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宁夏种植菌草
林绍彬:推广菌草栽培技术
2013年03月25日09:10 来源:人民政协网
“在宁夏、新疆、西藏、福建等不同区域,不同自然条件种植菌草试验示范都取得了成功,走出了一条不受林木资源制约的可持续发展食药用菌的道路,具有显著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全国政协委员林绍彬日前提出,大力推广菌草栽培技术,让菌草栽培技术和产业造福人类。
菌草技术由福建农林大学林占熺教授发明,是从全世界优选的40多种草来代替木材及木屑来种植菌类。菌草不但有助于缓解粮食短缺难题,为人类提供高蛋白、高营养食品,为畜牧业和水产养殖业提供丰富的优质饲料,更有助于治理荒漠化,防止水土流失。从1997年至2010年在宁夏彭阳县、永宁县、盐池等地种植菌草治理荒漠的试验与示范均取得成功显示,亩产鲜草可达20吨,菌草技术为黄河等水土流失和荒漠化治理开辟了经济效益、生态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有效结合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将菌草技术产业列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加以培育。”林绍彬委员提出,要建立国家级菌草技术研究与发展中心及产业化示范基地,巩固和提升我国这一领域的世界领先水平。他认为,将菌草技术纳入生态恢复和修复工程并进行示范,同时积极推进利用菌草技术的重大项目,为黄河两岸水土流失和荒漠化防治项目;若干个百万亩级能源草项目;利用菌草开发高档菌类项目;菌草技术与高档畜牧业发展项目、利用菌草技术发展造纸项目等。
“将菌草技术纳入援外和走出去战略的重点项目。”林绍彬委员建议,创建菌草技术援外培训基地,在亚非拉地区开展双边、区域性产业合作。 
永宁县干部下基层
脚上沾满泥搭建连心桥
http://www.ycen.com.cn   2012-05-07 00:00   银川新闻网     共0条评论
今年3月,永宁县开展干部下基层的“连心工程”,抽调机关干部深入乡镇、社区、街道,密切联系群众,为百姓出谋划策、解决实际问题,当一个机关干部脚上沾满泥土的时候,才是群众真正认可的好干部。
部门包村成为联系纽带
永宁县“连心工程”启动后,全县28名县级领导和56个部门主要负责人包干到村,深入联系点“进百家门,听取民声;听百家言,凝聚民智;知百家情,解民之需;交百家友,助民致富”。
永宁县教体局负责望洪镇东河村联系点,教体局了解到,望洪镇东河回民小学教学条件落后,178个学生常年在土操场上活动。校长付光生介绍,“孩子课间活动尘土飞扬。下一场雨就几天上不了体育课。”针对这种情况,永宁县教体局联系到永建公司项目部李才经理,对学校操场2800平方米面积进行硬化,同时修建了500平方米的篮球场,总计投入近20万元。如今的东河回民小学,没有了破败的院墙、尘土飞扬的操场,孩子们在平整洁净的操场上奔跑、玩耍。
部门包村工作启动后,教体局积极协调东河村各方面的工作,联系邮政储蓄所为东河村农民宣传贷款的相关知识,帮助43户村民完成贷款133万元;协调农发办解决该村淌水难问题,争取项目资金200万元用于全村6.5公里渠道的砌护,兴建、翻建扬水站4处,使957户村民受益,4064亩田地顺利淌水,节省村民水电费17万余元。
年轻干部带来致富“金点子”
永宁县“连心工程”活动中涌现出了一大批积极投身基层工作的年轻干部,县农牧局农技推广中心的李翔就是其中之一。他作为基层党建联系员负责闽宁镇武河村,这个村是永宁县最为偏远的一个村之一,距永宁县城52公里。李翔每天上班要坐一个半小时的班车才能从县城赶到村里。武河村是福建与宁夏共建的生态移民菌草园艺示范基地,前些年大力发展平菇、木耳等菌草种植产业,但由于这两种产品生产周期短、产量大,导致了市场供过于求,菌草卖不出好价钱,村民们渐渐放弃了菌草产业,以前兴建的大棚也都闲置下来。
县农技推广中心了解到这个情况后,组织闽宁镇相关人员赴东北考察,引进猴头菇、毛木耳等菌类新品种,引进菌菇袋种植新技术。经过一番考察后,李翔开始了自己的“实验”。由村上给他划了7栋大棚搞新品种种植,李翔说:“目前一棚种植7000袋菌菇,每袋能产5斤,每斤价格在30元左右,这样下来年产值近30万元。”他希望能够靠这次实验的成功,重新提振村民种植菌草产业的信心,闽宁镇负责科技工作的副镇长苏志军告诉记者,“如果今年李翔搞成了,明年就全部推广。”
永宁县组织部副部长王海军说:“'连心工程’应该是机关干部转变工作作风的契机,是变被动接受为主动询问的工作方式。只有当干部群众深入到基层一线,心贴心的与群众交流时,才能发现问题;只有干部脚上沾满泥土,才是实实在在帮助群众解决问题。”
本报记者 黄超
福建对口援建宁夏菌草种植扶贫项目落户沙坡头区
2011年5月12日 -
本报讯(通讯员 徐玉柱)由市扶贫办协调争取的2011年度福建对口援建宁夏扶贫产业项目———鹿角灵芝、巨菌草、毛木耳种植实验项目于近日正式落户沙坡头区。
4月以来,市扶贫办在积极协调该项目的同时,着手调研项目实验的落户地点。由于鹿角灵芝、巨菌草、毛木耳前期试种生产及种植技术要求较高,市扶贫办特委托中卫康绿特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承担试种任务。鹿角灵芝、巨菌草、毛木耳如在我市试种成功,将对全市农业产业化、畜牧业发展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对我市移民开发区实现种植业、养殖业产业升级、产业结构转型、实现贫困群众增产增收起到巨大的带动作用。
目前,该项目实施前期准备工作已全面完成。福建农林科技大学菌草研究所技术人员已经到岗,从福建农林科技大学研究所选育的原菌种及所需设备已全部到位,安置菌种大棚、苗床及附属设施也已全面完工,巨菌草已试种完毕,鹿角灵芝和毛木耳移植菌种试种工作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中。
我国头号环境问题如何破解(图)
2012年01月20日01:53
核心提示
近日,在“联合国荒漠化及防治荒漠化十年(2010-2020)”计划纪念活动中相关负责人称,全球每年有1200万公顷(合12万平方公里)耕地沙化,如果这一趋势继续发展,非洲2/3的耕地都将成为荒漠……土地荒漠化是世界性问题,也是目前我国面临的最大的环境问题,如何不再让“楼兰悲剧”重演?
我国头号环境问题是土地荒漠化
辽宁日报:提到荒漠化,大家都十分关注,地球的陆地面积几乎是固定的,耕地更是有限,如果再不断被沙化、荒漠化,人类将失去更多的生存家园。我国沙漠面积也很大,气候自然条件复杂,土地是否也面临着沙化的问题?我国的情况怎么样?
蒋德明:目前我国荒漠化土地面积约260万平方公里,已占国土陆地面积的27.3%;其中沙化土地面积173万平方公里。
辽宁日报:记得早在1999年,全国政协副主席赵南起提出,荒漠化是危害中华民族的心腹大患,已成为我国头号环境问题,如不采取果断措施,将后患无穷。您觉得他为什么这样说?
蒋德明:赵南起副主席之所以说荒漠化是我国头号环境问题,我想首先是基于我国荒漠化面积广大,这点刚才已经谈到了,而且荒漠化的后果极为严重,直接导致土地生产力的严重衰退。据测算,在我国荒漠化地区每年损失土壤有机质及其他养分高达5590万吨,折合化肥2.7亿吨;另据统计,我国每年由于土地沙化所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已经超过540亿元。荒漠化加剧了生态环境的恶化,如每年输入黄河的16亿吨泥沙中有12亿吨来自荒漠化地区。
辽宁日报:荒漠化和沙化还不是一个概念?
蒋德明:荒漠可分为岩漠、砾漠、沙漠、泥漠、盐漠等多种类型,而沙漠即沙质荒漠,是荒漠中面积最广的一种类型。荒漠化主要是指由于不利的人类影响造成的干旱、半干旱和亚湿润地区的土地退化,土地沙化就是由于细粒沙子的扩散、积聚、覆盖等过程使得某地土壤退化。
辽宁日报:从地图上我们看到,我国北方地区是土地沙化最为严重的地区,那么近些年导致我国北方地区沙化的原因中是人为因素多还是自然因素多?
蒋德明:应该说近些年导致我国北方地区土地沙化的原因是人为不合理的经济活动因素和自然气候变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有的地区自然因素多一些,比如,降雨量减少,气候持续暖化干燥,风害越来越严重;有的地区则完全是由于滥樵采、滥开垦、滥放牧、对地下水过度开采利用等人为活动造成了土地 “抵抗力”低下、遭细沙侵袭,例如我国西部由于甘肃河西走廊天然草场超载高达176万个羊单位,致使河西走廊绿洲边缘土地沙化进一步加剧。科尔沁沙地在百余年前还是科尔沁草原,并且有森林覆盖,百年来的开发使植被遭到了极大破坏,土地干涸、沙化。
辽宁日报:无水则成沙?
蒋德明:是的,一个简单而重要的关系就是防沙治沙靠植被恢复,而植被的生长主要靠水维系,没有水分支持植被很难生长,随之产生土地干涸,沙化漫延,形成恶性循环。特别是在干旱、半干旱地区,水资源的多少可能直接决定沙漠化的治理程度及沙区生态环境的改善程度。
发展沙地生态经济既能治沙又能致富
辽宁日报:所以蓄养水源是基础问题?
蒋德明:在我国北方地区,水资源的合理利用非常重要。加强水资源的统一规划和管理,有效、合理利用水资源,发展节水农业,不能让原本就稀少的水资源再进一步加快枯竭。
辽宁日报:除了解决水的问题,防沙治沙最有力、最直接的措施是什么?
蒋德明:一些沙化土地、沙地还不同于面积广大的沙漠,由于属于人为导致的土地退化,采取科学手段是可以治理好的。从技术手段上来说,运用多种生物和工程相结合的综合配套技术,合理有效地恢复和重建沙区植被,扩大沙区草林比例,是北方地区防沙治沙最有力、最直接的措施,也是改善与恢复沙区生态环境见效快的办法。
辽宁日报:防治沙化,种什么植物好?
蒋德明:防治土地沙漠化的植物有很多,各地气候类型不同,种植的固沙植物种类也不一样。如巨菌草是一种优质菌科和牧草,同时还是水土保持的优良草种,宁夏永宁县通过大面积种植巨菌草来治理沙漠化土地,利用发展菌业增加了农民收入;在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新疆等地区的荒漠、半荒漠地带普遍分布生长的细枝岩黄芪、柠条、踏郎等灌木植物都具有很强的抗旱、抗寒、抗风沙、耐瘠薄等特性,栽植成活第二年即可起到很好的防风固沙作用;还有如科尔沁沙地常用的锦鸡儿属、蒿属植物也是很好的防沙材料。在内蒙古东北部地区引种培育的大叶速生槐,是防沙造林和退化土地改良的重要速生树种,也是牛、羊等牲畜的优质高产高能饲料。
辽宁日报:也就是说种植植被不仅仅可以治沙,还可以致富?
蒋德明:对,发展沙地经济、改善与提高沙区农牧民的生活水平和生产方式是土地沙漠化治理的重要前提和基础,其中选好固沙植物类型、发展多种沙地生态经济模式十分关键,比如集约型的农-牧业复合模式、牧区的舍饲-半舍饲畜牧业经营模式、沙区果树-经济林合理开发模式,都可根据当地实际来发展。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防沙治沙造林方式及技术措施
历年荒漠化沙化土地面积
内蒙古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积保持“双减少”
内蒙古牧民竟养不起羊 一亿棵梭梭能帮上忙吗?
山东荒漠化土地面积超300万公顷:仍呈扩大趋势
美科学家发现地球在变绿,主要在中印区域,专家却对印度非常担忧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