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近代机制金银币欣赏

近代机制金银币欣赏

1【文化典藏】民国十五年(1926年)山东省嘉禾图背龙凤金币贰拾圆样币

    民国十五年(1926年)山东省嘉禾图背龙凤金币贰拾圆样币(LM1065),有“45744”编号,直径:19毫米,重量:12.03克,,铸额极少,此枚样币采用龙凤壹角银币背面图案,1926年直鲁联军总司令张宗昌命天津造币厂铸造,存世极稀。

2【文化典藏】民国十五年(1926年)山东省嘉禾图背龙凤金币贰拾圆样币

    民国十五年(1926年)山东省嘉禾图背龙凤金币贰拾圆样币(LM1065),有“45744”编号,直径:19毫米,重量:12.03克,,铸额极少,此枚样币采用龙凤壹角银币背面图案,1926年直鲁联军总司令张宗昌命天津造币厂铸造,存世极稀。

3【文化典藏】1897年江南省造光绪元宝三钱六分银币

    无纪年老江南,齿边,喜敦造币厂精打样币,为该厂内部打样,未流通于市面,极少见,完全未使用。

    钱面:珠圈内满汉文“光绪元宝”,圈外上环“江南省造”,及小星和英文。 钱背:中心蟠龙图,上下环英文,左右各有一六瓣花星。 

    背景:光绪二十四年至三十一年,江南省南京造币厂首次铸行有干支纪年庚子,甲辰等八种 “光绪元宝”,币值有七钱二分、三钱六分、一钱四分四厘 、七分二厘、三分六厘五等。按文字不同及错误而有多种版别。

 
 
 
 

4【文化典藏】1897年江南省造光绪元宝三钱六分银币

    无纪年老江南,齿边,喜敦造币厂精打样币,为该厂内部打样,未流通于市面,极少见,完全未使用。

    钱面:珠圈内满汉文“光绪元宝”,圈外上环“江南省造”,及小星和英文。 钱背:中心蟠龙图,上下环英文,左右各有一六瓣花星。 

    背景:光绪二十四年至三十一年,江南省南京造币厂首次铸行有干支纪年庚子,甲辰等八种 “光绪元宝”,币值有七钱二分、三钱六分、一钱四分四厘 、七分二厘、三分六厘五等。按文字不同及错误而有多种版别。

5【文化典藏】1898年陕西省造光绪元宝库平三分六厘银质样币

    极为少见,完全未使用。

6【文化典藏】1898年陕西省造光绪元宝库平三分六厘银质样币

    极为少见,完全未使用。

 
 
 
 

7【文化典藏】1907年东三省造光绪元宝库平七钱二分银币

    1907年东三省造光绪元宝库平七钱二分银币一枚,直径:39毫米,铸工精美,龙鳞满打,版底完好,自然五彩包浆,为目前所见,东三省七钱二分银币上乘品相,原海外资深收藏家藏品,极为难得,近未使用至完全未使用。

8【文化典藏】1907年东三省造光绪元宝库平七钱二分银币

    1907年东三省造光绪元宝库平七钱二分银币一枚,直径:39毫米,铸工精美,龙鳞满打,版底完好,自然五彩包浆,为目前所见,东三省七钱二分银币上乘品相,原海外资深收藏家藏品,极为难得,近未使用至完全未使用。

9【文化典藏】丙午(1906年)光绪年造户部大清银币“中”字壹两银质样币

    丙午(1906年)光绪年造户部大清银币“中”字壹两银质样币(LM16),完全未使用,少见 清代末朝因币制紊乱,朝廷亟思改革,光绪三十二年于天津户部造币总厂试制计重银币,见有壹两、伍钱、贰钱及壹钱四种,正面中央阴文“中”字,外围钤“大清银币”、珠圈外上钤满文,下钤币值“壹两”,左右分钤“户部”、“丙午”;背面中间蟠龙图,外围钤“光绪年造”及英文(译为“大清帝国银币”),仅试铸未发行,存世为数甚少。

 
 
 
 

10【文化典藏】丙午(1906年)光绪年造户部大清银币“中”字壹两银质样币

    丙午(1906年)光绪年造户部大清银币“中”字壹两银质样币(LM16),完全未使用,少见 清代末朝因币制紊乱,朝廷亟思改革,光绪三十二年于天津户部造币总厂试制计重银币,见有壹两、伍钱、贰钱及壹钱四种,正面中央阴文“中”字,外围钤“大清银币”、珠圈外上钤满文,下钤币值“壹两”,左右分钤“户部”、“丙午”;背面中间蟠龙图,外围钤“光绪年造”及英文(译为“大清帝国银币”),仅试铸未发行,存世为数甚少

11【文化典藏】民国八年(1919年)袁世凯像背嘉禾图贰拾圆金质样币

    重16.28克,近未使用。

    自民国初年南京造币厂铸开国纪念金币始,到1949年间,金币铸造量少,但始终未停止,数量远远超有清一代,《中国近代机制币》一书收入民国金币33种,包括中央铸造品23种,云南铸造7种,山东2种,西藏1种。

12【文化典藏】民国八年(1919年)袁世凯像背嘉禾图贰拾圆金质样币

    重16.28克,近未使用。

    自民国初年南京造币厂铸开国纪念金币始,到1949年间,金币铸造量少,但始终未停止,数量远远超有清一代,《中国近代机制币》一书收入民国金币33种,包括中央铸造品23种,云南铸造7种,山东2种,西藏1种。

 
 
 
 

13【文化典藏】民国十二年(1923年)龙凤壹圆银币

    此银币重26.77克、直径39.5mm、厚2.5mm、实物如图。

    钱面:十二章国徽图,上环楷书“中华民国十二年造”。

    钱背:中心为楷书“壹元“二字,周围嘉禾纹饰。

    背景:这枚由天津造币厂铸行的银币,因正面“十二章国徽图”的龙、华虫(雉鸡)突出,民间将雉鸡误以为凤,俗称龙凤银币。据银币大家沈国言先生介绍,“十二章”图稿设计于民国元年8月,设计者为鲁迅、许寿裳和钱韬逊。 

    据查,在1912年8月28日《鲁迅日记》中有这样一段话:“与韬逊、季市同拟国徽告成,以交范总长,一为十二章,一为旗鉴,并简章二,共四图……”这显然与沈国言先生的考证相符合,当时鲁迅任北洋政府教育部社会教育局第一科科长,许、钱两人均在教育部供职过。鲁迅等肯定是奉命设计的。另外,北京鲁迅博物馆也收藏了一枚“十二章国徽图”铅模,铅模是天津造币厂雕模制作的。 

    由于袁世凯背叛民国,妄冀帝制,舆论力主银币废用袁大头图案,故政府于民国十二年(1923年)改用“十二章国徽图”制版,但试版方出,终以该项图案是北洋政府时期袁世凯的国徽图稿,难免有封建的帝王色彩,试铸新币后,并未被采用。版别有纪值文字,大字、小字版。因试铸币的数量极少,弥足珍贵,民国十七年(1926年)天津造币厂铸发二角、一角银辅币进入流通。本币为大字版。

 
 

14【文化典藏】民国十二年(1923年)龙凤壹圆银币

    此银币重26.77克、直径39.5mm、厚2.5mm、实物如图。

    钱面:十二章国徽图,上环楷书“中华民国十二年造”。

    钱背:中心为楷书“壹元“二字,周围嘉禾纹饰。

    背景:这枚由天津造币厂铸行的银币,因正面“十二章国徽图”的龙、华虫(雉鸡)突出,民间将雉鸡误以为凤,俗称龙凤银币。据银币大家沈国言先生介绍,“十二章”图稿设计于民国元年8月,设计者为鲁迅、许寿裳和钱韬逊。 

    据查,在1912年8月28日《鲁迅日记》中有这样一段话:“与韬逊、季市同拟国徽告成,以交范总长,一为十二章,一为旗鉴,并简章二,共四图……”这显然与沈国言先生的考证相符合,当时鲁迅任北洋政府教育部社会教育局第一科科长,许、钱两人均在教育部供职过。鲁迅等肯定是奉命设计的。另外,北京鲁迅博物馆也收藏了一枚“十二章国徽图”铅模,铅模是天津造币厂雕模制作的。 

    由于袁世凯背叛民国,妄冀帝制,舆论力主银币废用袁大头图案,故政府于民国十二年(1923年)改用“十二章国徽图”制版,但试版方出,终以该项图案是北洋政府时期袁世凯的国徽图稿,难免有封建的帝王色彩,试铸新币后,并未被采用。版别有纪值文字,大字、小字版。因试铸币的数量极少,弥足珍贵,民国十七年(1926年)天津造币厂铸发二角、一角银辅币进入流通。本币为大字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这些清代、民国金币估价上千万
中国价值最高的古钱币
2020年华山论剑——机制币篇
江南造币厂
史话:大清银币“圆,两之争”与大清金,银币之间的“本位之争”
金幤【丙午大清金幤】、【江南甲辰光绪元寶】喜敦版、【陕西光绪元寶】喜敦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