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小儿推拿常用穴位图(一)
李沭霖逗逗  3岁1个月小男生 2009-10-15
小儿推拿常用穴位:头面部
1、攒竹(天门)
【位置】 二眉之间至前发际成一直线。
【操作】 两拇指由下至上交替直推。
【次数】 30到50次。
【主治】 发热、头痛、感冒、精神萎靡、惊烦不安等。
【临床应用】 推攒竹能疏风解表,开窍醒脑,镇静安神。常用于外感发热、头痛等症,多与推坎宫、揉太阳等合用;若惊烦不安、燥动不宁,多与清肝经、按揉百会等合用。
2、坎宫(眉弓)
【位置】 自眉头起沿眉梢成一横线。
【操作】 两拇指自眉心向眉梢分推。
【次数】 30到50次。
【主治】 外感发热、惊风、头痛、目赤痛。
【临床应用】 推坎宫能疏风解表,醒脑明目,止头痛。常用于外感发热、头痛,多于推攒竹、揉太阳等合用;若用于治疗目赤痛,多与清肝经,掐揉小天心,清河水等合用。亦可推后点刺出血或用掐按法,以增强疗效。
3、山根(山风)
【位置】 两目内眦之间。
【操作】 拇指甲掐。
【次数】 3到5次。
【主治】 惊风、抽搐。
【临床应用】 掐山根有开窍醒脑、定神的作用。对惊风、昏迷抽搐等症,多与掐入中、掐老龙等合用。本穴用于治疗疾病外,还和年寿、准头等穴用于诊断,如见山根处青筋显露为脾胃虚寒或惊风。
4、颊车(牙关)
【位置】 耳下一寸下颌骨陷上方的咬肌中。
【操作】 拇指按或中指揉。
【次数】 5到10次。
【主治】 牙关紧闭,口眼歪斜。
【临床应用】 按颊车主要用于牙关紧闭,若口眼歪斜则多用揉颊车。
5、囟门
【位置】 前发际正中直上两寸,百会前骨陷中。
【操作】 两手扶儿脱,两拇指自前发际向该穴轮换推之(囟门未合时,仅推至边缘)称推囟门。拇指端轻揉囟门。
【次数】 推或揉,各50到100次。
【主治】 头痛、惊风、神昏、烦躁、鼻塞、衄血等。
【临床应用】推揉囟门能镇惊安神、通窍,多于头痛惊风、鼻塞等症。正常前颅在生后12到18月之间闭合,故临床操作时手法需注意不可用力按压。
6、耳后高骨
【位置】 耳后入发际高骨下凹陷中。
【操作】 两拇指或中指端揉。
【次数】 30到50次。
【主治】 头痛、惊风、烦躁不安。
【临床应用】 推耳后高骨能疏风解表。治感冒头痛。多与推天门攒竹)、坎宫等合用。能安神除烦,可治疗神昏烦躁等症。
7、天柱(颈骨)
【位置】 颈后发际正中至大椎穴成一直线。
【操作】 用拇指或食、中指自上向下直推称推天柱,或用瓷汤匙的边蘸水自上而下刮。
【次数】 推100到500次,刮至皮下轻度瘀血即可。
【主治】 恶心、呕吐、项强、发热、惊风、咽痛等症。
【临床应用】 推、刮天柱能降逆止呕,祛风散寒,主要用于治疗恶心、呕吐、外感发热、项强等症。治疗呕吐多与横纹推向板门、揉中脘等合用。但用并法亦有效,但推那次数需多才行;治疗外感发热、项强等多与拿风池、掐揉二扇门等合用。
小儿推拿常用穴位:胸腹部
1、天突
【位置】在胸骨切迹上缘,凹陷正中。
【操作】用中指端按揉,称按揉天突,用双手拇、食两指对称挤捏,称挤捏天突。
【次数】按揉 15~30次,挤捏 1~3次。
【主治】咳喘胸闷,恶心呕吐,咽痛等症。
【临床应用】按揉、挤捏天突,能理气化痰、降逆止呕,对因气机不利、痰涎壅盛或胃气上逆所引
起的痰喘、呕吐有效,若配合按揉膻中、运八卦、揉中脘等效果更佳。
2、膻中
【位置】胸骨正中,两乳头连线中点。
【操作】用中指端按揉、称揉膻中,用两拇指从本穴分推至两乳头,称分推膻中,用食、中两指自
胸骨切迹向下推至剑突,称推膻中。
【次数】100~300次。
【主治】胸闷、痰鸣、喘咳、呕吐、呃逆等症。
【临床应用】膻中穴为气之会穴,居胸中,胸背属肺,推揉之能宽胸理气、止咳化痰。对各种原因
引起的胸闷、吐逆、喘咳均有效。治疗呕吐、呃逆、嗳气常与运内八卦、横纹推向板门、分腹阴阳等合
用;治疗喘咳常与推肺经、揉肺俞等合用;治疗痰吐不爽常与揉天突、按弦走搓摩、按揉丰隆等合用。
3、乳旁
【位置】乳头外侧旁开0.2寸。
【操作】用中指端揉,称揉乳旁。
【次数】30~50次。
【主治】胸闷、咳嗽、痰鸣、呕吐。
【临床应用】揉乳旁能理气化痰、止咳,常用于治疗胸闷,喘咳等症,临床上多与揉乳中同时使用,
以增强其治疗效果。
4、胁肋
【位置】从腋下两胁至两髂前上棘。
【操作】用两手掌从两胁下搓摩至髂前上棘处,称搓摩胁肋,又称按弦走搓摩。
【次数】50~100次。
【主治】胸闷,胁痛,痰喘气急,疳积等症。
【临床应用】搓摩胁肋,能顺气化痰、除胸闷、消积滞,对小儿因食积、痰壅气逆所至的胸闷、腹
胀、气喘等有效。
5、中脘
【位置】脐上4寸,位于剑突与脐连线的中点处。
【操作】用指端或掌根按揉,称揉中脘。用掌心或四指摩,称摩中脘。自喉向下推至中腕,称推中
腕。
【次数】揉或推100~300次,摩5分钟。
【主治】腹胀,腹痛,呕吐,泻泄,食欲不振等症。
【临床应用】揉、摩中脘能健脾和胃、消食和中、对腹胀、腹痛、泻泄、呕吐、食欲不振等有效,
多与按揉足三里、推脾经合用。推中脘能降逆止呕,常用于治疗胃气上逆、嗳气呕恶等症。
6、腹
【位置】腹部
【操作】自剑突下到脐,用两拇指从中间向两旁分推,称分推腹阴阳。用掌或四指沿脐周围摩,称
摩腹。
【次数】腹胀,腹痛,疳积,呕吐,便秘等症。
【临床应用】分推腹阴阳能消食理气且降气,善治乳食停滞或胃气上逆引起的恶心、呕吐、腹胀等
症,多与推脾经、运内八卦、按揉足三里等合用。
7、脐
【位置】肚脐
【操作】用中指端或掌根揉,称揉脐。用掌摩称摩脐。
【次数】揉100~300次,摩5分钟。
【主治】腹胀、腹痛、泻泄、便秘,疳积等。
【临床应用】此穴能补能泻,补之能温阳补虚,治疗因寒湿、脾虚、肾虚引起的泄泻、消化不良、
痢疾、脱肛等;泻之能消能下,治疗因湿热引起的泄泻、痢疾、便秘等。
8、天枢
【位置】脐旁 2寸。
【操作】用食、中二指揉、称揉天枢。
【次数】100~200次。
【主治】腹胀,腹痛,腹泻,便秘等症。
【临床应用】揉天枢能理气消滞、调理大肠,多用于治疗因急慢性胃肠炎及消化功能紊乱引起的腹
泻、呕吐、食积、便秘等症。临床上多与揉脐同时使用,以中指按脐,食指和无名指各按两则天枢穴,
同时揉动。
9、丹田
【位置】脐下2.5寸。
【操作】用掌揉或摩,称操丹田或摩丹田。
【次数】揉100~300次,摩5分钟。
【主治】腹泻,遗尿,脱肛,尿潴留。
【临床应用】揉、摩丹田能温肾固本、温补下元、分清别浊,多用于小儿先天不足,寒凝少腹及腹
痛、遗尿、脱肛等症,常与补肾经、推三关、揉外劳等合用;用于尿潴留,常与清小肠、推箕门等合用。
10、肚角
【位置】脐下2寸,石门穴旁开2寸大筋处。
【操作】用拇、食、中三指,由脐向两旁深处拿捏,一拿一松为一次,称拿肚角。
【次数】3~5次。
【主治】腹痛,腹泻,便秘等。
【临床应用】拿捏肚角是止腹痛的要法,对各种原因引起的腹痛均可应用,特别是对寒痛、伤食痛效果更佳。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嘉有儿女小儿推拿穴位图
学会这招,妈妈再也不担心宝宝感冒啦
爱爱医资源-小儿推拿特定穴
小儿推拿学6
小儿推拿穴位 幻灯片
小儿推拿常用腰背部穴位适应症及操作详解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