该地区史前先民供奉的女性祖先。

牛河梁积石冢大墓 / The Niuheliang Cairn

约公元前3000年

        围绕着女神庙的群山丘岭上,发现了十余座大型积石冢。有的冢只有一座大墓,有的冢是小墓环绕着中心大墓。大墓、小墓的随葬品相差悬殊,反映了墓主人之间贫富、等级的差别,折射出明显的阶级分化。

辽宁省建平牛河梁转山子祭坛遗址 / The Altar Site of Zhuanshanzi, Niuheliang, Jianping, Liaoning Province

约公元前3000年

        祭坛的建筑方法是先在平地堆土夯筑成大型土堆,再以长、宽、厚均约30厘米的石料在土堆外面层层垒砌成阶梯状。祭坛现存高度超过10米,直径约100米,总占地约1万平方米,石材全部由外地采运而来。祭坛工程如此浩大,应是在一个强有力的社会组织的协调、管理下,长期调动相当数量的人力物力等资源才修建起来的。

玉凤 / Jade Phoenix

约公元前3,000年

长21cm,宽12.7cm,厚1.24cm

辽宁省建平牛河梁积石冢出土

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这件玉器在辽西地区鸟形玉器中是唯一可以称为“玉凤”的一件。常见的辽西地区史前玉鸟多为正面展翅造型,而这件玉凤却为回首卧姿,扁喙微钩,疣鼻、凸额、背羽上扬、宽短尾下垂的形象非常写实,具有天鹅或鹫的特点。玉凤出土于墓主人的脑后,可能是墓主人用以通天作法的媒介。

玉人 / Jade Figurine

约公元前3000年

辽宁省建平牛河梁积石冢出土

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玉人在我国新石器时代是较为少见的玉器造型,往往蕴涵了复杂的含义。这件玉人双腿并拢,双臂屈肘,十指张开平抚于胸前,俨然神灵附体进入痴迷状态,再现了巫师作法的形象。玉人出土于墓主人的左胯部,墓主人可能是位高级巫师。这件玉人为研究我国古代文明起源历程中巫术与巫师的作用提供了实证。

随葬玉人、玉凤的积石冢大墓 / The Big Cairn with a Buried Jade Figurine and Jade Phoenix

勾云形玉饰 / Hook-and-cloud Shaped Jade Ware

约公元前3000年

辽宁省建平牛河梁积石冢出土

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勾云形玉饰是当地的特有玉器,造型复杂,形态抽象,工艺精湛。关于其内涵至今莫衷一是,概括而言主要有“鹿角狼牙说”、“龙神说”、“凤凰说”、“鸟兽合体说”、“饕餮说”、“神目说”、“鸮说”等观点。

勾云形玉饰 / Hook-and-cloud Shaped Jade Ware

约公元前3000年

辽宁省建平牛河梁积石冢出土

辽宁省博物馆藏

玉镯 / Jade Bracelet

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镯是新石器时代玉器中常见的装饰品,质地有木镯、石镯、玉镯、陶镯等。其中玉镯最为珍贵,往往出土于等级较高的墓葬中,是象征身份地位的器物。这件玉镯表面抛光技艺高超,玉色纯净而温润。

双龙首玉璜 / Jade Pendent (Huang) with Double Dragon Heads

辽宁省凌源出土

辽宁省博物馆藏

        璜是中国古代玉器最早出现的器形之一,在新石器时代各文化普遍存在,多用于装饰。其基本特点是外形为长条弧形,两端一般均有钻孔用于穿绳,佩戴时凸面朝下。

玉箍形器 / Tube-shaped Jade Ware

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玉箍形器是当地史前玉器的特有器类,一般通体素面无纹饰,以晶莹剔透的质感见长。有的发现于墓主人的头部,推测是束发的发箍。玉箍形器主要发现于高级墓葬中,是身份等级的象征。

双联玉璧、三联玉璧 / Bi-cyclic Jade Bi, Tri-cyclic Jade Bi

辽宁省博物馆藏

        联壁是新石器时代北方玉器的特有器类,辽西地区的双联璧或三联璧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可能是墓主佩戴的串饰的一部分。

双人首三孔玉器 / Tri-cyclic Jade with Double Human Heads

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双兽首三孔玉器 / Tri-cyclic Jade with Double Animal Heads

辽宁省凌源三官甸子采集

辽宁省博物馆藏

        双兽首、双人首三孔玉器的形制和表现手法都极为相似,讲求纹饰神似以及准确的对称感,是辽西地区特有的玉器造型,发现很少。关于其用途和性质,有观点认为是用于祭祀或巫术活动的法器,三孔是为了便于巫师戴于手指上,两端的猪首和人首代表巫师作法时借以通达上天和神灵的助手。

玉龟 / Jade Turtle

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自古以来我国先民就认为长寿的龟有灵性神力,从而产生了灵龟崇拜。玉龟在辽西地区的史前墓葬中常常成对出土,分别放置在死者的左右手中,反映了希望死者在冥界健康长寿的美好愿望。

玉蝉 / Jade Cicada

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辽西地区的玉蝉大多表现的是蝉蛹的形态,颇有深意。蝉的幼虫生活在土中,最后从蛹变为成虫破土而出,仿佛死而复生。因此用玉蝉随葬是我国很多地区历史悠久的传统,表达了希望死者重生的愿望。

绿松石鸮形佩 / Owl Shaped Turquoise Pendant

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玉鸟形佩 / Bird-shaped Jade Pendant

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鸟能够自由来往于天地之间,也远离地面上人类所面对的各种危险,因此对鸟的艳羡乃至崇拜在史前社会颇为流行。鸟被奉为沟通人神的使者。在有些地区以鸟象征太阳,这就是“后羿射日”传说的背景。

鸟纹彩陶豆 / Painted Pottery Dou with Bird Design

约公元前3,000 ~ 前2,500年

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元宝山区哈拉海沟出土

内蒙古自治区博物馆藏

        豆是带柄的盛食器。此豆的上腹部以黑彩平行线切分为连续的四组水鸟纹,水鸟长足长颈,两两相对而立,好似立于水中引颈高歌,反映了当地多沼泽水鸟的自然景象。

几何纹彩陶豆 / Painted Pottery Dou with Geometric Design

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元宝山区哈拉海沟出土

内蒙古自治区博物馆藏

刻划纹陶兽驮罐 / Animal Bearing Pottery with Scraping-line Design

内蒙古自治区通辽扎鲁特旗昆都岭出土

内蒙古自治区博物馆藏

        罐口沿下相对各有两个穿孔以便穿绳拎提,腹部有两个桥形耳,上腹部刻划有复线几何纹。罐体放在一个四足动物的背上,动物宽嘴阔鼻,小耳短尾,足端分叉,形态粗犷而生动。这些精致陶器表明这里的先民们过着定居生活,从事农业而兼营渔猎。       

 

中原地区 / Central Plain Area

花瓣纹彩陶豆 / Painted Pottery Dou with Petal Design

高16cm,口径23cm

陕西省华县出土

陕西历史博物馆藏

        此豆腹部饰黑彩花瓣纹及弦纹,笔法精湛,色彩怡人,是不可多得的史前艺术精品。花瓣纹是公元前四、五千年左右中原地区彩陶器的常见纹饰,有学者认为花瓣纹即华(花),是中华、华夏的“华”这一概念的源头。

玉璋 / Jade Tablet (Zhang)

约公元前2000年

陕西省神木石峁出土

陕西历史博物馆藏

        璋源于史前时期的挖土农具“耜”。史前玉璋发现不多,在玉礼器中的等级地位较高。周代文献记载璋代表军权,后世遂以璋象征权位。成语“弄璋之喜”即典出于此。

玉铲 / Jade Spade

约公元前2000年

陕西省杉木新华祭祀坑出土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藏

        石铲原是一种起土工具,一般为长方形片状,前端开刃,后端有孔以穿绳固定铲柄。以珍贵的玉制作铲,显然不是实用工具而是礼器,可能是用于祈求丰收的祭祀活动。这件玉铲较薄,也被视为一种平顶玉圭。

敛口鼓腹陶罐 / Pottery Pot with Small Mouth and Globular Body

陕西省高陵杨官寨出土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藏

陶鼓形器 / Drum-shaped Pottery Implement

陕西省高陵杨官寨出土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藏

陶釜、灶 / Pottery Cauldron and Stove

陕西省高陵杨官寨出土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藏

        陶釜和灶不是实用器,是专为丧葬制作的冥器,表现了古人“事死如事生”的信仰观念。

陶杯 / Pottery Cup

陕西省高陵杨官寨出土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藏

涂朱砂镂空人面覆盆陶器 / Up-side-down Pottery Artifact with Human Head Openwork

陕西省高陵杨官寨出土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藏

        此器可能是器座,人面部分涂有朱砂,其功能应与巫术活动有关。这种罕见的陶器全国仅发现两件,另一件出土于山西省蓟县沟堡。

彩陶盆 / Painted Pottery Basin

陕西省高陵杨官寨出土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藏

陶钵 / Pottery Bowl (Bo)

陕西省高陵杨官寨出土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藏

彩陶盆 / Painted Pottery Basin

陕西省高陵杨官寨出土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藏

轮盘形陶器 / Pottery Implement in the Shape of a Wheel

陕西省高陵杨官寨出土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藏

        此器罕见,可能是一种制陶器工具。

小口尖底陶瓶 / Pottery Vases with Small Mouth and Pointed Base

陕西省高陵杨官寨出土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藏

        这是关中地区史前先民特有的一种汲水器,其奥妙在于两耳正好位于器身重心,两耳穿绳后将瓶放入水面,则瓶体以两耳为轴心旋转横躺于水面汲水,水满后瓶体自动竖直,充分体现了史前先民的聪明智慧。

敞口深腹陶罐 / Deep Pottery Jar with the Flaring Rim

陕西省高陵杨官寨出土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藏

小口平底陶瓶 / Pottery Vases with Flat Base

陕西省高陵杨官寨出土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藏

小口平底陶瓶 / Pottery Vases with Flat Base

陕西省高陵杨官寨出土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藏

中原地区史前城址群分布示意图 / Distribution of Walled Sites in the Central Plain in the Late Neolithic Period

        中原地区史前城址群的时代为约公元前3500~公元前1800年,大部分为公元前两千多年。城内外的布局都有一定规划,居住区、作坊区与墓葬区各自集中,井然有序。城的规模较为悬殊,以3~5万平方米的小城居多,也不管10万平方米以上,乃至超过200万平方米的大城。不同规模的城与周围不同规模的聚落,体现了当时聚落群的分化。由于地势较平,中原地区的城基本呈方形或长方形,体现了方正对称思想。中原土质相对较疏松,因此城墙均为夯筑土墙,原始的堆筑法和先进的版筑法并存。中原地区史前时期的城墙夯筑技术与方形城垣影响了中国古代城市几千年的发展,成为中国古代城市的一大特色。

 

礼制萌芽 / The Beginning of the System of Rite

        在阶级分化、矛盾加剧的形势下,史前部族上层逐步制定了一系列维护等级秩序的制度和理论,用以确定上下、尊卑、亲疏、长幼之间的隶属服从关系,乃至指导人们的行为规范和思想道德,这就是礼仪制度。在祭祀、宴享等礼仪活动中使用的一些重要器皿如乐器、祭器、仪仗用器等象征着礼制,标志着使用者的等级地位,称为礼器或礼乐器。礼制和礼仪文化是中国古代文明所独有的重要内涵,深刻影响了中国传统文化和历史走向。公元前3000年左右,礼仪制度从礼器、祭祀、丧葬等方面已表现出萌芽状态,成为中华文明起源的一个重要标志。

山西省襄汾陶寺古城 / Taosi Walled Site, Xiangfen, Shanxi Province

约公元前2300 ~ 前1900年

        山西省襄汾陶寺古城面积达280万平方米,是目前已发现的中原地区最大的史前城址。城墙以先进的版筑技术夯筑而成,平面近似圆角长方形。城内布局经过一定规划,可能已有了主干大道,相对独立的高级建筑群(宫殿区)面积达5万平方米,还有被城墙围合、由大墓与祭祀遗迹组成的类似后世的“王陵寝庙”区。该城形制规整,城内规划布局初具规模,代表了中国新石器时代城的顶峰。

山西省襄汾陶寺古城大型建筑 / Large Buildings with Special Functions at Taosi Site, Linfen, Shanxi Province

        该建筑为圆弧形高台基,总面积约1000平方米。建筑的核心部分是呈弧线排列的13个夯土方柱,相邻夯土柱间距15~20厘米,形成放射状的狭缝,汇聚处有一个以夯土制成的“圆心”,正好能放下双脚。推测这个建筑是集观象授时与祭祀功能于一体的礼仪建筑,圆心就是观测点,通过12个柱间狭缝观测日月星辰,据此制定农业社会不可或缺的节令历法。在笃信鬼神的原始社会,观天象、制历法是沟通天地人神的方式之一,也是巫师、首领等部族上层所专有的知识和技能。通过主持观象、祭祀等宗教性礼仪活动,部族上层不断提高个人威信、垄断权力与财富,从控制神权发展到掌握王权。

河南省杞县鹿台岗新石器时代末期遗址1号建筑遗迹 / Ruin 1 of Lutaigang Late Neolithic Site, Qixian, Henan Province

        这座罕见的建筑建于高一米的台地上,内外两道围墙围合成外方内圆的结构,南外墙长6.5米,内墙直径约4.7米。内墙内有两条黄土筑成的十字交叉通道,与周围的土色迥异。有学者认为该建筑类似“天圆地方”的结构是中国传统宇宙观里天地的象征,很可能是为举行祭祀仪式等公共礼仪活动而营建的。

山西省襄汾陶寺墓地墓葬平面图 / Plan of Cemetery at Taosi Site, Xiangfen, Shanxi Province

约公元前2300 ~ 前1900年

        陶寺墓地的墓葬可分为大、中、小型三类,数量由少到多,呈典型的金字塔结构,墓葬规模与随葬品的数量成反比,反映了社会结构的严格等级化。尤为值得注意的是,大墓集中埋葬,有明显排列顺序,大墓主人均为男性,基本都随葬代表权力的玉石钺。这些信息隐隐透露出权力的继承恐非传统的“禅让制”,而是同一家族男性世袭制。

山西省襄汾陶寺大墓

陶鬲 / Pottery Tripod (Li)

约公元前2300 ~ 前1900年

山西省襄汾陶寺出土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藏

        鬲是炊煮器,其特征是三足膨大呈袋状,以便增大受热面积,提高炊煮效率。

玉钺 / Jade Axe (Yue)

约公元前2300 ~ 前1900年

山西省襄汾陶寺出土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藏

        钺与斧相似。二者区别在于钺扁体有孔,而斧则厚体无孔。石斧是史前时期的常用狩猎和手工工具。玉石钺从石斧发展而来,并从实用兵器进一步演化为军权的象征,在中国史前时期其作用类似于权杖。已发现的出土玉钺皆无使用痕迹,也表明玉钺纯为仪仗礼器。陶寺墓地所有大墓都随葬有玉钺或石钺,可见玉石钺所象征的地位之高。

玉琮 / Jade Cong

约公元前2300 ~ 前1900年

山西省襄汾陶寺出土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藏

        玉琮起源于公元前3000年左右的江浙地区史前文化,由手镯演化而来,以外方内圆、内贯大孔为主要特征,是新石器时代晚期最重要的玉礼器之一。这件玉琮与江浙地区的玉琮有相似之处,但做了一定简化。陶寺玉琮发现不多,造型也简单,其地位已经不像在江浙地区那样重要。

联璜玉璧 / Jade Bi Composed by Five Pieces of Huang

约公元前2300 ~ 前1900年

山西省襄汾陶寺出土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藏

        联璜玉璧在陶寺发现于高级贵族墓葬中,是一种由多件玉璜连缀而成的玉璧,一般由三至六件璜组成,璜的两端都有钻孔,可以穿绳连缀。有学者认为联璜玉璧可能体现了所谓“六合”的观念。

玉璧 / Jade Bi

约公元前2300 ~ 前1900年

山西省襄汾陶寺出土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藏

        玉璧是一种片状圆形有孔玉器,公元前三千多年长江下游史前文化已开始大量使用,并广泛传播到全国各地。关于玉璧的起源有多种猜想,或说源自纺轮,或说源自大孔玉斧,或说源自天象。史前玉璧的功能主要是标志财富和地位,并用于祭祀等礼仪活动,是古代玉礼器中使用最广泛、使用时间最长的一类。还有观点认为玉璧具有史前货币的功能。周代文献称玉璧是礼天的礼器,史前玉璧是否具有这样明确的祭祀功能还难以肯定。

尖首玉圭 / Jade Gui with Sharp Top

约公元前2300 ~ 前1900年

山西省襄汾陶寺出土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藏

        玉圭出现于公元前两千多年,也是一种表明身份等级的礼器,用于祭祀等礼仪活动。其基本造型为片状,最初多为平顶,后来发展为尖顶

红铜铃 / Copper Bell

约公元前2300 ~ 前1900年

山西省襄汾陶寺出土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藏

        铜铃由陶铃发展而来。陶寺出土的红铜铃是我国已知最早的金属乐器。原本可能佩于人的腰腹疗,用于彰显主人的身份地位或用于礼仪活动。这件红铜铃含铜高达97.85%,并是用较先进的复合范工艺铸造而成,可见当时的冶金铸造工艺已有了一定基础。

玉骨组合簪 / Hairpin Composed of Jade and Bone

约公元前2300 ~ 前1900年

山西省襄汾陶寺出土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藏

        这是迄今所见史前时期工艺最为复杂的簪,粘合在玉片上的绿松石至今仍很坚固。当时人们使用什么物质作为粘合剂,至今仍不清楚。

玉兽面 / Jade Animal Mask

约公元前2300 ~ 前1900年

山西省襄汾陶寺出土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藏

玉环 / Jade Bracelet

约公元前2300 ~ 前1900年

山西省襄汾陶寺出土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藏

        玉环也可称为玉镯,是新石器时代最早出现,也是最常见的一种装饰玉,男女皆可佩戴。

彩绘大陶盆 / Painted Pottery Basin

山西省襄汾陶寺出土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藏

彩绘陶簋 / Painted Pottery Pot (Gui)

山西省襄汾陶寺出土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藏

        斑斓绚丽的彩绘陶器是陶寺礼器的一大特色。彩绘陶器与彩陶器的主要区别是前者先烧再绘,后者为先绘再烧。彩绘陶器因彩绘未烧结易污损而没有实用功能,是专为丧葬等礼仪活动制造的。簋是盛稻、粟等谷类食物的食器,在新石器时代晚期陶簋就已具有标志等级身份、祭祀等礼仪内涵。在青铜时代铜簋更是大放异彩,成为与铜鼎组合使用的常用铜礼器。

彩绘陶壶 / Painted Pottery Pot (Hu)

山西省襄汾陶寺出土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藏

陶板瓦 / Ceramic Flat Tile

山西省襄汾陶寺古城出土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藏

        山西省襄汾陶寺城址大型建筑群(宫殿区)发现的陶板瓦,将我国陶瓦的历史推进了一千年。陶寺板瓦呈平板状,较后来的弧形瓦略显原始。造型呈独特的平行四边形,以穿钉固定、白灰浆腻缝,拼铺起来较牢固。瓦的出现不但标志着建筑技术和材料的一个飞跃,也从侧面反映了陶寺城的发展水平,暗示了大型建筑群的特殊地位。

彩绘陶大口罐 / Painted Pottery Jar with the Flaring Rim

山西省襄汾陶寺出土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藏

陶釜灶 / Pottery Cauldron Stove

山西省襄汾陶寺出土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藏

 

大型史前建筑 / Large Buildings

        大约公元前3500年前,中原地区一些具有较强实力的中心聚落出现了大型建筑,其功能应为部族举行集会议事或宗教仪式的公共建筑,其结构与功能开后世礼仪建筑之先河。河南省灵宝西坡大型房址是迄今最早的传统回廊式建筑,建筑面积超过500平方米。甘肃省秦安大地湾发现的多间式大型建筑房前还有广场,总面积420平方米,已有后世宫庙“前朝后寝、左右侧室”的雏形。邦国时代的城作为权力中心普遍建有大型建筑。河南省新密古城寨古城内的大型夯土建筑基址总面积达2000平方米以上,山西省襄汾陶寺古城内则发现了类似宫殿区的独立的大型建筑群。

河南省灵宝西坡大型房址 / The Foundation of Large Buildings at Xipo, Lingbao, Henan Province

河南省新密古城寨大型夯土建筑基址F1 / The Rammed Earth Foundation of Buildings at Guchengzhai, Xinmi, Henan Province

河南省灵宝西坡大墓M27 / The Tomb 27 at Xipo, Lingbao, Henan Province

约公元前3000年

        以墓葬规模、随葬品区分人与人地位财富的差别,在邦国时代已极为普遍。河南省灵宝西坡大墓M27墓室长5米,宽3.4米,其规模在当时已属罕见。对该墓地人骨的碳、氮同位素分析表明,墓葬规模与人骨营养状况成正比,再次反映了不同等级占有社会资源与财富的不平等。

陶排水管 / Pottery Pipe

约公元前2300年

河南省淮阳平粮台古城出土

        卫生设施的进步是衡量人类文明水平、城市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准。在河南省淮阳平粮台古城的南城门地面下发现了我国最早的地下陶质水管。

白衣彩陶钵 / Painted Pottery Bowl (Bo) with White Ground

河南省郑州白庄出土

郑州市博物馆藏

        钵肩部及腹上部施有白色陶衣,其上用褐彩绘装饰图案,构图严谨而富有节奏感。陶衣也是一种单色颜料,其作用如同为陶器罩上了一块洁净的画布,使彩绘纹饰的色彩对比更加悦目。

彩陶钵 / Painted Pottery Bowl (Bo)

河南省郑州西山出土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甘肃省秦安大地湾大型房址F901 / The Foundation of the Large Building F109 at Dadiwan, Qin'an, Gansu Province

 

海岱地区 / The Coastal Regions

山东省临朐西朱封202号大墓 / The Tomb 202 at Xizhufeng, Linqu, Shandong Province

约公元前2000年

        中原地区在公元前四千多年已出现了简单的墓棺。将墓棺升级为以椁套棺,用葬具标志统治阶级的身份地位,始于公元前两千多年的海岱地区,开启了后世棺椁制度的先河。山东省临朐西朱封几座大墓的棺椁已较为成熟,分重椁一棺与一椁一棺两种。重椁还有用于置放随葬品的边箱和脚箱,结构更趋复杂,体现了古人“事死如事生”的观念和以棺椁模仿居室的心理。在江苏省新沂花厅的几座大墓还发现了我国最早的殉人。人殉、人牲是原始社会随着阶级分化而出现的,反映了人自身作为社会资源的一部分可以被更高阶层完全占有、支配。

山东省章丘龙山城子崖古城与聚落群分布示意图 / Distribution of Chengziya Walled Site and its Settlements of the Longshan Culture, Zhangqiu, Shandong Province

        山东省章丘龙山城子崖城址及周边聚落群清晰地反映了当时聚落之间的分化。城子崖古城是一座面积约20万平方米的大型城址,周围方圆20多公里范围内分布着超过四十个与古城同时期的聚落,大部分为面积较小的一般村落,个别人五六万平方米的大型聚落,可能是低于城址的次一级中心聚落。这种金字塔式的聚落结构,同样反映了当时社会形态与社会组织结构的特点。

 

海岱地区史前城址群分布示意图 / Distribution of the Walled Sites in the Late Neolithic Period in the East Coastal Region of China

        海岱地区指以泰沂山系为中心的黄河下游与淮河下游地区,“海”即渤海、黄海,“岱”指泰山。海岱地区以其独特的地貌特征构成了一个相对独立的地理单元,在公元前5000年左右逐渐形成了相对稳定、独立的文化区,同时也与相邻的中原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文化有着密切的双向交流。海岱地区已发现十余座史前城址,时间跨度在公元前三千多年至公元前2000年。城的形状大都略成(长)方形,城墙建筑方法兼有较原始的堆筑法与先进的版筑法。城的规模悬殊,面积从2.5万平方米到30余万平方米不等。鲁北平原的城址分布较为密集,四座城址间距约四五十公里,可见每座城址的控制范围大约在方圆50公里左右。海岱地区濒临河口、大海,因此,城还具有抵御洪水的功能。

 

白陶和黑陶

        白陶和黑陶是新石器时代晚期海岱地区制陶业出现的新品种,不以色彩、纹饰为重,而以造型和工艺见长,既反映了当时制陶工艺的显著进步,也体现了海岱地区先民的审美情趣。白陶用土质较白、富含铝的高岭土(瓷土)制胎,以高温烧制,颜色洁白纯净,为后世瓷器的发明奠定了技术基础。制作蛋壳黑陶使用的陶泥均经过了反复淘洗,陶胎内不见杂质,成品质地细密坚硬,渗水率极低,说明制陶工匠对陶土的选择和烧窑技术的掌握均已达到了十分高超的水平。白陶和黑陶器在烧成后均经过细致打磨,一改以往陶器粗糙鄙陋的特点,使陶器的艺术性得到了质的飞跃。精美而又不易烧制的白陶器和黑陶器多成组随葬在大墓中,被赋予了标志等级身份、敬飨天地神灵的礼仪功能。

白陶鬶 / White Pottery Water Vessel (Gui)

高28cm

山东省邹平丁公出土

山东大学博物馆藏

        鬶是新石器时代晚期海岱地区史前先民创造的盛水、盛酒器。造型特点是犹如展翅欲飞的鸟,又似昂首高歌的雄鸡。三个袋状足增大了容积和受热面积,是实用性、仿生学、美观性三者结合的典范,被艺术史家视为远古造型艺术设计最为成功的作品之一。海岱地区史前文化有着悠久的鸟崇拜传统,故而推测陶鬶就是鸟崇拜的产物。精美的白陶鬶则脱离了实用功能,跻身礼器之列。海岱地区创造的陶鬶随着文化交流的大潮迅速被周边文化所吸收、模仿,在黄河流域、长江流域都发现了类似鬶的器物。进入王朝时代之后,陶鬶在中原地区进一步发扬光大,成为中原王朝对外传播的标志性器物之一。

白陶鬶 / White Pottery Water Vessel (Gui)

山东省临朐西朱封出土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藏

红陶鬶 / Terracotta Water Vessel (Gui)

山东省邹平丁公出土

山东大学博物馆藏

        海岱地区史前文化的晚期陶鬶造型更富神韵,高流、长粗颈,腹部不如早期陶鬶那么肥硕,整体匀称可爱。高高的冲天流似雄鹰的尖喙,三条健壮的袋足雄健刚劲,背上把手宛如鸟儿的羽翼。

灰陶鬶 / Grey Pottery Water Vessel (Gui)

山东省日照东海峪出土

山东大学博物馆藏

        这件陶鬶是海岱地区史前文化偏早期的陶鬶,特点是细颈、高裆、大袋足,突出实用性。

小红陶带盖鬶 / Small Terracotta Water Vessel (Gui) and Cover

山东省邹平丁公出土

山东大学博物馆藏

白陶单把杯 / White Pottery Cup with One Handle

山东省泰安大汶口出土

济南市博物馆藏

黑陶罍 / Black Pottery Wine Vessel (Lei)

山东省临朐西朱封出土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藏

        罍是小口大腹的盛水、盛酒器,体型大者还有酿酒的功能。

黑陶罍 / Black Pottery Wine Vessel (Lei)

山东省日照两城镇出土

山东大学博物馆藏

蛋壳黑陶高柄豆 / Egg-shell Black Goblet Food Vessel (Dou)

山东省泗水尹家城出土

山东大学博物馆藏

蛋壳黑陶高柄杯 / Egg-shell Black Goblet

山东省日照东海峪出土

山东大学博物馆藏

        薄如蛋壳、晶莹光泽的黑陶器是海岱地区极富地域特色的陶中珍品,是我国古代制陶艺术的巅峰之作。其造型一般是头重脚轻,器壁超薄,因此不可能是日常生活用品。蛋壳陶器多出自较大型的墓葬里,在墓中也往往是单独摆放,是部族上层所珍视的礼器。

黑陶单把杯 / Black Pottery Cup with One Handle

山东省邹平丁公出土

山东大学博物馆藏

黑陶杯 / Black Pottery Cup

山东省临朐西朱封出土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藏

白陶高柄镂空豆 / White Pottery Goblet Food Vessel (Dou) with Holes

山东省泰安大汶口出土

济南市博物馆藏

白陶壶 / White Pottery Pot (Hu)

山东省泰安大汶口出土

济南市博物馆藏

白陶盉 / White Pottery Tripod Wine Vessel (He)

山东省泰安大汶口出土

济南市博物馆藏

        盉指有流的盛水器,在酿酒业发展起来后,盉也是重要的酒器。

白陶背壶 / White Pottery Pot (Hu) for Bearing

山东省泰安大汶口出土

济南市博物馆藏

        陶背壶是新石器时代晚期海岱地区特有的便携式盛水器,一面圆鼓,一面扁平以便背负,设计巧妙。随着当地社会的发展,陶背壶的器型越来越小而失去了实用功能,并且只发现于墓葬中,盛装生命之源的背壶成为伴随死者共赴冥界的冥器。

彩陶盉 / Painted Pottery Wine Vessel (He)

山东省泰安大汶口出土

济南市博物馆藏

彩陶钵 / Painted Pottery Bowl

山东省泰安大汶口出土

济南市博物馆藏

红陶鼎 / Terracotta Tripod (Ding)

山东省泰安大汶口出土

济南市博物馆藏

        陶鼎是我国新石器时代一种重要的炊煮器,最早出现于黄河流域,并逐步传播到我国各地域。鼎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不仅深刻影响了中华民族的饮食文明,也成为共同文化的一种标志性器物,并以其在食器中的重要地位而逐渐被赋予祭祀礼器的内涵。

双腹陶盆 / Pottery Basin with Two Bellies

山东邹平丁公出土

山东大学博物馆藏

陶甗 / Pottery Steaming Pot (Yan)

山东邹平丁公出土

山东大学博物馆藏

        甗是蒸食器,下半部是煮水的鬲,上半部是盛放食物的甑,甑与鬲之间有镂空的箅流通蒸汽。

彩陶盉 / Painted Pottery Wine Vessel (He)

山东邹平丁公出土

山东大学博物馆藏

灰陶鬲 / Grey Pottery Cooking Utensil (Li)

山东邹平丁公出土

山东大学博物馆藏

陶瓮 / Pottery Jar (Weng)

山东邹平丁公出土

山东大学博物馆藏

玉簪首及玉柄 / Jade Hairpin

山东省临朐西朱封出土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藏

        这件玉簪由簪首和玉柄组合而成,是部族上层才能使用的奢侈品。簪首采用了镂雕和镶嵌工艺,整件簪首镂雕成左右对称的复杂纹样,玲珑剔透。簪首两面都在两端对称镶嵌圆形绿松石珠。簪柄的制作也毫不马虎,通体装饰竹节纹,线条优美圆润。

双孔玉钺 / Jade Axe (Yue) Engraved with Two Holes

山东省临朐西朱封出土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藏

人面纹玉簪 / Jade Hairpin with Human Face Design

山东省临朐西朱封出土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藏

        簪首采用镂雕技术做成盘曲状,侧面用减地浮雕的手法装饰三个人面像,纹样准确,立体感强。

鹿角锄 / Deer Horn Hoe

山东省泰安大汶口采集

济南市博物馆藏

玉璋 / Jade Tablet (Zhang)

山东省临沂大范庄出土

临沂市博物馆藏

穿孔玉片 / Jade Tablet with a Hole

山东省临沂罗庄湖台出土

临沂市博物馆藏

        这件玉片可能是从玉琮演变而来,但玉质较差、器型较小,且素面无纹,已经不像玉琮那样有非同一般的含义和地位。新石器时代末期黄河流域流行使用玉钺、玉璋、玉刀等象征军事权力的玉礼器和玉圭等表示身份的礼玉,玉琮逐渐从历史舞台消失。

双孔玉铲 / Jade Spade

山东省临沂罗庄湖台出土

临沂市博物馆藏

 

四孔玉刀 / Jade Knife Engraved with Four Holes

山东省临朐西朱封出土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藏

        这种梯形多孔玉刀源自同样造型的多孔石刀。这类石刀原本是实用工具,使用时横向装一个木质长柄,利用石刀上的钻孔穿绳固定木柄。玉刀已经没有实用价值,而是身份地位的象征,与玉钺、玉璋一样是仪仗礼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来这里,寻找早期中国的模样——
《大河上下——黄河流域史前陶器展》月底将在山东博物馆开展!
河南南阳 黄山考古新发现 罕见的史前玉文化中心
中国古代精神文化考古研究文献目录(1950-1990)
“玉韫九州”系列之玉礼中国(四):石峁文化
华夏之华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