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不准笑,咱真的是军舰呀!脸盆浅水重炮舰
作者:阿库拉
今天和大家聊聊,世界上最糟糕的战舰(没有之一),沙俄海军“诺夫哥罗德级”近海炮舰,那船圆圆的象脸盆,至今让船模控爱不释手,放在架子上,相当吸睛,就象一盘菜,恨不能转两圈丢出去,其实在海上航行的时候,这船会冒烟,这样的话更象火锅,诱得中国小伙伴们食指大动。
沙俄海军“诺夫哥罗德级”近海炮舰
它也是军舰?脸盆表示各种不服。
俄罗斯一直痴迷于海军建设,但更擅长陆上作战,攻克柏林等重大战役中,都有端着刺刀英勇冲锋的水兵,俄罗斯水兵们衣服漂亮、伙食好、收入高、文化水平秒杀哥萨克文盲。优秀的波罗的海水兵参加十月革命一炮而红。
上三图,陆战猛虎
风帆战舰时代,俄罗斯海军造船以大刀阔斧、不拘小节(粗制滥造)著称,尽管地处盛产优质橡木的北方森林,常常以未干透的木材快速造船,造出的船内部阴暗潮湿,咯吱作响,不断变形,不等上战场,自已先散了架。风帆战舰一般要使用干燥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木材建造,建造过程越长越好,在船台上摆个一二十年,各部分充分变形,造出的船坚固耐用,及时维护,用一百年也不奇怪。
专家的主意,大公的高见,沙皇的新宠
第二次工业革命,木质的风帆战舰不经打,明显不适合于未来的使用,鱼雷、重炮、旋转炮塔等新技术纷纷出现,但未来的战舰啥模样?大家心里也没数,就纷纷摸索,反正不打仗,就当花瓶看看也行啊。于是奇葩倍出。
1868年,苏格兰造船专家,约翰.奥德写了一篇新论文,主张加大船宽,充分利用装甲的保护面积,这样的话,会减少吃水,只要适当增加动力,就能保持航速。高,实在是高,沙俄海军波波夫少将听得入耳入心,借花献佛,平底圆形炮舰隆重推出。
波波夫少将,后来因为功勋卓著,升为技术上将
似乎哪里不对头?嗯,当时英国造船行业内部派系林立,互不通气,奥德先生是位轮机专家,不是搞总体的,俄罗斯海军相当于读了修脚的论文,想要治秃顶。
不过,在上级的关心下,项目有着广阔的前景,被飞快的推进下来。
图片:康斯坦丁·尼古拉耶维奇大公Константи?н Никола?евич(1827年9月9日生于圣彼得堡 -1892年1月13日死在巴甫洛夫斯克)沙皇尼古拉一世的二儿子,俄罗斯帝国海军元帅,俄国地理学会主席,海军总司令兼波兰王国总督,国务会议主席,著名的改革派领袖,他把残破的海军重建为世界第三的海上力量,名声太大,兄弟们都很眼红。
1869年,沙俄海军部提出了指标要求:吃水应不超过3.4米、大炮要超过279毫米,价格不超过400万卢布。在海军元帅康斯坦丁·尼古拉耶维奇大公亲自关心下,1869年底,波波夫少将拿出了脸盆设计方案,划掉,新式圆形战舰方案,被最终选定,俄罗斯人是严谨的民族,先造个小脸盆船(7.3米)在波罗的海进行试验,表现必须成功,而且稳得福,沙皇亚历山大二世收到捷报,喜上眉梢,亲自给起了个小名“波波卡”(“popovka”)。
“诺夫哥罗德级”近海炮舰
优秀的设计
该型舰外形独特,如同脸盆,或一盘子菜,船底采用木质结构,外包铜破,直径30.8米(101英尺), 她的最大吃水4.1米(13英尺6英寸),排水量2491吨。
侧视图和俯视图
该舰的干舷高度只有18英寸(46厘米),相当于一个抽屉高,由边缘向中心不断升高。前部有一段非装甲的上层建筑,相当于一些地震棚,给舰员当宿舍。 该舰是不执不扣的海上不倒翁,倾斜极少超过7度,理论上讲是理想的火炮平台,看数据肯定很完美。
三视图
看上去很美的船,不一定好用,“波波卡”速度慢,长得象脸盆,航向不稳定,由于螺旋桨都装在后面,居然转向困难,转一圈大约需要半个钟头(45分钟)。
1877年,一场大风暴中不期而至,把上层的棚子强拆了不少。
“波波卡”有六个大蒸汽机,每个驱动一个螺旋桨,有八个大锅炉,总功率约2510千瓦,速度却只有6.5节(相当于12.0 km/小时,相当于人慢跑的速度),同时代,同样吨位的船采用类似动力,应当要快三倍,在15节以上。更可气的是,这船走路慢却干吃饭,装了200吨的煤,只能走480海里;通风条件也差,后来只好在中间装了个超大的通风口,解决了进风问题,如同头顶上,长了一只大招风耳,越来越萌了。
重炮厚甲
当年的前装线膛炮
前装线膛炮的炮弹
“诺夫哥罗德级”装备两门前膛装线膛炮,破甲能力高超,730米能击穿280毫米铁甲,炮弹重达222公斤,初速达到392米/秒,就是打得慢了点,大约十分钟一发。炮被装在旋转机构上,转180°理论上讲,需要二到三分钟,不过还有个小毛病,放一炮,整个船会跟着转转身,非常潇洒。
该舰装甲很强,一句话,皮糙肉厚,说是当时第二,没人敢说第一,水上坦克有木有,好象当时还木有坦克。简单回顾一下该舰的研发,数据很美丽,大家都点赞。
职业生涯
1871年1月在圣彼得堡,海军部造船厂开工,年底完工下水试航,优秀。
重新组装
两艘舰都在黑海舰队
两周后被拆开,象蚂蚁搬家一样,分别由陆路和海运到黑海岸边的尼古拉耶夫船厂。锅炉大之类的大部件,绕道大西洋用海运,其它小部件采用内河运河。当时的船采用铆接,拆起来容易,装起来方便,要是您喜爱,都能让快递小哥送货上门。
加入黑海舰队
1873年6月2日,康大公亲自出席了奇葩舰的下水仪式,总建造成本283万卢布。后来不断改,加撑杆雷,修小天桥,但一直跑得慢,遇到水流太大,会在水里跳化尔兹,俄土战争期间,她被分配到敖德萨加强防守,但奥斯曼土耳其实在太菜,没打过来,要不然,如何吃下这个火锅,真不好讲。
1876 - 77年代,智慧的设计师们终于认识到,六个大螺旋桨,最靠外的两个没有用还添乱,后来就取消了,这样,显著提高了航行稳定性,但航速更慢了,只有约6节(合每秒3米),快追上您跑步的速度了(10公里每小时)。
人民群众喜闻乐见
“诺夫哥罗德号”一直在塞瓦斯托波尔看门,没啥大作为,也不敢出远门。1903年才退二线,1911年被拆掉卖了。
英雄已逝,余音绕梁
没有战绩,没有失误,后续又只建了一般姊妹舰。脸盆炮舰一生平淡无奇。
二号舰的后视图,这个角度实话说,类似中国人民喜爱的火锅
海军历史学家安东尼·普雷斯顿嘴上不积德,称该舰为世界上最糟糕的军舰,理由如下:1、走得太慢;2、没法保持航向;3、恶劣海况不敢出门;4、平时容易原地打转。
不过,这种军舰,满足了沙俄海军上层的要求,也完成了最初的设计使命:防守塞瓦斯托波尔。
炮又大,盔甲也厚,批评的有点过了。
我们再来看一下,历史上最差的军舰,属于一支光荣的海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近代舰队简史—北洋舰队
横行长江近50年的外国炮舰兴衰史
追俾斯麦不算啥:德国海上独狼戏耍20艘战舰整整一年
太平军攻克江南,清廷急购英国战舰,英国却悄悄挖陷阱
战舰
盘点脑洞大开的武器 真为设计师的智商着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