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地理啖蔗錄21
赦文星者。頗帶土體。而角垂微員。與禦屏方角骨立者有別。以平正清秀。不破碎為吉。水口見此主一方永無凶禍。誥軸注詳前。龍穴既貴。又見此砂。主膚帝命。褒封榮寵。更有土星離大山。而下有若飛之勢。謂之飛詔。主特召。

  秀砂起于何方。命合則貢。劫水落于何位。年應則災。

  如子上有尖峯。主子主人貴。午上有倉庫山。主午生人富。他倣此。泄天機。砂形看在何方位。命合人富貴。假若子午卯酉方。此命最難當。太歲同年為福應。發達斷然定。更將龍格共推詳。靈驗果非常。劫水者凶水也。年應者或合或衝也。申子辰、寅午戌、亥卯未、巳酉醜。謂之三合。子午卯酉四正。寅申巳亥。辰戌醜未四隅。謂之四衝。如午上有凶水。主寅午戌年及子午年衝。有凶。餘以類推。或前有凶砂。亦同此斷。雪心賦。劫害出於何方。則取三合四衝之年應。前有凶砂。凶水在何方位。命合者。亦凶。

  局勢寬者其發遲。局勢緊者其發速。

  凡局勢寬者。氣象宏大。其發稍遲。局勢緊者。風藏氣聚。其發最速。然。究以寬展者為貴。寬展必是大龍大局。發雖稍遲。最是長遠。雪心賦。緊拱者富。不旋腫。寬平者。福必悠深。

  水為禍福其效速。山有吉凶其效遲。

  雪心賦。水之禍福立見。山之應驗稍遲。蓋水動物。故應速。山靜物。故應遲也。然。賦又雲。山有惡形。當面來朝者。禍速。水如急勢。登穴不見者。禍遲。又當恭看。

  蔭枯骨于秋冬二季之間。福生人於窀穸一紀之後。氣因時化。人以地靈。

  六經注。陽氣之升。始於子。而極於巳。根于水。而發見於火。為地上之生氣。陰氣之降。始於午。而極於亥。根於火。而盛大于水。為地內之生氣。故萬物之生長在春夏。而枯骨之得廕在秋冬。陽氣盛於已。陰氣盛於亥也。撥砂經。地之獲福。亦必在於十二年之後。謂寅葬卯發。亦只旺財耳。地學。十二年後運氣。人骨化氣。合山則氣滿。而土乾。棺香而骨紫。生氣如霧。

  由是而推斷然不爽。大抵五素之地猶可消詳。三劫之傷尚堪取用。

  五棄者。童斷石過獨也。童山陽氣未足。不能成生物之功。故不可葬。若皮浮而裏堅。則陽氣漸潤。去皮而循裏。可也。斷山脈斷。故不可葬。若高山皮肉厚。氣藏於內。斷未過甚。猶可裁取。或係石山斷。則煞淨。反以斷為貴也。石山煞重。且隔斷生氣。故不可葬。若石質溫潤。而有土穴。吉莫大焉。過山去龍無穴。若橫龍腰落。及斬關之類。又為吉葬也。獨山孤露。不可葬。然有一等支龍。不生手足。一起一伏。金水行度。跌落平洋。兩邊俱借外衛。及其止。也雌雄交度。大江拱朝。或橫攔外陽。遠接在乎縹緲之間。縱有陰砂。僅高尺許。又不可以孤露而棄之也。三劫者。天劫、地劫、人劫也。天劫者。本龍又去結穴也。地劫者。穴下元武吐長嘴也。

  者。穴前明堂曠蕩也。地劫日漏胎。天劫則洩穴之陰氣,人劫則泄穴之陽氣。以其皆能劫泄穴中之生氣。故曰三劫。若天劫回頭顧穴。地劫前有水攔。人劫朝山有情。則反不為凶。而為吉矣。疑龍經。問君天幼如何說天劫又去作他穴。巳去又復分腳轉。攔住面前看優劣。水去五六裏行回。悠悠揚揚去轉來。水要行回山要轉。便知天劫不為災。地劫穴下原有嘴。元武扛屍正謂此 。退田筆動上牛走。其實元武長而已。雖長山水若橫欄。地劫翻然增福祉。人劫當從向上求。面前空澗要遠朝。隻隻朝來或橫抱。信知人劫不為妖。

  惟三帶者勿犯。惟四順者勿扡。

  三帶者。龍帶煞。砂帶煞。水帶煞也。曰順者。龍順。星順。脈順。砂順也。按:道法雙譚雲。凡地不逆則不結。逆則山迴水轉。陰陽交而穴始成。逆愈遠則力愈重。龍逆為上星逆次之。脈逆砂逆又次之。龍逆者。非來龍逆水而上也。乃大勢回顧。大麯大轉。是也。星逆者。來勢雄勇。不能遽回。腰落一峯。橫來逆水。猶子午來龍。而為卯酉之穴。是也。脈逆者。龍星俱順。脈與來勢相逆。如直來橫受。橫來直受。是也。砂逆者。如左來右轉。右來左轉。是也。若四者俱順。則陰陽不交。斷不成穴。

  察所當求。審所當棄。必水深而土厚。須草沃而木喬。

  青烏經。草木鬱茂。吉氣相隨。

  人其境而四山紅崩。地已敗而奚戀。登其場而百木黃落。氣已退而何求。是古殺人之場。無復吉理。是慣溺人之水。總屬凶機。

  凡古戰場。不可求穴。斬刈生靈。無復吉理也。凡水慣沒人者。亦不可於此求穴。積冤流怨。都是凶機也。

  地鹵泉枯慎母妄作。水汙泥沃切勿輊裁。

  管氏指蒙。泉脈枯竭兮。非立身之所。沙鹵淋瀝兮。非鍾氣之場。錦囊經。泥沃水積。氣之所離。雪心賦。所惡者。泥水地邊尋穴。蓋穴貴爽塏。泥水之鄉必無氣。不可妄於此下穴。所謂天沉穴、影穴、沒泥龜。必龍真穴的。方可。少誤。則速敗矣。

  墓宅休囚之鄉。斷然吉少。風水悲愁之處。自是凶多。

  墓宅休囚。氣運衰敗。縱有真穴。亦不發福。蓋地之氣運。有盛有衰。當其盛時。雖小穴。亦能致福。當其衰敗。雖吉地。亦不發越。故有昔為富貴繁華之地。今為草莽荊棘之場。非陵穀變遷氣運為之耳。相地者。亦所當知也。風水悲愁者。山粗雄而不媚。木峻急而有聲。風交吹如號如泣。或湖泊之間。渺茫之阪。風水悲愁。多為戰門之場。不可相也。

  大水近邊。多是荒涼洲渚。大龍盡處。每為冷落鄉村。

  撥砂經。龍盡之地。力終氣盡。每為冷落鄉村。蓋天地開闢。蕩漾成形。欲盡之處。皆泥水相將。土雖繼山。尾而成形。實皆虛渀。而無脈。故堅凝者為尚。

  眾水散而斜飛。何煩駐足。四山粗而壁立。不須凝眸。

  黃囊經。一水去。二水去。眾水奔流一齊去。山山隨水不回頭。失井離鄉無救助。

  或為古怪仙宮。或為幽奇巖洞。或為廢窖毀井。或為社宇神壇。

  尋龍經。社廟莫尋龍。葬後必然凶。黑囊經。神壇廟後莫安墳。久後少兒孫。雪心賦。所戒者神前佛後。按神前佛後不可葬者。以幽陰相觸。鐘鼓相驚。故不可犯。然。果龍氣大旺。各有結作。則不可太泥。而棄真穴。指南所謂。寺觀靈壇山秀異。別生形穴在裁量。是也。

  死硬者謂之荒岡。撩亂者謂之雜壟。太低者謂之滅沒。無脈者謂之空亡。

  地太低薄。全無耴氣。謂之滅沒。龍地無來。脈被水流斷。又不可以何星名之。謂之空亡龍

  全石則骨枯。純沙則氣死。

  有等全石無土。如骨生強。乃童涸無氣之龍。張子微謂之枯骨龍。主貧乏。絕嗣。若前後有土山。星辰合格。而中間偶有此脈。雖全石。亦吉。不可以枯骨論也。有等山體皆浮沙。一望黃白。踏之不勝步。種之不生物。此無氣之龍。張子微謂之流沙龍。不可復用。若土山成蜈蚣節。或芍藥技等龍。而山有之。中積成沙堤。張子微謂之沙堤龍。主大拜。又不可以流沙論也。

  孤辰寡宿香火有林。獨阜單墩入煙不續。硃砂礦石發洩山靈。醴井湯泉迸露地氣。凡如此類。抑又何成。他如茜藤繞棺。必至林之地。木根入穴。必無氣之場。

  胎腹經。紫茜繞棺。子孫富貴。泥水滿棺。子孫陵替。地理小卷。若脫了氣脈。穴內有木根。主蟻。王敗絕。

  山大水小而非龍。必有蟻患。山小水大而非穴。必有泉憂。穴砂石者來生。穴頑硬者蟻集。乘然氣者蟻集。乘虛窠者泉生。四圍有草而塚獨無。則蟻必盈時。四圍無苔而塚獨有。則泉必滿棺。凡是震撼之聲。畏聞於穴上。凡是蔽障之物。忌見於墳前。

  雪心賦。危樓寺觀。忌聞鐘鼓之聲。古水壇場。驚見雷霆之擊。蓋恐其驚動龍神。家招橫禍也。然。不但此也。凡油榨水碓聲之震撼者。皆所忌聞。所謂蔽障之物者。如屋宇牆垣。牌坊次大之類。皆是。有此則窒塞胸襟。遮蔽朝應。主凶。

  固說之當許。亦義所必備。

  閒談

  天地之郛皆氣。龍穴乃二氣之為。祖父之骸。乘生子孫。有相生之理。蓋枯骨受陰陽之媾。斯遺體鍾山川之靈。

  盈天地間皆氣也。龍穴乃陰陽二氣之所為也。祖父與子孫本一氣也。祖父之體得乘陰陽之生氣。則一氣相生而子孫受其廕矣。葬經所謂。氣感而應。鬼幅及人。銅山西崩。靈鐘東應。木華於春。粟芽於室。是也。

  帷一脈之貫通。故越國者亦熾。惟一心之感召。故過房者亦昌。

  惟祖父與子孫一脈貫通。所以雖遷流至他所。亦大發福。如明之中山王、黔寧王。祖墳在江西。而發於江北。是也。又如過房之子。其所繼之父母亦廕之。及前母亦廕後母子。後母亦廕前母兒。僧道亦廕其徒弟。總由為子、為徒者。一心卷戀孝思不匱。故感召如此。若如疑龍經所謂。隨香火降福之說。則誕矣。

  地方大者公候之鄉。故將相成於西北。水勢旺者金錢之窟。故財賦優。于東南正體。每生忠良。而稟氣獨厚。變體多出奸猾。而發社亦同。盛極而衰。則奸雄之穴。出亂極而治。則明良之地呈。大地多在平洋。蓋緣水秀。人村少出。山谷總由氣粗。或一裏而獲數扡。謂之地傑。或數程不待一穴。謂之天荒。或得地而葬法不工。善緣未湊。或多墳而正穴。猶在福果常留。

  疑龍經。凡入鄉村看山住。龍勢回環非虛做。中有林木是人墳。莫便休心懶回顧。往往正穴常在中。前人心眼未曾覩。此或留與後人傳。緣分未周猶隔絕。此處名為活地神。鼠抱金錢不能智。

  非其地則人不興。非其人則地不出。非有儒術能心棲於微。非具慧根不能目會其妙。非有窮源之學勿自用其愚。非有觀大之明勿自神其術。臆度者召禍。妄營者生災。

  錦匕經。道眼為上。法眼次之。揣摩暗度。災禍必隨  世間萬事。皆有確據。有公評。惟地理。渺茫既無確據。人亦是非莫辨。絕無公評。當其私意所造。人人自以為握靈蛇之珠。家家自以為剖荊山之璞。不知山靈竊笑。早已門外置之矣。及至妄作災生。猶雲先凶後吉。一何愚哉

  粗識者不真。淺嘗者不入。

  沈六圃雲。他事知一分算一分。知五六分即能中智。以上。獨此事。知之必真。不容半上落下。此當附錄於此。以為粗識。妄營者戒。

  用術無說。但說有傳。俗子何知。惟知看土。

  庸師無格物致知之學。遇知者則嘿索低頭。不敢吐一語。惟曰:吾有秘傳。非故紙中所有。究竟非真有秘之。不過以此。誰人取利而巳。葉九升雲。天下之道。除妖術之外。無一事有秘傳者。作聖作賢。成仙成佛。皆無秘訣。何獨于地理而有秘訣乎。夫多讀精思。尚不能得。何有於一訣。吾不信矣。俗人之識地理為何物。只看土色。土有色。則曰有地。土無色。則曰無地。豈知古仙多不論土。前言相土。亦是為俗人言也。廖氏曰。嘗見地吉。而土色不美者。葬之發福。土色好。而地不結者。葬之凶。俗人見土。則反覆視之。審其色也。以掌顛之。試其重也。以指撚之。驗其膩也。以舌舐之。嘗其甘也。甚至大嚼之。口流紅沬。曰甜。大呼曰。有地。作如此舉動。便見其胸中毫無墨水。

  井雖但取生臂。見鯖爪者。則心疑壅難。惟看起頭。遇平面者。則目瞀。

  疑龍經。君如識穴不失怪。只愛左在抱者匕。此與俗人無以異。多是葬在虛花裏。撼龍經。如此之人豈可言。有穴在坪原自失。只來山上覓龍虎。又要員頭始雲吉。

  止其上而鄉人曰有。雖有亦微。止其上而時師曰無。其無勿信。蓋小穴則顯而易見。雖五尺之智可知。大地則隱而難窺。豈一隙之光能照。吉地乃天地所祕。貴穴為鬼神所司。

  入式歌。吉地從來待吉人。護持有鬼神。

  苟言人人知。則天地無主。如求地。地得。則鬼神無權。

  溫監簿巧拙穴賦。天機好處從來秘。不教俗眼識其奇。

  故植德為獲地之根。而窮經為相地之本。父母軀殼。豈可付之蚩蚩之人。山川性情。切勿或於悠悠之口。多觀已效之成格。獨證有旨之陳言。

  雪心賦。但觀富貴之祖墳。必得山川之正氣。又曰。追尋仙跡。看格猶勝看書。疑龍經。勸君且去覆舊墳。勝讀千卷撼龍文。又曰。看格多時心易曉。見多勝耳千回聞。

  必瞭然幾座之間。斯洞然山水之際。

  地學。固貴多觀成格。然。必格物窮理。工夫先做到十分。使幾座之上格。然。若見。然後山川之性情。自不能掩。而成格之。高下醇疵。如指諸掌矣。若未嘗學問。或略識其義。而不能徹底貫通。徒使腳力多走。山觀格。此與俗人之旅。而掛掃者何異。便張口說夢。曰:吾識地理也。噫可哂哉!

  上智尋龍於脊上。先觀出脈何如。粗工緝穴於腳間。只看落首奚似。

  尋龍記。要識尋龍至妙法。最高峯頂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白话《葬经》
七十二葬法--中国赣州原始风水网--
《地理辨惑》 序100问
《地理千金赋释義》·卷
《青囊经》\《雪心赋》
明.李默斋《地理辟径集》卷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