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五种遗规:訓俗遺規 卷二-198休闲吧
五种遗规:訓俗遺規 卷二共有 0 条回复件
游客
发表于 2010-04-15 06:12:05
引用 1 楼
訓俗遺規卷之二桂林後學陳弘謀編輯許魯齋語錄先生名衡。字平仲。河南人。元。國子監祭酒。谥文正。崇祀廟庭。 弘謀按魯齋先生·在元時·專以小學四書·修己治人之法為教。不尚文辭·務敦實行·薛文清謂朱 ...
訓俗遺規卷之二
桂林後學陳弘謀編輯
許魯齋語錄先生名衡。字平仲。河南人。元。國子監祭酒。谥文正。崇祀廟庭。
弘謀按魯齋先生·在元時·專以小學四書·修己治人之法為教。不尚文辭·務敦實行·薛文清謂朱子以後一人者也。語錄所載·本于六經·切於倫常。近裏着己·詳明懇摯。茲錄其知愚共曉者·若干條。常人守此·亦足以寡過矣。
不聽父命者·則為不孝。不聽君命者·則為不忠。其或不聽天命者·獨無責耶。君父之命·或時可否之間。設教者·猶曰叙逆勿怠。況乎天命·大公至正·無有不善。何苦而不受命乎。
責得人深者·必自恕。責得己深者·必薄責於人。蓋亦不暇責人也。自責以至於聖賢地面·何暇有工夫責人。見人有片善·早去倣學他·蓋不見其人之可責·惟責己也。顏子有之。以眾人望人·則皆可。以聖賢望人·則無完人矣。子曰賜也賢乎哉·夫我則不暇。
責己者·可以成人之善。責人者·適以長己之惡。喜怒哀樂愛惡欲·一有動於心·則氣便不平。氣既不平·則發言多失。七者之中·惟怒為難治·又偏招患難。須於盛怒時·堅忍不動。候心氣平時·審而應之·庶幾無失。
天地間當大着心。不可拘於氣質·侷於一己。貧賤憂戚·不可過為隕穫。貴為公相·不可驕。當知有天地國家以來·多少聖賢在此位。賤為匹夫·不必恥。當知古昔志士仁人·多少屈伏。甘於貧賤者·無入而不自得也。何欣戚之有。
凡事物之際·有由自己的·有不由自己的。由自己的·有義在。不由自己的·有命在。歸於義命而已。
世人懷智挾詐·而欲事之善·豈有此理。必盡去人偽·忠厚純一·然後可善其事。至於死生禍福·則一歸之天命而已。人謀孔臧·亦可以保天命。人能攝生·亦可以保神氣。自暴自棄·而有凶禍·皆自取之也。
汲汲焉毋欲速也·循循焉毋敢惰也·非止學問如此。日用事物之間·皆當如此·乃能有成。
稱人之善·宜就迹上言。議人之失·宜就心上言。蓋人之初心·本自無惡。特以利欲驅之·故失正理。其始甚微。其終至於不可救。仁人雖惡其去道之遠·然亦未嘗不愍其昏暗無知。誤至此極也。故議之·必從始失之地言之。使其人聞之·足以自新而無怨。而吾之言·亦自為長厚切要之言。善迹既著·即從而美之。不必更求隱微·主為一定之論。在人聞·則樂於自勉。在我·則為有實益·而又無他日之弊也。
教人使人·必先使有恥。又須養護其知恥之心。督責之·使有所畏。榮耀之·使有所慕。皆所以為教也。到無所畏·不知慕時·都行不將去。
凡在朋儕中·切戒自滿。惟虛故能受·滿則無所容。人不幸告·則止於此耳·不能日益也。故一人之見·不足以兼十人。我能取之十人·是兼十人之能矣。取之不已·至於百人千人·則在我者·可量喜哉。
前人謂得便宜事·莫得再做。得便宜處·不得再去。休說莫得再·只先一次·已是錯了。汝既多取了他人底·便是欠下他底·隨後卻要還他。世間人都有合得底分限·你如何多得他便宜·萬無此理。又人道得便宜·是落便宜。實是所得便宜無幾·而於天理人心·欠缺不可勝道。天理也不容汝·人心也放你不過。外面事不停當·反而求之·此心歉然·於義理所欠多矣。稍能自思自反者·此理不難見也。其反報甚速·大可畏也。可為愛便宜者之戒。
或謂人依道理行·多不樂·故不肯收斂入來。放曠不守法度·卻樂多·只於那壁去了。以故為學近理者少。而多喜於自恣·放言自適。如李太白諸詩豪皆是也。此何故。曰·天下只問是與不是·休問樂與不樂。若分明知得這壁是·那壁不是·雖樂亦不從也。如家有諸子·一子服田力穡·以堂搆為己任。一子荒縱·飲宴市樓。若論樂與不樂·力田之苦·誠不如市樓之樂。為其父祖者·愛力田者乎。愛荒縱者乎。使誠知服田力穡之為樂無窮也·則於荒宴·不肯一朝居矣。彼誠不知耳·茍能知之·必不如是也。所以大學要致知。
陳定宇先世事略先生名櫟。字壽翁。元時休寧人。
弘謀按述家世者·無不競尚貴顯。人亦以此艷稱之·甚則比附而粉飾之。以為非是·則舉無足述也矣。定宇先生·所述先世·絕無貴顯。而清白家風·吉祥善事。難能而可貴·莫大於此。區區一時之貴顯·均不足以擬之。家之可久也·不以勢而以德·不信然哉。至不作佛事一節·學士大夫·類能言之。茲乃推明所以不能行之故。力挽頹風·更於禮教有補。先生在元時·舉於鄉·而未仕。授徒著述·一宗程朱·與吳文正並稱云。
自始祖府君·十有八世而至櫟。他房有以儒學顯者·而本房獨無有。然洪範五福·貴不與焉。數世以來·壽皆八九十·無下七十者。祖與妣偕老。無再娶者。父子皆親傳·無祝螟者。皆稱善人·無一為人所指者。良可表於道曰·處士陳君之墓。有儒學而不顯·安足計哉。又自曾祖以上·世潤其屋·降是窶殊甚。然家雖空·而行頗實。口雖羹藜飯糗之不給·而經炊史酌之味無窮。貧亦安足計哉。所大懼者·氣薄蚤衰·兒輩才下志怠·或隤其家聲焉耳。
先曾祖平生不好佛·治命命先祖曰。我死·喪葬參用古今禮·毋作佛事。先考先叔·所以喪先祖祖妣·不肖所以喪考妣·皆不敢變焉。大抵此說·儒者知之者多·能行之者寡。不搖於俗論·則奪於婦人。先考之歿也。來弔者見勉曰·縱不齋佛·亦必聲鐘。應之曰·升屋而號·告曰皋某復·臯·長聲也。某·死者之名。復·反也。此儒家之聲鐘也。欲聲佛家之無常鐘也·何為。又有曰·縱不為佛事·亦必填受生。又應之曰·民受天地之中以生·夙興夜寐·無忝爾所生·此儒家之填受生也。以紙寓錢·填受生也。何為。此不肖所以不搖於俗論者也。吳氏女兄·明敏知書·習聞家法·固無異論。吾婦朱·其父兄信佛甚。亦化之·無異論焉。此不肖所以不奪於婦人者也。昔程子曰·吾家治喪·不用浮屠。洛中亦有一二人家化之。近年同邑求邇范公歙邑古梅吳公之家皆然。然程子大賢·范吳富者·人無敢非之。吾家三世·不幸皆貧。流俗不過曰·是貧甚·不能為·故立異耳。嗟乎。安得家肥屋潤·更酌古禮行之·以一洗流俗之言哉。又嘗聞士友之言曰。平昔非不知佛事不足為·古禮所當用。一旦不幸·至於大故·則族姻交以不孝責我。雖欲不為·不可得已。嗟乎。佛入中原祭禮荒·胡僧奏樂孤子忙·後邨劉公·嘆之久矣。孝也者·其作佛事之謂與。流俗之所謂不孝·乃我之所謂孝也。流俗之所謂孝·乃我之所謂不孝也。兒輩聽之·不守家法·非吾子孫。豈惟望爾之不變哉·將世世望子孫無變也。
王陽明文鈔先生名守仁。字伯安·浙江餘姚人·明·弘治進士。官至四省總制·封新建伯。祀文成·崇祀廟庭·
弘謀按陽明先生·勳業文章·炳著天壤。讀其文集·所言為學。專尚致良知。未免開後來蹈空之弊。然萬事根本於心·人性無有不善。良知者·即不昧之良心也。學問所以擴充此良心·但非空空守此良心·便謂不須學問耳。今錄其教人數則·反覆提撕·俱從良心處·發人深省·三復斯語·可以修己而責善·可以範世而化俗·於世教不無裨益云。
志不立·天下無可成之事。雖百工技藝·未有不本於志者。志不立·如無舵之舟·無銜之馬·漂蕩奔逸·何所底乎。昔人有言·使為善而父母怒之·兄弟怨之·宗族鄉黨惡之·如此而不為善可也。為善則父母愛之·兄弟悅之·宗族鄉黨敬信之·何苦而不為善。使為惡而父母愛之·兄弟悅之·宗族鄉黨敬信之·如此而為惡可也。為惡則父母怒之·兄弟怨之·宗族鄉黨賤惡之·何苦而必為惡。諸生念此·可以知所立志矣。
已立志為君子·自當從事於學。凡學之不勤·必其謧I形春V也。從吾遊者·不以聰慧警捷為高·而以勤確謙抑為上。試觀儕輩之中·茍有虛而為盈·無而為有·諱己之不能·忌人之有善·自矜自是·大言欺人者。使其人資稟雖甚超邁·儕輩之中·有弗疾惡之者乎。有弗鄙賤之者乎。彼固將以欺人·人果遂為所欺·有弗竊笑之者乎。茍有謙默自持·無能自處·篤志力行·勤學好問·稱人之善·而咎己之失·從人之長·而明己之短·忠信樂易·表裏一致者。使其人資稟雖甚魯鈍·儕輩之中·有弗稱慕之者乎。彼固以無能自處·而不求上人。人果遂以彼為無能·有弗敬尚之者乎。諸生觀此·亦可以知所從事於學矣。
夫過者·大賢所不免。然不害其卒為大賢者·為其能改也。諸生自思平日·亦有缺於廉恥忠信之行赃乎。亦有薄於孝友之道·陷於狡詐偷刻之習者乎。不幸或有之·皆其不知而誤蹈·素無師友之講習規飭也。諸生試內省·萬一有近於是者·固亦不可以不痛自悔咎。然亦不當以此自歉·遂餒於改過從善之心。但能一旦脫然洗滌舊染·雖昔為寇盜·今日不害為君子矣。若曰嗅昔已如此·今雖改過而從善·將人不信我·且無贖於邱璣。反懷羞澀疑沮·而甘心於汙濁終焉·則吾亦絕望爾矣。
責善·朋友之道。然須忠告而善道之。悉其忠愛·致其婉曲。使彼聞之而可從·繹之而可改·有所感而無所怒·乃為善耳。若先暴白其過惡。痛毀極詆·使無所容。彼將發其愧恥憤恨之心·雖欲降以相從·而勢有所不能。是激之而使為惡矣。故凡訐人之短·攻發人之陰私·以沽直者·皆不可以言責善。雖然·我以是而施於人·不可也。人以是而加諸我·凡攻我之失者·皆我師也·安可以不樂受而心感之乎。某於道未有所得·謬為諸生相從於此。每終夜以思·惡且未免·況於過乎。人謂事師無犯無隱·而遂謂師無可諫·非也。諫師之道·直不至於犯·而婉不至於隱耳。使吾而是也·因得以明其是。吾而非也·因得以去其非。蓋斅學相長也。諸生責善·當自吾始。以上示龍場諸生教條·
為善之人·非獨其宗族親戚愛之·朋友鄉黨敬之·雖鬼神亦陰相之。為惡之人·非獨其宗族親戚惡之·朋友鄉黨怨之·雖鬼神亦陰殛之。故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
見人之為善·我必愛之。我能為善·人豈有不愛我者乎。見人之為不善·我必惡之。我茍為不善·人豈有不惡我者乎。故凶人之為不善·至於隕身亡家而不序者·由其不能自反也。今人不忍一言之忿·或爭銖兩之利·遂相搆訟。夫我欲求勝於彼·彼亦欲求勝於我。讐讐相報·遂至破家蕩產·禍詒子孫。豈若含忍退讓·使鄰里稱為善人長者·子孫亦蒙其庇乎。
今人為子孫計·或至謀人之業·奪人之產。日夜營營。無所不至。昔人謂為子孫作馬牛。然身沒未寒·而業已屬之他人。 讐家羣起而報復。子孫反受其殃。是殆為子孫作蛇蝎也。吁·可戒哉。以上論俗·
泰和人楊茂。聾瘂。僅能識字。候門求見。先生以字問。你口不能言是非·你耳不能聽是非·你心還能知是非否。茂以字答曰·知是非。先生曰·如此·你口雖不如人·你耳雖不如人·你心還與人一般。大凡人只是此心。此心若能存天理·是箇聖賢的心。口雖不能言·耳雖不能聽·也是箇不能言不能聽的聖賢。心若不存天理·是箇禽獸的心。口雖能言·耳雖能聽·也只是箇能言能聽的禽獸。你如今於父母·盡你心的孝·於兄長·但盡你心的敬·於鄉黨鄰里宗族親戚·但盡你心的謙和恭順。見人怠慢·不要嗔怪。見人財利·不要貪圖。但在裏面行你那是的心·莫行你那非的心。縱使外面人·說你是·也不須聽。說你不是·也不須聽。我如今教你·但終日行你的心·不消口裏說。但終日聽你的心·不消耳裏聽。茂扣胸指天·再拜而已。諭楊茂。
但願溫恭直諒之友·來此講學論道·示以孝友謙和之行。德業相勸·過失相規。以教訓我子弟·使無陷於非僻。不願狂躁惰慢之徒·來此博奕飲酒·長傲飾非。導以驕奢浮蕩之事·誘以貪財黷貨之謀。冥頑無恥·扇惑鼓動·以益我子弟之不肖。嗚呼·由前之說·是謂良士。由後之說·是謂凶人。我子弟茍遠良士而近凶人·是謂逆子。戒之戒之。將有兩廣之行·書此以戒我弟·并以告夫士友之辱臨於斯者·請一覽·教之。客座私祝·
一友常易動氣責人。先生警之曰。學須反己。若徒責人·只見得人不是·不見自己非。何益。惟能反己·方知自己有許多未盡處。奚暇責人。舜能化得象傲·其機括只是不見象之不是。若舜只要正他姦惡·就見得象不是矣。象是傲人·必不肯相下·如何感化得他。
凡朋友問難·縱有淺近粗疎·或露才揚己。只因其病而藥之·可也。若遽懷鄙薄之意·非君子與人為善之心矣。
鄉人有父子爭訟·訴於先生者。先生言不終辭·其父子相抱·慟哭而去。柴鳴治問先生·何言致彼感悔之速。先生曰·我言舜是世間大不孝子·瞽瞍是世間大慈父。鳴治愕然請問。先生曰·舜常自以為大不孝·所以能孝。瞽瞍常自以為大慈·所以不能慈。瞽瞍只記得舜是我孩提長養·今何不會豫悅我。不知自心·已為後妻所移。尚謂自家能慈·所以愈不能慈。舜只思父提孩我時·如何愛我·今日不愛·只是我不能盡孝。日思所以不能盡孝處·所以愈能孝。及至瞽瞍底豫·舜是古今大孝子·瞽瞍亦做成箇慈父。
古樂不作久矣·今之戲子·尚與古樂意思相近。韶之九成·便是舜一本戲子。武之九變·便是武王一本戲子。聖人一生實事·俱播在樂中。所以有德者聞之·便知其盡善盡美·與盡美未盡善處。若後世作樂·只是做詞調。於民俗風化·絕無干涉。何以化民善俗。今要民俗反樸還淳·取今之戲本·將妖淫詞調刪去。只取忠臣孝子故事·使愚俗人人易曉·無意中·感發他良知起來。卻於風化有益。以上傳習錄·
梨園唱劇·至今日而濫觴極矣。然而敬神宴客·世俗必不能廢。但其中所演傳奇·有邪正之不同。主持世道者·正宜從此設法立教。雖無益之事·未必非轉移風俗之一機也。先輩陶石梁曰。今之院本·即古之樂章也。每演戲時·見有孝子悌弟·忠臣義士·激烈悲苦·流離患難。雖婦人牧豎·往往涕泗橫流·不能自已。旁視左右·莫不皆然。此其動人最懇切·最神速。較之老生擁臯比·講經義·老衲登上座·說佛法·功效百倍。至於渡蟻還帶等劇·更能使人知因果報應·秋毫不爽。殺盜淫妄·不覺自化·而好生樂善之念·油然生矣。此則雖戲而有益者也。近時所撰院本·多是男女私媟之事。深可痛恨。而世人喜為搬演·聚父子兄弟·并幃其婦人而觀之。見其淫謔褻穢·備極醜態·恬不知愧。曾不思男女之慾·如水浸灌。即日事妨閑·猶恐有瀆倫犯義之事。而況乎宣淫以道之。試思此時觀者·其心皆作何狀。不獨少年不檢之人·情意飛蕩。即生平禮義自持者·到此亦不覺津津有動。稍不自制·便入禽獸之門·可不深戒哉。人譜類記一則·與先生之意相發明·均爲近時良藥。故附錄於此。更有演戲不以邪淫爲戒·偏以悲苦爲嫌·以性名爲諱·則其惑尤甚矣。
楊椒山遺屬公名繼盛。字仲芳。直隸容城人。明嘉靖進士。官兵部員外郎。諡忠愍。
弘謀按椒山先生·彈劾奸邪·身蹈不測。於造次顛沛之中·從容暇豫。訓誡後人·委曲詳盡。足知其至性肫篤·操持堅定·在國在家·無以異也。其所言居家行己之道·字字從天理人情中·體驗而出。寧過厚。毋從薄。寧過誠樸·毋涉巧偽。身後之慮·洵可為居家者法。
諭應尾應箕兩兒
人須要立志。初時立志為君子·後來多有變為小人的。若初時不先立下一箇定志·則中無定向·便無所不為。便為天下之小人·眾人皆賤惡你。你發憤立志·要做箇君子·則不拘做官不做官·人人都敬重你。故我要你·第一先立起志氣來。
心為人一身之主·如樹之根·如果之蒂·最不可先壞了心。心裏若存天理·存公道·行出來·便都是好事·便是君子這邊的人。心裏若存的是人欲·是私意·雖欲行好事·也有始無終。雖欲外面做好人·也被人看破。如根衰則樹枯·蒂壞則果落。故要你休把心壞了。
心以思為職。或獨坐時·或夜深時·念頭一起·則自思曰·這是好念·是惡念·若是好念·便擴充起來·必見之行。若是惡念·便禁止勿思。方行一事·則思之·以為此事合天理·不合天理。若是合天理·便行。若是不合天理·便止而勿行。不可為分毫違心害理之事。則上天必保護你。鬼神必加佑你。否則·天地鬼神·必不容你。你讀書若中舉中進士。思我之苦·不做官也是。若是做官·必須正直忠厚·赤心隨分報國。固不可效我之狂愚。亦不可因我為忠受禍·遂改心易行·懈了為善之志。惹人父賢子不肖之誚。
你母是箇最正直·不偏心的人。你兩箇要孝順他。凡事依他。不可說你母向那箇兒子·不向那箇兒子。向那箇媳婦·不向那箇媳婦。要著他生一些氣·便是不孝。不但天誅你·我在九泉之下·也擺佈你。
你兩箇是同胞兄弟·當和好到老。不可各積私財·致起爭端。不可因言語差錯·小事差池·便面紅面赤。應箕性暴些·應尾自幼曉得他性兒的。看我面皮·若有些衝撞·擔待他罷。應箕敬你哥哥·要十分小心·合敬我一般的。纔是。若你哥計較你些兒·你便自家跪拜·與他陪禮。他若十分惱不解·你便央及你哥相好的朋友勸他。不可因他惱了。你就不讓他。
應尾媳婦·是儒家女。應箕媳婦·是宦家女。此最難處。應尾要教導你媳婦·愛弟妻如親妹。不可因他是官宦人家女·便氣不過·生猜忌之心。應箕要教導你媳婦·敬嫂嫂如親姐。衣服首飾·休穿戴十分好的。你嫂嫂見了·口雖不言·心裏便有幾分不耐煩。嫌隙自此生矣。四季衣服·每遇出入·妯娌兩箇·是一樣的。兄弟兩箇·也是一樣的。每喫飯·你兩箇·同你母一處喫。兩箇媳婦一處喫。不可各人合各人媳婦·自己房裏喫。久則就生惡了。
你兩箇不拘有天來大惱·要私下請眾親戚講和。切記不可告之於官。若是一人先告·後告者·把這手卷送至於官。先告者·即是不孝·官府必重治他。央及你兩箇·好歹與我長些志氣。再預告問官老先生·若見此卷·幸諒我苦情·教我二子。再三勸誘·使爭而復和。則我九泉之下·必有啣結之報。
你堂兄燕雄·燕豪·燕傑·燕賢·都是知好歹的人。雖在我身上冷淡·卻不干他事。俗語云·好時是他人·惡時是家人。你兩箇要敬他讓他。祖產有未均處·他若愛便宜·也讓他罷·休要爭競。自有旁人話短長也。
你兩箇年幼·恐油滑人見了·便要哄誘你。或請你喫飯·或誘你賭博。或以心愛之物送你·或以美色誘你。一入他圈套·便喫他虧。不些蕩盡家業·且弄你成不的人。若是有這樣人哄你·便想我的話來識破他。合你好·是不好的意思·便遠了他。揀著老成忠厚·肯讀書·肯學好的人。你就與他肝膽相交·語言必信·逐日耤他相處。你自然成箇好人·不入下流也。
讀書見一件好事·則便思量·我將來必定要行。見一件不好的事。則便思量·我將來必定要戒。見一箇好人則敬他·我將來必要合他一般。見一箇不好的人·則思量·我將來切休要學他。則心地自然光明正大·行事自然不會茍且·便為天下第一等人矣。
習舉業·只是要多記多作。四書本經之外·古文論策表判·皆須熟讀常作。不可專讀時文·專作時文。不可止讀本經。切記不可一日無師傅。無師傅·則無嚴憚。無稽考。雖十分用功·終是疎散。又必須擇好師。如一師不愜意·即辭了·另尋·不可惜費遷延·致誤學業。又必擇好朋友·日日會講切磋。則舉業不患其不成矣。
居家之要·第一要內外界限嚴謹。女子十歲以上·不可使出中門。男子十歲以上·不可使入中門。外面婦人·雖至親·不可使其常來行走。恐說談是非·致一家不和·又妨其為奸盜之媒也。只照依我行·便是。院墻要極高·上面必以棘針緣的周密。少有缺壞·務要追究來歷。如夏間霖雨·院墻倒塌·必即時修起。如雨天不便·亦即時加上寨籬。不可遷延日月。庶止姦盜之原。酒肉麵果·油鹽醬菜·必總收一庫房。五穀糧食·必總收一倉房。當家之人·掌其鎖鑰。衣服要樸素。房屋休高大。飲食使用要儉約。休要見人家穿好衣服·便要做。住好房屋·便要蓋。使好家伙·便要買。此致窮之道也。若用度少有不足·便算計節省。切記不可揭債。若揭債·則日日行利·累的債深·窮的便快·戒之戒之。田地四頃有餘·夠你兩箇種了。不可貪心·見好田土又買。蓋地多·則門必高·糧差必多。恐至負累·受官衙之氣也。
與人相處之道·第一要謙下誠實。同幹事·則勿避勞苦。同飲食·則勿貪甘美。同行走·則勿擇好路。同睡寢·則勿占牀蓆。寧讓人·勿使人讓我。寧容人·勿使人容我。寧喫人虧·勿使人喫我虧。寧受人氣·勿使人受我氣。人有恩於我·則終身不忘。人有怨於我·則即時丟過。見人之善·則對人稱揚不已。聞人之過·則絕口不對人言。人有向你說·某人感你之恩·則云·他有恩於我·我無恩於他。則感恩者聞之·其感益深。有人向你說·某人惱你謗你·則云他與我平日最相好·豈有惱我謗我之理。則惱我謗我者聞之·其怨即解。人之勝似你·則敬重之·不可有傲忌之心。人之不如你·則謙待之·不可有輕賤之意。又與人相交·久而益密。則行之邦家·可無怨矣。
我一母同胞·見在者四人。你大伯·二姑·四姑·及我。大伯有四箇好子·且家道富實·不必你憂。你二姑·四姑·俱貧窮·要你時常看顧他。你敬他·合敬我一般。至於你五姑六姑·總須一樣看待也。戶族中人·有饑寒者·不能葬者·不能嫁娶者·要你量力周濟。不可忘一眰I睢つ徊魂P於心。
我們係詩禮士夫之家·冠婚喪祭·必照家禮行。你若不知·當問之於人。不可隨俗茍且。庶子孫有所觀法。
你姊·是你同胞的人。他日後若富貴·便罷。若是窮·你兩箇要老實供給照顧他。你娘要與他東西·你兩箇休要違阻。若是有些違阻·不但失兄弟之情·且使你娘生氣。不友·又不孝。記之記之。
楊應民·是我自幼撫養他成人。你日後·與他邨裏莊窠一所。墳左近地·與他五十畝。他若公道·便與他。若有分毫私心·私積錢財·房子地土·都休要與他。麯鉞他若守分·到日後·亦與他地二十畝·邨宅一小所。若是生事。心裏要回去·你就合你兩箇丈人商議·告著他。不可饒他。恐怕小廝們照樣兒行·你就難管。福壽兒·甲首兒·楊愛兒·都是監中伏侍我的人。日後都與他地二十畝·房匣小所。以上各人·地都與他墳左近的·著他看守墳墓。許他種·不許他賣。覆奏本已上·恐本下急。倉卒之間·燈下寫此·殊欠倫序。然居家做人之道·盡在是矣。拿去你娘看後·做一箇布袋裝盛·放在我靈前桌上。每月初一十五·合家大小·靈前拜祭了。把這手卷·從頭至尾·念一遍·合家聽著。雖有緊事。也休廢了。
沈文端公馭下說公名鯉。字化龍。號龍江。河南人。明嘉靖進士。官至大學士。
弘謀按奴僕本難馭·而仕宦之奴僕更甚。若輩以恣肆為能·倚其聲勢·動多凌侮。主人不察·反曲庇之·身名俱喪。士大夫用奴僕·而不知已為奴僕用·良可慨也。明代江左·此風尤甚·顧亭林嘗極言之矣。茲說擬諸形容·極其流弊·語語切至。蓋觀其僕從之謹肆·即可以知其主之賢否矣。凡為家長·可不鑒與。
凡騶從不宜太侈。蓋吾輩鄉宦·皆好省事·而僕從則務喜多事。惟多事·則僕從亦一鄉宦也。假令一鄉宦使十人·十鄉宦使百人·則一邑有百鄉宦矣。嗚呼·一邑中百鄉宦·其氣燄豈不薰塞邑里·無復有空閒處所耶·矧復有兄弟子姪·亦皆以鄉宦行事。而僕從亦皆稱鄉宦僕從也·於鄉人何堪矣。夫以一人之身·而人之藉我為用者·若此其眾。吾之兩手兩目·既不能遍戢之·乃猶復招延之未已·豈不益自苦哉。予既已驗之久·知之真·何敢不盡言與諸公相告。大凡僕從只將就足用·不必太多。太多·則衣食於我者侈矣。故曰官事不攝·焉得儉·言侈也。夫公家不堪侈·況養之私家乎。若謂有不衣不食·而為我服役者·則益不可。何也。彼不衣不食·而為我服役者·非徒也·必藉我以行其私也。彼藉我以營私·吾因彼以斂怨。則我之役彼者·一時奔走之微勞。而彼之役我者·終身名節之大關也。此詎我役彼·而實彼役我也。柰何役人者·而反為人役哉。縱不然·而堂階之上·森然林立·車馬之間·簇如雲湧·亦甚非有道者宜處矣。
凡僕從以膚受來愬者·直笑曰·我不曾眼見。有駕言毀罵主翁者·直笑曰·吾不曾耳聞。則下人無所售其欺·而我亦不為彼激怒以戕吾天和·致有他事。蓋一忍之為效多矣。
有爭一兩錢之利·而與人日暄於市赃·吾輩手下人之買辦是也。夫吾輩豈與人計較些微者。惟下人不能體吾意·而欲有所葌I浮t不得不朘削於人。夫豈知田野小民·斗刘巢讣·入市營求。鍼頭削鐵·要養一家性命。我卻要在他身上討便宜·所得幾何。縱使日日買辦常過其直·一歲之中·所費幾何。顧令人當面咨嗟·背後談議耶。自今宜嚴飭下人·入市買辦者·務使人爭售之·勿使人望而避匿也。
每蠆宦家僕從·遇其主翁親識·屬在寒賤者·即肆與抗禮·且屑越之。其主翁亦恬然不以為怪。此詎非名分倒置·風俗薄惡·一大事耶。吾輩宜深以相戒。
凡笞責僕婢·當推吾愛子女之心以恕之。不寧惟是·即寒暑饑飽·疾病勞逸·與其心曲中微隱。有疑慮而不敢聲言者·一一體悉之·而後得處下之道。
呂新吾好人歌公名坤。字叔簡。寜陵人。明嘉靖進士。仕至少司寇。
弘謀按人皆知愛慕好人·而存心行事。有時近於不好者矣。今一一列出。孰為好人·孰為不好人·隨事可見。有志者·可以自省矣。
天地生萬物·惟人最為貴。人中有好人·更出人中類。
好人先忠信·好人重孝弟。好人知廉恥·好人守禮義。
好人不縱酒·好人不戀妓。好人不賭錢·好人不尚氣。
好人不仗富·好人不倚勢。好人不欠糧·好人不侵地。
好人不教唆·好人不妒忌。好人不說謊·好人不謔戲。
好人沒閒言·好人不謗議。好人沒歹朋·好人沒浪會。
好人不村野·好人不狂悖。好人不懶惰·好人不妄費。
好人不輕浮·好人不華麗。好人不邋遢·好人不蹺蹊。
好人不强梁·好人不暗昧。好人救患難·好人施恩惠。
好人行方便·好人讓便宜。惡人罵好人·好人不答對。
惡人打好人·好人只躲避。不論大小人·好人不得罪。
不論大小事·好人合天理。富人做好人·陰功及後世。
貴人做好人·鄉黨不咒詈。貧人做好人·說甚千頃地。
賤人做好人·不數王侯貴。少年做好人·德望等前輩。
老年做好人·遮盡一生罪。弱漢做好人·强人自羞愧。
惡人做好人·聲名重千倍。好人鄉邦寶·好人家國瑞。
好人動鬼神·好人感天地。不枉做場人·替天出口氣。
吁嗟乎·百年一去永不還·休做惡人涴世間。
李忠毅公誡子書公名應昇。字仲達。江陰人。萬曆進士。官御史。卒贈太僕卿。
弘謀按此與椒山先生遺囑·並為獄中所書。楊公之言·詳且盡。李公之言·簡而該。要皆各就其家之事勢·及其子之材質而立論也。事不外乎日用倫常·理不離乎孝友恭儉。家遭多難·覆卵難完·尚且諄諄於此。彼安常處順之子弟·顧重財帛而輕骨肉·騖名利而忘道義·不重可惜哉。至其悲涼切摰之情·更在筆墨字句之外。忠良蒙難·至今讀之。猶有餘慨焉。
吾直言賈禍。自分一死·以報朝廷。不復與汝相見。故書數言以告汝。汝長成之日·佩為韋弦·即吾不死之年也。
汝生長官舍·祖父母拱璧視汝。內外親戚·以貴公子待汝。衣鮮食甘·嗔喜任意。嬌養既慣·不肯服布舊之衣·不肯食粗糲之食。若長而弗改·必至窮餓。此宜儉以惜福·一也。
汝少所習見·遊宦赫弈。未見吾童生秀才時·低眉下人·及祖父母艱難支持之日也。又未見吾囚服被逮·及獄中幽囚痛苦之狀也。汝不嘗膽以思·豈復有人心者哉。人不可上·物不可凌。此宜謙以守身·二也。
祖父母愛汝·汝狎而忘敬。汝母訓汝·汝傲而弗親。今吾不測·汝代吾為子·可不仰體祖父母之心乎。至於汝母·更倚何人。汝若不孝·神明殛之矣。此宜孝以事親·三也。
吾居官愛名節·未嘗貪取肥家。今家中所存基業·皆祖父母勤苦積累。且此番銷費大半。吾向有誓願·兄弟三分·必不多取一畝一粒。汝視伯父如父·視寡嬸如母。即有祖父母之命·毫不可多取·以負我志。此宜公以承家·四也。
汝既鮮兄弟·止一庶妹·當待以同胞。倘嫁於中等貧家·須與粧田百畝。至庶妹之母·奉事吾有年。當足其衣食撥與贍田·收租以給之。內外出入·謹其妨閑。此恩義所關·五也。
汝資性不鈍·吾失於教訓·讀書已遲。汝念吾辛苦·勵志勤學。倘有上進之日·即先歸養。若上進無望·須做一讀書秀才。將吾所存諸稿簡籍·好好詮次。此文章一脈·六也。
吾苦生不得盡養·他日伺祖父母百歲後·葬我於墓側·不得遠離。
王孟箕講宗約會規公名演疇。江西彭澤人。萬曆進士。任山西副使。
弘謀按一鄉之內·異性錯處。尚且有約·交相規勸。況於同宗·以其尊長·約束子弟。臨以宗祖·訓誡後裔。較之異性·情事更親·觀感尤易。則合愛同敬·謹身寡過·均不外於宗祠焉得之矣。西江所在皆有宗祠·惜少規勸約束之意·則宗約之不講也。此西江前輩遺法·胡不勉而行之。
期會款式
每月兩會·或朔望·或初二十六。先時約幹灑掃·擺列書案。坐席東西兩向。兩邊各幾層。宗人照班輩·序齒分坐。案上各置所講書。另設講讀之席於前。負前楹·向中堂。定二人為約講約讀。擇少年音聲響亮·或新進秀才充之。中一棹·設雲板。命一人藗I榧s警。所講書·如易家人·詩國風·大學修身齊家·孝經·小學·并將國家律法·及孝順事實·太上感應篇·善惡果報之類。每會·講幾條。蓋導之以經書典故·使知各當如此。惕之以法律報應·使之不得不如此。庶幾知所趨避·不為醉夢中人。
講約規條
一每會·清茶多備。茶點一行·飯一餐·並不設酒。講約時·不許離席。不許兩人私語。惟各端坐·專精靜聽。縱有疑欲問·并己另有發明欲吐。止須先時記存·俟其講畢·然後問·然後發揮也。若有任意走動·及私語攙越勦說之類。宗長命擊雲板一聲·便當翕然禁步杜口。如一人·一會兩犯·宗長命擊雲板三聲·撤其席·押之。拜廟拜宗長·謝過。又家人起於利女貞·古今女誡·母儀婦道備焉。并講之。在會者熟記·歸而述於母妻。亦為不約之約。講畢·有數事詢問處置·分載於後。
周咨族眾
一先問會中諸族人·有身家難處之事·內外難處之人·即對眾請教。眾隨所見·與細心商確。凡可解免其患難·裨益其身心者·無不具告。乃見家人一體之意·此會不為空談。又問族中某人·有某善行·即對眾稱揚。兼書之紀善簿·以共相效法。又聞某人有某過·亦委曲開諭·令彼省悟改圖。不可面斥其非·使無所容。庶幾恩不掩義。若有顯過·為鄉里共知·眾便救正。無徒避嫌姑息·以長其惡。
譏察正供
一問族中錢糧·各戶當依限輸納。不可任意拖欠·至累當里排者·充代比較。若藉口里排科收·則令其自納·止以官單付里排應比。若數目不明·互相爭執。族長令本房公直者一人·就宗約所算明·押之速完。務令本家錢糧·輸納在各里之先·不煩催科。庶國為良民·家為肖子矣。倘充里排者·徵收錢糧·不即完官。或花酒浪費·或營運做家·致縣中開欠戶·解比較。久之則無意完官·妄希蠲赦·深為門戶之羞。萬一有此。於約所詢得其狀·即具呈首告。蓋一時拖欠數少·猶可措辦。若節年包侵費用·窮年積歲·終必難完。其為身家之禍不小。名雖首弊·實免後災。事有反而相成·未必非厚族之一端也。
平情息訟
一問族中有無內外詞訟。除本家兄弟叔姪之爭·宗長令各房長·於約所會議處分·不致成訟外。倘本族於外性有爭。除事情重大·付之公斷。若止戶婚田土·閒氣小忿。則宗長便詢所訟之家·與本族某人為親·某人為友·就令其代為講息。屈在本族·押之賠禮。屈在外性·亦須委曲調停·稟官認罪求和。雖是稍屈·但留此閒錢·做人家。趁此好光陰·讀書窮理。不為客氣所分·亦是自家討便宜處。即不敢謂人望彥方之廬·或可平鄉人之怒·而省公祖父母之案牘矣。
矜恤孤苦
一問族中鰥寡疾苦·以相賙恤。尚書稱文王惠鮮鰥寡·鮮字最妙。謂鰥寡之人·垂首喪氣。賚與周給之·使之有生意。夫國於鰥寡·尚留其生意·況同宗一氣相屬者乎。今人酒肉饋遺·每施於外親近隣·家溫能還報之人·即往來不厭其頻。而族中鰥寡·曾不一念及之。甑裏塵生·門前草長。或鳩杖而倚門閭·或雞骨而支牀笫。音子牀簀也。淒風苦雨·舉目蕭條。長日窮年·無人偢倸。縱同門共巷·尚且置若罔聞·而況住居相隔乎。偶經道過門·亦必佯為不知·更無特地相問者。惟俟其死·一假哭胡拜之·曰予為族誼也。族誼固如是乎。今於講後·詢問應卹之家。派各房先後·每人饋問一次。多寡隨分·即尋常飲食果實之類。亦且見意·有病或為求醫購藥。蓋惠不期眾寡·期於當厄。一體血脈相貫·庶幾不為痿痹之民。
禁戢閒談
一宗約·講讀古人經書。商確族中事體。了此·倘有餘閒·惟命童子歌詩·或習禮而罷·萬不可言及他事。說鬼·說夢·總屬荒唐·言人富貴·便是羨人富貴。言人貧賤·便是笑人貧賤、惟是一片俗心腸·方有此閒言語。若論飲食之美惡·評女色之妍媸·尤為市井下流。即如援引邸報。談及朝政。或邊境警息。或縉紳差除。古人云·一日看除目·三年損道心。又云·士君子不可無憂國之心·不可有憂國之言。有憂國之心而言之·已為出位。若無憂國之心而言之·更為訕上。若言及官府得失·人家長短·閨門隱微·便是殺身之道。各宜痛戒。偶有一犯·眾共斥之·後不許與會。
王士晉宗規
弘謀按此篇與王孟箕講宗約同意·而條約更覺周備。自家庭鄉黨·以至涉世應務之道·均列於宗規。於此見人生一舉足而不可忘祖宗之訓也。愛親詹富敢惡於人·敬親詹富敢慢於人·親親長長而天下平·皆此義耳。願有宗祠者·三復此規也。
鄉約當遵
孝順父母。尊敬長上。和睦鄉里。教訓子孫。各安生理。毋作非為。這六句·包盡做人的道理。凡為忠臣·為孝子·為順孫·為聖世良民·皆由此出。無論聖愚·皆曉得此文義。只是不肯著實遵行·故自陷於過惡。祖宗在上·豈忍使子孫輩如此。今於宗祠內·倣鄉約儀節。每朔日·族長督率子弟·齊赴聽講。各宜恭敬體認·共成美俗。
祠墓當展
祠乃祖宗神靈所依。墓乃祖宗體魄所藏。子孫思祖宗不可見·見所依所藏之處·即如見祖宗一般。時而祠祭·時而墓祭·皆展視大禮·必加敬謹。凡棟宇有壞·則葺之·罅漏則補之。垣砌碑石有損·則重整之。蓬棘則剪之。樹木什器·則愛惜之。或被人侵害·盜賣盜葬·則同心合力復之。患無忽小。視無逾時。若使緩延·所費愈大。此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之道·族人所宜首講者。
族類當辨
類族辨物·聖人不廢。世以門第相高·間有非族認為族者。或同性而雜居一里·或自外邑移居本村·或繼同性子為嗣·其類匪一。然性雖同而祠不同入·墓不同祭·是非難淆·疑似當辨。儻稱謂亦從叔姪兄弟·後將若之何。故譜內必嚴為之妨。蓋神不歆非類·處己處人之道·當如是也。
名分當正
非族者辨之·眾人所易知易能也。同族者·實有兄弟叔姪。名分彼此·稱呼自有定序。近世風俗澆漓·或狎於褻昵·或狃於阿承·皆非禮也。至於拜揖必恭。言語必遜。坐次必依先後。不論近族遠族·俱照叔姪序列。情既親洽·心更相安。名門故家之禮·原是如此。又有尊庶母為嫡·躋妾為妻者·大乖綱常·反蒙詬笑。又女子已嫁而歸·輒居客位·是何禮數。吉水羅念菴先生宅·于歸寧之女·仍依世次·別設一席·可法也。若同族義男·亦必有約束。不得凌犯疎房長上·有失族誼。且寓妨微杜漸之意。
宗族當睦
書曰以親九族。詩曰眰IО偈馈D雷濉ぢ}王且爾·況凡眾人乎。觀於萬石君家·子孫醇謹·過里必下車·此風猶有存者。末俗或以富貴驕·或以智力抗·或以頑潑欺凌·雖能爭勝一時·已皆自作罪孽。況相角相仇·循環不輟。人厭之·天惡之·未有不敗者。何苦如此。嘗謂睦族之要有三。曰尊尊。曰老老。曰賢賢。名分屬尊行赃·尊也。則恭順退遜·不敢觸犯。分屬雖卑·而齒邁眾·老也。則扶持保護·事以高年之禮。有德行族彥·賢也。賢者乃本宗楨榦·則親炙之·景仰之·每事效法·忘分忘年以敬之。此之謂三要。又有四務。曰矜幼弱。曰恤孤寡·曰周窘急。曰解忿競。幼者稚年·弱者鮮勢·人所易欺·則矜之。一有矜憫之心·自隨處為之效力矣。鰥寡孤獨·王政所先。況乎同族·得於耳聞目擊者乎。則恤之。貧者恤以善言·富者恤以財穀·皆陰德也。衣食窘急·生計無聊·命運亦乖·則周之。量己量彼·可為則為。不必望其報·不必使人知·吾盡吾心焉。人有忿·則爭競。得一人勸之·氣遂平。遇一人助之·氣愈激。然當侷而迷者多矣。居間解之·族人之責也·亦積善之一事也。此之謂四務。引伸觸類·為義田義倉·為義學·為義塚·教養同族·使生死無失所·皆豪傑所當為者。善乎陶淵明之言曰。同源分流·人易世疎。慨焉寤嘆·念茲厥初。范文正公之言曰。宗族於吾·固有親疎。自祖宗眎之·則均是子孫·固無親疎。此先賢格言也。
人能以祖宗之念為念·自知宗族之當睦矣。
譜牒當重
譜牒所載·皆宗族祖父名諱。孝子順孫·目可得睹·口不可得言。收藏貴密。保守貴久。每歲清明祭祖時·宜各帶所編發字號原本·到宗祠會看一徧。祭畢·仍各帶回收藏。如有鼠侵油污·磨壞字跡者。族長同族眾·即在祖宗前·量加懲誡。另擇賢能子孫收管。登名於簿·以便稽查。或有不肖輩·鬻譜賣宗。或謄寫原本·瞞眾覔利。致使以贋混真·紊亂支派者。不些得罪族人·抑且得罪祖宗。眾共鲰之·不許入祠。仍會眾呈官·追譜治罪。
閨門當肅
男札位乎外·女正位乎內·聖訓也。君子正家·取法乎此。其閨門未有不嚴肅者。縱使家道貧富不齊·如饁耕採桑·操井臼之類·勢所不免·而清白家風自在。或有不幸寡居·則丹心鐵石。白首冰霜。如古史所載貞烈婦女·炳耀後先·相傳不朽·皆風化之助。亦以三從四德·姆訓夙嫺·養之者素也。若徇利妄娶·門閥不稱·家教無聞。又或賦性不良·凶悍妒忌·傲僻長舌·私溺子女·皆為家之索·罪坐其夫。若本婦委果冥頑·化誨不改·夫亦無如之何者。祠中據本夫告詞·詢訪的確。當祖宗前·合眾給以除名帖·或屏之外氏之家。亦少有所警矣。要之教婦在初來。擇婦必世德。語曰·逆家子不娶。亂家子不娶。顏氏家訓曰·娶必欲不若吾家者。蓋言娶貧女有益·非謂遷就族類·娶卑陋之女以胎禍也。至於近時惡俗人家·婦女有相聚二三十人·結社講經·不分曉夜者。有跋涉數千里外·望南海·走東岱·祈福者。有朔望入祠燒香者。有春節看春·燈節看燈者。有縱容女婦往來·搬弄是非者。閑家之道·一切嚴禁·庶無他患。
蒙養當豫
閨門之內·古人有胎教·又有能言之教。父兄又有小學之教。大學之教。是以子弟易於成材。今俗教子弟者何如。上者·教之作文·取科第功名止矣。功名之上·道德未教也。次者·教之雜字柬牋·以便商賈書計。下者·教之狀詞活套·以為他日刁猾之地。是雖教之·實害之矣。族中各父兄·須知子弟之當教。又須知教法之當正。又須知養正之當豫。七歲便入鄉塾。學字學書·隨其資質。漸長有知識·便擇端慤師友·將正經書史·嚴加訓迪。務使變化氣質·陶鎔德性。他日若做秀才·做官·固為良士·為廉吏。就是為農·為工·為商·亦不失為醇謹君子。
婣里當厚
婣者·族之親。里者·族之隣。遠則情義相關。近則出門相見。宇宙茫茫·幸而聚集。亦是良緣。況童蒙時·或多同館·或共遊嬉·比之路人迥別。凡事皆當從厚。通有無。恤患難。不論曾否相與·俱以誠心和氣遇之。即使彼曾待我薄·我不可以薄待·久之且感而化矣。若恃强凌弱·倚眾暴寡。靠富欺貧。捏故佔人田地風水。侵人山林疆界。放債違例·過三分取息。此皆薄惡凶習。天道好還·尤宜急戒·毋自害兒孫也。
職業當勤
士農工商·業雖不同·皆是本職。勤則職業修。惰則職業隳。修則父母妻子·仰事俯育有賴。隳則資身無策·不免姍笑於婣 里。然所謂勤者·非徒盡力·實要盡道。如士者·則須先德行·次文藝。切勿因讀書識字·舞弄文法·顛倒是非·造歌謠·匿名帖。舉監生員·不得出入公門·有玷行止·士宦不得以賄敗官·貽辱祖宗。農者·不得竊田水·縱牲畜作踐·欺賴佃租。工詹富可作淫巧·售敝偽器什。商詹富得紈袴冶遊·酒色浪費。亦不得越四民之外·為僧道·為胥隸·為優戲·為椎埋屠宰·若賭博一事。近來相習成風。凡傾家蕩產·招禍速釁·無不由此。犯者·宜會族眾·送官懲治。不則罪坐房長。
賦役當供
以下事上·古今通誼。賦稅力役之征·皆國家法度所係。若拖欠錢糧·躲避差徭·便是不良的百性。連累里長·惱煩官府·追呼問罪。甚至枷號·身家被虧·玷辱父母。又准不得事·乃要賦役完官·是何算計。故勤業之人·將一年本等差糧·先要辦納明白。討經手印押收票存證。上不欠官錢·何等自在。亦良民職分所當盡者。
爭訟當止
太平百性·完賦役·無爭訟·便是天堂世界。蓋訟事有害無利·要盤纏·要奔走。若造機關·又壞心術·且無論官府廉明何如。到城市·便被歇家撮弄。到衙門·便受胥皂呵叱。伺候幾朝夕·方得見官。理直猶可·理曲到底吃虧。受笞杖·受罪罰。甚至破家·忘身·辱親·冤冤相報·害及子孫。總之·則為一念客氣。始不可不慎。經曰·君子以作事謀始。始能忍·終無禍·始之時義大矣哉。即有萬不得已·或關係祖宗父母兄弟妻子情事·私下處不得·沒奈何聞官。只宜從直告訴。官府善察情·更易明白。切莫架橋捏怪·致問招回。又要早知回頭·不可終訟。聖人於訟卦曰·惕中吉·終凶·此是錦囊妙策。須是自作張主·不可聽訟師棍黨教唆。財被人得·禍自己當。省之省之。
節儉當崇
老氏三寶·儉居一焉。人生福分·各有限制。若飲食衣服·日用起居·一一樸嗇。留有餘不盡之享·以還造化。優游天年。是可以養福。奢靡敗度·儉約鮮過。不遜寧固·聖人有辨。是可以養德。多費多取。至於多取·不免奴顏婢膝·委曲徇人·自喪己志。費少取少·隨分隨足·浩然自得。是可以養氣。且以儉示後·子孫可法·有益於家。以儉率人·敝俗可挽·有益於國。世顧莫之能行·何哉。其弊在於好門面一念始。如爭訟好贏的門面。則鬻產借債·討人情鑽刺·不顧利害。吉凶禮節·好富厚的門面·則賣田嫁女·厚賂聘媳。舖張發引·開廚設供。倡優雜遝·擊鮮散帛·亂用綾紗。又加招詧貴賓·宴新壻。與搬戲許愿·預修祈福。力實不支·設法應用。不知挖肉補瘡·所損日甚。此皆惡俗·可憫可悲。噫·士者民之倡。賢智者·庸眾之倡。責有所屬·吾日望之。
守望當嚴
上司設立保甲·只為地方。而百性却乃欺瞞官府·虛應故事。以致妨盜無術·束手待寇。小則竊·大則彊。及至告官·得不償失。即能獲盜·牽累無時·拋棄本業。是百性之自為計疎也。民族雖散居·然多者千煙·少者百室·又少者數十戶。兼有鄉隣同井·相友相助。須依奉上司條約。平居互議·出入有事·遞為應援。或合或分·隨便邀截。若約中有不遵妨範·踪跡可疑者·即時察之。若果有實事可據·即會呈送官究治。蓋思患預妨·不可不慮。奢靡之鄉·尤所當慮也。
邪巫當禁
禁止師巫邪術·律有明條。蓋鬼道盛·人道衰·理之一定者。故曰·國將興·聽於人。將亡·聽於神。況百性之家乎·故一切左道惑眾諸輩·宜勿令至門。至於婦女·識見庸下·更喜媚神儌福。其惑於邪巫也·尤甚於男子。且風俗日偷·僧道之外·又有齋婆·賣婆·尼姑·跳神·卜婦·女相·女戲·等項·穿門入戶·人不知禁。以致哄誘費財·甚有犯姦盜者·為害不小。各夫男·須皆預妨。察其動靜·杜其往來·以免後悔。此是齊家最要緊事。
四禮當行
先王制冠婚喪祭四禮·以範後人。載在性理大全·及家禮儀節者·是皆國朝頒降者也。民生日用常行·此為最切。惟禮·則成父道·成子道·成夫婦之道。無禮·則禽彘耳。然民俗所以不由禮者·或謂禮節煩多·未免傷財廢事。不知師其意而用其精·至易至簡·何不可行。試言其大要。冠則賓不用幣。歸俎止殽品果酒。不用牲。惟從儉。族有將冠者眾·則同日行禮。長子眾子·各從其類。贊與席·如冠者之數。祝詞不重出。加冠醮酒·祝後次第舉之。拜則同庶人。三加之禮·初用小帽·小深衣·履鞋。再用折巾·絹深衣·皂靴。三用方巾·或儒巾·服或直身·或襴衫員領·皆從便。婚則禁同性·禁服婦改嫁·恐犯離異之律。女未及笄·無過門。夫亡·無招贅。無招夫養夫。受聘·擇門第·辨良賤。無貪下戶貨財·將女許配·作賤骨肉。玷辱宗祊。喪則惟竭力於衣衾棺槨。遵禮哀泣。棺內不得用金銀玉物。弔者止款茶·途遠待以素飯·不設酒筵。服未除·不嫁娶·不聽樂·不與宴·賀。衰絰不入公門。葬必擇地。避五鬼。不得泥風水邀福·至有終身不葬·累世不葬。不得盜葬。不得侵祖葬。不得水葬。尤不得火化·犯律重罪。祭則聚精神·致孝享。內外一心·長幼整肅。具物惟稱家有無·不得為非禮之禮。此皆孝子慈孫所當盡者。
顧亭林日知錄先生名炎武·字寧人·崑山人。
弘謀按亭林先生·為近代通儒。貫穿經史·得其領要。故所見者大·所規者遠·坐而言·起而行·日知錄一書·其庶幾乎。全書皆至理名言·援古證今·而皆一衷於道者也。偶錄數則·以為世俗訓。近世停喪火葬二事。不仁不孝·莫大於此。先生之論·痛快切摯·讀此而不惕然起者·雖謂之無人心·可矣。
張公藝九世同居·高宗問之·書忍字百餘以進。其意美矣·而未盡善也。居家御眾·當令紀綱法度·截然有月·乃可行之永久。若使姑婦勃谿·奴僕放縱。而為家長者·僅含默隱忍而已。此不可一朝居·而況九世乎。善乎浦江鄭氏·對太祖之言曰·臣同居無他·惟不聽婦人言耳。此格論也·雖百世可也。
生日之禮·古人所無。顏氏家訓曰·江南風俗·兒生一朞·為製新衣·盥浴裝飾。男則用弓矢紙筆。女則刀尺鍼縷。並加飲食之物·及珍寶服玩·置之兒前。觀其發意所取·以驗貪廉智愚。名之為試兒。親表聚集·因成宴會·自茲以後·二親若在·每至此日·常有飲食之事。無教之徒·雖已孤露。父亡為孤露。其日皆為供頓。酣暢聲樂·不知有所感傷。梁孝元少時·每載誕之辰·嘗設齋講。自阮脩容。元帝所生母。薨後·此事亦絕。是此禮起於齊梁之間·逮唐宋以後·無不崇飾此日。開筵召客·賦詩稱壽·而於昔人反本樂生之意·去之遠矣。
停喪之事·自古所無。自建安離析·永嘉播竄·於是有不得已而停者。魏晉之制。祖父未葬者·不聽服官。而御史中丞劉隗奏·諸軍敗亡·失父母·未知吉凶者。不得仕進宴樂·皆使心喪。有犯·君子廢·小人戮。通典生者猶然·況於既歿。是以齊高帝時·烏程令顧昌元。坐父法秀北征·尸骸不反。而昌元宴樂嬉遊·與常人無異。有司請加以清議。振武將軍邱冠先·為休留茂所殺。喪尸絕域·不可復尋。世祖特敕其子雄·方敢入仕。當江左偏安之日·而猶申此禁。豈有死非戰場·棺非異域·而停久不葬·自同平人·如今人之所為者哉。唐鄭延祚·朔方令。母卒二十九年。殯僧舍垣地。顏真卿劾奏之。兄弟終身不齒。天下聳動。後周太祖敕曰。古者立封樹之制·定喪葬之期。著在經典·是為名教。洎乎世俗衰薄·風化陵遲。親歿而多闕送終·身後而便為無主。或羈束於仕宦·或拘忌於陰陽。旅櫬不歸·遺骸何託。但以先王垂訓·孝子因心。非以厚葬為賢·只以稱家為禮。埽地而祭·尚可以告虔。負土成墳·所貴乎盡力。宜頒條令·用警因循。庶幾九原絕抱恨之魂·千古無不歸之骨。今後有父母祖父母亡歿·未經遷葬者。其主家之長·不得輒求仕進。所由司·亦不得申舉解送。宋王子韶·以不葬父母貶官。劉苪兄弟·以不葬父母奪職。後之王者·以禮治人·則周祖之詔·魯公之劾·不可不著之甲令。但使未葬其親之子若孫·搢紳不許入官·士人不許赴舉·則天下無不葬之喪矣。
皇甫謐篤終論張稷若作。曰。葬之習於侈也·於是有久而不克葬者。是徒知備物豐儀之為厚其親·而不知久而不葬之大悖於禮也。先王之制·喪禮·始死而襲·襲而斂。三日而殯·殯而治葬具。其葬也·貴賤有時。天子七月。諸侯五月。大夫三月。士踰月。先時而葬者·謂之得葬。後時而葬者·謂之怠葬。其自襲而斂·自斂而殯·自殯而葬·中間皆不治他事。各視其力·日夕拮据·至葬而已·以為所以計安親體者·必至乎葬而始畢也。襲也·斂喜·殯也·皆以期成乎葬者也。殯則不可不葬·猶之襲則不可不斂·斂則不可不殯·相待而為始終者也。故不可以他事間也。今有人·親死踰日而不襲·踰旬而不斂·踰月而不殯·茍非狂易喪心之人·必有痛乎其中赃矣。至於累年而不葬·則相與安之·何也。殯者必於客位·所以賓之也。父母而賓之·人子之所不忍也。而為之者·以將葬·故賓之也。所以漸即乎遠也。殯而不葬·是使其親·退而不得反於寢·進而不得即於墓。不猶之客而未得歸·歸而未得至者與。非人事之至難安·而人子之大不忍者與。
近年亦有一二知禮之士·未克葬而不變服者。而或且譏之·曰·夫飲酒食肉處內。與夫交際往來·一一如平人。而獨不變衣冠·則文存而實亡也。文存而實亡·近於為名。然則必并其文而去之·而後為不近名邪。子貢欲去告朔之餼羊·子曰·賜也爾愛其羊·我愛其禮。鳴呼·夫習之難移久矣。自非大賢·中人之情·鮮不動於外者。聖人為之弁冕衣服佩玉以教恭。衰麻以教孝。介冑以教武。故君子恥服其服而無其容。使其未葬而不釋衰麻·則其悲哀之心·痛疾之意·必有觸於目而常存者。此子游所謂以故興物·而為孝子仁人之一助也。奚為其必去之也。今吳人喪·除服·則取冠衰履杖焚之。服終而未葬·則藏之柩旁·待葬而服。既葬·服以謝弔客·而後除且焚。此亦餼羊之猶存者矣。
侈於殯埋之飾·而民遂至於不葬其親。豐於資送之儀·而民遂至於不舉其女。於是有反本尚質之思·而老氏之書·謂禮為忠信之薄而亂之首·則亦過矣。豈知召南之女·迨其謂之。周禮媒氏凡嫁子娶妻·入幣·純帛無過五兩。而夫子之告子路曰·斂首足形·還葬而無槨·稱其財·斯之謂禮。何至如鹽鐵論之云送死殫家·遣女滿車。齊武帝詔書之云癍白不婚·露棺累葉者乎。馬融有言·嫁娶之禮儉·則婚者以時矣。喪祭之禮約·則終者掩藏矣。林放問禮之本·孔子曰·禮·與其奢也寧儉·其正俗之先務乎。
火葬之俗·盛行於江南。自宋時已有之。監登聞鼓院范同言·今民俗有所謂火化者·生則奉養之具·惟恐不至。死則燔爇而捐棄之。國朝著令·貧無葬地者·許以官地安葬。河東地狹人眾·雖至親之喪·悉皆焚棄。韓琦鎮并州·以官錢市田數頃·給民安葬。至今為美談。然則承流宣化·使民不畔於禮法·正守臣之職也。事關風化·理宜禁止。仍飭守臣措置荒閒之地·使貧民得以收葬。從之。黃震為吳縣尉·乞免再起化人亭。狀曰。城外有通濟寺·為焚人空亭·約十間·以罔利。愚民悉為所誘。親死·即舉而付之烈燄。餘骸不化·則又舉而投之深淵。斯人何辜·遭此身後之大戮邪。震久切痛心·欲言未發。乃風雷驟至·獨盡徹其所謂焚人之亭而去之。意者。穢氣彰聞。冤魂共訴。皇天震怒·為絕此根。備申使府·蓋亦幸此亭之壞耳。案吏何人·敢受寺僧之囑付。行下本司·勒令監造。震竊謂此亭為焚人之親設也。人之焚其親·不孝之大者也。此亭其可再也哉。謹案古者·小斂大斂·以至殯葬·皆擗踊。為遷其親之尸而動之也·況可得而火之邪。舉其尸而畀之火·慘虐之極·無復人道。雖蚩尤作五虐之法·商紂為炮烙之刑·皆施之於生前。未至聜I端泪嵋病M醵嘏涯妗び兴境銎涫动帯し倨湟鹿凇刂K侏q衣冠耳。惟蘇峻以反誅·焚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朝鲜王朝实录[燕山君日记]三年
卷一百七十八 劉蕡列傳第一百0三
皇明經世文編(明)陳子龍等 選輯●皇明經世文編卷之一百九十二
仲長統《昌言》(整理本) - 文学编年 - 国学论坛
山斋客谭
新五代史·宦者傳第二十六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