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肘劳

围针法治手部用力不当引起肘劳

本病属于中医学的肘劳伤筋等范畴,气血亏虚、血不荣筋为本病内因;而肘部外伤或劳损、或外感风寒为本病外因。俗称网球肘。

 

此中年患者因提重物手部用力不当而出现右肘部外侧缘疼痛,又因受寒而加重,舌淡红,苔薄白,脉弦紧,此为风寒阻络肘劳,治以扬刺法为基础,采用围针配合温针和电针,古今并用,以达温经散寒、舒筋通络的目的,临床取得满意疗效。

姜某,女,53岁,退休工人,重庆江北区人。201336日初诊。

患者因右肘部外侧缘疼痛半月前来就诊。主诉因提重物手部用力不当而出现右肘部外侧缘疼痛,近日又因受寒而致疼痛加重,作前臂旋转和端物动作时疼痛尤为明显。查体:右肘部未见明显肿胀,肱骨外上髁处压痛明显,前臂伸肌群紧张试验阳性,前臂伸肌群抗阻试验阳性,X线片检查示:右肘部未见异常。舌淡红,苔薄白,脉弦紧。中医诊断:肘劳(风寒阻络型);西医诊断:右肱骨外上髁炎。

中医治以温经散寒、舒筋通络,采用围针法,首先取右肘部阿是穴(即右肘部压痛点)为主穴,用301.5寸一次性无菌性针灸针,在常规消毒后,采用快速捻转进针法,进针后先将针做小幅度的捻转,然后松手,拇、食指张开,一捻一放,反复多次,使患者有酸胀感后在针柄上套上一段约1厘米长的艾条,并在针体和皮肤之间放置具有隔热效果而又不易燃烧的锡箔纸片,然后点燃施灸,每次灸24柱;同时在以阿是穴(即右肘部压痛点)为中心的前后左右旁开约1寸各取一穴,共四穴,斜刺进针后,使针尖朝向中心,采用捻转泻法,得气后配合电针治疗仪疏密波刺激,每次20分钟,每日一次。患者经以上方法治疗7次后右肘部外侧缘疼痛消失,活动恢复正常,嘱其右上肢勿用重力,勿手提重物。随访半年未复发。

 肱骨外上髁炎,又名肘外侧疼痛综合症,俗称网球肘,临床以肘外侧疼痛呈持续渐进性发展,做拧衣服、扫地、端壶倒水等动作时疼痛加重,常因疼痛而致前臂无力,甚至持物落地,休息时疼痛明显减轻或消失,检查肱骨外上髁部多不红肿,肘外侧压痛,以肱骨外上髁处压痛明显为主要表现。本病属于中医学的肘劳伤筋等范畴,气血亏虚、血不荣筋为本病内因;而肘部外伤或劳损、或外感风寒为本病外因。

围针法源于《内经》十二刺的扬刺法,是一种在病变部位周围进行包围式针刺以达到提高疗效目的的刺法。《灵枢·官针篇》曰:扬刺者,正内一,旁内四而浮之,以治寒气之博大者也。由此可见扬刺法主要用于寒气阻滞经络面积广而浅的疾病。本案患者因提重物时用力不当而发病,又因受寒而加重,虽其疼痛面积小,但病程短,病位浅,实为寒气阻滞经络之证,以扬刺法为基础,采用围针配合温针和电针,古今并用,治疗本病取得满意疗效。

一方面温针灸阿是穴,可以充分发挥针刺与艾灸的双重作用,在刺激穴位、调激经气的同时,还可使热力透达病变深部,达到温经散寒、舒筋通络、活血化瘀的目的,且灸疗产生的温热通过刺激皮肤感受器,激发调整神经系统的机能,促进血液循环,改善代谢和营养血管神经,对软组织起活血通络、松解粘连,减少水肿渗出,促进组织和神经水肿及无菌性炎症物质的消散吸收,消除对神经的不良刺激,使疼痛减轻或消失;另一方面电针疏密波刺激周围四穴,可以增加代谢,促进气血循环,改善组织营养,消除炎性水肿,缓解对神经束的卡压,从而达到活血消炎止痛的目的。诸法合用,综合施治,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肘劳的针灸治疗(转载)
网球肘老不好,可能和颈椎病关系密切!前几...
针灸治疗肱骨外上髁炎
中医针灸治疗肘劳--网球肘--伤筋”、“痹证
针灸治疗足跟痛
肱骨内上髁炎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