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千奇百怪的古井 千古玄机科学揭秘
千奇百怪的古井
(2014-06-21 15:57:16)
一、木井村的鸳鸯井
在四川省武胜县北部的飞龙镇有一个叫木井村的小村庄,这是一个普通的川东村落,然而,附近十里八乡的人都知道,木井村有一对神奇的鸳鸯井,它们位于一片农田之中,相距4米,井口都呈四方形,井深不过两米多,彼此的高差只有1米左右,有趣的是,鸳鸯井不仅井水从未枯竭,而且还存在许多难解的谜团。
这对鸳鸯井,一口距离小河沟很近,夏天常常被河沟水淹没,人们叫它下木井;一口距离小河沟稍远,人们叫它上木井。木井村名称的由来,也是由这对鸳鸯井而起的。据村里85岁高龄的张柄清老人说,这两口井,井口部分都是石砖砌成,井口之下的井壁却不一样,其中有一口井,井壁是用整块的沉香木修建的。
上木井和下木井之所以被称之为鸳鸯井,很容易让人理解,就是它们“心连心”,也就是说,它们的地下泉眼是相通的。只要将一个井迅速淘空,另一个井势必水位下降,并且水质就会变得浑浊。不过,令人惊奇的是,这两口井不管在什么时候,总是呈现一清一浊,一口清澈见底,另一口总是漂浮着黄色的絮状物。
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是,这对鸳鸯井居然还会定期“变脸”。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变脸,本来是川剧里头的一项绝活,谁也未曾想象得到,位于川东这个小村落的这两口古井,居然也会“变脸”。每年的端午节前后和中秋节前后,两口古怪的古井就会彼此改变身份,浊的变清了,清的变浊了,数百年来一直如此。
关于鸳鸯井定期的“变脸”,在木井村里,男女老少都知道,并且一直流传着一首古老的民谣:可观上下两口井,一条大路直穿心,井中清泉最可饮,能分春秋各两季。不知那朝开的井,何人称为木井村,此井水丰不断流,润泽大地五谷生。民谣中所说的井中清泉最可饮,能分春秋各两季”,也就是“变脸”。
武胜县位于小平故乡四川省广安市,华蓥山西麓,扼川东川南进出之咽喉,嘉陵江绕城而过,地形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形成典型的方山丘陵地貌,境内有丰富的水能资源,地下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盐卤和沙金。这里聚居的都是巴人的后裔,四千多年前,巴人的先民就在这儿生息繁衍,创造出了灿烂的巴文化。
武胜县虽然位于嘉陵江边,历史上也曾经发生过多次旱灾。最近一次大旱发生在2006年,灾情历时半年,那是50年不遇的严重旱灾,木井村附近的大小水塘全部干涸,只有那对鸳鸯井依旧涌出汩汩清泉。附近几个村寨的数千村民,正是依靠它们才得以度过旱灾。从那以后,当地的老百姓对鸳鸯井更加敬畏、崇拜了。
距离飞龙镇最近的高速公路是岳武路,从岳武路飞龙镇路段拐出后,通过一条乡道,车行约十几分钟,便可抵达木井村,“鸳鸯怪井”就位于这个村的补疤滩。两口井相距大约只有4米左右,位置一高一低,地势较低的那口井四周杂草丛生,不熟悉的人很容易忽略它的存在,在这两口井的南北两侧还有两座石桥。
这对由一条石板路隔开的鸳鸯井,井口都用石砖砌成,井口下的井壁布满厚厚一层苔藓,当地居民称之为上木井和下木井。它们名称的由来,是因为它们都是用青杠方木扎砌而成,青杠树木质沉重坚硬,农村常用做楔子钉农具,也是当地农民主要的最优良柴火,有着“除去青杠无好火,除去娘亲无好亲”的美誉。
据说,青杠方木水井的来历,跟明朝未年发生在四川的一次大屠杀有关。明崇祯十二年,也就是公元1639年,张献忠率农民起义军进攻四川,并自立为大西王。明朝覆灭后,张献忠率部与清军在四川展开多年激战。此期间,双方都曾经进行过多次屠城。连年战事,使得地处川东川南咽喉要地的武胜地带人口锐减。
武胜原有十多万人居住,在战后,仅仅剩下了数千人口。村寨中到处尸横遍野,瘟疫流行。为了防止疾病肆虐,木井村的先民从山上伐来了沉重坚硬的青杠木,打造了两口特殊的水井。正是因为有了这两口青杠木井,木井村的村民才得以躲过了这场瘟疫,并且,这个从战火瘟疫中幸存的小村子也因此得名木井村。
离端午节还有大半个月,杂草丛生的下木井,井水已经溢出了井面,然而看起来非常浑浊,井面上还漂浮着一层深浅不一的黄色絮状物,覆盖了大半个四方形的井面,并且还在不时冒着气泡。或许,这水恐怕连牲畜见了都不敢喝。与下木井近在咫尺的上木井,情况却截然不同,井水不仅清澈见底,而且还甘冽爽口。
也就是十来天的时间,到了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之前,下木井这口浑浊的井水,只要村民按例淘干,清除井底的泥沙之后,一夜之间便会变得清冽甘甜。并且,井水中那些奇异的漂浮物也会消失得无影无踪。与此同时,原本清澈的上木井水,在没有人捣鼓的情况下,骤然间会变得浑浊起来,还漂浮出黄色的絮状物。
一年到头,两口井一直是一清一浊,只有一口井可以供村民饮用。它们还会定期“变脸”,清浊交替,仿佛预先约定似的,轮流供村民使用。数百年来都是如此,非常神奇。原本上木井水清澈,下木井水浑浊,到了五月初五端午节之前,浑浊的下木井水变清澈,清澈的上木井水变浑浊,这就是鸳鸯井最神奇的地方。
在武胜县一份嘉庆年间的县志中,明确记载了木井村这对鸳鸯井一清一浊的现象。算起来,这两口木井至少已经存在了两百多年的时间。不过,县志上并没有提到这两口水井存在着所谓定期“变脸”的现象。是编纂者忽略了,还是另有其他原因不得而知。不过,木井村的故事,是因为这两口神奇的鸳鸯井开始的。
眼下是农历的四月,距离端午节还有十多天,也正是村民饮用上木井的时候,看一看这口井里,虽然井壁上布满苔藓,但是井水还是清澈透底。拿勺子舀一点水试一下,井水非常通透,非常清凉甘甜,口感也很好,大热天里,就像是从冰箱里拿出来的冰水一样凉爽。据说,这井水不仅冬暖夏凉,而且还能怯病消灾。
走近下木井,杂草丛生的井口完全被淹没在水面之下,因为它地势比较低,而且紧挨着一条小河沟,前两天刚下了大雨,河沟里的水暴涨,于是翻过井沿淹没了井口。接近井口,发现井水十分浑浊,水面上还漂浮着一层黄色的絮状物,舀到勺子里,漂浮物开始分散,闻一闻,却没有什么特别的味道,不过不敢尝试。
拿来戽斗,将下木井上面的水汲出,使得能够看清井里的状况。下木井的井口与上木井非常相似,都是由石块砌成。透过浑浊的井水,发现絮状物密集分布在井水中,在井壁四周更是大量聚集。正是由于絮状物混合在水中,使得井水看起来非常浑浊。据说,每年冬天,这些絮状物的数量最多,几乎覆盖了整个井面。
据说,每当嘉陵江上出现龙舟竞渡,木井村的鸳鸯井就会发生神秘的“变脸”。原本还是清澈见底的上木井,一夜之间就会出现很多神秘的黄色漂浮物,井水也就变得浑浊起来。与此同时,4米之外的下木井,黃色漂浮物竟然全部消失,井水也变得清澈见底。不过,到了八月十五中秋节前后,井水又会再度逆转。
一夜之间,鸳鸯井的一清一浊便发生了逆转。那么,两口井的水质又如何?拿温度计测试,气温显示36.4摄氏度,两口井水都是19摄氏度;拿测试纸测试,两口井水都是酸碱度在7和8之间,呈现出弱碱性;再测试井水的矿化度,两口水井也表现出相似的水质情况。这就让人给弄糊涂了,那井水为什么会发生逆转?
在村民的世代相传中,这对鸳鸯井有奇异的灵性,天气越热水越冷,天气越冷水越热;也就是说,井水会自动调节温度,始终保持着冬暖夏凉。因而,冬天常见妇女们到井边洗衣;夏天常见远近村民都来打“冰水”解暑。其实,地表的温度冬天冷、夏天热,地下水却始终保持恒温,这就给人一种冬暖夏凉的错觉。
井水的温度与水源的深度有着密切关联。从井水的温度跟外界气温的落差分析,这对鸳鸯井都是来自地下的深层泉水,水源应该至少位于地下400米左右。再对它们的海拔高度作了测量,上木井为336米,下木井为335米,两口井之间只存在着1米左右的高差。这1米的高差,不足以造成两口井清浊状态的巨大差异。
对鸳鸯井的四周仔细观察,很快,人们注意到了一个特别之处,在两口井的附近,南北两侧分别有两座石桥。用激光定位仪测量它们的距离后,有了一个意外的发现,北边的石桥距离下木井32.5米,南边的石桥距离下木井也是32.5米。也就是说,南北两座石桥与下木井的距离是相等的,难道,这仅仅是一种巧合?
听村民说,这两座石桥和这对鸳鸯井是同时建造的,至今都有几百年的光景了。围绕着它们,村子里至今还流传着一段神秘的歌谣:“双桥双井栏,木井补疤滩,谁人识得破,金银驮不完。”这段短短的歌谣,似乎令人格外沉思,古人当初为何要在同一个地方同时挖掘两口井,两口井旁边的两座石桥又意味着什么!
在木井村,似乎古人打井时就请风水先生把过罗盘,察看过地下的水脉,即便是大旱时节,鸳鸯井从来就没有干涸过。查阅了当地的地质资料后,发现武胜县有许多条断裂,这些断裂都呈南北走向,其中最大的一条,就是流经武胜县全境的嘉陵江。古井所在地只是其中一条,与其它断裂平行,难怪水源这么丰富。
至于鸳鸯井中轮番出现的黄色漂浮物,曾经有人尝试过将它们晒干,然后用打火机点燃,发现这种漂浮物竟然可以燃烧。开始以为是藻类或者菌类,然而,拿到显微镜下,却发现它没有纤维丝状,不是生物结构。据说,来自深层的地下水一般都含有矿物质成分,棕黄色的是铁锰混合物,不过,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每年五月初五的端午节前后和八月十五中秋节前后,木井村的鸳鸯井都会定期“变脸”,井水清浊交替,数百年来始终如此。每当两口井要“变脸”的时候,村民总会提前将要使用的那口井淘干,清除井底的泥沙。无论淘哪一口井,另一口井的水位也会发生明显的变化。据此,村民历来认为两口井在地下是贯通的。
离端午节来临的日子已经不远,村民开始要饮用下木井水了。于是,人们用铁桶将这口井水戽干。与此同时,上木井水开始发生变化,半个多小时后,井面大约下降了三分之一,井水也变得浑浊起来。随后,人们又发现,上木井井口附近聚集了很多白色膜状物,随着井水的涌出,这层薄薄的膜状物颜色正逐渐变深。
近年来,政府在村中陆续打了一些机井。其中,有一口也出现了和鸳鸯井相同的黄色漂浮物。在村子附近的乱草丛中,人们找到了这口已经废弃的机井,井口也存在很多黃色漂浮物,看样子还有点像已经发酵了的粪便,只是没有臭气罢了。据说,在村子其它打下的机井里并没有出现此类情况,并且水质也完全不同。
村子里那口废弃的机井,不仅与鸳鸯井一样会出现黄色漂浮物,而且经过水样测试,温度和矿化度也基本一样。这就是说,三个井都处在同一个构造带,都是来自同一个水源。这三口井所在的地层深处,可能存在一条深层的断裂,在断裂之下的地层中,可能存在某种矿物质,正是它的不断渗出,才出现黃色漂浮物。
同样在一个村子,距离那口废弃的机井仅有十来米远,老乡家里打的一口机井就不曾出现过黄色漂浮物。并且,经水样测试,水质与鸳鸯井和废弃的机井完全不同,还有,村里别的水井也存在同样的问题。也就是说,鸳鸯井出现的黃色漂浮物是村子里少见的,据此判断,鸳鸯井所在的这条南北走向断裂非常狭窄。
与鸳鸯井地下断裂同一走向的嘉陵江,是一条水资源异常丰沛的河流,它不光滋养着沿江两岸,还与其它断裂中的地下水发生密切联系。从木井村所在的飞龙镇沿着嘉陵江逆流而上,不久后两岸出现了连绵不断的山丘,山体岩石光滑平整,到处是常见的条石,在胜利乡有一处岩石出露得非常完整的地方,就叫穿岩。
“穿岩曦月”为武胜八景之一,只见横亘天地间的穿岩中有一段突然悬空,长约百米,其状弯拱,似彩虹一道,当地人称为干拱桥。整个石岭绵延公里有余,远观其状如龙,有龙头,龙身,龙尾,拱桥处正好位于龙身的中段,远观石洞,宛如一下弦月,据说夜晚月亮升起之时,从这洞中望去,有大月包涵小月之感。
一里三座庙,无河干拱桥,是当地人对武胜县胜利乡穿岩的概括。沿山壁前行,在石岭尽头,有一狭窄石梯直上石岭顶端。岭上有一不规则的石径,狭窄崎岖,直通庙门,两边皆悬崖峭壁,为植被所掩盖。像穿岩这样的岩石,在武胜的嘉陵江边非常常见,这是典型的红色砂岩,鸳鸯井所处的地层正是这种岩层。
胜利乡的穿岩,是一座是典型的红色砂岩。这座高24米、跨度62米的天生桥,形成的年代非常特殊,非常古老;包括鸳鸯井的地层,武胜境内的砂岩也一样,是生成于距今大约一亿五千万年前的侏罗纪。在那个特殊的年代,四川盆地的温度突然升高了,动植物的生长速度增大了;温度升高后,很多生物就灭绝了。
侏罗纪是地球历史上重要的成油时期,地球上大多数的石油天然气都是隐藏在侏罗纪的岩层当中。木井村的鸳鸯井中冒出的黃色漂浮物,正是微量的石油沿着砂岩孔隙上涌后,在井水中与各种矿物质和微生物产生化学反应后,形成的一种黄色凝胶状高分子化合物。在当地的国土资源部门了解情况后,便可解开谜团。
木井村鸳鸯井的地层间密布着数百米厚的砂岩岩层,来自于400米地层之下的泉水,透过砂岩具有特殊的孔隙结构上升到上下木井之中。同样,砂岩间特殊的孔隙结构也成了地层深处的油苗上升的通道。井面上那种黃色漂浮物正是地下深处原油的油苗,在上浮的过程与井水中的矿物质和微生物化学发生反应的产物。
鸳鸯井中的漂浮物就是石油的有机物,这种黄色凝胶状的高分子化合物,在分子结构上与塑料或者树脂类似,不仅不溶于水,而且容易聚集成团。它们通常是地质工作者寻找天然石油的一种依据,难怪村里的民谣会流传出“谁人识得破,金银驮不完”这样的话来。原油就隐藏在鸳鸯井之下,这不正是巨大的财富!
在自然界中,水面上出现油膜和气泡,是地下原油这种棕黑色可燃的黏稠液体升腾在地表上的现象。不过,这种现象在供人饮用的水井里出现,至今似乎还极少发现过。或许,木井村的鸳鸯井就是与众不同,不然,又为什么会发生每年两次的定期“变脸”呢?至于为何会“变脸”,倒是令人大惑不解而颇感兴趣的。
在气象学上,端午和中秋这两个节点,正好是夏半年和冬半年的概念。通俗地说,也就是一年四季中夏季和冬季的开始。当地的气温在这两个时间点前后有非常显著的差异;对应不同的气温,大气的压力也不尽相同,气温高时气压会低些,气温低时气压会高些,上木井与下木井海拔1米的高差,或许就是问题所在。
自然界中存在的谜团,或许并不能用一两个科学道理就可以诠释得通的,这也就是大千世界无奇不有的归结。当然,有一些事情不一定都得弄个水落石出不可。有谜团才会有猜测,有猜测才会产生兴致。鸳鸯井年复一年奇异地交替着清浊的“变脸”,展现的,正是大自然的神奇造化,也是古人睿智与博识的体现。
二、九里村的沸井涌泉
有人喜欢真山真水的自然景致,有人喜欢博大精深的人文景观,还有人喜欢鬼斧神工的奇观异景......丹阳市延陵镇的九里村,一个不大的古村落,却拥有季子庙,十字碑,季河桥,还有闻名遐迩的沸井涌泉,是两千多年历史的古吴文化的发祥地,向有上茅山,回九里的朝观传统,难怪也成为人们喜欢的名胜古迹。
九里村因季子庙而闻名。从丹阳市区沿着丹茅公路往西南方向,行进了16公里后,便可见到被一条香草河环绕着的季子庙。通往季子庙的古老石路上,深深的车辙印痕默默显现出这条历史石路的漫长历史。走过季河桥这座明代的古桥后,气势恢宏的季子庙便出现在眼前,这座道家名胜之地,千百年来香火极其繁盛。
来到九里村,古巷的端头就是季子庙大门。庙前的池塘垂柳依依,波光粼粼。一座古桥跨过湖面,桥面是青石板铺就,车辙印留下深深的历史痕迹。主庙旁的湖泊中一个小岛上,一座九曲桥通往慈航殿,老百姓称为观音殿。茅山尊道,供奉老子,九里崇德,供奉季子,因此,有“上茅山,回九里,功德圆满”之说。
通往季子庙的季河桥,又名奈何桥,为明代所建。这座单孔石拱桥桥身石雕人身兽面,造型古朴独特。历代拜偈至此桥,文官下轿,武官下马。桥的北面桥头左侧立有,一块石碑,上面书写着季河桥的历史典故,石碑背面还刻着几行幽默的民谣:奈何桥来奈何桥,八尺宽来八丈高,有福之人走过桥,无福之人跌下桥。
季子庙是为了纪念春秋时期吴王寿梦的第四子季扎所立,前身是季子墓,墓侧有汉代所建吴氏祠堂,西晋年间开始建起季子庙,南朝年间又在季子墓及季子庙外增道添景;唐时因墓前相传孔子手书《十字碑》,碑文风化残缺,唐玄宗令“殷仲堪摹拓其本尚可得而传之”,此后宋元明清历代,季子庙都被修缮和保护。
季子,是世人对春秋时期吴王寿梦第四子季札的尊称。相传,当时吴国实行“兄终弟及”的继承制度,寿梦生前就定下继承顺序:长子诸樊、次子馀祭、三子夷昧,接下来就是季札。到了季札继承王位时,他提出废止“兄终弟及”制度而主张“传子”继承,而且主动走向今延陵“厥田唯下下”之地“弃其室而耕”。
季子庙殿宇巍峨壮观,群塑栩栩如生。庙中保存的十字碑是历史上唯一保留下来的至圣先师孔子的书法手迹,所书的十字篆文碑:“呜呼有吴延陵季子之墓”。另外,还有一块八字碑,是唐代诗人张从申书的名碑:“登览之胜,遥碧远明”。庙宇中,还有历代皇家敕封、名臣贤士书写摹刻的碑石及众多祭器、古迹。
十字碑亭是季子庙的核心,亭中古碑相传为孔子所书,字迹?足珍贵,古朴遒劲,确为书法中之瑰宝,虽经千载风雨沧桑,未掩孔子褒奖之情。碑高2.3米,宽1米,碑额圆形,正面刻有古篆两行,每行五字,共十字,字大径尺。十年浩劫中,有赖于九里人民的全力保护,但还是断为几块,现在拼接得基本完整。
季子庙东侧池塘中有一座供奉观世音菩萨的慈航殿。与慈航殿隔水相望,有六口古井,至少有上千年的历史了。在南朝《南齐书》中就有记载:“泉在季子祠堂东南百余步,古井数十,如鼎沸焉”。宋朝《九里沸井》中也有记载,“季子庙旧有涌井两所”,清朝光绪《丹阳县志》中也查阅到,“庙前有废井四”。
九里村的季子庙之所以闻名遐迩,不仅是有十字碑、消水石、季河桥等名胜古迹,更得益于这里有奇观异景的沸井涌泉。也不知是什么人,曾经诗赋《九里村·沸井》:三南三北六口井,南北相距半米远;清混界线两分清,啤酒可乐麻辣味;鬼斧神工大自然,千年古井沸不止;扑朔迷离敬自然,地气终年耗不尽。
这六口古井虽然近在咫尺,然而井水却清浊分明。北面三口为清井,井水清澈透亮;南面三口为浊井,井水浑浊泛黃。更为甚者,六口古井中还出现长年翻滚不止,口味不一的奇特现象。三口清井中,有的井水像啤酒味,有的井水像雪碧味,有的井水像柠檬水味;三口浊井中,则分别带有铁锈味、苦味和麻辣味。
九里村六口古井与季子庙相依为伴,它们的命运也与季子庙息息相关。抗战时期,鬼子常以季子庙为据点清乡扫荡,为坚壁清野,季子庙被焚毁,古井也随之沉沦。上世纪未,九里村民将藏匿的《十字碑》陈列出来,并以一村之力募建季子庙,此后,村民在季子庙庙志里发现了这六口古井,才将它们重新挖掘出来。
九里村六口古井的发现并非偶然。季子庙里1999年开始募建后,庙宇周围景区2001年也开始大规模整修。村民在村前的小池塘清理淤泥时,先是发现了大量的钱币及金钗、银钗,继而又发现很多圆形排列的青砖。通过观察和初步判断,这些排列有序的砖墙,应该是古井的井圈。为了找到答案,他们扩大了挖掘范围。
在季子庙景区的大规模修整中,村民们在池塘里连续清理出了三口古井。与此同时,村民中有人在查阅季子庙的《庙志》和《吴氏宗谱》中找到了相关记载,知道庙前东南方有六口古井。于是,村民们又在池塘边的岸上清理出了另外三口古井。据悉,这些发现的古井,正是解放初期由于各种原因被掩埋的“沸井”。
人们手中的《延陵九里庙志》是清光绪年间的手抄本,原由延陵圩庄村老人谭双一收藏。庙志始修于明朝万历十四年,由季札后裔、延陵人吴国仁主修。后来,清朝嘉庆十七年重修,光绪元年再修。庙志对于季子庙的起源、沿革等均有详细记载,留下了许多名人记叙季子庙的文章,保存了一批鲜为人知的历史文献。
村民们对这些挖掘出来的古井进行了修缮,不久后,在池塘边建起了一个平台,还立了碑,六口完整的古井均被围上了井台井栏,恢复了古时的模样。这六口刚刚开掘出来的古井,几乎个挨着个,最近的距离仅有40厘米,最远的也不足1米。并且,每一口井水都在终日不息地翻滚和冒泡,就像煮沸了的开水一般。
刚刚修了井台井栏的六口古井,因为井水日夜不停的翻滚冒泡,无不引起村民的好奇心。有人试着用吊桶提起沸井的水,用手触摸了一下,并不烫。于是,端到喉边用唇舌尝了一口。这一尝,尝出了千古以来未曾提及的滋味:三口清井分别尝出了啤酒味、雪碧味和柠檬味;三口浊井则尝出了铁锈味、苦味和麻辣味。
从小池塘里挖掘出来的古钱币,经考证,它们的铸造年代为宋朝之后的各个个朝代,那些金钗、银钗上,还刻有秦、魏等姓氏或天、地等字样。这就是说,在过去的岁月中,前来拜谒季子庙的人们,不管是达官贵人还是一般善男信女,他们都会来到“沸井涌泉”前,凭借投放的金钗银钗和铜板,来祈求自己的心愿。
九里村季子庙东南六口古井长年出现翻滚不已,三清三浊,口味不一的三种奇特现象,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兴致,游客纷至沓来。向有“上茅山,回九里”的朝观传统,霎时间,九里季子庙及其沸井涌泉名闻遐迩,成了江苏重点名胜古迹,与茅山道观文化建筑群齐名,香客远及全国各地,近则方圆百里,游客如云。
季子庙何时有沸井很难考证,但从南朝刘敬淑的《异苑》一书可知,早在1600多年前的东晋时期,沸井已名声远播了。拜谒季子庙,观沸井涌泉是历代达官贵人、文人墨客非常向往的事。南朝张正见来此后写了《行经季子庙》一诗,其中有句:“野藤侵沸井,山雨湿苔碑”,这是迄今所见最早提到的沸井的诗句。
来到九里村,只见与季子庙相距不远,在香草河畔一块十多平方米的地面上,井栏古朴典雅,神韵别具。相距不足1米的六口古井,井水中颜色有清有浊,靠北的三口井水质较清,而靠南的三口井的颜色则浑浊泛黄。与一般井水不同的是,这六口井中的水竟好似沸水一样,冒出大小气泡,翻腾鼎沸,滚滚有声。
就在这六口古井旁边,一位两鬓发白的老汉,手里端着一支竹制的酒提子,正笑嘻嘻地向人们推介着,希图人们从翻腾的井水里兑几口尝一尝。一开始,人们似乎不大介意,他还向大家作了示范。偶尔,有好奇者接过这支不小的酒提子沾了一口,嘿,神了,酒提子在人们的手中传递,“对,对,就是啤酒味......”
随着那把特制的酒提子在人们手中传递,人们在六口古井的井水中尝出了六种不同的口味。与老汉介绍的一样,自北而南,人们从清澈的三口古井,分别尝到了啤酒味、雪碧味和柠檬味;从浑浊的三口古井,又分别尝到了铁锈味、苦味和麻辣味。据说,这六口古井的“沸水”经检测,全部都达到国家饮用水标准。
九里季子庙前的沸井,据史料记载,曾有百余口,现存仅有六口,有些消失了,有些还湮没在侧旁的池塘里,终日可见水气沸腾。据悉,六口古井的深度几乎都是3米左右。北面三口清水井的距离是2.8米,南面三口浊水井的距离是2.1米,紧邻的清水井与浊水井的距离仅有70厘米,清水井与浊水井的布局十分均衡。
三清三浊的六口古井,在十几平方米的范围内密集分布,相隔仅为几十厘米的两口古井,井水又是清浊分明,真让人匪夷所思。据推测,这种现象的存在,是井水的泉眼来自不同的地层。然而,在古代,这个地区随着长江的发育,在地底下沉积了四十多米厚的黄土堆积层,而古井的深度只有3米左右,是不可能的。
三口浊水井中,最靠北与清水井相邻的那一口井带有严重的铁锈味,正是问题的突破口。铁离子是自然界中最活跃的色素离子,三清三浊的现象应该与井水中的铁离子含量有关。浊水中的铁离子在翻腾的井水中跟空气接触之后,二价铁就变成了氧化三价铁,因而,无疑就是井水变浊发浑,并且带铁锈味的一个原因。
为了验证猜测,人们将六口古井的水样送进了实验室。测试下来,北面三口清水井,铁离子的含量极低,南面三口浊水井,铁离子的含量极高,比清水井高出了十几倍。由此可以断定,六口古井三清三浊的奇特现象,从中作祟的,正是地层中的铁离子。奇怪的是,这些古井近在咫尺,为什么铁离子差异如此之大。
为了打开古井的谜团,人们分别挑选了最靠北的清水井和最靠南的浊水井,看看迅速抽干后,水位的变化是否会牵一发而动全身。结果发现,最靠北的清水井与其它井水并没有纠葛,它即使干涸了,别的依然一如既往;相反,最靠南的浊水井却跟其余两口浊水井是一脉相承的,其水位一下降,其它两口也随之跌落。
与季子庙相距仅有百来米的六口沸井,分布在十多平方米的范围内,最远的不超过一米,最近的只有三四十厘米,它们翻腾了上千年,如锅里刚刚煮开的开水。这些近在咫尺的沸井还出现三清三浊和口味不一的现象,难怪古人认为它们带有灵气,前来朝拜的善男信女们纷纷把钱币和金银钗投入井中,以祈求遂愿。
季子庙前的古井,据史料记载,曾经有上百口,现在仅存六口。由此可见,在不同的年代,季子庙前的古井数量不尽相同;同样,古井所在的土层,在不同的年代也曾发生过改变。人们估摸,在往昔,六口古井的所在地都是含铁量高,质地疏松,渗水性强的土层,由于人为原因,才造成三清三浊中两种地层的差异。
资料显示,江苏省分布了汤山、韦岗、东台和丹阳4处大型温泉。在这些温泉中,只有丹阳温泉至今还没有被人们发现。有人猜测,九里村六口终年翻滚不息的沸井,可能就是未被发现的丹阳温泉。不过,资料上又记录,六口古井冬季时的水温是13摄氏度,而温泉的国家标准必须达到25摄氏度以上,看来不大可能。
2011年7月,在距离六口沸井不到一公里的地方,村民马平亮打水井时,曾遇到不明气体。当水井深度达到四十多米时,井眼喷冒出大量浑浊呛鼻的气泡,气泡喷冒的高度足有一米多,就跟水泵喷发一样。人们虽然无法证实井眼喷发的就是沼气,但完全可以证明,在九里村的地层深处,的确存在着大量不明的气体。
九里沸井涌泉中有大量的气体冒出,这种现象,在自然界中,不是天然气就是沼气。在沸井旁边的池塘里,人们至少发现了二十处诸如此类的确现象,有的气泡很小,有的气泡泡比碗口还大。在远古时期,九里村曾经是一片汪洋,植物生长茂盛,随着地质变化,变成沼泽滩地。有人猜测,这种现象可能是沼气作祟。
丹阳地区是长江三角洲平原的一部分,经考证,距今十八万至一万年前,随着长江的发育,地面长期经受河流侵蚀、切割和泥沙堆积,形成了四十多米厚的黄土堆积层。在形成地层的过程中,由于江河水的冲击,几乎不可能沉淀大量的有机物。通过察看村中的其它水井,人们排除了沸井涌泉是井底沼气喷冒的可能。
九里沸井的翻滚冒泡,不是沼气?那更不可能是天然气!于是,有人猜测,会不会就是碳酸气!要证明这一点,还不容易,只要点燃一支蜡烛,任意探入哪一口沸井,顿时可就一目了然。果然,蜡烛一放进井中,距离水面20厘米的位置,火花立即熄灭了。照样画葫芦,六口沸井全然一样,不管清水井还是浊水井。
人们请来实验室的人,在井边一排儿摆开7个三角杯,用试管采集了六口沸井和井边池塘里的7个水样,然后加入酚酞试剂。如果水样含碳酸气,那么三角杯中的粉红色就会立刻消失,还原成井水原有的颜色;不然,三角杯中的粉红色依然如旧。当实验如常一一进行时,证实沸井中的冒泡,的确就是碳酸气在作祟。
九里沸井的冒泡,是来自地下的碳酸气;那地底下的碳酸气,又是打哪儿冒出来?查证地质档案,在九里的地层中,正好有一条北北西向的断裂往苏北延伸,而在距离九里村不到一百公里的泰兴巿黃桥镇,就分布着亚洲储量最大纯度最高的二氧化碳气田。无独有偶,在茅山,也有一条断裂延伸过来,还真叫人发懵。
据考证,来自地层深处的二氧化碳不仅储存量极大,而且还和火山有关。有村民称,在距离沸井约16公里的茅山东进水库附近,村民在修路时发现许多带有气孔状的黑色石头。人们猜测,这些石头很可能是火山喷发后熔岩流形成的玄武岩。前往观察时,所见如是。人们断定,茅山地层的断裂有可能影响到九里沸井。
茅山的山不高却秀雅,茅山的水不深却澄清。茅山自然风光清新秀美,春游茅山,山林滴翠,草木芬芳,满山间的野花给人一路的狂想;秋游茅山,天高云淡,林间飘落一地的枫叶引人无限的遐想;冬游茅山,银装素裹,雾松飘情,万簌俱静中聆听那道家仙乐,大有给人“花飞佛地三千里,人在瑶池十二层”之感。
茅山是我国一座道教名山,是道教上清派的发源地,被道家称为“上清宗坛”,有“第一福地,第八洞天”之美誉。山上峰峦叠嶂,云雾缭绕,奇岩怪石林立密集,大小溶洞深幽迂回,灵泉圣池星罗棋布,曲涧溪流纵横交织。茅山尊道,供奉老子;九里崇德,供奉季子。因此,有“上茅山,回九里,功德圆满”之说。
不管九里沸井的碳酸气来自黃桥镇的二氧化碳气田,还是来自茅山的火山熔岩。它改变了井水的口味,使六口沸井不同程度产生了刺激性的口感,并赋予了碳酸饮料特有的泡沫奔涌的外观,使得北面三口清水井的井水口感与碳酸饮料的口感相似;不过,南面三口井由于铁离子的作用,出现了铁锈味、苦味和麻辣味。
不管是喝过啤酒或者喝过雪碧的都知道,碳酸饮料的发泡和刺激味道来自二氧化碳,各种饮料特定的口味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二氧化碳的用量。加工中使用低温液体和增大压力使更多的二氧化碳溶解,来加速碳酸化作用。饮用时,由于温度增高使二氧化碳气化,产生刺激并带走人体热量,所以给饮用者以清凉感。
三、双林村的八卦井
在北京、天津、唐山和承德四市的交织地带,有一个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的九龙潭,那里曾经是清东陵“后龙风水禁地”的后封山,也就是清朝顺治、康熙等五位皇帝陵寝的后山,自古就被认为是龙脉风水宝地。到处山高林密,峰奇石秀,峡谷纵横,溪潭珠联,曲径通幽,景色宜人,有“京东绿色宝库”的美称。
九龙潭春季时春风送暖,万木争荣,胜似世外桃源;夏季时千瀑飞泻,绿树成荫,犹如人间仙境;秋季时赤橙黄绿,硕果累累,令人心旷神怡;冬季时山舞银蛇,银装素裹,更是赏心悦目。武则天曾赋诗:山窗游玉女,涧户对琼峰。岩顶翔双凤,潭心倒九龙。酒中浮竹叶,杯上写芙蓉。故验家山赏,惟有风入松。
在九龙潭一个三面环山的山洼处,双林村一家农家小院内,有一口堪称九龙一奇的八卦井,八米多深的井里没有水,腊月寒冬时,缕缕白烟袅袅从井口冒出,仿佛炊烟;三伏盛夏时,井内凝寒结冰,凛凛寒风从井中吹出,满院生凉。当地人说,这口枯井融阴阳之变,容水火之功,同冰碳之异,地脉灵泉,神妙莫测。
那口堪称九龙一奇的八卦井就在小院内五间民房的西侧,已被漂亮的四角亭子所笼罩,井口正位于亭子的正中央,井沿已用大理石板砌成了美观的八卦图案。走到井口处,立刻感到一股凉飕飕的风从井内飘出。这口井,井下没有泥砂,都是一些大小相近的岩石,在井的底部也没有泉眼,反而有一些大小不等的冰块。
人们傍近井口时,霎那间清冽袭人,有如置身于冰窟窿的感觉,仿佛冷气顿刻入浸了身子骨。不仅如此,在靠亭子北侧用石块砌成的三米多高的护坡墙下,几个流水洞里也一个劲儿地往外冒着凉风,放置的啤酒特凉,都成了冰镇啤酒,瓶子外还结了薄薄的一层霜,用温度计一测量,不到10分钟,便下降了16摄氏度。
1986年,兴隆镇双林村村民于广顺在现房址处盖了五间房子,将家从山下搬到了山上。1987年冬季,为解决吃水问题,他们在自家的庭院里打了一口井,当井打到8米多深的时候,不仅掏不到泥砂,井还打漏了,没有打出水来。此时,却发现井的底部纵向有一洞穴,拳头大的石头扔进去,很长时间才能听到回音。
在当地,老百姓找寻能够打出水来的地方有一个土办法:“用碗扣黄豆”。在不同的地方扣完12个小时后,翻开碗来看豆子,越发发胀的地方,说明水气越发多,就在那个地方打井。据说,这种方法很有效。于广顺的父亲于忠庭就是用这种方法打的井,可让他吃惊的是,几辈人用的法子失效了,发胀的豆子骗了他。
当年,于广顺用人工的方式挖井。挖出上面的土后,下面全是碎石头,3个人工连挖带凿折腾了一个多月,打井的事只好罢手。当他想把井用水泥筑起来,当水窖使用时,来帮忙的村民于广军发现了一个奇怪现象:外面酷暑炎炎,在井底搅拌的水泥却很快凝固了,根本抹不动,又隔了一夜,水泥表面竟结了一层冰。
及后,于忠庭老人将啤酒和肉放入井中,一天一宿之后,10瓶啤酒中就有7瓶被冻裂了,肉也被冻得硬梆梆的。并且,隆冬天喷热气,盛夏结寒冰,“冰炭同炉”的现象年年如此,引得人们啧啧称奇。2000年,当地一位名叫蔡全明的人出资在这口井上盖了一个亭子,又在院内修了一座迷宫,供游人免费观赏和玩耍。
不久,附近的村民都把这个“隆冬喷热气,盛夏结寒冰”的神仙洞称之为 “太极八卦井”,还演绎出了不少美丽的传说。闻听此事的中央电视台将这口枯井奇事拍成了专题片《怪井》,并在《中国地理探奇》栏目播出。从此,这口原来只在附近十里八村小有名气的井便名扬天下了,每年都有无数游客慕名前来。
八卦井所在的九龙潭位于燕山山脉中段,北边就是燕山山脉的最高峰雾灵山,一千多年前南北朝时期北魏郦道元所著的《水经注》就曾描述过雾灵山夏天山崖积冰的现象,“水出伏凌山,山高峻,岩鄣深寒,阴崖积雪,凝冰夏结”。雾灵山主峰海拔2118米,山下飘桃花,山上飞雪花,可谓是华北热海中的避暑凉岛。
《水经注》全书三十多万字,包容的地理内容十分广泛,既是古代地理名著,又是优秀的文学作品。它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山水散文的集锦,神话传说的荟萃,名胜古迹的导游图,风土民情的采访录,我国6世纪的一部地理百科全书。书中提及雾灵山夏天的山崖积冰,对于八卦井的盛夏结寒冰仍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九龙潭北面百多公里外就是古代帝王宫苑的避暑山庄,八卦井的盛夏结寒冰,与夏季凉爽的避暑山庄似乎也存在或多或少的某种关联。避暑山庄位于承德市中心区北部,始建于1703年,历经清康熙、雍正、乾隆三朝,耗时89年,是现存世界上最大的皇家园林。整个山庄西北多山,东南多水,形成一个区域的小气候。
从山下搬上来的于广顺一家,在海拔803米的山坳地上打出这么一口“盛夏结寒冰”的枯水井来,对于世人来说,宛如寻觅到了一个神仙洞,可是,对于地质专家来说,却一点也不足为奇。至于风水先生是否来过,又是持有怎样的看法,人们无从知晓。不过,古人有一句话,叫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或许错不了。
当地质专家来到于广顺一家的坡地上时,一目了然地指出,这里原本就是一处冰川地形的坡立谷,也就是与学术上常讲的冰川U型谷的特征非常相似。从南边山坡望上去,北面后山上,两侧是山头,中间是一个峡谷,远远看上去形成一个两头高中间低的山头,如果发现了冰川擦痕,八卦井便是处于远古的冰川之中。
冰川一般形成于高海拔地区,常年积雪,在重力作用下,冰川势必沿斜坡向下滑动。大的冰川力量惊人,能够破坏沿途的一切,经过的区域往往形成巨大的U型峡谷。当冰川在谷地中流动时,冰块夹杂着砾石,所产生的刨挖和磨蚀作用,会形成特有的擦痕。可惜,一路南行,却始终没有发现与冰川地貌相似的特征。
在离八卦井不远一块巨大的岩石上,人们发现了很多类似冰川擦痕的条纹痕迹。地质专家解释说,这些一道道凸凹不平的痕迹,并不是冰川运动时留下的擦痕,而是亿万年前在海底形成的沉积岩。也就是说,八卦井所在的九龙潭一带,亿万年前还处于一片大海之中。越向东面的山坡上攀爬,看到的这种岩石越多。
越往八卦井东侧的山上走,碎石越多,在数百米的范围内,基本上都是这一类的岩石。这种岩石就叫白云质灰岩,是碳酸盐沉积。人们发现,这些岩石的倾斜角度是40度,不陡也不缓,并且正好对着山坳处八卦井的方向。这么发育的层状裂隙,降水会顺着倾斜面向下运动,一直到八卦井一带构成地下水的补给源。
八卦井所在的九龙潭,地处燕山山脉的中段,燕山山山脉的最高峰雾灵山就在八卦井的北边。由于雾灵山海拔达到2116.2米,当来自海洋的暖湿气团向北移动时,就会受到雾灵山的阻挡,产生降水。八卦井正好处在中心地带,年降雨量达到740毫米。这就怪了,处于雨量这么充沛的中心,八卦井又怎成了一口枯井?
处在集水区域的山坳地,降雨量又这么充沛,按理说,八卦井的地下泉眼应该不乏,可是,偏偏八卦井却成了一口不见泉眼的枯井,那么,大量的水源都打哪儿去了?这让大家更加困惑不解,难道大量的地下水都顺着岩石间的裂隙流走了!更加让人不惑的是,八卦井西侧山上的岩石,几乎都是清一色大型的火山岩。
从八卦井向西,竟然都是大型的火山岩。这些巨大的火山岩,大约形成于距今1.4亿年前,并且是从地底下拱起来的,成为八卦井西边一面挡水墙,往这边渗透的水流都被隔阻住了。它的形成,还破坏了八卦井一带的白云质灰岩结构,形成了一个较大的破碎带。由于受力均匀,很多岩石都挤压成为大小相近的碎石。
在八卦井南边不到一百米的地方,人们惊喜的发现,这里有大片的页岩,80度的斜坡方向,正好挡在八卦井的下边,一层一层的竖着,厚度很大。页岩是一种沉积岩,成分复杂,具有薄页状或薄片层状的节理。经过测量,它的厚度达到36米,形成了一层厚棉被,将八卦井地下储量丰沛的水源变成一个天然大冰箱。
八卦井所处的山脉是燕山造山运动形成的,在1亿4千万年前,八卦井附近地势突变,巨大的火山岩突出地表,由于挤压作用,与白云质灰岩之间产生了一条南北向破碎带,下面形成了巨大的碎石空间,这条破碎带南边又是密实的页岩,当大量的水源通过倾斜达45度的白云质灰岩流下时,就会被储存在破碎带之中。
人们对八卦井周边150米范围内进行地质勘探,通过各个测点的数据反映,这一带是个破碎带,孔隙大,水量丰沛。由此,更加证实了人们的判断,由于八卦井海拔高,冬天温度低,冷空气进入山体内部,大量的水源结成了巨大的冰体,南侧裸露的页岩又像一领厚棉被一样保护着,使得这里成为一个特殊的冻土层。
对于八卦井“隆冬喷热气,盛夏结寒冰”的现象,地质专家解释说,这同冻土层自然现象有关。北京以北地区,多数是季节性冻土,在冬天,只保持一定恒温,较外界气温较高;到春天气温回升时,表层冻土慢慢解冻。然而,八卦井因为海拔高,周围地质条件特殊,受气温影响较微弱,到了夏季,仍保持着结冰状态。
九龙一奇的八卦井之所以称之为奇,说到底,就是它那在大环境条件下形成的特殊地质条件。像于忠庭新居的地质环境,这还不是绝无仅有的风水宝地:燕山之南麓,九龙潭的宝地,冰川地形的坡立谷,一边是集水的白云质灰岩,一边是隔水的火山岩,脚下又是储水的裸露页岩,巨大的地下水储存又成了一座冰库。
九龙一奇的八卦井,奇就奇在“隆冬喷热气,盛夏结寒冰”。诚然,“盛夏结寒冰”的现象比较容易理解,地底下巨大储水变成了一座地下冰库;“隆冬喷热气”的现象,简单地说,其实也不容置疑,因为井上已经是零下20多摄氏度,猛然来到一个常年恒温零摄氏度左右的地方,那蒸腾的水气还不像暖气?那才怪!
四、和贵土楼的阴阳井
福建客家土楼以历史悠久,数量众多,规模宏大,造型奇异,风格独特而闻名于世。这些东方古城堡产生于宋朝时代,明清时期逐渐成熟,并一直延续至今,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山区夯土民居建筑。它们吸收了中国传统建筑规划的风水理念,依山就势,布局合理,自成体系,防御性强,真不愧为“世界建筑奇葩”。
福建土楼冬暖夏凉,就地取材,以最原始的形态体现了人们追求的绿色建筑的最新理念。它们主要分布在漳州南靖、华安,龙岩永定等地,数量多,保存完好,总数达到三万多座,是客家先民沿黄河、长江、汀江等流域历经辗转迁徙后,将远古的生土建筑艺术发扬光大并推向极致的特殊产物,是客家文化的象征。
南靖的福建土楼像是一部记录中原汉民南迁的特殊词典,建筑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建筑艺术及地理风格千姿百态,气势非凡,以最老、最美、最高、最大、最奇闻名于世,给人以奇特的艺术感染力和强烈的心灵震撼力。民居建筑有这么多的奇妙建构和变幻多端的造型形式,在世界民居建筑中是极其少见的。
福建土楼中最高的和贵楼,坐落在南靖县梅林镇璞山村背靠虎背岭,面向笔架山的青山绿水间,是一座楼高5层21.5米的长方形大楼,内部土木结构规整,有140个房间,是楼包厝,厝包楼的特征。楼正中开一个大门,横匾上写着土楼的名称,门框两边是一对意义隽永的藏头嵌字楹联:和亲既康禄,贵子共贤孙。
坐西朝东的和贵楼底层对外不开窗,只有一个大门出入,当人们跨进古老而沉重的大门时,一定会为它奇特的防卫功能而惊诧不已。大门的两扇门板都是用十多厘米厚的咬冬木制成,在门的上方,设有三个灌水道,若遇盗匪用火攻门,可从灌水道往下灌水,把火淋灭。所以,只要将大门闩闭起来就可以安枕无忧了。
和贵楼楼长简良发是一位银须白发的长者,原先在和贵楼生活了几十年。1999年,福建土楼申遗后,他毅然从城市回到农村,当起了土楼讲解员。据他介绍,和贵楼由简次屏公建造,建于清雍正十年,占地面积1298.8平方米,建筑面积6450平方米,总投资一万五千两银子。他还将和贵楼言简意赅地总结为“四奇”。
和贵楼的“四奇”是:一奇,是所有福建土楼里个头最高的方楼;二奇,是整座土楼建在沼泽地上,虽历经两百多年,仍然坚固稳定,巍然屹立;三奇,是楼内有二口相距18米的水井,一口清澈透明,水质甜美,另一口却浑浊不清,腥臭难闻,被人称为阴阳井;四奇,是因为整座楼的结构是楼包厝,厝包楼的特征。
和贵楼中央两口神奇的古井,相距也就18米,可是,两百多年来,井水的颜色却截然不同。左边的水井清澈透明,光亮如镜,水质甘甜;右边的水井却浑浊不清,漂浮着许多杂质,铁锈味、泥腥味很重,特别难闻。由于井水一清一浊,被人们称为阴阳井,浑浊不清的古井被称为阴井,清澈透明的古井被称为阳井。
和贵楼的两囗古井,除了出现清浊分明的奇怪现象外,最令人感到不可思议的是,它们的水位极为反常。通常情况下,水井的水位都低于地面,可是,和贵楼的两口古井,不论是天晴干旱还是洪涝下雨,它们的水位都高出地面。清澈的阳井,井水会高出地面30厘米以上;浑浊的阴井,井水也会高出地面10多厘米。
璞山村占地面积约4平方公里,大大小小的水井有几十个,这些水井并没有发现异常,唯独和贵楼阴井的水是浊的的。陆绎而来的游客见状后,大都认为是因为该井长期没有使用导致的。认为只要经常将井水掏干便可澄清。可是,人们把阴井的浊水都掏干了,重新流出的井水,依然还是浑浊,依然还是带有腥臭味。
阴井里的水虽然浑浊不清,但却并非祸水。人们拿来一个塑料浴缸,往里头打满一缸子浊井水,还放进了几条塘鱼。隔了一宿,鱼儿都还生灵活现的。每当这时,楼长简良发总会撩起一段话,这座数万吨重的土楼,其实就是建立在一片沼泽地上的。怕人不信,每次他都会拿出数米长的钢筋,一竿子插进地里证实。
依照简良发所讲的,人们拿着细长的钢筋,在和贵楼小天井中的任何一个地方一戳,都可以一口气插入地下数米深,似乎还不费吹灰之力。还有,如果人在天井里用力一跳,整个地面都会晃动。原来,这个小天井是和贵楼最为神奇的地方,当初是虎背岭下船场溪侧畔的一块沼泽地,据风水先生说是哪吒的软肚兜。
和贵楼的下方,是一片三千多平方米的沼泽地。当初这座楼刚建了一层便沉入到烂泥中,于是简氏族人用两百多根松木在下沉的楼墙上打下排桩,在桩上砌垒基石后再夯土墙,使这座重达数万吨的土楼像一艘大船漂浮在沼泽地上,前后经历了数十次大小地震与两百多年的沧桑风雨,还是奇迹般地屹立在这片土地上。
简良发并没闪烁其词,人们在和贵楼的天井中轻轻跺脚,由鹅卵石铺成的地面上就会上下颤动。并且,在天井的很多地方,人们只要用硬物一戳,浑浊的泥水就会汩汩地冒出地面,流淌不已。听专家说,这就是沼泽地典型的涌水流离现象。沼泽水常常浑浊不清,带有腥臭味,这些特征恰恰与浊水井中的井水相吻合。
浊水井的水源就是来自地下的沼泽水,对于这一点,人们不容置疑。沼泽地到处都是烂泥浊水,为此,几乎很难在沼泽地里找到洁净水源。那么,既然和贵楼整座儿就建立在成片的沼泽地上,清水井清澈透明的水源又是打哪儿冒出来的?在这一方面,有时候简良发似乎也说不出一个所以然来,或许还得故弄玄虚。
坐西向东的和贵楼,地处一个小盆地的边缘,背靠虎背岭,面朝船场溪。据说,数万年前,古船场溪的河道沿着虎背岭的山脚途经和贵楼所在的位置流向前方;又经过数万年后,璞山村的东面发生了地质下陷,河水沿着地势较低的地方下切河床,使古船场溪发生了改道,形成了今天的船场溪,古河床便成了沼泽地。
数万年来的地质变化,使和贵楼的地底下形成了两层沉积物,一层是古河套的沙卵砾石,一层是沼泽相的淤泥;也就是说,和贵楼的地底下储存了两层水源,一层是清澈透明的古河床地下水,一层是浑浊腥臭的沼泽淤泥水。由此,人们推断,和贵楼天井一清一浊的两口阴阳井,井水便是分别来自不同的两层水源。
人们注意到,阴阳井的井壁构成完全不同。简氏先人在挖掘这两口古井时,就有意识地利用了和贵楼地下的两层地下水。他们选择了密封性好,而且完整的花岗岩石作清水井的井壁,隔阻了沼泽水的渗透,直接取用下层的古河套水;而在打造浊水井时,只就地取材用鹅卵石简单堆砌而成,导致了上层沼泽水的渗透。
至于当初简氏先人在打造这两口古井时,是否与建造和贵楼一样,刚建了一层便迅速沉入到烂泥中,于是,请来风水先生说是哪吒的软肚兜,族人才采用松木在下沉的楼墙上打了100多立方米的排桩;同样在先打造了一口浊水井时,见情况不妙,又才再打造了一口清水井,或许是一并打造,如今,后人已无从可知。
和贵楼楼高5层,有140个房间,只有一个大门,内部土木结构规整,最盛时曾住过300多人,各层楼流通只靠东西南北四角的4部梯道,一座土楼就像一个扩大的家庭,一个缩小的社会。这么多人生活在同一屋檐下,安全防火意识非常重要。听楼长简良发介绍,原来,这个浊水井就是专门作为消防专用水源而打造的。
和贵楼楼长简良发在当起讲解员时,不仅言简意赅,形象生动,而且抑扬顿挫,妙语连珠,成了许多游客心目中的“第五奇”。当然,在他的声情并茂中,总少不了阴阳井水位高于地面的奇特现象。他总会引领着人们来到两口古井前,绘声绘色地描述一番,并且,煞有介事地说说,这种现象是古往今来的不解之谜。
据说,每天早上,和贵楼的阴阳井中,那口清水井的水位至少会高出地面30厘米,那口浊水井的水位也会高出14厘米左右。居住在楼里的简氏族人当然将这种奇特现象归咎为历史奇观。然而,地质专家来到这里并在周围的环境中视察一番后,却一语中的地道破,这种水井水位高出地面的现象,其实就是水压造成的。
和贵楼的背面,就是与楼体存在着四百米高差的虎背岭,唯一能使和贵楼地下水产生水压的,就是虎背岭。人们在和贵楼靠山一侧,找到了地下水的天然排泄带,它们从山岭上流淌下来,注入了和贵楼地下的古河道。由于古河道的地下水被沼泽淤泥覆盖,无法出露地表而形成了压力,导致两口井的水位高出了地面。
五、郁山镇的自流盐井
重庆市彭水县是一个风景如画的滨江城市,这里峡谷纵横,河流众多。在彭水县的郁山镇有一条郁江的小支流叫中井河,相形之下,它流量不大,流程也不长,却因为河道中一个叫做郁山背斜的崖壁上有一口流淌不绝的飞水盐井而闻名遐迩。从距离河面上十米左右的岩隙里,一股手腕粗的山泉飞泻而下,蔚为壮观。
彭水县位于重庆市的东南部,从县城前往中井河,最便捷的方式是乘船沿着乌江水系的阿依河顺流而下,沿途可见各种各样的峡谷地貌:有貌似罗汉的石笋,庄严的石佛,深不可测的溶洞。阿依河彭水河段水体资源极为丰富,其中尤以七里塘河段和儿塘河河段的水体景观最为独特,江面绿水清幽,两岸翠竹环绕。
阿依河的名称来源于苗族的曲牌名【娇阿依】,在苗语中,娇阿依的意思就是美丽的姑娘。当然,阿依河也确实美丽动人,弯弯的河水在高深的峡谷中穿过,狭窄的河床犹如少女婀娜的身姿,轻舟飞渡,礁石遍布,河水清冽而鱼儿幽幽,人行其中或泛舟江上有若陶渊明误入桃花源,仿佛身在美妙的天堂,乐而忘返。
经过数小时的水路,竹舟终于穿过了阿依河来到了中井河。这里的河水同样清澈洁净,然而,在靠近郁山大约三百米的一段河道中,人们不仅没有见到飘逸的水草,而且凡是从上游顺着水流进入这里的鱼虾,也会不明缘由地死亡。见到游客惊诧的目光,当地人还会诡秘地告知,尚若挑上河水浇地,庄稼也会死光光。
来到中井河的一个郁山背斜处,只见陡峭的崖壁下,距离河面大约十来米高的岩隙中,一股手腕粗的山泉飞泻而出,跌落在湍急而又澄清的河面上。在泉眼处还架设有用较大的楠竹打通内节后制成的输卤笕道,横跨河面。河水虽然湍急,但是因为尚未雨季,河面不宽,河水也不深,卷卷裤管,蹚水就来到了崖壁下。
人们来到中井河,看见河水清澈见底,与一般淡水河没啥区别,但实际上不一样,河水含盐重,饮用有咸味;在河里洗澡,身上也会有些腻滑。这是因为,在中井河的沿岸,至今残存着一些古盐井。不过,它们大多位置较低,或已被河水冲毁,沙石掩埋,或已被人为破坏。只有飞水盐井地势较高,至今还保存完好。
在中井河北岸的崖壁间,竟然有一道人工开凿的小道,从河面拾级而上,直到飞水盐井井口。整个出水口被人工用条石修筑成一个工整的平台,一股汩汩的清泉正从这口井里喷涌而出,形成一泓不大的白练银绸,忽忽悠悠,晃晃荡荡,在半空中一点儿也不沾挂崖壁,一股脑儿倾泻在河面上,流水间激起小小的涟漪。
初到此地,还会以为这是一眼清澈的飞瀑流泉。舀一勺子清泉送入口中,没有山泉的甘甜,却是满口咸味,还带着几分苦涩。原来,这口山泉水就叫飞水井,是郁山镇一口最古老的自流盐井,至今已有四千多年历史了。掩入井口的竹笕,似乎还在醮写着一部郁山与盐业息息相关,曾经作为黔中文化发源地的荣耀史。
建于夏王朝的飞水盐井,距郁山镇约四公里外的中井河北岸,虽已几十年没再利用,至今仍然碧水飞涧,完好无损。泉水从数米高的岩隙中飞出,跌落在清澈平静的河面上,啪啪啪脆响回荡河谷,掀的浪花一起一伏漫向岸边。早在4000年前,它就已成为当时西南地区最早的两处天然盐井之一,为巴人食盐的供应地。
飞水盐井与一般盐井的概念有很大的区别,普通盐井与一般井水大同小异,飞水盐井的卤水却是从崖壁上的柱洞中飞流而下,并且,井的后方总有一座巨大的溶洞。架设在崖壁上的这些竹笕一头连着盐井,一头连着作坊里的蓄卤池。源源不绝的卤水,是顺着原本这些柱洞上搭建起的输卤笕道,被引入作坊之中。
郁山镇自古就有制盐的历史,史料记载,崖壁上的自流盐井自春秋战国就开始被利用,人们在老郁井和中井坝遗址之间,已发现了4处输卤笕道的遗迹。除了人工架设的笕道以外,同治四年的《彭水县志》中还记载:飞井在郁镇北四五里伏牛山之右,水从石壁中飞出,下以船盛之......隶籍于井者,以小舟泊飞水。
《彭水古县志》的首页首行记录的,便是飞水井:“夏代,郁山中井河北岸的飞水井即被古人发现和利用,成为当时西南地区最早的两处天然盐井之一,为巴人食盐的供应地。”四川大学历史学教授任乃强在《四川上古史新探》中称,郁山的飞水盐井“早在巴族尚未立国以前,即已成为这一地区人民的食盐来源”。
“彭水食货以盐为首,盐有二地,曰盐山峡,曰郁山镇。盐山峡地势卑下易于淹没……唯郁山之盐,自汉迄今历久不废......”清同治版、康熙版、光绪版彭水县志,均有关于飞水井的记载,内容涉及飞水井产量、当年课税等,所涉内容之细,令人惊叹。古县志中提到的另一处天然盐井巫溪保元山盐井,早已损毁。
清代的《酉阳直隶州总志-物产志》中更有一段详细的记述:飞井,在郁北四五里,伏牛山之右。水从石壁飞出,下以船盛之,故得名。溪中复有石穴似女阴,水从中泡渤而出,其气腥膻不可闻。与飞井如妃偶,月必相交,飞井之水悬空远喷,入于石穴,见之者多有疾患,俗名之曰公母井。二水相合,盐始可成。
据彭水当地族谱和民间相传,飞水盐井的发现开发,与蚩尤部落有关。上古蚩尤部落在涿鹿与黄帝战败后,九黎(相传为黎氏九兄弟)部落的主体便向南迁徙,其中一部分进入郁江流域的伏牛山。一天,他们沿山路过,并取飞泉水喝。水居然有咸味,喝下后,人格外精神。后来,他们就在峡口外的中井坝定居下来。
解放前,郁山有座蚩尤庙,那是盐商们捐钱所建。盐商们把蚩尤当作“咸泉龙王”,四季供奉,香火不熄。所谓“咸泉龙王”,即主管卤水之神。蚩尤是炎帝的孙子,九黎族部落的首领,有八十一个兄弟。彭水民间相传,九黎的生日为九月初一到初九,为追祭九黎兄弟,郁山一带群众至今有“吃九皇斋”的习俗。
从飞水井到郁山盐井群,再到郁山盐厂,盐在整个郁山镇历史发展中一直是条主脉。郁山经济的繁荣与衰落,都与盐业息息相关。在渝鄂湘黔,50岁以上的人只要谈到盐,也自然而然会想到郁山。酉阳县南腰界乡村民、原挑夫冉启真说,当时,他们就是从郁山将盐挑到南腰界。他腰痛的毛病也是到郁山挑盐落下的。
一般的盐井,卤水的浓度可以达到百分之十几,甚至是百分之几十,可是,飞水盐井的卤水浓度却只有百分之二。据《华阳国志》记载,飞水井是天然盐泉,受天气影响较大,晴咸雨淡。聪明的盐工寻源进洞,筑石隔开淡水,提高了飞水井盐泉卤水的浓度。后来又学会了将咸盐提炼保存,开始了对天然盐泉的开发。
春秋战国时期,楚国因受巴国制约,郁山盐成了黔中唯一食盐供应源,“东以济楚,西入夜郎,南入武陵”。汉代人们开始开凿盐井,先后凿成了鸡鸣、老郁、伏鸠3口汉代盐井。唐代在飞水井下又凿盐井,称为“母井”,原来的卤井便称“公井”,形成公母奇观。由于盐的利润丰厚,唐至清末,许多人争相开采。
当人们从郁山老镇狭窄的公路向河边走去时,临河的堡坎下,一片突兀的火红色猛地跃入了人们的眼帘。这里就是中井坝遗址的发掘现场,郁山盐场一个制盐作坊的灶台,眼下数道整齐排列的长达数米的阶梯状巨大沟壑,就是古人们用来制盐的灶。当地人称,过去这里常年不熄的炉火,曾经用完了周围山上的树木。
在中井坝遗址初次发掘的数百平米土地上,人们见到了12座朝着河边延伸的巨灶,它们中的8座,紧密地挨在一起,就像是一把巨大的钉耙,在地里深深地挖过。巨灶并不是一路平坦地延伸着,它们的内部就像向下的楼梯一样,被分成三阶。专家向人们解说,古人这样设计盐灶是有原因的,每一阶都有不同的用处。
最下面一层被人们称为灶膛,上面的两层,则分别被称为炉田和甑子,它们都是用来架锅的。一个灶台上,至少会有两口巨锅,据同治四年版《彭水县志》记载:“郁井盐灶…灶以黄泥筑砌,一灶五锅。”除了架锅外,每一个巨灶的炉田和甑子内壁上,都镶满直径20-30厘米的红褐色土球,它们被称为“土壳”。
郁山先人制盐,早就采用了节能的方法。在中井坝遗址中,人们常常可以看到,那些巨灶的内壁里常常镶嵌着一个个红褐色的土球。每一个都差不多一样大小,直径大概有二十厘米。原来,这些被古人称为土壳的球状物体,全部都是人工捏制而成,它们是为了制作“冰土”所用,这也是泼炉印灶制盐法的独特之处。
有关“泼炉印灶”的制盐法,《邵志》有描述:郁井盐灶之异,在于泼炉窨灶。灶以黃泥砌筑,一灶五锅。井水入锅不能成盐,以之浸清于灶,盐水皆入灶泥之内。次日则掘此灶泥浸水,煎熬五日。而灶尽又另作灶,浸之掘之,亦如前法。大约水一斛,获盐一两者为用,七八钱次之,三四钱者所得不足以偿费也。
在烧制食盐中,郁山先人“泼炉印灶”的特殊的工艺大概是这样的:在距离飞水盐井不远处立下至少三口大铁锅的连灶,用竹笕引来的卤水盛入大铁锅烧煮。同时,在周边将泥巴搓成一个个宛如排球大小的“土壳”,其间不断将卤水浇入灶两边用“土壳”垒砌起来的灶墙。这种工艺恰巧解决了飞水盐井卤水较淡的问题。
烧火后,一边是大铁锅中不断沸腾的卤水,一边是不断将热腾腾的卤水浇注到一团团的“土壳”上。随着土壳中的水分蒸发,盐分留在土壳中,再将土壳挖出并碾碎浸泡在卤水中,此时盐分又融进卤水中形成浓度更高的卤水。然后再将这种卤水放入这长灶上的锅中烧,达到一定浓度就舀至下一口锅,一直周而复始。
经过反反复复拨淋卤水后,土壳外结成“盐骨头”的晶体,土壳内则凝结成“咸气”。于是,它们被郁山先人称为“冰土”。过大约半月之后,盐工们将土壳挖出并碾碎浸泡在卤水中,此时盐分又融进卤水中形成浓度更高的卤水。然后再将这种卤水放入这长灶上的锅中烧,达到一定浓度就舀至下一口锅直至烧成盐。
群山环抱的郁山,显得十分沉静。走进这座巴渝古镇,仿佛走进了一部厚重的历史。弯弯的小河绕镇而过,幽亮的石板路笔直延伸,街边的老木楼无声地诉说着往事,人们悠闲地坐在屋檐下,听老人们谈古说今,津津乐道的,大都是郁山的井盐。郁山,像一幅凝固的水墨丹青,静静地展现在武陵山脉的崇山峻岭中。
如今在郁江岸边,人们依然还可以清晰地看到,那些破败的厂房遗址和一座座废弃的盐灶。那些褐红色的盐灶一溜排开,静静地面对着轻轻流淌的郁江。它们和分布在郁山古镇周围大山之中,几千年前古人开凿古盐道一样,仿佛在向人们诉说着郁山这个千年古镇早已流逝的黄金岁月,诉说着古镇先人的智慧和勤奋。
“日有千人拱手,夜有万盏明灯”,描写的,就是昔日郁山盐的生产和交易情景。在汉唐盐业兴盛之时,日间各种船只载着郁山盐和各种物资来往穿梭,船夫双手将桨滑进碧绿的江水里,仿佛拱手致礼;夜里三百余座盐灶灯火通明,一千口盐锅翻滚盐花,在河谷两岸连成一片,万灶盐烟,郁江不夜天,热闹非凡。
据史料记载,在汉代和唐代,当时的郁山已成为几万户人丁聚集的郡、州、道,四方商旅云集,郁山大约有近十万人以盐业为生。从汉代开始,郁山就有了征收盐税的盐官,唐代叫“盐丹使监”,“天下之赋,盐利居半。”到了清乾隆年间,郁山已有盐井86口,盐灶326座,熬盐锅1006口,年产盐可达1106万斤。
一泉流白玉,万里走黄金,就是古代郁山的真实写照。郁山地处巴蜀山区,自古产盐,因盐而兴,也因盐而衰,昔年曾有过巴蜀盐,天下咸的骄傲。镇上古街的石板路,以及两边石砌屋基的残垣断墙,还能让人们依稀地勾勒起当年的繁华和红火。奔泻不息的飞水盐井,似乎一直在诉说着千百年来和盐有关的故事。
六、路边村的出水石莲
地处“闽南金三角”的漳州,是福建的“田园都市,生态之城”,素有“海滨邹鲁”的美誉。距漳州市中心10公里西部芗城区辖下的天宝镇,南临九龙江,北靠天宝大山,历史上是厦门海港与南靖、龙岩等山区联系的中转地,还是著名天文学家戴天赛、著名桥梁专家戴尔赛的故里,文学大师林语堂先生的祖籍地。
天宝镇的路边村有座建于元朝的古庙,人们称为威惠庙,是唐代陈元光部将昭德将军韩器三兄弟的后裔到此定居后所建。威惠庙既是许多闽南陈氏的溯源地,又是闽南和海外韩氏的祖籍地,前殿是威惠庙,祀陈元光将军及部将马仁夫妇;中殿为保福庵,供观音,所供观音佛像系元代木雕;后殿作祠,祀韩氏的先贤。
就在威惠庙中,有一处出水石莲的奇观。这个宝物分上、中、下三部分,其上部浮雕莲瓣构成莲花,中部阴刻有“元泰定丙寅间”及“威惠庙立”等字样。转动石莲花的上部,中部就会流出水来,且久旱不涸。这个控制出水的装置,磨转至今已经六百多年,仍完好无损。为何转动石莲花会出水,至今仍是一个谜。
就因为威惠庙出了一个出水石莲的奇观,使地处漳州市芗城区的路边村这两年格外受人瞩目。村子里常住着的几百户人家,几乎每天都会有人来到村东头的威惠庙上香,上香的香炉,正是使这个村子出名的出水石莲。上香的人们,也总会在一番祈愿之后,虔诚地转动起这座石莲香炉,让汩汩喷涌的清泉付托心愿。
天宝镇路边村的威惠庙本来就与众不同,是集庙、庵、祠为一体的特殊建筑,并且,它的所在地是许多闽南陈氏的溯源地,又是闽南和海外韩氏的祖籍地。因此,台湾的陈氏后代大多都会到这里寻根,这里也常有韩氏后人前来瞻仰。出于对香炉的敬畏之情,每逢节日,村上总有花鼓阵在庙前表演,以祈愿风调雨顺。
从外表看,出水石莲这座香炉普普通通,和其它庙里摆放着的供人上香的器皿并没有多大的区别,或许,不太相同的地方,就是其它庙里的香炉大多是金属铸的,而且还不大好转动;然而,这座样子极其普通的石莲香炉,奥妙却是尽在转动之中。善良的人们或许都相信,石莲香炉出水,是神灵受到虔诚之心感动的。
一座普通的石莲香炉,当人们怀揣虔诚之心转动它时,居然会出现遂人心愿的一幕:只见人们按照逆时针的方向推动出水石莲上半部的莲蓬时,香炉刚刚转动到了第二圈,汩汩清泉便会顺着出水石莲中间部分的空隙流淌出来。转动的速度一旦加快,流水的速度也会逐渐快起来,让这座石质的普通香炉显得奇妙万千。
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烧香用的石质器皿,却有着能够感化神灵的神奇功能。关于这一切,村子里一直流传着一个动人的故事:相传元朝未年,闽南一带遭遇大旱,一位长者为祈求雨水,在庙中焚香祷告,长跪不起,他的举止感动了神灵,在一阵子烟雾幻化之中,烧香用的香炉突然转动起来,汩汩清泉竟然喷涌而出。
威惠庙中的香炉,其实就是由花岗岩建成的石莲花,已经有七百年的历史。整体看上去很像一个酒盅,又像是一个觚,当地村民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只要顺着一个方向旋转香炉的上部,香炉的中部就会流出水,旋转得越快,水流得就越多,有时都能向四面喷溅。然而多少年来却没有人知道,水究竟是怎么出来的。
走进路边村的威惠庙,令人狐疑不已。一般来说,在类似的庙宇中,香炉都是要摆放在主殿屋檐的正下方,而这个庙却一反常态,将石莲香炉摆放到了没遮没拦的天井当中,一旦下雨,香炉上方的石莲自然而然地便成了蓄水盆,或许,石莲香炉这样摆放的目的,就像村民说的,是为了收集雨水,真教人摸不着头绪。
这座石头制成的香炉,炉体的材质是花岗岩,高1.01米,顶部直径0.65米,有上中下三部分,上部高0.5米,中部高0.16米,下部高0.35米,上下两部呈喇叭形,中部像圆轮。在所有的石头里,花岗岩的质地最坚硬,仅次于钻石,密度又小,渗水性能差,香炉上部没有缝隙,雨水要想渗进炉体里,几乎是不可能的。
转动香炉,水流就能从炉体中部汩汩而出,有时还能向四面喷溅。要不是亲眼所见,还真不敢相信。为了检测香炉的渗水效果,人们将水倒进香炉顶端的凹盆,随后还点燃了一支香。然而,一柱香的功夫过去了,凹盆里的水依然丝毫不少。由此可见,香炉转出来的水既不是雨水渗透,那么便是来自地下的泉水了。
一座摆放在庙宇天井中的香炉,到底与地底下的泉水是怎么搭上的?这个问题,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就引起了有关人员的关注。那时,漳州市芗城区开始编地方志,负责搜集撰写文物的一位工作人员在排查摸底时,从天宝镇文化站某干部的口中得知这个“会出水的石莲”,于是把它记录了下来,放在文物这一章。
当时,它没有任何名头,也没受到任何保护。市文管办的一位干部好奇了,为什么旋转石莲,水就能出来?这水,到底从哪里来?从这座香炉中部阴刻有“元泰定丙寅间”及“威惠庙立”等字迹,还知道,它是和这座庙同时出生的,有着同样久远的历史。由于它的外形呈莲花状,所以便将其为其命名“出水石莲”。
和石莲香炉同样久远的,是它的出水传奇。不管是阴雨连绵的时候,还是久旱未雨的日子;不管是春夏秋冬,还是子丑寅卯,只要逆时针方向旋转香炉的上部,香炉的中部就会流出水,而且是旋转得越快,水流得就越多。由此可知,这座石莲花的雕塑,可不光是一座香炉了,恰切地说,应该是一口秘密隐藏的古井。
既然是井,自然就有地下水源。在离石莲古井不远处,就有两座水井,它们与石莲古井的水会来自同一水源吗?在石莲古井前方,仅仅一院之隔,也就是二十来米的地方,有一口井,可惜,已经是一口枯井了,18米的井深,竟然连一滴水也没有。每年雨水丰沛时才会有水出现,过了丰水期,干涸的井底便直朝天了。
在石莲古井的后方,这一口井是设置了加压泵的,要想从地下取上水,没有按动泵柄十下八下是得不到的。也就是说,这口水井的井水也很深。真是教人不可思议,仅仅几步之遥,三个地方却出现了三种迥然不同的状况,一个是滴水不见,一个是取之不易,而石莲古井的情形却是大相径庭,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出水石莲前后的两口井,前面距离出水石莲约20米的,是一口古井;后面距离出水石莲约10米的,是近两年新挖的井。古井的地势比出水石莲的位置低了很多,按照水往低处流的话,在出水石莲水源不绝之时,古井是不应该成为枯井的。再之,新井加了泵还得耗时耗力,这与出水石莲一转就出水也是牛马不相及的。
据专家分析,出水石莲的地?下是一个泉水点,泉水和那两口井的地下水是不同的类型。那口枯井的水应该是来自孔隙水,受地表现降水影响比较大;那口泵压井的水应该来自裂隙水,当枯水期时,积存在地层较深处的水源还能补充上来;出水石莲的水源,应该来自地下断裂带的泉水,只有这样,水源才会源源不断。
人们猜测,出水石莲的地下水源,与天宝山上的泉水有着很大的关联。雄踞南靖、华安边界的天宝山,三尖峻峙,五峰峭列,坑谷幽深,山泉涓涓。山脉由西而北,形成漳州市芗城区的天然屏障,并且,山体成为九龙江西溪、北溪地表的分水岭。天宝山上还有着多处断裂带,泉水就是沿着这些断裂的地方汩汩流出。
不出人们所料,在距离庙宇10公里的一处山腰,人们看到了一处擦痕凹凸不平的岩石,在它的下面就有一股涓涓细流的山泉。在距离山泉两公里外的另一处山腰下,人们又发现了一处圆形山坑,里面也是泉水倾注形成。将这两处泉水与威惠庙中石莲香炉的出水一并化验,结果显示,三份水样含有的特有成分都一样。
在第四纪造山运动时期,天宝山隆起,漳州形成断陷盆地,密布着众多的断裂带,地下水十分丰富。其中有一条断裂带正是从出水石莲的西北面天宝大山延伸到路边村。这条断裂带方向为北偏西45度、南偏东45度,长约7公里,宽约50-100米,两侧都是花岗。它在很深的地底流动,出露地表处就在出水石莲下面。
出水石莲地?下隐藏的水,正好就是长年累月沿着天宝山的断裂带流淌到路边村位置的地下泉水。并且,就在出水石莲流出来了,成为上升泉,比地面高,最高时与香炉中部出水处持平,最低时通过转动就能出水。这些泉水的年变幅小,温度、水位都较稳定。在这种情况下,不转动香炉看不到水,水也不会流出。
水是生命之源,古代的先民往往是逐水而居。后来,随着居有其所,人们开始打井汲泉,利用起地下水资源。形形式式水井的发明,让人类的活动范围变得越来越大。于是,人们有了建邑落一定要建水井的习惯。当然,打水井必定要寻泉脉,找不到地下伏流的泉脉,当然就得不到泉水,天底下打空井的事儿多着呢。
地下伏流的泉水,类似人体脉络。《灵枢·邪客》中因而便有“地有泉脉,人有卫气”之称。可见,要寻找地底下的泉脉,并非是一件易事。据路边村的村民称,在威惠庙前的那口干涸的古井周围,以前曾经有十几口井,也都没水了,成了枯井。那么,当年威惠庙的建设者又是如何把握好泉脉,寻觅到这口泉眼的。
专家对路边村威惠庙中出水石莲的水源分析认为,当年出水石莲的设计者和建造者很聪明,懂风水,经过观察之后,在这里发现,无论是水位,水质,或者水量都很稳定,于是,为了建造这么一个特殊的石香炉,或许对泉水周边地貌进行了改造,用泥土砌成挡水设备,使泉水不再四溢,也不与外面的孔隙水相通。
现在,出水石莲已被列入漳州市文物保护单位,加设了铁围栏,除非文物部门同意,任何人不得自行旋转香炉。因而,人们不可能随意将这座香炉进行移位或者拆卸。不过,可以肯定的,在这个香炉的地底下,无疑存在一个拥有稳定上升泉的古井。至于古井的水是如何转动出来的,一切的秘密都还埋藏在香炉中。
这座石莲香炉雕造至今已近七百年,一直在原地未动,不管旱涝,只要转动上部石莲,就会流出水来。曾经有许多人对出水的成因做过猜测,只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过,专家作出判断,香炉的上下部都应该有凹槽,方向是相反的。转动时,上下凹槽相对应产生吸力,减压,水在内部压力作用下喷溅而出。
不能挪动,不能拆卸,又想知道隐藏在石莲香炉里头的秘密,有什么好办法?试试看吧。有人带来了一台专门用于船体金属焊缝检测的X光发射器,它的X射线强度比医用X光机要高出许多,平时轻而易举就能穿透几厘米厚的金属和花岗岩石板,眼下,摆在人们面前的是一个厚达20多厘米的花岗岩石柱,能有把握吗?
让威惠庙里所有的人都撤离出来,把发射器的X射线强度开到最大,所有人都盼望着这个近七百年的未解之谜能够得到一个合理而科学的解释……出水的关键部位找到了,就在石莲下半部分基座中的石柱上,一个人工开凿的螺旋凹槽。如果X光机的射线强度再大一些的话,在底片上就应该能够看到螺旋槽的下半部分。
专家通过判读X光片后,重新绘制出三维模型,这与原先测的齿槽说似乎不太相同。或许是一个粗大的石柱插入了基座的孔中,并且在石柱上似乎还有一道螺旋槽。但是,仅仅凭借推测并拼凑出来的,光在电脑上是验证不了的。于是,人们决定按照螺旋槽理论复制一个原理相同的香炉,看看是否能够旋转出水……
北京房山大石窝镇,明朝建造故宫的石料就出自这里。几百年来,镇上家家户户都在和石头打交道。一个土生土长的石窝人,在当地以脑子灵、点子多而出名。给了他一张5寸照片,没几天的功夫,仿制品搞定了,是香炉原版的一半大小,炉身也雕有莲花瓣。在它的底座中注入一定量的水,逆时针转一转,成功了。
出水石莲,一个隐藏了七百来年的谜团,答案就在柱子上的螺旋槽中,也就是X光片上拍到的阴影。螺旋槽是逆时针延柱子旋转的,当石莲香炉的炉盘逆时针转动时,水就通过槽子流了出来。拿一枚螺丝钉作比方吧,它在木板上一旋转,木屑不就出来了?不过,螺丝钉可是顺时针方向旋转的,这只是设计上的问题。
逆时针旋转时,石莲香炉能够出水,这并非偶然。一般人右臂力量大于左臂,习惯右臂发力向前推,古人这么设计也是符合人体工程学原理的。最为称绝的,还是建造这个香炉的人。他巧妙运用这个上升泉,制作了这个石莲香炉,又以香炉为中心建了威惠庙,让后人每当旋转石莲香炉时,便相信庙里香火的灵验。
石莲香炉出水的奥秘到了,然而,建造这座香炉的人到底是谁呢?这个香炉为什么要建在这里呢?就在这时,香炉腹部鼓出处刻着的“太定丙寅、灵龟山主、威惠庙立”引起了人们的注意。根据铭文上的记载,是一个名号为“灵龟山主”的人在公元1326年制造了这座石莲香炉,那么“灵龟山主”究竟会是什么人呢?
相传武则天时期,闽南一带发生蛮夷叛乱,武则天便派遣大将陈元光及其韩氏部将平定叛乱,陈元光的后人们为了念其公德,广立威惠庙奉祀,并尊他为“开漳圣王”。路边村的威惠庙就是闽南地区众多威惠庙之一,遗憾的是,村中的韩氏后裔并不知道“灵龟山主"是谁。还有,当地的府志也没有找到任何记载。
威惠庙主殿中一尊元代木观音像上刻着的铭文给了人们一个启示。铭文中提到了韩关佑,巧的是,韩氏后裔韩枕木找到了一本家族族谱,族谱中记载着,韩关佑就是此地韩氏后裔的开基始祖。他于泰定元年,也就是1319年在此择地居住。族谱上还记载,韩关佑精治“堪舆之书”,表明他是一个极其精通风水的人。
由此可知,正是此地韩氏后裔开基始祖的韩关佑,于1319年在此择地居住,并在7年后重新修建了现在的威惠庙,这与香炉上所标刻的年代相一致。无可置疑,韩关佑就应该是“灵龟山主”了。当初,韩关佑精心设置这个石莲香炉,就希望宗族兴盛,祈求兴旺安康。正是他的美好夙愿,成就了出水石莲的神妙奇观。
七、风穴寺的大慈泉
如果有幸能够登上汝州气象台设有观测点的龙山之巅,放眼远眺,嵩山南麓一排排的山峰,犹如一条条的蛟龙,环绕着风穴山下小盆地中的风穴寺。风穴寺后一处留有眀显水流痕迹的石崖,那就是汝州曾经的一处著名瀑布,叫珍珠帘,曾经是家喻户晓的电影《少林寺》,至今仍为人们留下了它那飞流直下的壮美景色。
电影《少林寺》中,觉远在瀑布前望着师傅憨笑的镜头,至今在人们心眼中还挥之不去,只记得他两手提起一对锥底木桶,泰然地离开清水潭,小奔在碎石路上......这镜头,就是在珍珠帘前拍摄的。对于珍珠帘,明代诗人张维新还曾诗赋过:绝壁悬崖挂碧流,珍珠错落几千秋,却疑玉女虚无里,日日垂帘不上钩。
从电影镜头中可以看出,上世纪80年代初,珍珠帘还是一处水量非常丰沛的瀑布,仅仅三十余年,这个错落几千秋,曾经是汝州著名的瀑布已经枯竭了。不过,就在珍珠帘的下方,风穴寺后院观音阁前的大慈泉,却依然泉水深三尺,清澈见底,旱涝无增减。并且,这口青石砌就的方形井还成为能够观云测雨的灵泉。
每当山雨欲来风满楼之时,这口大慈泉的千年古井,原本清澈见底的泉水便会变得浑浊不堪,犹如泥汤一般;随之,山上的风穴洞便会传来龙吟虎啸般回响。并且,每逢农历6月19日,风穴寺里还会下起一场“净寺雨”,就如同和上天约定好了一样。当地人猜测,这些诡异现象,可能都与这口千年古井有一定关联。
对宗祠庙宇的选址,人们都非常谨慎,并且,几乎所有的庙宇在选址上都十分注重水源的因素。人们通常把周围的环境比作是自己的身体,把泉水当做身体的血脉。所以,泉水在当地的庙宇或宗祠的选址当中颇具重要的象征。人们当初是怎么把脉大慈泉的,至今无从可知,不过,当初风穴寺的选址倒是有一段传说。
自古就有八大景、七十二小景、三十六福地之说的风穴寺始建于北魏时期,距今已有一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它完整系统地保存了唐、宋、金、元、明、清历代建筑140余间,荟萃了各时期的建筑风格和特点,集结构学、美学、风水术、建筑学于一身,融儒、释、道三教文化于一体,被专家们称为“古建筑博物馆”。
据说,风穴寺的原址选在汝州城东北约3公里的白马石沟沟口。当时已从各地选来很多能工巧匠,砖瓦木石也都准备齐全,单等五月初九黄道吉日破土动工。不料五月初八晚上突然一阵狂风,刮得地动山摇,一夜之间将木石砖瓦全部刮到这片隐蔽的山谷里。工匠一个个惊恐不已,认为是佛祖显灵,因而就地兴建寺院。
风穴寺的名称,见之《风穴寺志略》:寺东龙山阳坡有大小风穴两个,山因名风穴山,寺因山名。这座寺院是中国最古老的佛寺之一,因当时满山野花,芳香郁积,故名香积寺;又因寺北山峰林立,峥嵘奇秀,故名千峰寺,明代万历年间香火最为鼎盛,曾与白马寺、少林寺、相国寺齐名,被称为“中原四大名刹”。
来到了风穴寺,抬头一看,寺门上方的匾额写着的是“白云禅寺”。据说,在修葺寺院的时候,正当酷暑季节,烈日当空,骄阳似火,晒得工匠们喘不过气来。这个时侯,从天边飘来一朵白云,好像一把巨伞,把太阳遮住,太阳走到哪里,它跟到哪里,所以,在后汉乾癗三年寺院修葺后,人们把它改为白云禅寺。
进入寺门,映入眼帘的,首先就是天王殿,它建于明弘治年间,悬山式建筑,前檐下斗拱为四铺作单下昂,古朴壮观,内供四大天王和哼哈二将。接下来的中佛殿,是风穴寺六大珍品之一,始建于金代,距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该殿属单檐歇山式建筑,建于1.5米高台之上,门上匾额“千古香烟”为乾隆皇帝所题。
中佛殿采用的是“减柱”造法,檩下只用一根长昂高高挑起,用来减少殿顶对大梁的压力。这座殿是罕见的木结构建筑,为国内古建筑之精品。殿内供奉有一佛二弟子,即佛祖释迦牟尼和其弟子阿难、迦叶,为清代的木雕像。佛祖的旁边,是后汉乾佑三年八月十五日立的石碑,详细地记载了风穴寺的历史演革。
中佛殿右边叫玉佛殿,殿堂中间一尊玉佛为明永乐七年燕王朱棣向佛求子,得子还愿所献。出了玉佛殿,左边为六祖殿,它是风穴寺主要古建筑之一,属明代歇山式建筑。唐代以后,禅宗在中原地区逐渐位居上峰,风穴寺也成了禅宗的发扬传播之地。因此,人们在风穴寺才能看到供奉禅宗6位祖师之殿的六祖殿。
在寺院西南角一块三丈见方的古台上,耸立着一座一丈八尺高的钟楼。钟楼内有四根粗大的木柱,二丈四尺高,柱端架有一横梁,梁上悬挂一口铸于北宋宣和七年的大铁钟,重达九千九百九十九斤。宋代大铁钟流传后世的已经很少了,这口大铁钟铸造精致,音律准确,声音洪亮,因此汝州八景中就有“风穴钟声”。
这座高塔是七祖塔,为风穴寺的镇寺之宝。七祖塔为九层密檐式空心砖塔,全国保存完整且超过二十米的七座唐塔之一。该塔为纪念贞禅大师所建。贞禅大师八十四岁圆寂后,因德高望重,唐玄宗李隆基派人收集了贞禅大师的数千颗“舍利”建成此塔,所以此塔又名“舍利塔”,唐玄宗赐号“七祖”,以示纪念。
建于明成化十一年大雄宝殿,是风穴寺内唯一的琉璃瓦大殿,寺中的珍品。宝殿匾额原为1740年乾隆游风穴寺时的御笔,已毁于战乱,现为已故赵朴初先生所题。宝殿左前方的地上有个石雕,它的名字叫海吼,明成化十三年所存的珍贵文物。相传,海吼是大海里一种动物,能呼风唤雨,为驱邪之物,隐喻风调雨顺。
建于明代的地藏殿,最珍贵的,是前檐的透雕。前檐的中间为六层盘龙透雕,两侧为多层并蒂莲透雕,充分反映了明代的木雕艺术。走出地藏殿,穿过这个角门,眼前豁然开朗,正所谓“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人们走的甬道叫“曲径”,电影《少林寺》中觉远和尚双手提桶健步如飞的镜头正是在此处拍摄的。
踏着甬道间碎石铺成的路面,随着山势往下走几十米,便来到了流水潺潺的接圣桥。这座建于明代正德十四年的接圣桥,桥长两丈四尺,宽一丈二尺半,两边各置望柱四根和栏板三块,两端置包鼓石,栏板上刻有历代名人诗词和花卉图案。传说,这座桥还是当年乾隆游风穴寺时,与憨休方丈留下一段佳话所得名的。
传说乾隆游风穴寺时,被寺内景色所陶醉,亲书“大雄宝殿”四字,随后向观音阁走来。憨休方丈看皇上高兴,便趁机向乾隆进献龙头拐杖一枚,乾隆依杖行至小桥,看见眼前翠竹青青,倾玉溅珠,诗兴大发,随口吟道:“翠竹青,青山绿水甲天下。”憨休顺口接道“接圣桥,桥上皇恩满九州”。接圣桥由此而名。
走过接圣桥,眼前这口青石砌就的方形井就叫大慈泉,是一个不到10平米的方形水池,池口四周的石栏内外刻有各色图案,池水十分清澈,池底的两个泉眼也格外显眼。在正常的情况下,水池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清僧人颖石绣曾诗赋:“镜比澄光玉比颜,夕阳倒影沐龙山,阿谁偷剪瑶池水,藏在白云画阁间。”
长年在风穴寺修行的僧人告诉人们,大慈泉在降雨前就会出现神奇变化。曾经有,游客拍摄过泉水变浑的画面,水池底部两个小孔冒出了泥汤样的黃水,并逐渐扩散,与平日里清澈的泉水大相径庭。按照常识,如果水池底部有泥沙沉积,稍微搅动,池水总会由清变浊。不过,这段影像是在没有任何外力干扰下拍摄的。
大慈泉背后便是观音阁。观音阁后面有一片竹林,竹园前石崖上有一股泉水自石雕龙嘴中喷出,扬起一道水柱,落入崖前莲花盆中,泉水四溅。这就是龙泉,因泉水从一座石刻龙头内涌出而得名。有趣的是,龙泉与大慈泉相距虽不足20米,却互不相混,龙泉属山泉,泉水喷涌而出;大慈泉属地泉,泉水从地下渗出。
从观音阁往山后向上攀爬,走到一处U型石崖中间,在一处陡峭的石崖上发现有明显的水流痕迹,这里就是古时风穴寺八大景之一,曾经是汝州著名的珍珠帘瀑布。当年泉水自悬崖峭壁宛如珍珠倾泻而下,故名。虽然瀑布枯竭,但瀑布下原先的清水潭依然有水源存在。它与龙泉同属山泉,与大慈泉属于不同的水系。
自珍珠帘南行,拾阶而上,称之为解烦路。沿108级台阶走过这段解烦路,来到寺院最高点望州亭。向北望,紫云峰、纱帽峰等九条山脉逶迤相连;极目南望,汝州全景尽收眼底;朝向寺院这个山沟中,俯瞰可饱览全寺景色。寺院周围层峦环拱,沟岔纵列,状若莲台,因此才有了九龙朝风穴,莲台建古刹之说。
站在望州亭放眼望去,周围整个山谷的石头都是麦麸子的颜色。人们如果细心观察,不难发现,这些石头有一个大家非常熟悉的名字,就叫麦饭石。麦饭石是火山喷发时没有喷出地面的熔岩,在地底下经过高温以及地壳运动的挤压而形成的一种岩石。它具有多孔性和吸附过滤性两个特点,可以让它储存并过滤水分。
麦饭石是一种特殊的非金属矿产,形似斑状,或黄或白,颇似麦粒。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状如握聚一团麦饭,有粒如豆如米,其色黄白。”它的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氧化铝,呈海绵状多孔性,气味甘温无毒,不仅含有多种对人体健康有益微量元素,而且能够分解水分子并通过增加氧离子来活化水。
望汝亭已经是附近的制高点了,站在亭前,风穴寺周围的地形尽收眼底。处在群山环抱之中的风穴寺,这样的地形很容易形成汇水坡,并且,整个汇水面积比较大,也许有数十平方公里。而在诺大的一片汇水坡上,就分布着大量质地松散,具有多孔性和吸附过滤性的麦饭石岩石,等于说,是披上了一层厚厚的海绵。
每当大雨来临前,大慈泉涌出的浑浊水色,就与山坡上石头的颜色十分相似。这也就是说,风穴寺所在的整个山谷,都是由麦饭石岩石构成的。这种海绵状多孔性的石英斑岩构成的山谷,毋庸置疑,就是具有储水特点的汇水坡。而处在山谷小盆地之中的大慈泉,自然而然地便成为了这片丰富地下水资源的出水口。
返回风穴寺,站在山门外眺望,在寺院的左右两侧,各有一条深沟。这两条山沟,就是山洪冲刷出来的自然沟壑,经过人工巧加修凿,它们恰好起到了泄洪沟的作用。每当夏季雨水丰沛时,风穴寺后汇水坡上的麦饭石岩层在充分吸收了水分之后,多余的降水便会随着沟壑排泄,从而使风穴寺避开了山洪等的威胁。
如果风穴寺周边的汇水坡是大慈泉的集水地,那么,大慈泉中流出的泉水,应该就是经过汇水坡上那些海绵状多孔性的麦饭石过滤后产生的活化水了。并且,大慈泉方形水池中的沉积物,也应该就是麦饭石的残存物。经过对沉积物进行取样检验,果然,大慈泉底部沉积的黄色颗粒与汇水坡上的麦饭石是同一种物质。
对于地处山谷小盆地的风穴寺来说,周围的山坡地无可置疑就是一连片的汇水坡。汇水坡上厚厚的海绵状多孔性麦饭石岩层,就是与大慈泉的地下泉脉一脉相承的。每当有大气降水时,从嵩山南麓汇集而来的雨水,一部分沿着汇水坡上的冲沟流走,另一部分被麦饭石岩层储存起来,自然成为大慈泉地下泉脉的水源。
大自然是非常奥妙的,一些似乎十分浅显的现象,有时人们或许不当一回事。然而,一旦考究起来,仿佛又深藏着难以理喻的玄机。于是,自古以来,民间便形成了许多有关天气变化的谚语。常见的,便有“有雨山戴帽,无雨云拦腰”,“久晴鹊噪雨,久雨鹊噪晴”等,而“老天变脸,泉水先浑”也算是一句吧。
那么,大慈泉又是怎么能够观云测雨,预报天气的?根据大慈泉水源地的特点以及地貎特征,专家分析说,降雨前夕,气压的变化让岩石储水层变得很不稳定,在重力作用下,麦饭石空隙中的水失去原有的张力,从而压迫处于大慈泉的出水口,水流渗出速度加快,因此产生了股股携带细微泥沙颗粒的浑水进入水池。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这一句脍炙人口的诗赋,是出自于唐代许浑的《咸阳城东楼》。不过,反复滋嚼,其中也有几分天气谚语的韵味。每当老天变脸前,风穴山下的大慈泉泉水变浑时,风穴山上的风穴洞自然就会发出龙吟虎啸的怪声,这似乎与“山雨欲来风满楼”有着异曲同工的奇妙之处。
老天变脸,风穴洞会发出龙吟虎啸的怪声,这并非只是民间传闻,在风穴寺的碑文中,就有记载着这一诡异现象发生时的情景:“山涧每逢起风,洞中先鸣,继而狂风大作,声震山谷。”那么,为何每逢大雨来临,风穴洞便会怪声回响呢。人们推测,这种情况,多是因为在岩体中存在着裂隙或者空腔,产生了共鸣。
在老乡的引领下,经过一番艰辛跋涉,人们终于来到了山上的风穴洞。构成山洞的,那就是容易被水腐蚀的石灰岩。洞口很狭窄,人想进去,那得趴着走。据说,这洞挺深的,少说也有数十公里,还不止一两个洞口。曾经有人在汝州山上的风穴洞口烧火,被吸进洞里的烟雾,能够从几十公里外禹州的山中冒出来。
人们决定现场进行验证,找来茅草刚刚生火,果然,洞口生起的火苗和烟雾,好像被一种神奇的力量吸进了洞里。大家赶紧爬到洞口上方的山顶,往禹州方向眺望。奇怪的是,就在几百米外的一条山沟里,却冒出了一缕轻烟。看来,老乡说得没错,风穴洞的出口不止一个;还有,顾名思义,这风穴洞还真是个风洞。
据专家介绍,风穴洞是地壳运动时,山体断裂形成的一条裂隙。构成洞穴的灰岩,俗称石灰岩,与麦饭石一样,都十分容易被水溶蚀,导致裂隙扩大。当大雨来临,气压大幅波动时,空气便会在压差的作用下受到扰动,产生对流,而穴洞中通道宽窄不一,自然引发了“狭管效应”。这一点,犹如人们吹奏唢呐一般。
作为外来者,在通常的情况下,一般游客是很难亲眼目睹大慈泉泉水由清变浑,亲耳聆听风穴洞龙吟虎啸,以及亲身体味风穴寺一场净寺雨的感受的。不过,山雨欲来风满楼时,那种飞沙走石,涧水变浑,松涛咆哮的情景,却是可想而知。凑巧的是,据说自新千年以来,风穴寺果真在农历六月十九出现了降水天气。
所谓“净寺雨”的概念,对于门外汉来说,确实无从可知。不过,每年在农历六月十八或者十九日下午,风穴寺一带都会下一场雨,虽然雨量有大有小,但是从未失约,在当地气象部门了解到的情况也的确如此。还有,汝州人都知道,在农历六月十九日这一天,风穴寺照例会有一场庙会,整个山沟里可是人山人海。
农历六月十九,是观音菩萨的成道之日。相传,观世音菩萨有三个生日,分别是农历二月十九、六月十九和九月十九。二月十九是她为人的生日,这天她成了三公主;六月十九是她跳火坑的日子,她的父亲不让她学佛,命人活活烧死她,是菩萨的忌日;九月十九是她成佛的日子,这天她修成了菩萨,坐上了莲台。
农历六月十九这一天,风穴寺都要举行盛大的庙会,成千上万的香客自四面八方汇集到这里,使得这个面积不大的谷底寺庙人群熙攘,人声鼎沸,香火很盛。恰恰在这个时候,一场“净寺雨”便从天而降,对于善男信女来说,莫过于是菩萨显灵了,正应验了元曲中的一句:“三山香火年年盛,十庙英灵世世昌”。
对于风穴寺“六一九”的净寺雨,专家作出的解释,是人与自然的共同作用,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天时地利人和。一是从南边北上而来的暖湿气流,沿山势上升,遇到了从嵩山南下的冷空气;二是周围茂盛的绿色植被和麦饭石岩层中水汽的升华,形成气流环绕;三是熙熙攘攘的人群,形成了聚集效应;等等。
八、吐鲁番的坎儿井
在我国,谈起火焰山,几乎是无人不知,无所不晓。《西游记》中,吴承恩把独具自然面貌的火焰山描绘成一座会燃烧的山,将唐三藏取经受阻火焰山,孙悟空三借芭蕉扇的故事写得活灵活现,栩栩如生,使这座山体青红如火焰,方圆几百里寸草不生的火焰山罩上一层神秘的面纱,神奇色彩浓郁,成为天下奇山。
火焰山因《西游记》而闻名。吴承恩在小说中说的“八百里火焰山”实在夸张,实为一百公里。“火山突兀赤亭口,火山五月火云厚。火云满山疑未开,飞鸟千里不敢来。”这是岑参在《火山云歌送别》一诗中对火焰山的描述。事实也正是,文献记载:每盛暑……飞鸟群落河滨,或起飞,即为日气所灼,坠而伤翼。
如今,火焰山已经是吐鲁番最著名的景点。游客来到这里,在胜金口内,看到一柱凌空屹立的山石,还能依稀辨认出,那是唐僧取经路过时的栓马桩;远处一片平顶的山坡,仿佛又是唐僧上马的踏脚石;来到拴马桩东,抬眼望去,隔峡谷有一高峰顶着一块活像长嘴的巨石,人们无不兴趣盎然地称之为八戒石......
火焰山古称赤石山,位于吐鲁番盆地的北缘,古丝绸之路北道,呈东西走向,以红色的花岗岩反射阳光而闻名遐迩。维吾尔语称“克孜勒塔格”,唐人以其炎热曾名为“火山”。山长100多公里,最宽处达10公里,海拔500米左右,主峰海拔831.7米。夏季最高气温高达摄氏47.8度,地表最高温度高达摄氏70度以上。
火焰山童山秃岭,寸草不生,飞鸟匿踪。每当盛夏,红日当空,赤褐色的山体在烈日照射下,砂岩灼灼闪光,炽热的气流翻滚上升,就像烈焰熊熊,火舌撩天,是中国最热的地方,沙窝里可烤熟鸡蛋。由于地壳运动断裂与河水切割,山腹中留下许多沟谷,而这些沟谷中却绿荫蔽日,风景秀丽,流水潺潺,瓜果飘香。
火熖山脚下,两侧的山体岩石裸露,寸草不生,沟谷里却绿树成荫,生机勃勃,这就是闻名遐迩的吐鲁番盆地。来自天山的冰雪融水在通过地下粗砂砾层向盆地渗透过程中,被火焰山所截,在山间沟谷呈泉涌出地面,并汇成河流。河流两岸田园苍翠,风景秀丽,盛产瓜果。最著名的水果,就是无核白葡萄和哈密瓜。
自古以来,吐鲁番因为与火熖山相依相伴,被称为火州。然而,正是这座火熖山,由于砂岩不透水的特性,使得它活像像一座大坝,把大量来自天山的地下水拦截了下来,逼着它们在火熖山北和沟谷地区渗出地表,汇集成河。火熖山13条沟谷中,共有大大小小泉流26条,正是它们,养育了火熖山沟谷里大片的绿洲。
火熖山周围的绿洲,主要集中在两个区域,一部分位于火熖山的北缘及沟谷里,另一部分位于火熖山的南部。一走进火熖山北部的沟谷里,感觉便和在山外截然不同。山外炽热炎炎,土石冒烟,寸草不生;山内却是和风拂面,溪水潺潺,绿树成荫。巨大的反差,真教人不敢相信,自己正置身于天下闻名的火洲之中。
火焰山下就有一处沟谷叫葡萄沟,是火洲的“桃花源”。在布依鲁克河的滋润下,溪流两侧,葡萄架遍布,葡萄藤蔓层层叠叠,绿意葱葱。四周是茂密的白杨林,花草果树点缀其间,农家村舍错落有致地排列在缓坡上。正是它,成就了民谣上说的,吐鲁番的葡萄哈密的瓜,库尔勒的香梨人人夸,叶城的石榴顶呱呱。
位于天山东部博格达山南麓的葡萄沟,沟谷狭长,东西狭窄不规则。西岸悬崖对峙,崖壁陡峭,犹如屏蟑,主要水源是高山融雪。在这里,种植葡萄历史悠久,在国内外享有较高的声誉。据《史记·大宛列使》和《汉书·西域使》记载,早在两千多年前,西汉张骞出使西域,就发现这里种植葡萄,并将其引人内陆。
位于火焰山西侧的葡萄沟,是两山对峙中间的一条峡谷,沟的两侧寸草不生,而沟内却是流水淙淙,绿荫环绕。有人说,到新疆,不到吐鲁番,等于没到过新疆;到吐鲁番,必定会来到到葡萄沟。葡萄沟西面的山坡上,只见蜂窝状的葡萄干晾房屹立在干热的漠风中,层层叠叠,错落有致,构成葡萄沟的独特景观。
火熖山边那些晾晒葡萄的荫房,也算得上是吐鲁番的一大景观。建造得相差不离的房子,一幢幢排列得错落有致,远远望去,犹如一个村落。荫房里,地面多为麦草泥抹面,屋顶上每隔半米左右架着一根碗口粗的檩子。每根檩子上,每隔半米吊着一个插着许多有筷子来长、指头粗细的木杈,这就是挂葡萄用的木钩。
晾晒葡萄的荫房,也叫葡萄干晾房。在吐鲁番,几乎每户葡农都建有这样的晾房,据说,鲜葡萄经过30—40天的晾制,即可风干为葡萄干。经过荫房晾晒、制作而成的葡萄干翠绿如新,甘甜不减。晾房一般都是平顶长方形格局,墙壁用土块砌成,留有许多方形花孔,以便于通风,又不使阳光直射在垂挂的葡萄上。
荫房为葡萄沟旖旎的风光增添了奇异的色彩。每年8月,正是葡萄熟了的时节,人们把新鲜葡萄一筐筐地运来,自上而下往木杈上挂上一串串葡萄,在整个荫房挂满之后,将门关死,凭着从气孔吹进来的热风烘烤,鲜葡萄经过风干,就变成了葡萄干。天然晾制的葡萄干,颜色呈黄绿半透明状,干韧绵软,蜜甜鲜香。
吐鲁番俗称火洲,尽管整个夏天,吐鲁番都会如流火一般,但是,正是流火般的夏天,才正是吐鲁番的夏天。吐鲁番盆地海拔最低,但气温最高,整个夏天的平均气温是40多度,极端气温可达到49.6摄氏度。这个期间,正值葡萄成熟时机,可以品尝吐鲁番一百多个品种的诱人葡萄,还可以感受吐鲁番主人的热情。
风景秀丽的葡萄沟,以盛产优质葡萄而闻名国内外。那五光十色、翠绿欲滴的鲜葡萄,令人垂涎不止,呈球形、卵形、椭园形的果实,有的晶莹如珍珠,有的鲜艳似玛瑙,有的则翠绿若翡翠。这条南北长约7公里、东西宽约2公里的峡谷,依山旁水的数条葡萄长廊深邃、幽静,不愧为是火焰山沟里的一片“桃花源”。
传说唐僧到高昌取经时,曾路过这里歇脚纳凉。师徒一边饮着山泉,一边吃着从路上带来的葡萄,他们撒下来的葡萄籽便渐渐地变成葡萄的王国。不过,根据我国古籍记载,火焰山周围一带种植葡萄已有千年以上的历史。《册府元龟》称,唐太宗遣兵伐高昌之后,曾“收马乳葡萄实,于苑中种之,并得其酒法”。
吐鲁番的地名源出突阙语,原意是富庶丰饶的地方。这里树木茂盛,显得生机勃勃。土路两旁,一条条小水沟网状似的分布在葡萄园,水沟两边长着挺拔的白杨树,清澈的河水哗啦地流淌,凉爽的徐风扑面而来,令人心旷神怡。长满葡萄的棚架不像在影视上看到的那么两三米高,其实只有一米多,很利于人工采摘。
山头上的艳阳,热辣辣烤着大地;山沟里的小溪,哗啦啦流个不停。不用说,沟谷里有泉水出露。尽管语言不通,交流有些困难,一旦知道要寻找泉眼,热情的维吾尔族老乡还是乐于当向导,善于指点迷津。他还告诉人们,泉水已经存在了几百年,从来没有干涸过。别看它稀里哗啦,却浇灌了前头一亩多的葡萄地。
顺着溪流,终于来到一个狭小的洞口前。由于恍不过神,摸不清洞里究竟有多深。不过,非常狭窄,就是一个人行走,也得侧着身。脚下都是水,脚也要放到一侧,背要贴着墙,稍有不慎,还真怕凸凹不平的岩壁把后背磨出个洞。大约走了二十几步,面前出现一道墙壁,头顶上方是一个天井,泉眼就在这天井下头。
在过去,人们根据泉水出露的位置,挖凿了这样的井;由于火熖山气候炎热干旱,为了防止出露地表的泉水被蒸发,人们一凿一斧挖掘出这样一个狭长的洞来保护水源,于是,又有了暗渠;泉水出了暗渠,为了积蓄水量,修建蓄水池,便形成了涝坝,然后就是明渠,灌溉农田。这样,自然而然便成了坎儿井的雏形。
葡萄沟南北长八九公里,宽也少说有几百米,当然有泉眼之处并不止一二。沿着沟谷向北行进,来到了沟谷的最低部,一条潺潺的溪流,河水流量要大得多。也许是有了水的滋养,这里的村民生活过得十分悠闲自在。坐在维吾尔族老乡家的毯子上,吃着最有民族特色的馕饼,深为火焰山下有如此惬意的生活而赞叹。
主人阿帕尔说,这条河世世代代从他家门口流过,从来没有干涸。听说要寻找源头,他认为,河的上游那片古老的树林,就是源头。抵达了这片树林,脚下踩的,都是湿漉漉的草地,那些老干虬枝的树木,看上去的确十分古老,至少也有几百年的历史。这片树林能够如此茂盛,都是因为地下这些汩汩往外冒的泉水。
在火熖山的沟谷里,脚下一踩就冒出泉水的地方,还有很多处。每一个有地下水渗出的地方,都会形成一片绿洲。这些地下水汇集在一起,便形成了沟谷里的河流,葡萄沟里流淌的布依鲁克河也毫不例外。别看火焰山砂岩灼灼闪光,山体青红如火,炽热气流如烈焰升腾,正是它缔造了沟谷里的流水潺潺,绿荫蔽日。
火熖山沟谷里的地下水,都来自同一个地方,这就是吐鲁番盆地诞生的始作俑者,长达两千五百公里的天山。在天山山脉中,海拔在4000米以上的山峰达到几十座,这些山峰终年被冰雪覆盖,到了春夏季节,山上积雪消融,汩汩流淌形成河流,新疆的三条大河,锡尔河、楚河和伊犁河都是天山的冰雪消融形成的。
亿万年前的造山运动,造成了吐鲁番盆地北高南低的地势。每年春夏季节,天山上的积雪开始融化,然而,由于吐鲁番盆地气候炎热干旱,天山上的融雪一出山口,就被蒸发,其中一部分雪水渗入戈壁砾石中,成为地下水,当地下水顺着倾斜的地势流到火焰山前时,由于砂岩不透水,遭遇阻挡而抬高而渗透出来。
原来,火焰山就像一座大坝,把大量来自天山的地下水拦截下来,逼着它们在火焰山北和沟谷地区渗出地表。这些来自天山的地下水在沟谷的沟壁和沟底多处出露,汇集成河,养育了火焰山沟谷里的绿洲。在如此干旱的严酷环境之下,为了不让这些来之不易的泉水蒸发掉,坎儿井这种因地制宜的井洞便应运而生。
吐鲁番是维吾尔语“低地”的意思,为天山南麓冲积扇,多砾石戈壁,是一个典型的地堑盆地,也是我国地势最低和夏季气温最高的地方,有些地方比海平面还低。盆地气候极度干旱,光热资源丰富,年降水量稀少,由于天山的冰雪融水,盆地的地下水资源十分丰富。在这儿,密集的坎儿井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人们乘车临近吐鲁番时,在绿洲外围的戈壁滩上,可以看见顺着高坡而下那一堆一堆的圆土包,形如小火山锥,错落有序地伸向绿洲。假如乘坐飞机从高空俯瞰,这些土堆宛如一条条珍珠串结的项链。这些,就是坎儿井的竖井口。竖井是开挖或清理坎儿井暗渠时,运送地下泥沙或淤泥的通道,也是送气通的风口。
坎儿井是一种结构巧妙的特殊灌溉系统,它由竖井、暗渠、明渠和涝坝四部分组成。在高山雪水潜流处寻其水源,在线路上按一定的间隔,打出深浅不等的竖井,然后再依地势高下,在井底修通暗渠,沟通各井,引水下流。它是人类历史上最为壮观的造井工程,与万里长城、京杭大运河并称为中国古代三大工程。
吐鲁番虽然酷热少雨,然而,盆地北有博格达山,西有喀拉乌成山,每当夏季大量融雪和雨水流向盆地,渗入戈壁,汇成潜流,为坎儿井提供了丰富的地下水源。与此同时,地下水的坡降与地面坡变相差不大,土质为砂砾和粘土胶结,质地坚实,井壁及暗渠不易坍塌,这又为大量开挖坎儿井提供了良好的地质条件。
坎儿井,是“井穴”的意思,早在《史记》中便有记载,时称“井渠”,新疆维吾尔语称之为“坎儿孜”。吐鲁番现存的坎儿井,多为清代以来陆续修建,总数达1100多条,全长约5000公里。坎儿井是在地下暗渠输水,不受季节、风沙影响,蒸发量小,流量稳定,保证了自流灌溉。如今,仍浇灌着大片绿洲良田。
坎儿井始于西汉,为尽量减少弯曲、确定方向,吐鲁番的先民创造了木棍定向法。即相邻两个竖井的正中间,在井口之上,各悬挂一条井绳,井绳上绑上一头削尖的横木棍,两个棍尖相向而指的方向,就是两个竖井之间最短的直线。然后再按相同方法在竖井下以木棍定向,地下的人按木棍所指的方向挖掘就可以了。
总长5000公里的吐鲁番坎儿井被称为“地下长城”,是当之无愧的。由于吐鲁番的土质为坚硬的钙质粘性土,加之作业面又非常狭小,并且越深空间越窄,仅容一个人弯腰向前而行,再说,天山融雪冰冷刺骨,而工人掏挖暗渠必须要跪在冰水中挖土,因此,要掏挖出一定长度的暗渠,人们不知要付出怎样的艰辛。
坎儿井的好处还真不少。首先,吐鲁番高温干燥,蒸发量大,水在暗渠不易被蒸发;同时,水流地底不容易被污染;再有,经过暗渠流出的水,一路经过层层沙石自然过滤,既减少了有害杂质,又富含众多矿物质及微量元素,最终形成了有益于人们身心健康的天然矿泉水。因此,吐鲁番素有中国长寿之乡的美名。
根据1962年统计资料,新疆共有坎儿井约1700多条,总流量约为26.3米每秒,灌溉面积约50多万亩。其中,吐鲁番盆地共有坎儿井约1100多条,全长约5000公里,总流量达18.3米每秒,灌溉面积47万亩,占当时该盆地总耕地面积70万亩的67%。每条坎儿井的长短各不相同,长的可达20公里,短的只有100米左右。
从空中俯瞰吐哈盆地,可见戈壁滩上成串成串的凹心土堆,这便是坎儿井了。坎儿井是荒漠地区一种特殊灌溉系统,至今已有2000年的历史。它与与四川都江堰、广西灵渠并列,被誉为中国古代三大水利工程,吐鲁番人民形象地把坎儿井称作“地下运河”。作为人工建设的灌溉设施,它与吐鲁番绿洲生命息息相关。
在吐鲁番,每条坎儿井都有名字。有的以挖井人的名字命名,有的以动植物的名字命名,还有的以地理方位、水的味道等命名。米依木·阿吉坎儿井是吐鲁番最典型、名气最大的坎儿井,已有800多年历史。吐鲁番坎儿井博物馆就是依托这条坎儿井而建的,长约100米的参观通道,其实是这条坎儿井下游的一段井渠。
穿过一道长廊,顺着螺旋型的走道缓缓下去,感觉到,一股凉意自脚底开始升腾;越往下,空气越显清凉;头顶上,地表正冒着四十几的高温,而在这儿,早已凉飕飕一片;忽闻淙淙水声传来,低头瞧去,只见脚边一条三十多厘米宽的小渠,渠里一道哗哗奔流的小溪,水质清冽,透明见底,这就是来自天山的雪水。
心想感受一番井水的沁凉和甘甜,人一下蹲,在渠里,意外地发现了几尾悠然自得的小鱼儿,在清澈的水里摇摆着小小的尾巴。那首《吐鲁番的葡萄熟了》唱了几十年,总算真正明白了那句“迎来了雪水把它浇灌”的歌词。吐鲁番是人们心目中的葡萄王国,要真正认识吐鲁番的葡萄,行进在葡萄架下是远远不够的。
坎儿井的挖凿不使用任何动力设备,而是利用天然的地势落差,在地面上挖凿竖井,竖井之间再挖凿暗渠,地下水便顺着暗渠一直流到村庄。千百年来,人们靠着坎儿井引来天山雪水,使绿洲在火焰山南部延续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不能不说,这是人类将井的作用发挥到了极致,更是人类合理利用自然的极好例证。
吐鲁番的坎儿井的确与众不同,它既是井,也不是单独的提水井,而是一种特殊的联井。它既不像山西引漳入林的红旗渠,需要悬在半空开山凿石,筑坝垒渠;也不大相似南方的水圳,需要穿山越岭,取水于河川上游;它是埋藏在地下的暗道,在各竖井的底部相互挖通,从高到低,以洞相联,形成一条条地下渠道。
2004 年12月,有人在火焰山深处发现的一条渠道长约30多米的坎儿井,共有竖井3眼,是1400年前为修筑乌江布拉克烽火台所建的坎儿井,其井口及涝坝周围至今无人居住。2006年3月29日,有关专家也在火焰山的另一山沟发现约1400年前开挖的又一道无名坎儿井,该坎儿井有竖井3眼,渠道长18.5米,早以干涸。
上世纪80年代,新疆考古工作者在吐鲁番的托克逊县克尔碱镇发现一幅岩画。专家们推断,这是2300年前的文物遗迹,画面上刻有水系、井、泉等,其配置形式与坎儿井极为相似。据此推断,新疆在远古时代就有坎儿井,先民们早就在吐鲁番这个特殊的自然环境中就创造了坎儿井这个特殊的人工水利工程。
吐鲁番缺乏水,但吐鲁番富于水。吐鲁番很少的水就可以养活一方文化,滋养一方生灵,延续整整一个丝路文明,让绿洲之绿在盆地蔓延。坎儿井,就是吐鲁番人获取水的方式。在托克逊县,有一个石崖,在石崖上刻着水系图。这个水系图绝不是当代人挥斥方遒的随意涂鸦,而是古代吐鲁番人获得天山雪水的铭记。
盘吉尔塔格山的古代石刻水系图,距克尔碱镇只有数公里远。不难想象,在很久以前的远古,这里也曾苍翠过。经有关专家鉴定,这个石刻水系图是世界上首次发现的最古老的水系图。该石刻水系图显示了吐鲁番古代水系的形状、水渠、水池等系统,和现在吐鲁番地下水的水系分布基本吻合,是现代水利图的始祖。
坎儿井的历史源远流长,吐鲁番现存的坎儿井多为清代以来陆续兴建的。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正月,林则徐赴天山以南履勘垦地,途经吐鲁番县城时,对坎儿井大加赞赏。他在当天日记中写道:“见沿途多土坑,询其名,曰‘卡井’能引水横流者,由南而弱,渐引渐高,水从土中穿穴而行,诚不可思议之事!”
古今中外,人与井有着说不完的故事。黄土高原的井,井水很深,汲水时,等轱辘绳子缠成了团,微黄的水才被提了上来;江南古镇小巷里的井,井沿上镌刻着井绳印痕,犹如老树的年轮;吐鲁番的坎儿井,状如小火锥的圆土包,从白雪皑皑的天山脚下,错落有致地沿着不毛戈壁滩,一直沿伸到郁郁青青的葡萄沟。
据悉,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新疆大约有坎儿井1700条,其中吐鲁番的坎儿井就有1158条。沧海桑田,时光荏苒。随着气候变迁,人口增多,现代工农业生产用水量的增加和现代水利技术的应用,坎儿井的历史作用正在急剧消亡。目前,新疆境内有水的坎儿井只剩下614条,吐鲁番地区有水的坎儿井也只剩下404条。
在白雪皑皑的冬季,浩瀚的戈壁滩上,那一行行冒着热气腾腾的锥形土堆,必定是坎儿井的井口。因地理环境不同,每条坎儿井的长短不一,不过,有人计算过,它们的总长度超过五千公里,比黄河还长。可以说,没有坎儿井,就没有吐鲁番;在干旱少雨的吐鲁番,能出现大片大片的绿洲,这首先要归功于坎儿井。
将坎儿井与长城、大运河一起并称为我国古代的三大工程,这个说法,有人或许会感到惊讶。不过,它又的确让人深信不疑,坎儿井堪称是一项伟大的地下水利工程,它所蕴含的智慧,让人叹服不已。它充分地利用了当地的地理条件,将火炉般的干旱腹地,变成了绿洲遍野的沃土,在不毛之地创造了生命的奇迹。
如今,坎儿井不仅仅是重要的水利工程,它还是国家的历史文化遗产,得到了国家的有力保护。一道道坎儿井,就是一眼眼不枯的清泉,就是一道道地下长河;没有坎儿井,就没有现在的绿洲文明。坎儿井,是世世代代生活在吐鲁番的各族劳动人民聪明智慧的结晶,是一部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坎儿井文化史”。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井的文化
不干之水
新疆坎儿井的构造原理和历史
新疆吐鲁番地区----坎儿井
沸井之谜 (上、下集)
龙庙古井的来历︱南照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