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母亲被撞飞,女儿该含泪赴考吗?

母亲被撞飞,女儿该含泪赴考吗?

□石述思

这是一个艰难的选择题。

在送女儿参加高考的路上,母亲被疾驶的车辆撞飞,生命垂危,女儿该继续忍痛参加考试,还是选择陪伴母亲——哪怕付出复读一年的沉重代价?

媒体报道,2012年6月7日早上8时10分左右,在长沙新姚路与友谊路交叉口斑马线附近,一位母亲带着参加高考的女儿过马路。一辆黑色大众车突然撞上母亲,将其撞飞十多米,倒在血泊中。在交警和路人的安慰劝说下,女孩含泪答应参加考试,交警紧急将其送往考场。

此事旋即引起了网络热议。

两派意见相当对立。

支持者认为,反正母亲已经被顺利送往医院,且母亲的心愿肯定是希望女儿顺利完成高考,如果选择陪伴,则意味着耽误今年高考,复读则会浪费一年宝贵时间,女儿忍痛赴考顺理成章。

反对者认为,生命中的优先顺序,如果无法正确应答,就算大考得高分也无益,甚至有人说,女儿含泪赴考场宛如大义灭亲,绝不可取。

首先不要轻易责怪女儿。她看着躺在血泊中的母亲,一直坚持要陪母亲去医院,不愿参加高考。之后,几个送考的家长和路人停下来加入了劝慰行列,10分钟后,她在众人的再三劝说下情绪渐渐稳定,含泪答应先参加高考。所幸重伤的母亲在医院及时抢救下也脱离了生命危险。

但整个事件引发的思索却远未终止。

这是今年高考过程意外搭设的另一个考场:关于亲情和生命。

在一定程度上,决定千万孩子命运的高考和其背后的整个应试教育体系,却始终对此视如草芥。

为了取得好的成绩,孩子们透支着青春乃至健康,家长们不惜重金,倾尽所有的热情关怀,能否顺利上北大、清华成为衡量成败的唯一标准。

本来饱满的人生被压缩成读书机器,赢在高考成为唯一的信仰,在“穷二代”阶层上升通道日益逼仄的今天,似乎无可辩驳。很多人只有在大学毕业走向社会后才会认真找寻丢失的快乐、爱与亲情。但往往新的拼搏又在身边召唤,直到子欲养而亲不待。

在这个大背景下,多数人都会规劝孩子放弃重伤的母亲,去抓住近在眼前的改变命运的机会。这很正常,却也让人悲哀。

而事实上,在母亲生死未明的情况下,陪在她身边比参加高考更符合人性,也更重要。如果女儿为母亲弃考,她会成为今年高考的英雄,即使在那个千万人无比看重的博弈中,她的成绩是零分。但在另外一个很多人普遍不及格的考场上,她的答卷却比黄金还要珍贵——相对于生命和亲情,重要的高考此刻轻如鸿毛。中国不缺读书的高手,独缺做人的模范。

母亲肯定希望孩子放弃自己去抓住改变命运的机会,女儿很坚强地完成了考试她一定会很欣慰,但这是无私的母爱。真正的爱是人与人的支撑,不是单向的施与——哪怕施与者无怨无悔。

女儿该用陪伴还是成绩来使这个爱完整呢?

在古代,无论你多成功,当多大官,父母故去,都要老老实实回家守孝三年,不少身居高位的人因此权势无存,却自觉遵从。

高考,真的比母亲的安危重要吗?如果这是共识,也许孩子无过,但教育一定有毒。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18岁女生没能走上考场,但所有人都给了她满分,母亲一句话让很多人泪奔
她没能走上高考考场 但所有人都给了她满分
有声读物丨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
《群山的回响》:父亲的选择
孩子,要高考了,这是妈妈写给你的信
一位灵璧考生妈妈的高考日记(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