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书法史上承前启后的书法大师流传下来的行书经典作品

赵孟頫书法的源头,继承唐太宗李世民传统的唐代中期书法大师

怀仁 集王羲之圣教序

在中国的书法史上,王羲之作为“书圣”有着无可取代的地位,但是可惜的是,到目前为止,没有一件确凿的作品是王羲之流传下来的真迹。作为“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序更是被李世民拿去了陪葬,只留下些许的摹本供我们后人学习。


《云麾将军碑》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本

墨迹难得,作为碑刻的作品就更是难得,王羲之的作品除了摹本之外也很少有碑刻在唐代流传,可能是由于李世民太钟爱王羲之的作品,这些王羲之的作品都被李世民珍藏了起来,一般人很难看到,但是却有一件怀仁和尚集王羲之的作品而成的《圣教序》流传了下来,并作为历代学习书法的典范而流传了下来。

《云麾将军碑》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本

自从《圣教序》出世之后,许许多多的书法家相继学习,但是在这些的书法家中有一位公认的书法家学习《圣教序》最得精髓,这就是本期书扬文化要给大家介绍的唐代中期的著名书法家——李邕。

《云麾将军碑》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本

李邕作为书史上以行书入碑而成功的典范,享有盛名。董其昌有“右军如龙,北海如象”之喻,将他与王羲之并举,评价甚高。取法《集字圣教序》而能不为所囿、自裁一体,与他大胆创新的精神是分不开的,李邕传世的书法作品也比较多,但传世书法中最为清晰、书写水平最高的当属《云麾将军碑》,这也是本期书扬文化要给大家重点介绍的一件作品。

《云麾将军碑》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本

《云麾将军碑》全称《唐故云麾将军右武卫大将军赠秦州都督彭国公谥曰昭公李府君神道碑并序》,亦称《李思训碑》,碑文记载李思训系出唐代宗室,并及一生功名仕宦重要事,李邕撰文书碑。立於唐代右武卫大将军李思训(653-718)墓道,在今陕西蒲城桥陵。

《云麾将军碑》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本

李邕以文才着称於世,尤其长於撰写碑志。此碑用行书写成,可谓碑之变格,书法瘦劲,凛然有势,结字取势纵长,奇宕流畅,其顿挫起伏奕奕动人,顾盼有神,历来与《麓山寺碑》同被人推崇。 明杨慎在《杨升庵集》中云:“李北海书《云麾将军碑》为其第一。” 清康有为《广艺舟双楫》:“若唐碑则怀仁所集之《圣教序》,不复论。外此可学,犹有三碑:李北海之《云麾将军》,寓奇变于规矩之中;颜平原之《裴将军》,藏分法于奋斫之内;《令狐夫人墓志》,使转顿挫,毫芒皆见,可为学行书石本佳碑,以笔法有入处也。”

《麓山寺碑》拓本

李邕能在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是因为他是使行书书碑上规模、上档次的第一人。李邕自己无意成为书法家,他更重其文而非其书。李邕书法源自二王,而以《怀仁集王书圣教序》为主,是王书的忠实继承者,属功力型而不是才气型,守成而创新甚少。李邕书法的书史意义主要是在随唐太宗之后,用实践打破了以前书碑书体一味追求典雅庄重的局面,让行书这一简札体得以镌之于石,走上了庙堂,走向了公众场合。历代对李邕书法本身的评价不乏言过其实之处。尤其是明代董其昌将之与王羲之对举,几成定论。即使这样,李邕书法对后世的实际影响却渐小,究其实,李邕对二王书法尤其是对《圣教序》的亦步亦趋,缺少创新是其对后世影响甚微的主要原因。

李邕《卢正道碑》墨拓 193×97cm 中国国家图书馆藏

虽然李邕的书法并没有什么太大的个人的风格,基本是对《圣教序》的书法的一种临摹,但是也恰恰是这种无意识、无风格的创造,却影响了元代一位最为著名的书法家,并使他在书法史上取得了别人难以超越的成就,他就是——赵孟頫


《李秀残碑》自署立于

赵孟頫的楷书行书化的形成受李北海影响深刻而明显。李邕是盛唐书坛革新派的代表人物,其对书法艺术的见解也是发人深思的,曾说“似我者俗,学我者死”,表明了创作必须有创新意识,反对一味的模仿,只有在继承的基础上创造出自己独特的风格才能成功。赵孟頫深谙这句话的精意,在师法“二王”的基础上博学众采,融入李邕纵逸之气进行创新,从而形成了华丽而不乏骨力,潇洒中见高雅,兼得流动与沉着二美的赵氏书风。

李邕《出师表》(传)行书 绢本 剪裱本 23.2×11.5cm×9开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李邕重视学习王羲之,得其行法之妙,并得献之之力,用笔及结构锐意求新,并研究学习众家之长,张扬其个性和风格,自成一家。李邕以深厚的功力和独特的风格突破“二王”,其行书的笔法揉碑之长,打破行、楷字体的界限,确立了以楷书为体、取行书之势“行楷”一体。

赵孟頫 玄妙观重修三门记 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藏

这些成就影响了赵孟頫楷书行书化的形成,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赵楷在用笔上多采取李邕之法,楷书中带有行书的笔态,行笔多采用顺笔之法,横画多为截法入纸,转折处多圆转而下,除去唐楷中的顿挫装饰味,使楷书有行书流动的气韵,在结体上吸取了略取横式、笔画舒展、重心安稳、法度谨严的结字特点。

《题烟江叠嶂图》(摹本局部) 纸本。大字行书, 纵47厘米,横413厘米,辽宁省海博物馆藏

二是在书碑上,赵孟頫也有意效法李北海的行楷之法。赵孟頫以极大的热情展示自己的才华,在众多碑版中以楷书碑版成就最高。他糅合了在智永的《千字文》中获得的楷法与李邕的楷法,除去之前占绝对优势的颜柳书碑,创造了一种楷中见行、静中寓动的楷书书风。总而言之,正是赵孟頫创造性地吸收了李邕书法的精髓,才有了今天使我们乐于称道的“赵体”。


李邕《云麾将军碑》 (又名《李思训碑》)

李邕《云麾将军碑》 (又名《李思训碑》)

李邕《云麾将军碑》 (又名《李思训碑》)

李邕《云麾将军碑》 (又名《李思训碑》)

ps:头条号书扬文化开通一年来,受到了许多朋友们的支持和帮助,如果您喜欢书扬文化的内容,欢迎关注头条号书扬文化、公共平台书扬文化(微信号:shuyangwenhua),我们会努力做得更好,也欢迎提出您宝贵的意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宋拓《云麾将军碑》:行书入碑,厚重雄健
清代书法大家梁巘(yǎn)书法作品大放送,美到无可方物
中国书法史 隋唐2
怀素.李阳冰.李邕
后世争相学习,董其昌认为与王羲之齐名的一代书法家大师
蔡襄言李邕书法当以行书《叶有道碑》为最佳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