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式烹调技法连载(系列之软炒与水炒)

中式烹调技法连载之二、软炒系列技巧  软炒又称湿炒、推炒、泡炒。主要是指将蓉泥类原料或蛋、奶制品(液体原料)用中温火力炒制成熟的方法;还有一种是将主要原料加工成泥茸后,用汤或水调制成液态状,放入有少量油的锅中炒制成熟的烹调方法。江南地区为了保持软炒菜的造型,一般先将蓉泥在2-3成热的低油温中养熟成片,再用中温火力炒制成熟。

    软炒是所有炒法中最难掌握的一种技法,其制作关键有几点:

   (1)选用结缔组织少、质地鲜嫩、色白净的原料。如牛奶、鸡蛋、鸡脯、虾仁等。
   (2)为保证细嫩的质感和洁白的色泽,要将原料浸泡去血水,并要过筛。
   (3)用汤或水稀释时,要掌握好原料、水、淀粉、蛋清的比例,准确调味。
   (4)要掌握火候,火力过猛易造成焦糊,火力过小不易成熟。
   (5)炒制速度要快、轻,不宜多搅动,否则会造成稀花现象。
   (6)成菜特点:质嫩软滑,味道鲜美,清淡爽口。

    用一句顺口溜来形容软炒最为贴切。“软炒技法低油温,原料配比是关键。小火慢炒难度大,成型片片似雪花”。

    软炒的典型菜肴:广东的大良炒鲜奶、炒鸡粥、杭州的芙蓉鱼片,北京的炒三不粘等。

     

 

  

    菜例  江南芙蓉鱼片(软炒)

    原料  鲢鱼肉200克,青椒15克,红椒15克,鸡蛋1个。

    调料  姜汁水10克,料酒2克,精盐8克,味精2克,湿淀粉120克,白汤150克,植物油1千克(实耗75克)。

    制作  1、鱼肉去皮,切成薄片,用清水漂洗尽血水。用搅拌机将鱼片打磨成鱼泥。再用细筛滤过。加姜汁水、料酒、精盐、味精、鸡蛋清和清水,搅上劲,再加入湿淀粉和植物油,静置20分钟。2、将炒锅置火上,下油,中火烧至3成热时(80度左右),建议初学者用筷子测油温,观察到筷子周围有微小气泡上升就可以了,用手勺将鱼茸分次均匀地成片状舀入油锅,当鱼片浮起,捞出控尽油。3、炒锅留底油,置火上,放入料酒、白汤、青红椒片,加精盐、味精,用湿淀粉勾芡。将鱼片倒入锅中,包上芡汁,淋油出锅即可。

    特点  色泽鲜艳,柔滑鲜嫩,入口即化。

    三、熟炒  先将原料加工成全熟或半熟,切成块、片或丝等形状,再放入有底油的锅中略炒,依次加入配料、调料或汤汁,翻炒均匀后,勾芡或直接烧入味的。

    特点  熟炒的原料不必挂糊上浆,起锅时一般用湿淀粉勾薄芡;成菜特点一般略带卤汁,口味鲜香。

    典型菜肴  回锅肉,清炒蟹粉,宁式鳝丝等。

    菜例   尖椒豆腐渣(熟炒)

    原料  豆腐渣300克,小尖椒20克,干贝10克,开洋10克,火腿末10克。

    调料  绍酒10克,精盐2克,味精5克,葱花5克,辣椒油10克,熟猪油200克。

    制作  1、小尖椒去籽洗净切小丁,干贝蒸熟撕碎,开洋用开水泡淡切碎。2、在豆腐渣中加入适量的盐和味精调味后,用熟猪油小火慢慢炒制,边炒边加油,待豆腐渣吐油、淡黄色时出锅,盛在碗中待用。3、炒锅下油,先下尖椒丁略炒,再将干贝丝、开洋末、火腿末和炒好的豆腐渣一同下锅煸炒,再加入绍酒、精盐、味精、辣椒油、葱花等,炒透出锅即可。

    特点  豆腐渣在一般人的意识中是废料,实际上其营养价值非常高。现在这道菜也经常出现在酒店的餐桌上,配上干贝、火腿、开洋等辅料,更加提高了此菜的品位。

    四、水炒  又称“老炒”。多用蛋类原料,以水为传热介质,原料下锅经不断搅动炒制而成菜的方法。成菜状为粥样,鲜嫩适口。典型菜肴有上海的水炒鸡蛋、河南老炒蛋等。

    菜例  沪上水炒蛋(水炒)

    原料  鸡蛋3个(约300克)。

    调料  料酒10克,精盐5克,味精2克,葱花5克,清汤适量。

    制作  1、鸡蛋去壳加料酒、精盐、味精,搅打均匀,再加约50克水。2、将炒锅置中火上,加清汤200克,烧沸后(也可烧到90℃左右)。3、将蛋液慢慢倒入锅中,边倒边用手勺不断地翻炒,直至蛋液全部凝固。4、起锅装盘,撒上葱花即可。
特点  炒法奇特,是上海的一道老菜。水炒是唯一的用水作为介质的炒法,成品口感细腻、鲜嫩无比,特别适合婴儿和老年人食用。

    五、抓炒  将原料挂糊过油炸熟后,再加调料快炒成菜的方法。其特点色泽金黄,外焦内嫩,味多酸甜。历史上的“四抓”(抓炒腰花、抓炒里脊、抓炒鱼片、抓炒大虾)成为宫廷菜的典范。从理论上定义抓炒,实质是“脆熘”。需要指出的是,在所有的抓炒菜中,“抓炒豆腐”是因原料含水量大,唯一采用拍粉手法的菜品。

    菜例  抓炒豆腐(抓炒)

    原料  豆腐200克。

    调料  料酒10克,精盐1.5克,白糖30克,醋15克,酱油10克,葱姜末各少许,干淀粉100克,湿 淀粉25克,植物油500克(约耗50克),清汤100克。

    制作  1、将豆腐切成1厘米见方、6厘米长的长方条,用料酒、精盐各少许腌渍片刻,拍上淀粉。2、炒锅加热,下入植物油,烧至五成热时,将豆腐条逐次下入锅中,炸至金黄色捞出。3、锅中留底油,放入葱姜略炝一下,随即加入料酒、精盐、酱油、白糖、醋、清汤,上火烧开。用湿淀粉勾芡,再将炸好的豆腐条倒入,翻炒均匀,淋上少许热油即成。

    特点  口味酸甜,外酥脆里鲜嫩,色泽金黄。切记豆腐条一定要现拍粉现炸。

    六、煸炒  将小型的不易碎断的原料,用少量油在旺火中短时间烹调成菜的方法。

    煸炒的特点 (1)操作时间短,始终在旺火上翻炒;(2)讲究“四不”:原料事先不腌渍,不挂糊上浆,不滑油,起锅时不勾芡;(3)菜肴特点:鲜嫩爽脆,本味浓厚,汤汁很少。

    干煸原是特殊的地方烹调方法,主要存在于四川地区,也叫“干炒”,是用少量油把原料内部的水分煸干,再加入调味料,用锅的热辐射逼迫调味料充分渗入原料的烹调方法。如“干煸牛肉丝”,一般用豆瓣辣酱、花椒粉、胡椒面等浓香刺激性调味料,多使用小火加热。对于干煸有这样的顺口溜“干煸技法不用水,原汁原味营养好,四川风味来调制,只见红油不见汤。”

    菜例  南乳水嫩菱(煸炒)

    原料  嫩水菱500克,红椒50克。

    调料  南乳汁200克,精盐2克,味精3克,白糖25克,白醋5克,芝麻油5克,植物油100克。

    制作  1、水菱去壳,用清水漂洗干净。2、炒锅下清水,待水略沸后下入少量油,倒入水菱、红椒略煸,再加南乳汁和白糖用小火炒制后,转旺火,加入盐和味精,淋白醋和芝麻油,翻匀后即可出锅。

    特色  色泽红润鲜艳,口味甜中带微酸,是佐酒的好菜。

    注  煸炒与干煸的区别  干煸利用较长时间的煸炒使原料内部的水分大量减少,口味干香而酥脆,略带麻辣;煸炒一般在短时间内迅速翻炒,使原料内部水分得以保持,形成脆嫩的特点。准确地说煸炒应叫生煸,或叫生炒,如春笋步鱼、香干肉丝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野菜健康食谱大全(上)
地锅鸡怎么烧的好吃 - 已解决 - 搜搜问问
中国野菜食谱大全(2)
各种辣椒酱的做法
水烹技法与“烩” 水汆≠汆水
做豆浆,别忘豆腐渣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