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晋如说儒第十二讲之一:仁是一种最高的德性 2014-11-21
晋如说儒第十二讲之一:仁是一种最高的德性
明德讲堂腾讯儒学徐晋如2014-11-21
《晋如说儒》第十二讲之一:仁是一种最高的德性
《晋如说儒》第十二讲之一:仁是一种最高的德性
徐晋如:(我们今天来)讲述《论语》的第四篇《里仁》篇。《里仁》篇一共26章,它的大旨都是孔子在谈与“仁”相关的问题。
在孔子那里,仁是一种最高的德性,所以不是一般人都能够做到仁的。有一些人尽管他们成就很大,尽管在品格上都有常人所无企及的地方,孔子也不轻易地称许他仁。
那么孔子所讲的“仁”,究竟何以会成为他心目中的最高德行?这是因为孔子的教育思想是一种全人教育思想。他认为人性的完善、品格的完成,这才叫做“仁”。因此,仁是心之全德,是一个人完全的品格,这样才能够叫做“仁”。从字面上来解释,“仁”的意思是法天则地,他的左边是一个“人”,一个“立人(旁)”,右边是两横,这两横,上面一横代表天,下面一横代表地,所以它的意思就是《中庸》里面所讲的“与天地参”,人与天地并列为三才,这就叫做“仁”。而且,在孔子的语境当中,“仁”往往是和中庸是可以划等号的,其实在很多时候孔子谈到“仁”,他其实就是在讲人与人相处的一种从容中道,一种中行之道。所以我们接下来就可以看到,他的“仁”在下面的几个篇章当中都可以用中庸来代替它。
好,我们来看第一章:
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这章它有一个背景,上古的时候,曾经有过这样的一段时期,统治者他把落百姓分部别居,有一些人他们是属于在品格上比较好的人,那么这些人居住在一些地方,那么又有一些人他们在品格上相对不那么好,受的教育不那么完全,那么这些人又通过政权的力量使他们住在另一个地方。上古曾经有过这样的一段历史时期。所以如果说你能够住到一种高尚社区的话,那么这是一件很光荣的事情。所以一般的人就会形成一种习惯。他说我们要选择一个住的社区,一定是要选择一个非常具有仁厚之风的地方,这就是所谓的“里仁为美”。
但是孔子提出“里仁为美”来,他是为了引出下面这句话,“择不处仁,焉得知”。假如说你在做选择的时候,你不以“仁”作为你的皈依,作为你的行事的标准,你这样的人怎么能够称得上是“知”呢?称得上是有智慧呢?当然这个“慧”本来是佛家的词,现在我们日用而不觉。
前面的“里仁为美”,它是指的一种历史传统,是一种社会现实,而后面“择不处仁,焉得知”主要强调你的内心。你在做选择的时候实际是你的内心在做出来的一个抉择。这个抉择,你是依照仁还是违背仁,这里面就体现出你是一个上智,还是一个下愚。
(作者:徐晋如)
《晋如说儒》是腾讯网儒学频道、深圳儒家文化研究会联手打造的高端文化讲座,学术性思辩性强,非常适宜大学以上文化程度的精英人士。讲座完全颠覆新文化运动以来的习惯观点,带领听众重新思考近代史,重新审视儒家文化。
主讲人徐晋如为古典文献学博士,深圳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兼任深圳市儒家文化研究会副会长,深圳国学院教务长,香港孔教学院永远名誉院长。著有文言诗文集《忏慧堂集》,学术专著《禅心剑气相思骨—中国诗词的道与法》、《缀石轩论诗杂著》等,是当代儒家诗教的首倡者。
(特别鸣谢:汉字创意设计师霍者先生)
本文系腾讯儒学独家原创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阅读: 说儒徐晋如中庸晋如说儒
·《晋如说儒》第十一讲之20:以德取天下更高明 2014.11.15
·《晋如说儒》第十一讲之十八:孔子艺术修养很精深 2014.11.03
·《晋如说儒》第十一讲之十七:不知礼数很要命 2014.10.31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邹鲁文化品格及其历史地位
孔子论君子人格
[转载]中庸之道与情理精神
君子文化在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影响和当代价值
儒学的现代重构
中华经典名句300句169:“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