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十一五”期间临泉农民收入及结构变化情况分析
“十一五”期间临泉农民收入及结构变化情况分析
2011-06-08 15:19  文章来源:临泉县统计局
文章类型:转载  内容分类:调研

“十一五”期间,临泉县委县政府紧紧围绕“三农”,坚持统筹城乡发展,深化农村改革,强化支农惠农政策,稳定粮食生产,努力改善经济发展环境,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促进了农村经济稳定发展,确保农民收入稳定增长。
一、农民收入增长情况及特点
2010年临泉县农民人均纯收入3721.17元,比上年增加521.76元,增长16.31%;比2006年的2183.8元增加1537.37元,增长70.40%,年均递增11.25%。
1、劳务收入大幅增长,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推动力。2010年,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为1881.25元,比上年增加192.29元,增长11.39%,比2006年的1264.17元增加617.08元,增长48.81%,年均增长8.28%。2010年农民工资性收入占纯收入的比重达50.56%,成为农民收入增长的重要支撑。
从工资性收入来源看,农民外出打工收入是主要收入增长点。2010年农民打工收入为1466.98元,占工资性收入的77.98%,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39.42%,是农民收入的主要增长点。
2、家庭经营纯收入稳定增长,是农民收入稳定增长的重要保证。2010年,临泉县农民人均家庭经营纯收入为1585.64元,比上年增加267.11元,增长20.26%,比2006年增长87.83%,年均增长13.42%,2010年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比重为42.61%,是农民重要而稳定的收入来源。
3、财产性纯收入迅速增长,成为农民增收新亮点。2006—2010年,农民人均财产性收入由4.54元增加到53.62元,年均增长63.85%,但所占比重较小,只有1.44%。尽管如此,财产性收入的稳步上升,仍然成为农民收入增长的亮点之一。
4、转移性收入稳定增长,构成农民收入新的来源。近几年,国家先后出台了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和农资综合直补等一系列惠农政策,加上家电下乡补贴、汽车下乡补贴、摩托车下乡补贴等政策的实施,给农民带来了实惠,带动了农民转移性收入增长。2010年临泉县农民人均转移性纯收入200.66元,比2006年的70.44元增加130.22元,年均递增23.29%。其在农民人均纯收入中的比重由3.23%增至5.39%,呈逐步上升态势,成为农民收入增长的又一亮点。
二、制约农民增收的主要因素
1、农业增收压力加大。一是粮食继续增产难度加大。2010年临泉县粮食生产已经连续6年增产,粮食总产由70.63万吨逐年增加,并创出2010年粮食总产107.92万吨的历史最高水平。在农作物种植、生产技术等没有出现大的突破背景下,粮食继续增产难度增大。二是农产品价格难以成为农业增收的稳定因素。农产品价格受多方面因素影响,虽然粮食价格近几年稳定增长,但总体呈现不断波动的特点,难以成为农民增收的长效因素。三是农产品出口压力不断加大。
2、农村劳动力转移压力加大。工资性收入已经成为农民增收的主渠道,但是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存在问题日益突出,就业压力不断加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存在的问题不容忽视,农民工的培训教育亟需进一步加强,农民工的整体素质不能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对农民工的管理和服务需要进一步规范,城乡一体化是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较好举措,但目标长远,难解近渴;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的缺失都严重影响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有效性和稳定性。
三、促进农民增收的几点建议
1、优化种植业结构。一方面要稳定粮食生产,优化粮经作物结构。保粮促经,在确保粮食安全的前提下,进一步发展壮大特色农产品基地,发展高附加值农作物。另一方面,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大力发展绿色食品。面向国内外市场,逐步扩大优质农产品生产规模,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2、调整农林牧渔业产出结构。以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为中心,稳定发展种植业,加快发展畜牧业,适应生态农业的发展需要,强化林业发展措施,发展优势的蔬菜、果品、畜禽等生产能力。
3、强化区域结构布局。坚持因地制宜、发挥优势的原则,达到区域间合理分工,优势互补,以取得较大的规模效益和社会效益。
4、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提升农业增收能力。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积极培育和壮大一批辐射带动面广、带动能力强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大力发展流通服务业,把发展订单农业作为搞活农产品流通的一个重要手段,与中心城市建立农产品鲜销和外销渠道;大力发展农业专业协会,加强农产品市场信息平台建设;加快构建农产品外销网络,加强本地农产品与中心城市超市的建立联销协议。
5、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鼓励农民工返乡创业。目前农业增收压力加大,发展农村二、三产业是实现农民增收的重要长效渠道和当务之急。
6、稳定惠农政策,继续加大对“三农”的支持力度。农民是拉动内需的重要力量,在改革开放中长期处于弱势地位的广大农民,应成为补偿与照顾的重点,加大对“三农”的投入,提高农民的生产、消费积极性。

  (首发子站:阜阳市临泉县商务之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关于农民增收问题的理性思考
甘肃省农民收入倍增计划
探寻高成本时代的农民增收致富方案
农产品价格变化对贫困地区农户收入及消费的影响
广东近年农村家庭经营收入结构变动情况分析
农民增收“八连快”是如何实现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