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安慰劑效應

安慰劑效應

2013-05-03 11:50    蓝心网    来源:心理学百科

安慰剂效应又名伪药效应、代设剂效应,指病人虽然获得无效的治疗,但却“预料”或“相信”治疗有效,而让病患症状得到舒缓的现象。安慰剂效应于1955年由毕阙博士提出。与之相对应的是反安慰剂效应,即病人不相信治疗有效,可能会令病情恶化。安慰剂效应并不是由所服用的药物引起的,而是基于病人心理上对康复的期望。对此效应的大小,研究仍存在争议。

 

 

安慰剂效应 - 作用原理

 

对于安慰剂如何产生作用,有以下两个假设:病人期望效应(Subject-expectancy effect)及条件反射。

 

病人期望带来效应


安慰剂

病人期望效应引导病人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报告病情得到改善,因此导致安慰剂效应的出现。Asbj?rn Hróbjartsson 于文章中质疑“大部分病人有礼貌地倾向为迎合实验人员而报告病情得到改善,即使他们并不感到改善。”主观的偏见亦可能使病人潜意识相信病情因为得到关注及照料而改善。

 

条件反射带来效应


古典制约是一种关联学习模式,使受训者在特定情况下作出特定的反应。著名的例子是巴甫洛夫的狗实验:于每次给予狗食物之前都发出铃声,经多次反复后,每当铃声一响,狗就会自动分泌唾液,原因是狗已经学习到将铃声及食物关联起来。所以,安慰剂使病人产生与有效药物相似的生物反应,也是安慰剂效应产生的可能原因之一。

 

安慰剂效应 - 应用


医疗应用

 

安慰剂效应(漫画)

医务人员可利用安慰剂,以激发病人的安慰剂效应。当病人对某种药坚信不移时,可增强该药物的治疗效果,提高医疗质量。安慰剂效应在药物使用过程中较为普遍,如心绞痛这样严重的器质性疾病,使用安慰剂也有1/3以上的患者获得症状的改善。许多镇痛剂都具有明显的安慰剂效应。

 

生活应用


在现实生活中安慰剂效应也可应用,例如望梅止渴等现象。

 

心理咨询应用

心理医生说服患者相信治疗会使他们身体症状好转,或者提供安慰剂的方式能够增强其心理效果,安慰剂药物或医疗过程的效力会大大提高。例如:注射安慰剂比服用安慰剂通常效果要好,因为注射药物比吞服药片能产生更大的心理影响。研究发现,以药片的方式服用安慰剂时,其颜色、大小和形状都会影响其效果。 

 

 

 



责任编辑:黄富权

[转载请注明出处,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医生应该让病人满意吗?
话说安慰剂
人类有哪些有趣的心理效应?
[原创]新编中老年人自身要学点心理学知识(3一8一23)安慰剂效应
介绍一下现代医学是怎样确定药物疗效
从“双盲测试”说开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