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芸香科 百科

百科名片

芸香科(Rutaceae)是被子植物门双子叶植物纲、无患子目的一个科。该科有180属,1300~1600种,全世界分布,主要产于热带亚热带,少数生温带。我国有29属,150种,南北各地均有,主产西南和华南。山麻黄属和枳属为中国特有属。

中文学名:芸香科
二名法:Rutaceae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纲:双子叶植物纲
目:无患子目
科:芸香科
分布区域:广泛分布于全球热带和温带地区,中国以南方为多。

形态特征

  常绿或落叶乔木、灌木或攀援藤本或草本,通常含挥发油,叶具透明油腺点,植物体内通常有储油细胞或有
  

分泌腔。有时具枝刺。叶互生,少数对生,单叶、单身复叶(如柑橘属)或羽状复叶;无托叶。花两性或单性,辐射对称,极少两侧对称(白鲜属)。聚伞花序,少数成总状、穗状花序或单花;萼片4~5;花瓣4~5,离生;雄蕊4~5或8~10或多数;雌蕊心皮4~5,分离或合生,或多个心皮;子房上位,柱头稀不增大。具花盘。蓇葖果、蒴果、翅果、核果或柑果。种子通常有胚乳。花粉粒通常具3~6沟孔,近长球形至近球形,最长轴16~100微米。染色体基数x=9~13。

价值

  该科植物多具经济价值。原产南美的毛果芸香所含毛果芸香碱是治疗青光眼的有效药物。吴茱萸属某些种是速生树种也柚可入药。柑橘属和金橘属的多数种类的果是优良水果。该科植物普遍含挥发油和300多种生物碱。常可用于医药。

主要种属

柑橘属Citrus

  柑橘属植物具单身复叶,结成具革质果皮的柑果,
  (C.sinensis),又名甜橙、广柑。小乔木,叶互生,革质,单身复叶,叶片椭圆形,叶柄具关节,两侧具狭翅,通称箭叶。柑果球形,果皮橙黄色,不易剥离。原产我国,长江以南各省普遍栽培,为著名亚热带水果,果皮入药,种子含油30%左右。
  
  

柑橘(C.reticulata),柑果扁球形,直径5~7厘米,橙黄色或橘红色,果皮疏松,易剥离。我国长江流域以南各省广泛栽培,为著名亚热带果品;果皮入药称陈皮,有理气化痰、和胃之功效;核仁及叶能活血散结、消肿;种子油可制肥皂、润滑油等。
  (C.grandis)叶柄具宽翅。柑果大,直径10~25厘米。原产印度,约公元前500年已传入我国,著名品种有福建漳州文旦柚和广西容县沙田柚。除作果品外,根、叶及果皮入药,有消食化痰、理气散结功效。
  
  

  柠檬(C.limonia),又名黎蒙,柑果圆形,长约4.5厘米,黄色或朱红色,皮薄易剥离。原产亚洲。我国南部栽培。果味极酸,鲜果可加糖冲水饮用,广东一带将其渣去核蒸熟称柠檬饼,食用可消食开胃。另有洋柠檬(也称黎檬)(C.limon),和柠檬相似,但果椭圆形,用途和柠檬相同。

花椒属Zanthoxylum

  花椒属植物为灌木,羽状复叶,结成蓇葖果。中国约40种。分2亚属:
  
  

  花椒亚属,花无花瓣,心皮及花柱明显分离。花椒亚属的常见种如花椒(Z.bungeanum),灌木,羽状复叶,具5~11小叶;蓇葖果球形,紫红色,种子黑色。广布于全国大多数省区,野生或栽培。果作调味料,亦可供药用,有散寒燥湿、杀虫功效;种子可榨油。甘肃、陕西、四川产的统称川椒或川红椒,又称大红袍,果皮红润,油点大且突出,香气浓而味麻辣。可作食物调料。7~8月采收的称伏椒,9~10月取的称秋椒。前者优于后者。花椒还是一种芳香防腐剂。中国黄河以北的古墓中发现有花椒作填葬物。此外,它还是中药,有温中行气、逐寒、止痛、驱虫等功效。其根亦用作表皮麻醉剂。其木材淡黄色,露于空气后色泽变深,心边材区别不明显,木质部结构细致,径切面有光泽,材质中等,大材有美工价值,果皮含挥发油,主要成分有:花椒油烯、水芹烯、香叶醇等。根皮含白屈菜碱(chelerythrine)等生物碱。种子含油量20~30%,属于性油。花椒是
  

落叶树种,性耐寒、耐旱、耐土瘠、喜阳光,适生于北方气候,春末先叶后花,繁殖通常用种子。与花椒近似而常见于长江以南各地的尚有竹叶花椒
  两面针亚属,花有花瓣,心皮及花柱紧靠合。两面针亚属分披散或攀附性灌木和直立乔、灌木两类。前一类如两面针(Z.nitidum),木质藤本,小叶3~11。产南部广东、广西、福建、湖南、云南、台湾等省区。果径大者达7毫米,油点隐约,不突起。根、茎、叶入药,其根的内皮层有硫磺色粉质组织,味甚苦且麻辣,含两面针碱等多种生物碱。中草药用作镇痛剂,局部应用于麻痹神经末梢,有活血散瘀、消炎解毒和镇痛功效。并有抗癌作用。
  
  

3、黄檗属
(Phelloden-dron):黄檗属约4~5种。主产亚洲东部。中国有2种,分布于东北至五岭广大地区。为高大的落叶乔木,成年树的树皮有发达的木栓层。核果有数个小分核,蓝黑色,有粘胶质液。树皮的内皮黄色,味甚苦,主含小檗碱(berber-ine)、黄檗碱(phellodendrine)等。有强力的消炎、杀菌作用,为止泻和解毒的良药。产东北的黄檗,又称关黄柏。产长江以南的称川黄檗,又称黄皮树黄檗(P.amurense)为落叶乔木,奇数羽状复叶,对生,小叶边缘有透明腺点,结成核果。分布于我国东北、华北。朝鲜、日本、前苏联太平洋沿岸也有。生杂木林中。木材供建筑、航空器材、细木工用材等;树皮药用,含小檗碱,能清热泻火、燥湿解毒;木栓层可做软木塞,内皮可做染料。

山麻黄属

  山麻黄属为中国特有,单种山麻黄产长江三峡两岸地区。全株有芳香油。是一种重要的香精原料植物。

枳属

  枳属为中国特有的单种属。枳又称枸橘。广布于淮河以南、五岭以北地区,是具3小叶、果被短毛(也有几无毛的品种)的落叶
  

灌木(也有冬季不落叶)。染色体基数与柑橘亚科的绝大多数属相同,都是x=9。它与金橘属和柑橘属2属或3属间杂交产生可育的杂种后代。它与甜橙杂交的后代称枳橙,与金橘属(金橘或金柑)杂交的后代称枳橙橘。枳是柑橘亚科中最耐寒的种,以冬季落叶的习性渡过寒冷季节,青岛市有露天栽种。枳用作砧木,可使植株矮化,因其根系发达且深根性,故抗旱力强。中药的枳实是以其幼果,不去种子,切片或整个制干而成,取嫩果整个制干的又称枳胎。枳壳则是采较大的果,去其种子及部分肉瓢,切片制干而成。枳的果和叶含枳苷(Poncitrin),橙皮苷(hesperidin)等多种黄酮苷类,又含l-西内碱(辛弗林)(l-synephrine)、茵芋碱(skimmianine)等生物碱及其他化合物。
  
  

吴茱萸属

  吴茱萸属在中国约有20种,多数省区均产。常见的如吴茱萸,简称吴萸,为高大的灌木或小乔木,各部密生油点,鲜叶有特殊异味且辣而麻舌,民间称之为臭辣子树。每果瓣有1种子,果皮的油点大而明显,干后暗褐黑色。药用的吴茱萸是采其嫩果,用甘草汤泡制晒干而成。因地理与生境不同,该种的变异颇大,以叶大而质厚,果序轴粗壮而果密集成球的一类为药用的上品。全株含挥发油。主要成分为吴萸烯,次为吴萸内酯、罗勒烯等。又含多种生物碱,果含吴萸苦素和吴萸醇等苦味物质。中药用作苦味健胃和镇痛剂。吴萸碱(evodiamine)对动物的子宫收缩有特殊的活性作用。

白鲜属

  白鲜属约5种,中国产白鲜1种。见于长江以北各地。全株有羊膻气味,多年生宿根草本,花两侧对称,蓇葖果的顶角有芒状尖。根皮作中药,称白鲜皮,有去风湿、驱虫、止痒之效。主含白鲜碱(dictamnine)、葫芦巴碱(trigon-elline)、胆碱(choline)及白鲜皮内酯(dictamnolactone)、黄檗内酯(obakulactone)等苦味物质。

芸香属

  芸香属约7种,原产地中海沿岸至亚洲西南部。中国引入芸香1种,又称臭草,全株有强烈的特殊气味,枝叶暗灰绿色,花瓣黄色,边缘撕裂如流苏。蓇葖果沿腹缝线开裂。全株含挥发油及20多种香豆素,其中芦丁的含量较高。补骨素(psoralen)和花椒毒素(xanthotoxin)等是引致光敏皮炎的物质,又含多种喹啉类、呋喃骈喹啉类及吖啶酮类生物碱。民间用其枝叶作草药,用以清热解毒。也是一种兴奋刺激剂,主要刺激子宫及兴奋神经系统,有通经、利尿作用,过量会引致流产。种子为镇痉及驱虫剂。

飞龙掌血属

  飞龙掌血属在中国有飞龙掌血1种,广布于北纬30度以南各地。为具3小叶的攀附性灌木,具锐刺,花单性,小核果味甜而略麻辣,有小毒。根作草药,苦而麻辣,民间用作跌打药,有消肿镇痛功效。近年在欧洲位于北纬35°~55°之间第三纪地层中发现它的种子化石。

茵芋属

  茵芋属约5种,产亚洲东部及东南部。中国约4种,产长江以南。常见的有茵芋多生于高山林下的小灌木,核果浆质,红色,有小毒。

黄皮属

  黄皮属约30种。中国约10种,栽培的黄皮为常绿小乔木,羽状复叶,浆果暗黄色,被细毛,味酸或甜,品种较多,为夏末秋初果品。

九里香属

  九里香属约11种。中国有8种,见于北纬约26°以南。该属植物含多种与黄皮属和山小桔属所含的同类生物碱。其中以咔唑类生物碱(carbazcle)为其他属所罕见。又含较多的香豆素及芳香挥发油。常见的有九里香,原为离海岸不远的野生种,偶见于干热的陆台地带,今多栽作绿篱或盆景植物,花白色。芳香,浆果朱红色,种皮有纤维质细毛。千里香叶片较大,顶端渐尖或短尖。常见于较内陆丘陵山地。其根皮及茎作草药。有良好的局部麻醉作用,用作镇痛剂。

酒饼簕属

  酒饼簕属约17种。中国约7种,产北纬约24°以南。常见的如酒饼簕,又称东风桔,生于平地或低丘陵的灌木丛中,枝多劲直锐刺,果小,圆形,蓝黑色,深根,抗风、耐旱、耐盐碱,抗线虫。作砧木嫁接椪柑和雪橙,植株明显矮化,但其木质部径向增长速度较接穗的慢,形成嫁接愈合部位上下之间粗细不均现象,园艺上亦用作盆景材料。

金橘属

  金橘属又称金柑属,约5种。产长江以南各地,野生种有山橘,为同源四倍体2n=36,见于五岭以南。金豆,为二倍体,见于五岭北坡附近,植物最矮小,花、叶亦小,果大如黄豆,叶大多为单叶。金柑,自浙江至海南沿海岛屿有野生,而大陆地区多见栽培。其识别特征是果圆形,皮甜肉酸,因长期栽培,故品种颇多,著名的如金弹,皮肉均甜,是该属中食用的优良品种。金弹有多个品系,如融安金柑、宁波金柑等。五岭以南最常见的栽培种金橘,果椭圆形,皮甜肉酸。多为盆栽,耐寒性不如金柑。四季橘是该属与柑橘属酸橘类的一个杂交种,果扁圆,两端略凹陷,皮肉均甚酸,一年开花数次,较高产。月月橘也是杂交种,多见于福建南部。果倒卵形,较大,叶质也较厚,色浓绿,果皮肉均味酸。

其他种属

  芸香亚科(Rutoideae Engl.):芸香亚科除包括花椒属(Zanthoxylum Linn.)、吴茱萸属 Evodia J. R. et G. Forst. )、芸香属(Ruta Linn. )、白鲜属(Dictamnus Linn. )以外,还包括臭常山属(Orixa Thunb)、蜜茱萸属(Melicope J. R. et G. Forst. )、石椒草属(Boenninghausenia Reichb. ex Meisn. )、拟芸香属(Haplophyllum A. Juss.)、 裸芸香属(Psilopeganum Hemsl. )等。
  巨盘木亚科(Flindersioideae Engl.):巨盘木亚科主要包括 巨盘木属(Flindersia R. Br. )等。
  飞龙掌血亚科(Toddalioideae Engl. ):飞龙掌血亚科除包括黄檗属(Phellodendron Rupr.)、飞龙掌血属(Toddalia A. Juss. )、茵芋属(Skimmia Thunb. )以外,还包括榆橘属(Ptelea Linn. )、山油柑属(Acronychia J. R. et G. Forst. )、香肉果属(Casimiroa La Llave )等。
  柑橘亚科(Aurantioideae Engl.):柑橘亚科除包括柑橘属(Citrus Linn.)、黄皮属(Clausena Burm. f. )、九里香属(Murraya Koenig ex Linn. )、酒饼簕属(Atalantia Correa)、枳属(Poncirus Raf. )、金橘属(Fortunella Swingle)外,还包括小芸木属(Micromelum Bl. )、山小橘属(Glycosmis Correa)、三叶藤橘属[Luvunga (Roxb.) Buch.-Ham. ex Wight et Arn. ]、单叶藤橘属(Paramignya Wight )、木橘属(Aegle Correa )、象橘属(Feronia Correa)等。

经济价值

  该科植物多具经济价值。中国产种大多为民间草药,少数属中药。原产南美的毛果芸香所含毛果芸香碱是治疗青光眼的有效药物。原产马六甲的巨盘木(福建有引种)是家具的良材。吴茱萸属某些种是速生树种。柑橘属和金橘属的多数种类的果是优良水果。该科植物普遍含挥发油,又常含与糖结合的黄酮苷类化合物和约200多种香豆素,其中不少与伞形科植物的相同。主要是属于异环化合物的呋喃骈香豆素、不少属、种又含其他科罕见的有苦味的类柠檬素(limonoid)。此外,该科植物迄今已知含有300多种生物碱,其中将近半数是该科植物所特有。中国产种所含生物碱主要属于异喹啉类(isoquinoline)、呋喃骈喹啉类(furanoquinoline)和吖啶酮类(acridone),主要应用在医药方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众生平等为什么不包括植物?不杀生,要素食,
榆橘,芸香科植物用途
枳(芸香科 柑橘属)
金橘有多少种?橘生淮北会变成枳吗?给你答案!
橘子,桔子,柑橘,和橙子的区别是什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