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压电式传感器及应用
第8章 压电式传感器及应用
8.2测量电路
8.2.1等效电路
在压电元件两个电极表面进行金属蒸镀形成金属膜(两电极间的压电陶瓷或石英为绝缘体),因此,压电元件实质上是一个以压电材料为介质的电容器,其电容量Ca为
(8.2.1)
式中
——压电材料的相对介电常数;
——真空介电常数,
=8.85×10-12F/m;
——压电元件电极面的面积;
——压电元件的厚度。
压电元件在外力作用下两个表面产生数量相等、极性相反的电荷q,其开路电压
(负载电阻无穷大时)为
(8.2.2)
因此,压电元件可以等效为一个与电容Ca串联的电压源,也可等效为一个与Ca并联的电荷源, 如图8.2.1。
图8.2.1 压电元件的等效电路
必须指出,上述等效电路及其输出电压,只有在压电元件本身理想绝缘、无泄漏、输出端开路(即绝缘电阻Ra =RL=∞)条件下才成立。在构成压电式传感器时,总要利用电缆将压电元件接入测量电路。这样,就引入了连接电缆的分布电容Cc,后续测量电路(测量放大器等)的输入电阻Ri和输入电容Ci等形成的负载阻抗影响;加之压电元件并非理想器件,它内部存在泄漏电阻Ra,则由压电元件构成传感器的实际等效电路如图8.2.2所示。
图8.2.2 压电式传感器实际的等效电路
由此可见,压电式传感器只有在负载电阻无穷大、内部无泄漏时,受力后产生的电压(电荷)才能长期保存下来,若负载电阻不是无穷大,则电路就要以时间常数(Ra+Ri)(Ca+ Cc+ Ci)按指数规律放电,从而造成测量误差。因此利用压电式传感器测量静态量或准静态量时,必须采取措施(如极高阻抗负载等)防止电荷经测量电路的漏失或使之减小到最低程度;而在动态测量时,电荷量可以不断得到补充,故压电式传感器适宜于动态测量。而且,动态测量时,为了保持一定的输出电压和扩展频带的低频段,也必须提高回路的时间常数。常采用提高输入阻抗Ri的方法来增大时间常数,使漏电造成的电压降很小,不致造成显著的测量误差。
在实际应用的压电式传感器中,为提高灵敏度使表面有足够的电荷,往往将两个或两个以上压电晶片组合在一起使用。由于压电晶片是有极性的,因此连接方式有两种:并联连接和串联连接,如图8.2.3所示。
图8.2.3 压电晶片的连接方式
并联时,输出电压Uo、输出电容Co与极板上的电荷量qo与单片各值的关系为
(8.2.3)
串联时,输出电压Uo、输出电容Co与极板上的电荷量qo与单片各值的关系为
(8.2.4)
上式中,U、C、q分别为单个压电晶片的电压、电容和电荷。
并联连接:两压电元件的负极集中在中间极板上,正极在上下两边并连接在一起,此时电容量大,输出电荷量大,时间常数大,适用于测量缓变信号和以电荷为输出的场合。
串联连接:上极板为正极,下极板为负极,在中间是一个元件的负极与另一元件的正极相连接,此时输出电压大,电容小,时间常数校,适用于要求以电压为输出的场合,并要求测量电路有高的输入阻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能认识这些传感器的都是牛人
传感器原理与应用
压电传感器的测量电路
压力传感器工作原理详解,几分钟带你搞定压力传感器
【学术论文】冲击测试中电荷变换电路的零漂分析与优化设计
TP技术论文︱关于使用高温压电加速度传感器匹配电荷放大器的注意事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