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简单地说,教育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

       这几年来家庭教育的热点大家有目共睹,社会上家庭教育讲座和课程琳琅满目,投入到这些课堂中的家长也越来越积极。然而会有种趋势,很多的课程听完之后似乎有顿悟,但和孩子相处起来还是有些无计可施。这是因为,你的孩子是独一无二的孩子,真正的课堂应该在家庭。教育,确实是一个复杂的话题。

叶圣陶:教育是什么?简单地说,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

      行为会慢慢形成一种习惯,而习惯则积淀了一个人的性格。面对复杂的教育问题,其实可以简单化着手。如果一个孩子具有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他的基本心理能力不会差。良好习惯首先体现的就是自律能力,自律能力越强,积极主动探索的就越多,可以保持更稳定良好的情绪,与周围人际互动更和谐......

      我们先来看行为习惯的心理机制。心理学中有个经典操作条件反射的实验,在“斯金纳箱“里放进一只兔子,并设了一杠杆。兔子可以在箱子里自由活动,当它按压杠杆时,就有食物掉进箱子里的食物盘里,小兔子就吃到了食物。因此这只小兔子经反复“实验“,明白了饿了就按压杠杆得到食物。每个行为的背后都会本能地趋向于让自己舒服获益的方向,本真的孩子们更是。就像某个男孩很爱踢足球,家长们看到他在足球场上飒爽英姿经常表扬他,所以他更愿意积极“按压那支杠杆“,积极去上每节课,得到更多的赞美。而写作业要多费脑,要坐很长时间,而且每次一坐下就听到“快写,快写“,这些让他很不舒服,所以他不愿意“按压杠杆“。良好的行为习惯就是孩子们自愿主动按压杠杆的过程,前提是让他们获得“食物“,让他们“获益“。但如果你生硬地告诉孩子“快按,按了那里就有食物了“,孩子也不会相信那个“食物“对他是有利的。 所以,培养孩子的习惯原则是“顺应自然,适当推动“。



     一切行为习惯的培养都是首先顺应孩子的天性,让他在愉悦中慢慢形成。这是家长们必须具备的心理基础,而适当推动就是具体做法了。我们先以还未社会化或受社会化影响较小的婴幼儿来说,他们的良好习惯培养也更好操作些,可从几方面入手:

1

让孩子参与行为的规则制定


      让孩子参与到“行为习惯“的定义中来,可采用轻松的方式在愉悦的环境中让孩子参与到第一步,很多孩子做出的行为和大人期望的有偏差,有一部分原因是孩子们对所要求的行为习惯理解有偏差。且这些“习惯“要做到具体化,让孩子知道怎样做才是“正确的“,避免模棱两可的概念。从心理特点来说,孩子对自己参与制定的行为习惯更认可也更愿意遵守。

及时给予强化巩固

2

      在习惯养成的初期,需要及时给予强化。用正面的或暗示的方法,杜绝批评和惩罚。孩子特别容易受暗示,他们会从中体会到好习惯的乐趣后,就会成为真正行为的一部分。发现我们现实生活中,孩子很难养成习惯的关键原因就在于这一步没有做到位。

     有的研究指出,一个习惯的养成需要21天,这个更适用于婴幼儿本能的习惯比如吃饭等行为,因为本能的需求会促使婴幼儿更积极。而日渐社会化的儿童,有些习惯会让他产生很强的不适感,这部分的行为习惯巩固需要更长的时间,有部分研究,这些带有社会化的行为习惯养成需要63天,是本能行为习惯的三倍时间。所以,习惯养成的初期,强化至关重要。

3

父母保持一致的言行

     父母们要有始终统一的言行,也包括家庭成员言行的一致。尤其要做出榜样,多身教,少言传。特别对于婴幼儿儿童来说,父母们有时“示范“作用,会让孩子更充分理解习惯的步骤,也会让这些行为带有更多的情感色彩。而对于较大一点的儿童父母也要从孩子的坏习惯中看到自己的影子。

信任孩子,放手给孩子学习的机会。

4

       对孩子多些信任,多些理解,不要把“养成习惯“挂在嘴边,不过分指导和控制,让他们有机会慢慢练习和调整自己。也许他们最开始实践时弄得乱七八糟,没关系,这正是他们学习的过程,不要着急不要指责,可以蹲下来和孩子一起收拾残局,先鼓励肯定他做得好地方,再引导他下次怎样做,先做什么后做什么尝试一下会不会更好。孩子通过几次练习,基本能掌握了行为的内涵,慢慢地行为就能做到位。

      对于社会化更强,不良行为习惯更稳定的儿童及青少年来说,良好习惯培养的核心原则和操作也如上,只是中间需要花费更大的精力来处理他们现有不良行为和目标之间联结。取代不良联结的方法就是需要建立新的联结,而且这个联结要让孩子们“获益“,才会产生舒适感,才会更愿意积极地做出良好的习惯行为。

      让孩子在愉悦中执行良好的习惯,通过一段时间的强化巩固,再处于同环境下时,良好行为就是一很自然的事情。慢慢地,就像卢梭说的

“良好的习惯就是没有习惯“!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家长学校培训学习材料
孩子成长需要的七种教育
宝宝早期教育应从家庭开始
论家庭教育重要性
婴幼儿性格系统的心理品质培养
育婴师不等于保姆且大于保姆的好处你知道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