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
 
一、组成与功用
 
本方出自《伤寒论》。药方组成:
 
麻黄6克,杏仁9克,桑白皮10克,连翘9克,赤小豆30克,大枣12枚,生姜6克,甘草6克
 
水煎分三次温服。
 
主治:《伤寒论》第262条曰:“伤寒,热瘀在里,身必黄。麻黄连翘赤小豆汤主之”。
 
本方功用,清代尤在泾曾谓:麻黄、杏仁、生姜之辛温,以发越其表,赤小豆、连翘、梓白皮之苦寒甘以清热于里,大枣、甘草甘温悦脾,以为散湿驱邪之用。合而言之,茵陈蒿汤,是下热之剂;栀子檗皮汤,是清热之剂,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是散热之剂也(《伤寒贯珠集》)。
 
理解本方功用的重点,是辩表发病机里。伤寒发热,是为表热;如果热邪传里,应该传到阳明、少阳。但本方热瘀在里,说明热既没从表汗而退,也未里传阳明,而是瘀在太阳膀胱和太阴肺,并且热瘀在里已成热毒,所以要解毒。方名麻黄、连翘、赤小豆,就点明了本方三大作用和三种治法:发汗、解毒、利尿,仍以发汗、宣肺为主。与一般的发汗表寒方法相比,本方多了利尿解毒。
 
二、临床应用
 
根据大量医案来看,本方主要用治三方面疾病:阳黄、肾炎、皮肤病。
 
1、急性黄疸型肝炎
 
 张某某,女,22岁,1980年4月5日初诊。三天来畏寒,发热38℃,汗出不彻,周身无力,右胁隐痛,渐感口苦咽干,腹胀,食欲不振,面目发黄,小便短赤不利。舌红苔黄腻,脉滑数。症属太阳寒邪未去,阳明湿热内蒸肝胆,胆汁泛滥。治宜:清热利湿,疏肝利胆。处方:
 
麻黄6克,连翘10克,赤小豆20克,梓白皮10克,杏仁10克,甘草6克,姜枣引。
 
服3剂,体温将至正常,畏寒消失,饮食增加,小便增多。乃改服下方:
 
板蓝根30克,连翘15克,赤小豆20克,桑白皮10克,杏仁10克,甘草6克。
 
连服15剂后黄疸消退,又服15剂后各项化验正常,病告痊愈。二年后随访,未见复发。(李学清医案)
 
【按语】本例患者证属湿热黄疸兼表之证。太阳表邪未解,故见发热、恶寒、汗出不彻;阳明湿热内蕴,乃见面目发黄,小便短赤不利,舌红苔黄腻等症。病症恰与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方证相合,故以该方治之。一诊药后寒热已除,表证已罢,故于前方中麻黄之表散,加板蓝根清热解毒,连服1月,伴湿化热清,黄疸自除。
 
另外,黄疸初期,须辩明证情,不可一味滥用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治之。若见发热恶寒症状者,自宜麻黄连翘赤小豆汤主之;湿热郁表,表虚有汗者,则宜桂枝加黄芪汤治之;寒热往来;脉弦口干者,又属小柴胡汤所主。
 
2、急性肾炎
 
余某某,女,11岁。十天前,下肢有散在的脓疱疮,伴有恶寒、低热。近三天来,晨起面部浮肿,目如卧蚕,下肢稍肿,小便黄少,胸闷,咳嗽,腹胀,食欲不振,精神疲倦,舌苔薄腻,脉濡细。尿检:蛋白+++。证属风寒外束,肺失宣降,湿热内蕴,水道壅遏。选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加减。处方:
 
炙麻黄6克,连翘、桑白皮、杏仁各10克,赤小豆15克,茯苓皮12克,防已,大腹皮各10克,生姜3片。
 
服药三剂,周身微汗出,低热退,恶寒罢,浮肿减轻。以原方减麻黄用量,去生姜,加白术10克,续服20余剂,诸症悉除,尿常规正常。随访半年,未见复发。  (戴长林医案)
 
【按语】本案患者发病三天后即晨起面部浮肿,目如卧蚕、下肢微肿,尿检属急性肾炎。据中医理论分析,恶寒、发热、无汗、胸闷咳嗽,此属风寒束表,肺气失宣;下肢见脓疱疮、腹胀、尿黄、苔薄黄腻,又为湿热内蕴。故其病机当属风寒外束,肺失宣降,湿热内蕴,停水泛滥。治宜外散表邪,内清湿热。方选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并加茯苓皮、防已、大腹皮增强行气利水之力。
 
3、顽固性荨麻疹
 
李某,男,43岁,1981年8月20日初诊。患荨麻疹,时发时消已有两年多,暑热之季更甚。发作时颜面潮红起块,阴股、两腘、两肘疹片如云,瘙痒难忍,口渴便秘,微有恶寒,舌绛苔腻,脉弦而数。辩证:风湿蕴热肌肤,营卫失和。治宜驱风、散热、利湿。处方:
 
麻黄6克,连翘10克,赤小豆15克,桑皮10克,杏仁10克,甘草6克,姜枣为引。
 
连服14剂后,荨麻疹渐消,迄今两年未发。
(李学清医案)
 
【按语】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本为治黄疸证属湿热兼夾表寒者而设。因本案病发暑月,外感寒邪,内有湿热,口渴便秘,舌红苔腻,属湿热内蕴之证,治宜外散表邪,内除湿热。与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双解表里,使数年顽疾得以平复。
 
三、更多医案
 
1、身目俱黄
 
章某,女,冒雨而伤寒湿,始有寒热,并不介意,渐而身目俱黄,肌肤无汗,小溲不利,皮肤搔痒如有蚁行,纳谷锐减,头蒙肢软,脉偏浮数,苔白燥。究其致疸之因,揣摩发黄机理,正如仲景所谓“瘀热在里,身必发黄”,法当宣肺气以布治节,开腠理而达郁热。处方:
 
净麻黄、嫩前胡各2钱,杏仁,炙桑皮,大连翘各4钱,白术,佩兰叶各3钱,鸡苏散(包),赤小豆各5钱,玉桔梗1.5钱,藿香正气散2钱。日2次服,三帖。
 
复诊,前方投服,一剂而汗出溲行,肤痒顿除,疸色稍退。尽三剂,黄疸基本消退,可见仲景方法之效。病退药退,不可徒伤正气,宜培中运脾。
 
杏仁,炙桑皮,茯苓,党参,白术,大连翘,焦六曲各4钱,佩兰叶,广郁金各3钱,前胡2钱,玉桔梗1钱,5剂。
 
(《周兰若医案》)
 
按语:王孟英谓:余治湿热发黄而表有寒湿者,以香薷易麻黄辄效,何廉臣氏用之亦验,可为古方今用之范例。现今用治风水(急性肾小球肾炎)及风疹频发不效者,效用卓著。
 
孤云独闲:以香薷易麻黄,可用天夏季暑湿较重之时。
 
2、周身瘙痒
 
高某某,男,20岁。周身泛起皮疹,色红成片,奇痒难忍,用手搔之而画缕成痕而高出皮面。举凡疏风清热利湿之药,尝之殆遍而不效。微恶风寒,小便短赤不利,舌苔白而略腻,切其脉浮弦。辨为风湿客表,阳气拂郁而有郁热成疸之机。疏方:
 
麻黄9克,杏仁9克,桑白皮9克,连翘9克,赤小豆30克,生姜12克,炙甘草3克,大枣7枚。
 
仅服2剂,微见汗出而瘥。
 
(刘渡舟医案)
 
按语:皮肤瘙痒之证,凡见脉浮,苔腻者,皆可考虑使用本方。
 
3、肾风水肿
 
樊某,男,28岁。患慢性肾炎两年余,先后在市级医院住院治疗两次,用抗菌素、激素及利尿剂治疗,症情缓解。但尿化验始终Pr(卅),下肢轻,中度浮肿不消。缘气候变化而患感冒使病情加重,经用青霉素一周病无缓解,故于1985年11月5日前来就诊。症见:颜面虚浮,眼睑浮肿,双下肢浮肿,按之没指,腰胀痛,左侧尤甚,小便量少,色如茶,腹胀食少,舌边尖红,苔黄而粘,脉滑少力。证属邪热入里,与水壅结而成湿热内盛,治以清热利水解毒。方药:
 
麻黄10克,连翘15克,赤小豆50克,杏仁15克(捣),茯苓20克,泽泻15克,白花蛇舌草35克,生姜1克,大枣5枚。
 
服药5剂.尿量大增,肿消大半,舌苔趋净。上方增党参15克,炒山药20克,山萸肉15克。服7剂,病情稳定,病者只有活动后下肢有轻度浮肿,继以补益肾气法,巩固疗效。
 
(张东军医案:)
 
按语:张氏认为,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治疗湿热内盛之肾风水肿,尤以服用激素后水肿不退而有湿热之证者为宜。凡湿热蕴结于里,不论表邪有无,均可投用本方。
 
4、浮肿紫斑
 
何某某,女,15岁,1981年3月14日诊。发病前三天曾感冒发热,未治而热退。继则面部四肢浮肿,下肢发生紫斑,纳减,苔薄,脉小滑。双下肢有散在性黄豆大小紫斑数十枚,不痛不痒,面部和四肢浮肿。临床印象:1.急性肾小球肾炎;2.急性过敏性紫癜症。处方:
 
麻黄9克,连翘12克,赤小豆30克,桑皮12克,桃,杏仁各10克,生姜皮3克,大枣5枚。
 
3剂,浮肿,紫斑全消。继服5剂,尿检正常,随访一年正常。
 
(李浩然医案)
 
按语:本案为外感引动湿热,肺肾同病,水气不化而见水肿;湿热迫血妄行,外发紫斑。总以解表化湿,宣肺利水为宜,麻黄连翘赤小豆汤主之。
 
5、肌衄
 
张某某.女14岁,1984年3月8日诊。初起身有寒热,体温39,纳呆,呕吐,四肢关节肿痛,以膝踝关节较剧,继在膝,小腿部出现对称性,大小不等,稍隆起之出血性丘疹,苔白腻,脉沉细数。证属外邪束表,湿热郁蒸,热迫血溢而致肌衄。治宜疏风清热,祛湿凉血。处方:
 
麻黄3克,连翘12克,杏仁,甘草,赤小豆30克,白藓皮,黄柏,赤芍各10克,茵陈15克,紫草30克,生姜5片,红枣12枚。煎服。
 
服药3剂后紫癜略退,诸症亦减轻,关节疼痛仍在,照原方加防己,木通各10克,续服3剂而愈。
 
(于世楼医案)
 
按语:外有邪气束表,内有湿热蕴结。寒热无汗,则湿热无外泄之路;郁蒸肌表,损伤阳络,而致肌衄。治宜外散表邪,内利湿热,麻黄连翘赤小豆汤与之相宜,果三投而愈。
 
6、咳嗽(慢性支气管炎)
 
孙姓,男,59岁,1980年2月2日就诊。夙病慢支12年。3日前不慎受凉后宿疾再作,发热恶寒,无汗而咳,头痛身重,喘不得平卧,胸闷气急,咳吐痰量多而粘,色微黄,纳呆恶心,小便不利,下肢浮肿,舌质红,苔黄腻,脉浮略数。证属风寒犯肺,湿聚化热,肺失和降。拟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加味:
 
麻黄9克,连翘12克,杏仁,炙桑白皮,甜葶苈各15克,赤小豆30克,甘草,生姜各6克,双花24克,陈皮10克。水煎。分二次服。
 
进上方3剂症即缓解,咳吐减轻,已能平卧,痰渐少,水肿消失,气急亦明显好转,体温降至正常。宗前方增损复进5剂,咳嗽悉平。
 
(王忠民医案)
 
按语:内有湿热,复感外邪,闭阻于肺,致发咳嗽。故拟本方以外散寒邪,内清湿热。据王氏经验,运用本方应据其病位、轻重与久暂,决定剂量大小和加减。湿热在上,偏于清泄;在中,佐以理气;在下,重用利导。
 
7、哮喘
 
吴某,男,16岁,1987年3月2日初诊。患者幼时即患哮喘病,以往较轻,近年来,症状加重,每因受凉即发。发时呼吸迫促,胸闷喘咳,咳痰不畅,头部出汗,不能安卧。此次发作已经1周,除上述症状外,还伴有轻度发热恶风,喉间哮鸣,吸气困难,口干,纳食不香,脉象滑数,舌苔薄黄。此乃寒郁发热,痰热夹外邪阻塞息道,以致肺失宣肃,取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加减,宣肺祛痰清热。药用:
 
麻黄8克,杏仁10克,连翘15克,赤小豆10克,桑白皮10克,甘草6克,地龙3克。
 
服2剂,痰畅,喘定咳减,右寸脉仍现滑大而数。原方去地龙加地骨皮10克,取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合泻白散之意,又服二剂,诸症消失,继以玉屏风散调理一个月,一年后寻访,哮喘未发。
 
(蒋昌福医案)
 
按语:运用本方,以表邪与湿热共存为要点。本案哮喘内有湿热,外受凉而发,与此病机相合,故以本方清宣利湿。盖湿热郁蒸肌表,气机被阻,既不能过于寒凉清热,以免气机被遏,亦不能滥用温运,苦燥化湿,以防伤津化燥,惟以清宣为宜。此外,本案亦有痰热之征,故去生姜之温,加地龙以增清热平喘之力。
 
8、晨间喷嚏(过敏性鼻炎)
 
张某,女,27岁,1988年3月3日初诊。患者晨间喷嚏已经2年,每天早晨起床,即作喷嚏,连连十数声,甚至数十声,经本院五官科诊断为过敏性鼻炎。多方医治疗效不佳,脉象平和,舌尖略红,苔薄黄,牙龈紫赤,患者曾因连续喷嚏,引起腹肌强烈收缩,致流产两胎。此乃邪热相争于肺窍,拟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加薏苡仁,宣散肺部郁邪:药用:
 
麻黄5克,连翘15克,赤小豆10克,桑白皮6克,杏仁8克,甘草3克,薏苡仁15克,生姜3片,大枣5枚。
 
服上方3剂,晨起喷嚏大减,继原方连服1周而痊愈,后改用玉屏风散巩固疗效,至今已半年未发。
 
(蒋昌福医案)
 
按语:邪热郁闭肺窍,作嚏不止,本方以辛宣开散为主,能助肺气开发,透窍达邪,是获其效。
 
9、四肢丘疹
 
徐某,男,21岁,初诊2009-5-12。四肢丘疹,丘疱疹20天。皮疹散在分布,以手背部为甚,瘙痒,抓破时有渗液,皮疹基底部皮肤或白色或微红色,大便不干,爱喝茶水而渴感不明显,舌红苔薄,脉滑缓。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加味:
 
麻黄20,连翘30,杏仁20,生姜20,大枣20,赤小豆45,桑白皮30,生甘草15,蝉蜕10,地肤子30克。
 
复诊:服药3付,皮疹及瘙痒明显减轻,舌脉同前,去蝉蜕加白鲜皮30克,3付痊愈。
 
10、丘疱疹
 
某男,40岁。初诊2009-7-24。腿臂,手足背,手指足趾密集丘疱疹2天。丘疱疹瘙痒剧烈,抓破时有渗液,因过吃烧烤卤肉引起,微渴,素有便溏,舌淡胖有齿龈,苔薄白黄,脉弦滑较有力。病机:素体虚寒,醇甘厚味酿生湿热郁结肌肤所致。之前2年,多次发作急性湿疹。诊断:湿疹(湿热郁结肌肤)
 
麻黄6,连翘20,杏仁15,赤小豆30,桑白皮30,生甘草15,竹叶10,滑石30,白鲜皮30,地肤子30克,苍术10克。2付。
 
在服第1付药时,前两次瘙痒加剧,丘疱疹反增多,估计苍术合麻黄之表散力过强引起,第2日丘疱疹开始枯萎,然复诊前因吃卤香花生导致加剧,双手掌发出密集疱疹,瘙痒异常,不能用手搓洗毛巾衣服,上方去苍术加通草,3付,丘疱疹逐渐萎缩而愈。
 
按:湿疹核心病机为湿热郁结肌表。麻黄杏仁与姜枣宣肺开表以畅达皮肤之津气,使湿邪有外出之门;连翘赤小豆清热解毒利湿,使湿毒有下行之路;桑白皮泄肺利湿而以皮走皮,赤小豆与桑白皮在原方的用量均为一升,故我在处方时亦重用此二味药;甘草调和诸药。案1保留有姜枣以顾护中焦,加蝉蜕祛风止痒,加地肤子、白鲜皮利湿解毒止痒。案2去姜枣加白鲜、地肤二味,为止痒要药,暑天季节加竹叶滑石利尿除烦清暑,加苍术配麻黄宣肺气以达肤表。然病人因体弱而现表散力稍过强(疱疹反增多),复诊时去苍术,换通草泻肺利小便。两案治法均立足于内祛湿热外宣卫表,从内外分消以治湿热郁结肌表之湿疹,故获较好疗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麻黄连轺赤小豆汤证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验案举隅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治疗湿疹(转载) - 任之堂主人的日志 - 网易博客
《伤寒论》113方——麻黄连翘赤小豆汤
皮肤瘙痒,医圣张仲景的一奇方,各种皮肤湿疹瘙痒都有用
医圣张仲景治疗湿疹最厉害的方子,没有之一,用一个好一个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