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无事此静坐,一日似两日

 


 “无事此静坐,一日似两日”静,是一种气质也是一种修养


 


作者:苏轼 朝代:宋 


【诗词】:

无事此静坐,一日似两日。
若活七十年,便是百四十。
黄金几时成,白发日夜出。
开眼三千秋,速如驹过隙。
是故东坡老,贵汝一念息。
时来登此轩,目送过海席。
家山归未能,题诗寄屋壁。


无事此静坐


汪曾祺

    我的外祖父治家整饬,他家的房屋都收拾得很清爽,窗明几净。他有几间空房,檐外有几棵梧桐,室内有木榻、漆桌、藤椅,这是他待客的地方,但是他的客人很少,难得有人来。这几间房子是朝北的,夏天很凉快。南墙挂着一条横幅,写着五个正楷大字:


  无事此静坐

  我很欣赏这五个字的意思。稍大后,知道这是苏东坡的诗,下面的一句是:

  一日当两日

  事实上,外祖父也很少到这里来。倒是我常常拿了一本闲书,悄悄走进去,坐下来一看半天,看起来,我小小年纪,就已经有一点儿隐逸之气了。

  静,是一种气质,也是一种修养。诸葛亮云:“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心浮气躁,是成不了大气候的。静是要经过锻炼的,古人叫做“习静”。 唐人诗云:“山中习静朝观槿,松下清斋折露葵。”“习静”可能是道家的一种功夫,习于安静确实是生活于扰攘的尘世中人所不易做到的。静,不是一味地孤寂,不闻世事。我很欣赏宋儒的诗:“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唯静,才能观照万物,对于人间生活充满盎然的兴致。静是顺乎自然,也是合乎人道的。

  世界是喧闹的。我们现在无法逃到深山里去,唯一的办法是闹中取静。毛主席年轻时曾采用了几种锻炼自己的方法,一种是“闹市读书”。把自己的注意力高度集中起来,不受外界干扰,我想这是可以做到的。

  这是一种习惯,也是环境造成的。我下放张家口沙岭子农业科学研究所劳动,和三十几个农业工人同住一屋。他们吵吵闹闹,打着马锣唱山西梆子,我能做到心如止水,照样看书、写文章。我有两篇小说,就是在震耳的马锣声中写成的。这种功夫,多年不用,已经退步了,我现在写东西总还是希望有个比较安静的环境,但也不必一定要到海边或山边的别墅中才能构想。

  大概有十多年了,我养成了静坐的习惯。我家有一对旧沙发,有几十年了。我每天早上泡一杯茶,点一支烟,坐在沙发里,坐一个多小时。虽是端然坐,然而浮想联翩。一些故人往事、一些声音、一些颜色、一些语言、一些细节,会逐渐在我的眼前清晰起来、生动起来。这样连续坐几个早晨,想得成熟了,就能落笔写出一点东西。我的一些小说散文,常得之于清晨静坐之中。“静思往事,如在目底”。我觉得这是最好的创作心理状态。就是下笔的时候,也最好心里很平静,如白石老人题画所说:“心闲气静一挥。”

  我是个比较恬淡平和的人,但有时也不免浮躁,最近就有点儿如我家乡话所说“心里长草”。我希望政通人和,使大家能安安静静坐下来,想一点儿事,读一点儿书,写一点儿文章。
 


无事此静坐

作者:今夕何

    宋人苏东坡诗云:
  无事此静坐,一日似两日。
  若活七十年,便是百四十。
  苏轼是挺会过日子的,因为他的日子不大好过。宋神宗时,苏轼不满王安石的变法,结果差点掉了脑袋。后来从牢里出来,被贬黄州。正是这一遭遇改变了他的一生。被贬时薪俸可怜,生活艰难,苏轼便将黄州外几十亩荒地开垦作田。这黄州东面不远的山坡就是东坡,然后便有东坡居士。
  后来苏东坡信道。也许这首诗便是这之后所作。 “习静”,大概是道家的一种练习方式。打坐,入定,进入物我两忘的状态——这大概是佛道两家的某种大境界;不易得。在中国古代,一个文人在落魄之时往往转向宗教,佛,或道。与其说落魄,还有种说法是重新审视自己的人生。恐怕一个人总得经历低谷时才会进行深刻反思。这时候他得静坐,然后反思:人生怎么会这样。
  唐人李白也有诗云: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李白一生也是仕途坎坷。不知道是不是一次又一次地打击,让他静坐下来,沉思之后,写下这篇“独坐敬亭山”?
  无事此静坐。只有当一个人真正安静下来,才能想清楚很多事情。生活就像一汪浑水,得静下来,慢慢地,让杂质落底,才得见清澈之水。我常常便这么地一想:啊,又过了一月;啊,又过了一年。然则对这些岁月却没有什么印象似的。因此,应该经常静一下,想想自己这几天正在干什么,这个月正在干什么,这一年正在干什么。
  无事此静坐。短短五个字,做起来却不易。首先,得无事。无事不容易,对于忙忙碌碌的我们,能谈得上无事的时候恐怕太少。即使下了班,或者结束一天工作,坐在沙发,躺在床上,心里有事,则仍不能称之为无事。况且我们还会给自己找事:看电影、玩游戏、听音乐……生怕无事可干。也许这只是对于忙碌状态的一种习惯,我们不习惯于无事了。
  静坐,更难。现在要找一个静的地方,那也得费一番功夫。街道上那是噪音的天下。住处也常常有各种杂音。公园、书店,那也是不行的。噪音无处不在。
  看样子,只好闹中取静。这要苦练才行。汪曾祺写道:静是需要锻炼的。我很以之为然。可是我生来便是生性较浮躁,心里容不下太多繁琐事。而对于习静,也没见有人写出什么可行之法来。估且这样,每天想起时便念一句:无事此静坐。也许管点用。

 


无事此静坐
作者: 柳伟平

    “我的车轮太快/落雨的时候,恰好/已经骑过了白堤/错过了晚唐太守的浅草马蹄/和那一曲千古吟唱《忆江南》//前面是断桥/搁下车钻进桥边凉亭/顺便 /在白娘子和许仙的传说中/稍作停留//一柄穿针引线的伞/就是在这座桥下/演绎了一段佳话让江南/美丽了一千年/忧伤了一千年/此刻湖上归来的一叶扁舟 /船中坐着谁?//家居杭州/江南雨随时会打湿你的日程/你也随时可以踱进一首唐诗一首宋词/或者一则山色空朦的传奇/在其中小坐” ——李曙白《避雨》
    我非常喜欢苏东坡的两句诗:“无事此静坐,一日胜两日”,因为静是一种独特的气质,也是一种自在的修养。孔明说:“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更是将宁静与修身治国平天下结合起来,提到了另一个高度。可是十分遗憾的是,我们的时代确然是浮躁了,充满喧嚣了。不过也有人始终怀了一颗宁静的心,观察着个世界,内省着自己的灵魂,达到一种淡泊飘逸的境地。当他们将这种境界用诗的形式展示给大家,像维吉尔带了但丁到另一个肉眼不可见的世界去游历一样,他们就带我们进入一个美好的世界,让我们望峰息心,窥谷忘返。而上面这首李曙白老师的诗正是其中的一首。
    我是很久以前就读到李老师的诗歌的,喜欢的原因是觉得他的诗歌易读。所谓易读,就是诗歌从头到尾无一字拗口,且节奏轻快,一顺到底,绝无半点阻滞。这与当今诗坛上诗歌普遍越来越冗长,越来越晦涩枯燥形成鲜明对比。在我看来,那种让人不知所云的诗歌,其实是作者内心空虚,肚中无货,于是只能将一些风马牛不相及的意象胡乱拼凑,且俨然以先锋派诗人自命,实则文字垃圾一堆,破坏了诗歌在大众心目中高洁的形象。
    而在李老师的诗歌中,绝难发现这种现象。他的诗好象总是从清溪里新洗过的,涤去了多余的辞藻。这一步骤在其他诗人眼中视为“敲打”。像青年诗人刘希全便这样写道:“要经常默念敲打这个词,要让它在耳边回响,它要像一把斧子来到手上,敲掉那些多余的、浮华的、虚妄的东西,比如那些夸张,比如那些沉滞的、缺乏生命力的想象。或者那些硬拼凑上去的、所谓‘意义’等等。这些东西应该被彻底敲掉,从而使诗歌变得结实有力,要露出筋和骨……”这与“清洗”的道理都是一样的,可是我不忍心用“敲打”这个暴戾粗蛮的字眼作用在李老师这些清秀可喜的小诗上。所以我情愿用“清洗”来代替同等意义的“敲打”。因为“清洗”更能让人想到浣纱的西施,这与江南独有的情致相符,也更与李老师诗歌中酿造的意韵相符。
    经一番清洗之后,诗歌便自然变得轻快流畅,宛如溪水还在诗中余留了清凉和活泼的天性。于是读他的诗,便如一幅溪山行旅图在眼前突然打开,一种清新的感觉迎面而至,让人情不自禁要舒怀微笑,既而遐思,既而再读,再微笑……若有所悟又觉言近旨远,未能完全领悟,心中却一片空明清澈。
    且看上面这首诗《避雨》,诗中描写的是最简单不过的事情:骑车过白堤,天降小雨,于是躲进凉亭。若是普通人的话,估计已经在大骂晦气了,可是诗人的眼光思绪总有些不同,且不说诗人在雨中“精骛八极,神游万仞”,这种词语都太剑拔弩张、锋芒毕露了。在西湖,精无须骛,神无须游,只要站在风中,便有无数掌故传奇自己跑来,在你的内心里醉醺醺地清漾了。你只要将它们一一捞起,用一条柳枝轻轻一穿,便是绝妙好辞了。
    所以我总觉得,好的诗歌并不是诗人做出来的,而是原本就存在的,存在于一阵风之后,存在于一口古钟沉着结实的响声中,它无处不在。而诗人便用除去障翳的眼睛将它们寻找出来,用文字将它们串联在一起。为了方便,我愿意将诗歌比作河流。诗人从芦苇深处将它找到,用文字将它放置到读者面前。而读者读诗,便是在这条河流中畅游。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彻底读懂,正如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明白河流。游完了,你可以带走清凉和愉悦,但是你带不走一条河流。诗歌的价值决不仅仅在于完成一次洗礼,或者成为一只传声筒,正如河流的价值不仅仅是灌溉农田,或者供人垂钓一样。它有它自己的路径,你可以说它盲目,但是他们是那么有规律。“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这比一些太有目的性的人要真淳良善得多。
    而这首诗,便是这样的。所以任何解释都是片面的,现在想说的只是自己的看法。
    诗中写道“我的车轮太快/落雨的时候,恰好/已经骑过了白堤/错过了晚唐太守的浅草马蹄/和那一曲千古吟唱《忆江南》”。在这里,骑车竟似在历史中穿行,白居易正要歌吟,可是一位现代诗人却因为“车轮太快”,不幸错过了。这里写得有趣又不失典雅。
    且继续往下看,“前面是断桥/搁下车钻进桥边凉亭/顺便/在白娘子和许仙的传说中/稍作停留”。诗人笔法闲适自如:因为有雨,所以钻进凉亭。可是西湖的历史总是扑面而来。断桥上那闻名遐迩的小情侣所编织的精美故事,诗人轻轻易易便进去了,就像我们轻轻易易地进入他的诗一样,一切都从容不迫、神定气闲。而“ 稍作停留”四字却也略略有些凉色,因为停留之后,诗人不是又要回到喧嚣的人群中了吗?
    然而此刻是属于历史和西湖的,诗人接着写:“一柄穿针引线的伞/就是在这座桥下/演绎了一段佳话让江南/美丽了一千年/忧伤了一千年”笔锋继续变动,气氛 变得有些感伤。“美丽了一千年,忧伤了一千年”,怎不令人在巨大的时空中深感自身的渺小,因而怅然若失。而失去的是什么,却是谁也想不起来。于是情不自禁地要站在西湖边上与诗人一起,向烟雨朦胧处遥望了。看到的是什么?“此刻湖上归来的一叶扁舟/船中坐着谁?”这句轻轻一问,更是让人遐想联翩:湖中那叶扁舟里,是不是坐着白娘子和许仙,正从一个辽远的时空中归来?或者,是不是又有一段美丽的故事在船上发生,让西湖再美丽一千年,忧伤一千年?气氛又从感伤转入到对时空的思索了。
    诗的最后一段“家居杭州/江南雨随时会打湿你的日程/你也随时可以踱进一首唐诗一首宋词/或者一则山色空朦的传奇/在其中小坐”。用清淡的笔触,天真而自得地写出家居杭州的好处。江南雨随时打湿日程,闲暇时可以踱进唐诗宋词中小坐,写得闲散清爽,惹人称羡。
    不仅想起李老师的另一首诗中写的“饮到最后,你也成了绿绿的一片/在偌大的西湖中浸泡/若沉若浮”。而我们读他的诗,竟也觉得自己成了诗歌中绿绿的一片,在一片空灵、轻逸的世界里若沉若浮了。
    “无事此静坐,一日胜两日”,感觉真好。
 

 

无事此静坐
亚洲太阳

    这个题目源于苏轼的一首诗。原句是这样的:“无事此静坐,一日当两日。”我很喜欢前一句诗,它让人一听就云淡风轻。
    静,是一种气质,也是一种修养。
    诸葛亮云:“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静下心来,才能把事做得轰轰烈烈,而心浮气躁的人永远把事做得虎头蛇尾。
    凡人大多羡慕隐于幽静山林的隐士高人,称他们为天外飞仙。但我认为真正的静不一定要到神仙之境中去寻。古人也说,大隐隐于朝,中隐隐于市,小隐隐于野。
    只有内心的安宁才是真正的万籁俱寂——任凭风吹浪打,我自岿然不动,这是静的境界。为闲而隐,不能称之为静,而是逃。
    毛主席年轻的时候采取闹市读书的方法来锻炼自己。没错,闹中取静,反而能把静提取得更纯粹。世界是喧嚣的,我们不可避免的接收物质和精神的双重噪音。注意,是接收,而不是接受。用英语来说,是receive,而不是accept。这两者之间有很大差别,每个人都接收,但只有静的人才不为所动。
    但是,静不是一味的孤寂,寡闻。宋儒有句诗:“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惟有静,才能站在时局之外冷静地观照,客观地分析,审慎地思考。静顺乎自然,合乎人道,为我们斩断覆满心灵的野草。
    苏轼大概就是因为参透了静的哲学,所以才那么禁打禁贬,从京师一直贬到海南,也没见他想不开过。倒是作了无数叫好又叫座的诗篇,让皇帝郁闷,也让后人顶礼膜拜。他的“竹杖芒鞋轻胜马”中有静的光芒,他的“黄州惠州澹州”中有静的诙谐,他的“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中有静的哲学。
    汪曾祺亦是一位懂静的人。《无事此静坐》就是它的一部散文集的书名。在我的印象中,他是黄油烙饼中的那个纯真活泼却总是饿的小孩,也是多年父子成兄弟中那个幸福自由的儿子。不知为什么,每当读他的文字,心里总有一种暖流,就像过年时大家围坐在热炕头上聊天的那种温馨踏实的感觉。也许,汪曾祺散文的另一个名字叫朴素,一种介于唯美白洋淀派和憨实山药蛋派之间的让人安心又温馨的文字。
    也许,我们也需要暂时清空杂念,退隐江湖,高瞻远瞩,给自己的未来寻一个静谧的归属。

 

 

无事此静坐

 

   “无事此静坐,一日当两日。”

    在汪曾祺老先生的散文集中读到了苏东坡的两句诗,先生无比喜爱,用前半句当作了书名。先生说,那两句话是祖父悬于祖宅厅堂南墙上的横幅上的字,先生带着这几个字走出了高邮,走到了昆明,走进了中国的文坛,文笔优雅,故事动人,人生如同他的笔端,叙述起来依然汩汩温情。

    无事此静坐。即使只是初次读到,心里也难以名状地珍爱这五个字。一来,那应该是“宅”的最高境界;二来,它让我想到了汪先生提到的另一句话:想一点事、读一点书、写一点文章,似乎先生的这句叮咛就是脱胎于此;再者,因为爱先生,而爱先生所爱的字,这当然也是爱屋及乌的情结使然。既然没有什么时候可做,安静下来,看书、写字,自然是绝佳的主意。

    闲暇重读三毛的文字,依然那样清新,充满着冒险的意味,文字的简洁和到位让我赞叹不已,撒哈拉的故事,到处都是不为人知的秘闻,即使今人有再多关于沙漠的文字,我依然独爱于她,只有她的文字充满着无尽的爱意,就像半夜读完后,随手写下的感受:“漂泊,是一个人的海角天涯,三毛的爱和流浪,是滚滚红尘中最美丽的俗世风景。”

    林清玄的菩提系列的散文,继续秉承了他清丽隽远的风格,只是更多佛教的布道,更多关于佛的思考,篇幅短小,寓意深刻,三言两语就把一个道理说得非常清楚,最爱他对“禅”的解释:简单的示意。这样的解释出自中国的象形文字的涵义理解,更多的则是一个礼佛人内心对佛的参悟。林清玄的新散文已经许久没有读到,若能安静将他的菩提系列读完,倒也是心灵的一大洗礼。

    肖锋的《少数派》则是另一种风格的书,短小精悍的评论,完全《新周刊》风格,这也难怪,主笔的文字风格很大程度上就决定了杂志的风格,信手摘录了他的很多妙语,针砭时弊,言简意赅,虽然不同于散文的优美,小说的精巧,却依然是我钟爱的风格。最赞叹他对婚姻的评论,将婚姻比喻成家庭责任有限公司,诙谐中充满了无尽的智慧,令我辈望尘莫及。

    我依然不是传统的好学生,因为我依然不习惯读艰深的专业书,即使拥有再多的时间,我也依然一相情愿地把所有的时间用来听三毛们讲故事,听汪曾祺说人生,听那些健在的或者已逝的老者们说那些年代,那些人生,那些随风往事。

    无事此静坐,对于我来说,依然是绝好的主意。


    “无事此静坐,有福方读书。”

    “无事此静坐,有福方读书。”是清末民初被当时公认的海上四大书法家之一的张祖翼的一幅对联。读过之后没有感慨,只傻傻的愣了一会儿。


    这个世界要是没有人类的行为,其实是挺宁静的,春花秋月,天籁蛙鸣,斗转星移,可自从有了人类的活动,就全都乱套了,战争是人制造的、族群是人划分的,教派是人创建的,等级是人设立的,贫富尊严美丑等等等等,都是人这个东西给鼓捣出来的。整出这些东西后。滚滚红尘中人们就不停的奔忙,拼搏,追求,想功成名就、想出人头地,想流芳百世,想得道、想成仙、想能力、智慧、金钱、高尚,想……….算了,干吗替人家想这么多事,还是想想自己想什么吧。向往环境宁静,内心祥和,心灵清凉,可上哪儿去找呢?貌不出众,财不丰、势不大、位不高,别墅名车想都不敢想,那些漂亮的美女没一个愿意搭理我的,没办法,只好追求能静静的坐在那里,给贪念这头野兽一个安乐死的场所。


    静坐是孤独的,人是社会性的动物,必须要与其他人交往,否则能活下来真是奇迹,没有人能忍受绝对的孤独,但绝对不能忍受孤独的人必定是一个空虚肤浅的人,就像以前的我,单独呆一会都忍受不了,都感觉是一种痛苦失败上刑,时间总是排得满满的,只要一闲下来,必定要有一项活动,喝酒、下棋、网游,找人闲聊,在家里就看电视,什么粗制滥造的节目都看,什么无聊的肥皂剧都瞧,在朋友眼里充实丰富,有内容,实际上是自己的内心的空虚和浮躁。贫乏的傻大巫和无聊的傻大巫是不能单独在一起的。任何无聊的事都能让我觉得比和傻大巫在一起有趣。这些活动都是在掩饰自己的空虚肤浅。
    和别人一起,不管说什么深奥和经典的东西,都只是在闲聊,唯有自己沉浸于古往今来思想家大德们的经书著作时,心灵才会有感悟到那份清凉和惬意。也曾走遍了中国很多地区城市,不过是为了炫耀留念游览,但是只有自己单独静坐在旷野中,独自面对暮色苍茫的原野,滚滚逝去的长江,暮归的水牛农夫,才真正感觉自己融入了这风景之中。才感到什么是生活,什么是世界。静坐必需无事,无事才能静坐。祖师云:无事即贵人。

    说到读书,读书的确是一种福气,不是为了升学和功名,不是为了消遣娱乐,而是沉浸在与古圣先贤的倾心交谈中,这种美好和惬意真是一种莫大的福气。

    有空闲修持正法,称为闲暇。无暇是指八无暇处: 地狱处、饿鬼处、傍生处、边鄙地、长寿天、邪见、不遇佛出世(暗劫)、喑哑。无论是转生在此八处的任何一处,均无有空闲修法。也就是说,当你能读着《金刚经》这样著作,并且为之震撼慑服时。不论迷悟都是天大福气。

    苦难人是读不到书的,读到书的人是不会有苦难的。(当然,如果以为一些印刷垃圾也可以称为书的话,你的苦难还在后头。)

    西泠印社柏堂后石坊额上隶书“西泠印社”四字,也是张祖翼所书。弘一法师李叔同就是西泠印社的早期社员。估计弘一法师是读书了 !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诗歌百练:画鱼歌(苏轼)
2016年9月23日一日一诗莫卧儿:《苏轼》(读诗版)
苏轼最有名的六首古诗,一起来感受大文豪的气概!
宋代不只有词,这六首宋诗,出神入化,你可知?
趙孟頫书《苏轼西湖诗》
扎加耶夫斯基诗歌精选|我读一首中国诗,写于一千年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