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伤寒论第371条诸家解说

太空游客 独秀经方 2022-09-02 08:20 发表于安徽

第371条

热利下重者,白头翁汤主之。

金·成无己《注解伤寒论》


利则津液少,热则伤气,气虚下利,致后重也。与白头翁汤,散热浓肠。

清·吴谦《医宗金鉴》

本条与第373条同讲。


此承上条以出其治也。下利欲饮水者,热利下夺津液,求水以济干也。热利下重者,热伤气滞,里急后重,便脓血也。二者皆以白头翁汤主之者,以其大苦大寒,寒能胜热,苦能燥湿也。

集注

程知按少阴自利而渴,亦有虚而引水自救者,犹当以小便之赤白,脉之迟数辨之。此言热邪内结者也,热邪内结而致下重,故纯用苦寒以胜热而厚肠也。


清·柯琴《伤寒来苏集》

暴注下迫属于热,热利下重,乃湿热之秽气郁遏广肠,故魄门重滞而难出也。《内经》曰∶“小肠移热于大肠为虑瘕。”即此是也。

清·黄元御《伤寒悬解》

阳回热过,肝气郁陷,泄利未止,而益以后重,宜白头翁汤清其郁热也。

清·曹颖甫《伤寒发微》

何以知为热利?手足不寒而脉数,秽气逼人者是下重者,湿与热并而下气不通也。气不通,则秽物不得宣泄。白头翁汤方治,白头翁、秦皮以清凉破血分之热,黄连、黄柏以苦燥除下焦之湿,然后热湿并去,而热利当止。盖下重之由,出于气阻,气阻之由,根于湿热,不更用疏气药者,所谓伏其所主也。

刘渡舟《刘渡舟伤寒论讲稿》

本条与第373条同讲。

这两条论述厥阴热利的证治。

第371条热利下重者,白头翁汤主之,和下面第373条下利欲饮水者,以有热故也,白头翁汤主之要联系到一起看。

热利和寒利迥然有别。厥阴有热利有寒利,这是热利。怎么知道它是热利?—个是下利黏液,有脓血便;另一个是有下重,有口渴,乐意喝水。湿热之邪伤了肠道,大便黏秽,或者杂见脓血,脉见沉弦,舌苔黄腻,小便发黄,这个就是肝不疏泄,湿热下排,所以有里急后重这样一个特点。脉见沉弦,或者沉弦而滑,这种利就叫厥阴热利,要用白头翁汤治疗。白头翁汤是专治之法,不是通治之法。王孟英就善用白头翁汤治痢疾。

白头翁汤由白头翁二两,黄柏、黄连、秦皮各三两组成,方子很简洁,三两黄连柏与秦,白头二两妙通神,病缘热利时思水,下重难通此药真。黄连厚肠胃,善治痢疾。黄柏寒以清热,苦以燥湿,在清热的同时还能够滋养肾阴。秦皮也是入肝经的,稍微有点儿涩,清肝胆之热,去湿热里还稍微带点儿收敛的意思,还能治目疾。白头翁是白头翁汤的主药,善治毒痢,是治毒热痢疾的专药。

临床上用白头翁汤治痢疾,例子很多,不胜枚举。不过,属于温病下利伤阴,下焦不约的,就是一甲煎证,只能用生牡蛎敛阴,不能用白头翁汤。大家在临床上要是遇到阴虚性的下利,舌头红红的,没有苔,舌头上尽是些裂纹,还腹泻,必须加上点儿牡蛎,用点儿石斛,用点儿生山药,得给它养胃阴,养胃肠之阴,固下焦,那就好了。千万不要用苦寒的药。


胡希恕《胡希恕讲伤寒论》

通脉四逆汤是治阴寒下利最重的药。这里是热利下重,下重是指里急后重了,这几个药相当的好,白头翁汤这几个药都是苦寒药,都起收敛作用,白头翁本草上就有既治痛又治血,所以脓血便用白头翁汤是相当好的,这个除了收敛作用,还有苦寒消炎,止利止血的作用。

我遇到过热利下重,只是用白头翁汤这四个药还不太够,要再加大黄,这个你们在临床上加没有错的,不用加太多,就搁6克二钱就行了。这里白头翁应该三两,这几个药是等分,全是三两。遇到热利,有脉数下利,有热,或者渴而下利,脉数,这都是热利,热重而且下重,这里正说的是痢疾。

如果有血便呢,下血,这个叫赤痢呀,这我遇到过,解的就是血汤子,没有粪便,这个病厉害,说死就死,这个情形你要用白头翁汤加阿胶,《金匮》有,妇人在妊娠的时候,下利凶急,白头翁加甘草阿胶汤主之。这个阿胶对这个赤痢非常好,同时加甘草,要是有里急后重的情形,加上大黄也没问题的,没有里急后重就加甘草、阿胶,这个方子治痢疾最常用了。

一般的痢疾也有里急后重,我们用白头翁汤就行,有里急后重可以加大黄,如果现柴胡证,就用大柴胡汤加石膏。

所以张仲景的这部书呀,辨到最后是方证,就是方剂的适应症,你非辨到这个地方不可,所以一般研究仲景的书的人,认为经方不好使,不知道哪个方子治什么病,是不了解这个,仲景是让你辨证,它这个方子都有一定的适应症候,像「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桂枝汤主之」,你用别的方子不行,它非常严谨,它辨到最后、最尖端就是方证。

咱们现在辨证,知道这个虚的,那个实的,可到这个顶点,他不辨,他不会辨,顶点就是方证。太阳病发汗的方子有二十多个,你随便拿个方子发汗行吗?绝对不行。太阳法当发汗,怎么发,具体的问题,具体分析。

王付【释疑解惑】 

①怎样理解“下重”?

答:㈠辨识“热利”的临床意义有二,一是利下肛门灼热;二是突出病变证机是热。㈡辨识“下重”的临床意义有二,一是里急后重即肛门下坠;二是大便不爽,滞涩难下;病变证机是浊热壅滞,扰乱气机,经气不利。

②怎样运用白头翁汤?

答:运用白头翁汤主治“下利”,一是主治急性肠胃炎引起的腹泻;二是主治细菌性痢疾或阿米巴痢疾引起的下利赤多白少,合理选用白头翁汤,都能取得预期治疗效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倪海厦伤寒论笔记(四0三)辨厥阴病脉证并治/第371/白头翁汤
胡希恕金匮要略讲座全文二
白头翁汤原文用法用量与原方组成注解
腹泻   白头翁汤
缓解腹痛 里急后重 痢疾 现代方剂——白头翁汤应用介绍
厥阴病篇:下利论治(2)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